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帛书版-老子-道德经

 平行係 2024-03-12 发布于福建

德经一(今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bó,居其实, 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二(今39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wú已清,将恐裂。谓地毋wú已宁,将恐发。谓神毋wú已灵,将恐歇xiē。谓谷毋wú已盈,将恐竭jié。谓侯王毋wú已贵以高,将恐蹶jué。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禄lù禄lù若玉,硌luò硌luò若石。

三(今41章)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fú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 曰:明道如昧mèi,进道如退,夷yí道如纇lèi。上德如谷,大白如辱rǔ,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yú。大方无隅yú,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bāo 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四(今40章)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五(今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yì议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六(今43章)

天下之至柔,驰chí骋chěng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yǐ 。

七(今44章)

名与身孰shú亲?身与货孰shú多?得与亡孰shú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dài, 可以长久。

八(今4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bì。大盈若盅zhōng,其用不穷。大直如屈,大巧如拙zhuō,大赢如绌chù。躁zào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九(今46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fèn。天下无道,戎róng马生于郊jiāo。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jiù莫憯cǎn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十(今47章)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kuī于牖yǒu,以知天道。其出也弥mí远,其知弥mí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

十一(今48章)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十二(今49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xī歙xī焉yān,为天下浑hún 心。百姓皆属耳目焉yān,圣人皆孩之。

十三(今50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tú十有三,死之徒tú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摄shè生者,陵líng行不避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sì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cuò其爪,兵无所 容其刃rèn。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yān。

十四(今51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 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十五(今52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dài。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 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wú遗身殃,是谓袭常。

十六(今53章)

使我挈有知,行于大道,唯迤是畏。大道甚夷, 民甚hào径jìnɡ。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十七(今54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 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十八(今55章)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fēnɡ虿chài虺huī蛇shé弗fú螫shìjué鸟niǎo猛měnɡ shòu弗fú搏bóɡǔ弱ruò筋jīn柔róu而握固,wèi知zhī牝pìn牡mǔ之会而朘juān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yōu,和之至也。知和 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十九(今56章)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 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二十(今57章)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巧,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二十一(今58章)

其政闷闷,其民惇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 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二十二(今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二十三(今6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dào莅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二十四(今61章)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 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二十五(今62章)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也, 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 ɡǒnɡ之璧以先 马,不若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二十六(今63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 nuò ɡuǎ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 yóu难之,故终于无难。

二十七(今64章)

其安也,易 chí也。其未 zhào也,易谋也。其脆也, 易破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羸土。百 rèn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 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 万物之自然,而 敢为。

二十八(今65章)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式也。恒 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乃至大顺。

二十九(今66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

三十(今67章)

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 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三十一(今81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有。既以 人矣,已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三十二(今67章)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 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三十三(今68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 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三十四(今69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 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rǎnɡ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适,无适近亡吾宝矣。故称 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三十五(今70章)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 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也, 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 而怀玉。

三十六(今71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三十七(今72章)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毋狭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三十八(今73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战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三十九(今74章)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且畏死,而为奇者,吾得而杀之,夫 shú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 者杀,是代大匠斲zhuó也。夫代大匠斲zhuó者,则希不 伤其手矣。

四十(今75章)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 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 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 生为者,是贤贵生。

四十一(今76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 ɡǎo。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者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 则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四十二(今77章)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 其不欲见贤也。

四十三(今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 ɡòu,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四十四(今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道经

四十五(今1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四十六(今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四十七(今3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四十八(今4章)

zhōnɡ,而用之又弗盈也。 yuān呵,似万物之宗。 cuò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zhàn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四十九(今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 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 tuó龠 yuè与!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五十(今6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 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

五十一(今7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 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五十二(今8章)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 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五十三(今9章)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chuāi而锐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 suí身退,天之道也。

五十四(今10章)

zǎi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tuán气致柔,能婴儿乎? 除玄鉴,能毋 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 天门启 ,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 chù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五十五(今11章)

辐同一 ɡū,当其无,有车之用也。shān埴zhí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 yǒu,当其无, 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十六(今12章)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 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十七(今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矣。

五十八(今14章)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 希。捪mín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 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曒jiǎo,其下不昧。绳绳 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五十九(今15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 可识,故强为之容。曰: 呵其若冬涉水,犹呵 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 huàn呵其若凌释, dūn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 徐清。安以重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 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六十(今16章)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 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 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六十一(今17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 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六十二(今18章)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六十三(今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

六十四(今20章)

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若 xiǎnɡ于大牢,而春登台。我 焉未 兆,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匮。我愚人之心也,沌沌 dùn dùn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俚。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六十五(今21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 冥呵,中有情呵。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

六十六(今24章)

炊者不立。自视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 zhuì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六十七(今22章)

曲则全,枉则正, 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彰, 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 jīn故能 zhǎnɡ。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岂语哉!诚全归之。

六十八(今23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 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 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六十九(今25章)

有物hùn成chénɡ,先天地生。jì呵hē寥 liáo呵 hē,独立而不改, 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dà曰yuē逝shì,逝曰远,远曰反。道大, 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七十(今26章)

重为qīnɡ根ɡēn,静为zào君jūn。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zī重zhònɡ。唯有huán观ɡuān,燕处则chāo若ruòruò何hé万wàn乘shènɡ之zhī王wánɡ 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zào则zé失君。

七十一(今27章)

善行者无 zhé迹jì,善言者无 xiá谪zhé,善数者不以 chóu策cè。善闭者无 ɡuān钥yào 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 shénɡ约yuē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 弃人。物无弃材,是谓xí明mínɡ。故善人,善人之师, 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唯 智乎大迷,是谓妙要。

七十二(今28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 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yú朴pǔ。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 恒德bù忒tè。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七十三(今29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泰,去奢。

七十四(今30章)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chǔ棘jí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毋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 不道早已。

七十五(今31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 子之 也。兵 也,不 得已而 之, 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 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七十六(今32章)

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 守之,万物将zì宾bīn。天地相合,以雨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 知止,知止所以不殆。pì道dào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于江海也。

七十七(今33章)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

七十八(今34章)

道氾fán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七十九(今35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 过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八十(今36章)

jiānɡ欲yù翕xī之zhī,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yǔ之zhī。是谓微明。柔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八十一(今37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fū将qiānɡ不bù辱rǔ。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