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智能政务主动服务模式(一)

 姜德峰 2024-03-12 发布于上海

2024年政务服务发展趋势展望(三)中,针对政务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即未来将由“被动服务”全面转向“主动服务”,也将加快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改革步伐。所以,本期就聊下智能政务服务模式转型升级这个话题,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基本情况
目前,总体来看,我国政务服务仍属于管理型政府框架下的传统“被动服务”模式,基本就是由企业和群众先准备材料、提交材料,然后窗口工作人员受理审查,业务部门做审查审批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和群众基本是被动的,从工作人员、业务部门获得主动帮助服务的很少。当然,长久以来政务服务都是这样,大家也只能在这种环境氛围中前行。
近几年,在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影响下,当然主要还是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驱动下,一些地区政务服务部门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索推出一些主动服务,例如办事提醒服务、自动推荐服务、证照免提交服务、线下代帮办服务等,切实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便捷度。但整体来看,这些服务还是碎片化的,所以接下来,构建体系化的智能政务“主动服务”模式显得就很有必要了。
二、主动服务模式
从广义上看,政务主动服务模式就是按照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从企业和群众办事极简化的视角,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能够主动提供服务,主动帮助解决问题,工作人员也从“审查员”变为“服务员”。当然,这种主动服务的理念不会自动产生,“服务员”也不会毛遂自荐,需要构建相应的运行机制及配套措施才能逐步实现。
从狭义上看,政务主动服务模式就是企业和群众在需要办理相关业务过程中,不管是线下办理或线上办理,办事人只需配合做好身份核验、签章,并提供必要的材料即可,其它均由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帮办完成,包括主动提醒、主动推荐、主动帮办等,也就是说办事人只是配合的角色,工作人员是服务员的角色。
事实上,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主动服务都是颠覆性的,一般情况下政府部门不会主动改变,也不会自降身段,必然是在特殊的框架体系下才能逐步形成。所以,下面从数字化改革的角度,从智能政务运行机制、内容优化、服务方式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三、运行机制方面建议
构建主动服务模式,首先是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理念的转变,虽然这个很难,甚至有点超出我们讨论的范畴,但还是有必要去探讨一下,因为这是主动服务的核心。简单说,政府部门要逐步建立起愿意主动服务、乐于主动帮办、敢于主动解决问题的运行机制。
一方面,就是建议构建全流程的主动服务运行管理模式,包括内部定期对服务事项进行精简、服务流程再造,以及对审查审批要求和规则的精简优化,还有对外的咨询服务、申报材料帮办制作、代办服务等等,形成制度性的主动服务规范。
另一方面,建议制定主动服务的奖惩及免责制度,鼓励政务服务部门及工作人员以服务的心态进行业务办理,能够主动担责,主动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主动服务氛围。当然,主动服务不是兜底服务,也不是无限服务,边界还是要清晰的。
四、内容优化方面建议
关于主动服务模式的内容优化,主要就是针对前面提到的,内部定期的服务事项进行精简、服务流程再造,以及对审查审批要求和规则的精简优化等。事实上,这是影响政务办事效率的根本性问题,也只有政府部门内部定期主动的进行优化,才能使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也才能使窗口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的效率更高。
目前,在内容优化方面,围绕服务事项精简、减少审批事项、增加备案事项,以及服务流程优化再造等方面,各级政府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在诸如“证照分离”、“告知承诺”及“一业一证”等方面改革,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仍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内容优化,为主动服务模式构建提供关键支撑。
同时,更重要的内容优化是对服务事项审查审批要求和规则的精简优化,例如对文本材料内容的精简、简易图纸材料要素的精简、审查审批规则的优化等。从实践中来看,这方面的精简优化空间还是很大的,很多不需要的材料、不必填写的要素等都是可以精简的。为此,建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文件,定期对各类材料及审批规则的要求进行主动优化,从根本上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

五、总结

智能政务主动服务是时代的发展趋势,更是技术赋能及倒逼的结果。本期从运行机制、内容优化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随着智能政务的不断推广应用,各级政府部门将会越来越重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