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温回升,小麦这个病在河南已有暴发趋势,河北要重视了

 新用户4406D4GU 2024-03-14 发布于河南
今年麦田墒情适宜,为病虫害越冬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近日,随着气温回升,在河南省的部分田块已出现茎基腐病等根部病害,已有暴发趋势,因此,在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这一关键时期,结合化学除草及早抓好茎基腐病、纹枯病、麦蜘蛛等病虫害的防控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等种植制度和耕作方式变化,加上品种抗性较差、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小麦茎基腐病呈逐年快速加重趋势,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不仅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而且病菌能够产生呕吐毒素等真菌毒素,对粮食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小麦茎基腐病主要侵染小麦茎基部,在小麦生长全生育期均可能为害,可防不可治。
为害症状:小麦茎基腐病叶鞘受害后颜色变暗褐色,随病程发展,茎基部节间受侵染变为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烂容易拨出。田间湿度大时,茎秆上、节间生粉红色或白色霉层,茎秆易折断。该病苗期侵染,危害部位隐蔽,容易被群众忽视;病情发展后期,重病株提早枯死,形成白穗,籽粒逐渐停止灌浆,籽粒瘪小,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图片

图片(图片来源:魅力邵州)

图片(图片来源:卫辉市绿色植保)

返青拔节期是小麦茎基腐病春季防治关键时机。当前,天气回暖,我省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期,此时也是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关键期,及时开展防治,特别对往年有死棵、白穗的麦田更要抓紧防治。

防治方法:返青拔节期,对茎基腐病病株率5%以上的麦田,选用丙硫菌唑、丙硫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叶菌唑、氰烯菌酯、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唑等在小麦上登记的单剂及其复配制剂,采用喷杆喷雾机,以每亩30千克以上的药液量进行茎基部喷雾,兼治小麦纹枯病。如:每亩用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2克,或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60毫升对水喷雾,严重发生田块,间隔7~10天再喷1次。对于麦蜘蛛偏重田块,可在防治时加入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混合喷雾。

图片


来源|种业商务网综合整理魅力邵州  卫辉市绿色植保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