分享

殷墟新馆,第二部分,今天该说点好话了

 那个老撕机 2024-03-12 发布于广东

广2:带展找我!!!

广3:会在正文里插入卖书的广告,有兴趣就扫码识别下单吧,文博自媒体不易。

广4:本人所有图片均为华为P60Pro拍摄,厂商爸爸们,你们懂的。

声明:我传图多是为了帮助各位决策是否要去看展,也确实没有时间加几百个名称出土地信息。请勿再问,谢谢。

题外话

昨天殷墟的文章中午发,晚上就有了回复,安阳今天开会讨论,交通问题,灯光问题,布展问题已经开始研究方案,能解决解决,解决不了尽量调整改善。并且邀请我再去殷墟为展陈的改进给点建议。他能不能做好做多好我不知道,但起码要为安阳市政府和殷墟遗址博物馆的快速反应以及积极的态度点赞。

至于有些读者觉得看了不想去了,大可不必。每个人对博物馆的关注点不一样,我一年去的博物馆在1-2百家,不算重复的去过的馆总共超过500家。我对博物馆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因为这就是我的日常,很多问题都是通病,我在吐槽别的博物馆的时候也会说,只是安阳做出了的迅速反应,这是好事。因为殷墟的高级别,会让更多的博物馆能看到也是好事。

展览与观众之间的差距确实不专业,可以理解但不该原谅,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布展的人并不像我们一样不断受到看展的训练。做不好不怕,只要像殷墟这样馆方就有为观众呈现高质量展览的态度,哪怕最终受到硬件限制不能做到完美(你不可能指望它展柜全换了这是事实,体验差点和闭馆重新改造一年半载你说选哪个?),起码也能改善大部分槽点。

最怕的是做不好还就是装聋作哑不理你,你能怎么样?所以每次投诉之所以能得到反馈,背后代表着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和馆方想把事情积极做好的决心,比起以前很多事投诉无门,现在有这样的反馈已经代表着地方行政能力的极大进步。

说实话,我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馆方得到改善,后来的游客体验提升,我得到了更多关注,好事。

野生导游在侮辱人?

今天有个别安阳的“导游”跑来评论说我用野生导游这个词多侮辱人。我就奇怪了,如果你是有国家承认的导游资格,又得到馆方批准进行讲解行为,无论是不是盈利性质的,你都不是野导,你激动个啥?我去哪个馆讲我也是野生导游,但是我知识储备够厚,你看我激动了吗?

如果你没资质又只会胡说八道博眼球,你觉得我不吐槽就没别人投诉了?你当场馆里的观众都是傻子?那种不穿制服拿着激光笔乱晃人眼还敢让其他游客让位置的如果是有资质的导游那她就是害群之马,如果她没资质更应该被清出去,你们不去吐槽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跑来我这大义凛然给谁看?真给你精选了又删评论跑路。

在与馆方的沟通中我也表达应该继续保持对第三方讲解的宽容,博物馆本就该是开放的,堵不如疏,不让人说话和不让人看清文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既然你肩负文化输出的重任,是不是应该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所要求?你的看馆数量够不够多?是不是顶多查了几篇简报加上百度就来讲故事?水平足不足以和专业的学者有来有回?最简单,我后面文章中提出了很多问题,你能回答出几个?

今天题外话说多了。

进正文

对于殷墟遗址博物馆,既然定位是遗址博物馆,它要做的就是围绕着殷墟这个遗址的方方面面进行讲述。一方面不能过于学术,另一方面又不能与遗址博物馆的定位相左。所以各位去遗址博物馆,考古博物馆这类机构不能想着你得让我看见多牛x的器物,不然你就是不行。

所以去殷墟不是为了看司母戊鼎,也不是为了看多少耀眼的东西,而是看殷墟到底都有哪些方面可说。比如《伟大的商文明》介绍了从先商,早商再到以洹北商城为代表的中商和以妇好墓为代表的晚商。

具体还包括了殷墟的发展时间线,族裔构成,城市布局,道路,水渠,以陶器的不同风格证明殷墟的人口来自四面八方,以及与目前全国各地商文化遗址的联系,占卜,祭祀,墓葬等级,形制,随葬品组合,种类,数量,材质等。你会看到什么等级的墓葬会出多少东西,会出什么级别的东西。

