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哄骗式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优眠精神心理 2024-03-14 发布于广东

前几天在网上,我看见了一名父亲的提问:

孩子考试之前对孩子许诺考到班级前三就给孩子在游戏里面充钱。在孩子考到第三名之后这位父亲又不想给孩子兑现承诺了,觉得充游戏是害了孩子。

这个问题发布后获得800多万次的浏览,引发了网友回忆和“控诉”。

在这位父亲看来,给小学生游戏充值是“害了他”,不如把钱用来买书或者去游乐园。

看见网友对他的声讨,他更是不能理解的说:我也是为了孩子好,你们怎么不懂呢?

1

很多家长往往觉得,

“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不能太惯着他。这么点小事,过段时间就忘了。”


事实上,正是因为孩子还小,他们心思单纯,更难对“空欢喜”释怀,这种遗憾往往会影响他们很久很久,并且,这种欺骗次数多了,孩子就会对父母丧失信任,亲子关系会出现裂痕。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指一个人经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和行为。

在承诺这件事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哄骗式教育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我的父母是不信守承诺的人。

久而久之,即使父母再做出其他承诺,孩子也不会再抱有期望,因为“反正不会是真的”,但哄骗式教育的危害并不仅如此。

之前在一档节目《做家务的男人》中,张歆艺说自己童年苦,是因为她受到了母亲的“欺骗式教育”,并一直影响她到现在。

有一件事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母亲曾承诺她:“只要你考试考了班级里的前几名,我就奖励你一双99块钱的小白鞋。”

对于当时爱美的小女生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也是激发学习的动力。终于在她的努力之下,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考得了班级的前几名。

当她激动的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的时候,母亲却没兑现当初的承诺。

从那天起,张歆艺就发誓,长大之后要给自己买很多很多小白鞋,而现在她也是对小白鞋情有独钟,主要也是为了弥补当初童年时的遗憾。

2

父母不诚信,是在“教”孩子欺骗,因为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会下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组实验证明: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会越来越容易受到撒谎者的影响。实验者招募了100多个37岁的孩子,将他们分成“谎言”组和“没有谎言”组。

他们告诉“谎言”组的孩子,房间里有糖,等他们真的去的时候,又说没有糖,只是邀请他们过来玩游戏;另一个组,实验者不提糖的事情,只说房间里有游戏可以玩。

接下来,实验者离开房间,让孩子独自面对玩具,并告诉他们不要偷看玩具。最后,实验者再问孩子是否偷看过玩具。数据证明,“谎言”组中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最容易说谎。

心理学家猜测,可能是孩子模仿说谎,也可能是他们认为不需要对骗过自己的人诚实。

那些不兑现诺言时,父母找的各种理由,总有一天,会变成孩子欺骗时的借口。

3

“三流”的父母靠欺骗,“二流”的父母谈条件,“一流”的父母,往往会以身作则。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础。”

长期遭遇父母的欺骗,孩子的人际交往也很容易受到影响。他们容易没有安全感,不愿意信赖他人,甚至不敢对承诺抱有期待。

毕竟,连父母的承诺都是随口说说,其他人的话,是不是更不可信?

因此答应了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去做到。

做到不要轻易许诺,许诺了就要尽力完成,喜欢用“言出必行”教育孩子的父母,那就更应该自制自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让孩子信服。

我是深圳优眠心理——优眠君

想了解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欢迎关注我。

如果你感到委屈与压抑,我希望你永远都不要选择放弃。

不管世界怎么样,我们依然爱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