你可以带着问题去看,小墓出几套觚爵,大墓出几套,鼎在当时是不是如坊间传说的地位那么高,什么类型的墓葬可以用镶嵌绿松石的戈,什么样的墓葬可以用铜钺,大钺小钺对应的数量和墓葬等级之间的关系如何,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冥器,哪种风格的器型和纹饰何时出现,又何时消失。如果你的知识面够广,你还能把殷墟的铜器构成与全国各遗址进行对比。看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商代的法律制度如何,军事装备又是怎样的,商人是怎么进行生产的,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佩戴什么,这些器物都出现了什么动物形象,这些形象都有什么意义吗?它们从哪来?为什么会来到殷墟?只是单纯的仿生行为吗?

商代的手工业都有什么?制骨,制陶,制铜,它们都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不同材质的器物之间共同点是什么?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结构或者普遍信仰?你是否知道陶范展厅中边柜一坨不起眼的大土疙瘩其实是比司母戊鼎还粗的鼎腿?从尺寸来说,它的成品可能要比司母戊鼎大20-30%。

还有造船业,酿酒业,漆器,玉器,金器,纺织业,度量衡,水上路上交通,货币,医疗,历法,文字等等。

大邑商并不是一个名字,而是无数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社会,尽管他们早已湮灭在黄土之下,伟大的商文明展厅所要尝试的,就是用一件件器物还原这个3000多年前的帝国首都的方方面面,要让那个时代的脉搏重新跳动起来。

对我来说,以前殷墟展出的器物并不多,我去的也不多,从17年至今也就去过5次,随着我对商代青铜器纹饰研究的深入,过往对殷墟青铜器的认知已经不够用了。即便是图录或者是简报,其实能看到的关于纹饰的信息也十分有限,比如你知道即便到殷墟时期青铜器一圈有多少个神面纹吗?三个?不,六个。每两个正向的神面纹之间,会以扉棱为鼻子,各取左右各半个神面形成一张倒立的神面。

这种设计最早一例见于盘龙城李家嘴M2铜尊,PLZM2:75(最早的铜尊也是它),至中商时期成为主流,到殷墟时期虽然不再如中商那般繁复细密,仍然保持了这种设计。这种设计大概率来自南方,加之殷墟也有一些典型长江流域的器型。这也使得我为自己一直研究长江流域青铜器的发展与中原的关系提供了更多可供参考的例证,目前根据我的观察,长江可能并不只是中原的追赶者的角色。

另外,过去殷墟博物馆受到场地的限制,众多大墓诸如花园庄东地M54,刘家庄M1046,郭家庄M160等展出的器物组合并不完整,现在的呈现则完整得多。

并且,以觚爵组合为核心的商代,过去因为大多单一展出,使得一般观众对组合并没有太多的概念。但此次如亚址墓,妇好墓等的觚爵组合都全员出动,不仅陈设壮观,还按照铭文的不同进行了分组,如妇好墓以“妇好”铭,“司巧母”,“子束泉”,“亚其”等不同铭文进行了分类,看着虽然大差不差,但器型和纹饰均有一定区别。这为我们研究器主的族属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墓葬,组合,器型,纹饰,铭文,还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商文化因素,要组合起来,才能获得一个更加完整宏大的商王朝图景,但这个图景会随着每个人知识体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即便是国家队的各个专家,他们看到的商王朝也是不一样的。

博物馆其实就像立体的考古报告,应该尽可能把更多的信息罗列出来,原料放在这,诸君自取,用以形成你自己的观点。

除了伟大的商文明外,还有讲述商代文物对外影响(流失)的世界的商文明展厅。以及殷墟车马坑展厅,展厅内还有现场修复车马坑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操作。时间问题,这两个厅我也只能匆匆略过,没有仔细看。没办法,殷墟新馆太大了。

尽管罗列了殷墟新馆的种种问题,仍然必须承认在策展思路方面是非常专业的,得益于展馆的扩大,更多的文物得以呈现。尽管在展陈方面有诸多槽点,但毕竟是新馆,既然馆方积极改进,还是应该期待接下来殷墟能够越来越好。

今天的图片基本为伟大的商文明展厅的文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