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无评分,35天看完,我发现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根基

 玖弋阁 2024-03-14 发布于上海

中国哲学最大的基石是什么?

天人合一。

中国各个哲学思想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天人合一。

花了一个半月看完《中国哲学史纲》,发现中国哲学思想就是围绕这一点展开。再分化成仁、性、情、理的不同概念,气包含在这些概念里面。

整本书从先秦哲学开始一直到近现代哲学。

先秦哲学涉及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

两汉魏晋时,重于道、儒、法的相互影响,玄学的兴起。

南北朝到隋唐开始就是儒家和佛学的发展。

宋元明清开始就完全在于儒家的心学、理学等不同儒家思想。

因为是哲学史纲,所以相当于提炼出哲学思想的主干,换句话内容很干。因为一些古文引用,阅读难度叠加。

好消息是看完能抓住一个核心原点去理解中国哲学,坏消息是演化出的不同理解太多,容易晕菜。




近现代的中国哲学研究者



近现代的中国哲学研究者都接触过西方哲学,对东西文化的差异有着自己的理解,也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

徐复观人权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和前提,但是中国文化有不少反民主的专制因素。儒家的政治主要是对统治者而言,所以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以统治者为对象,忽略百姓的政治人格。

当百姓的政治主体没有确立时,那么民主政权也不会存在,孟子虽然有人权思想,但它仅限于道德权利,没有通过立法来实现。这是中国儒家的缺点。

儒家的道德人权向西方法律人权可以提供的建议就是对人的尊重,对人性善良面的信赖,而西方人权可以为儒家道德人权提供的是保障性的规范。

换句话说,儒家虽然有对人性善的肯定,但局限在团体价值上,而西方人权注重的是个体权利,但他忽视了对人性善的信赖。

罗光则提出生命哲学,形而上是生,伦理学是仁,精神修养是诚,仁以诚修养。

人伦道德思想是儒家的形而上学基础,涉及天道地道人道,贯穿生、仁、诚。

中国各家各派共同视天地万物的本根“道”为一始生,化育万物的形象第一原理。生之德是在万物之内的根本。

在生命哲学中,生命的活动是源自本性的。仁是人道德心灵的本性,是禀受天地好生之德的本性,所以天道之元和人道的仁是相通的。

生命就自身而言是独立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为创新力从生命实体发动,是由潜能变成现实不断的活动。世界是万物森然有序、相互联系,并通过一定的秩序稳定存在的系统。生生不息是它的特性。

冯友兰提出了他的新理学,分别有四个核心概念,理,气,道体,大全。世界中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按照理和气产生。大全是最高最大的概念,是静态的宇宙观。

人生有四个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使人处于本能的状态,功利境界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满足这一方面的需要,道德境界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道德需要奉献给社会帮助世人,而天地境界是最高的,它已经发展出成熟的道德本性。心境已经提升到关怀世间万物的境界,这也是哲学境界。

张岱年的成名著作是《中国哲学史大纲》。它按照不同性质的哲学问题分门别类地论述。他认为中国哲学的研究发展是通过对经学文本的理解批解诠释为途径。他提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是天人之学。

同时他对儒家有着自己的批评。一个是产生了等级思想,第二个是强调人贵重于物,扩大了人文精神,忽略了对自然法则的研究。第三个是重义轻利,认为道德理想高于物质利益,忽略了道德力量与公共利益的联系。




宋元明清很有意思



后世的心学、理学差不多都是从宋元时代的儒家思想延续发展下来的。

理学是宋元明清发展出的新儒学,它主要探讨人的心性之理和自我、天人、人我、物我的交互关系。

宋代理学和佛教表面上形成对立,实际两方人士经常往来讨论,所以理学家将佛学精华融入于新儒家。

理学是以德性主体的身心为圆成生命意义价值的出发点,想用自我期许、自我要求和努力活出无限庄严圆融和谐天人物我的境界。

程颢和程颐理学的理发展到巅峰,但两人的思想是有区分的。程颢的理偏向于德性,程颐的理偏向问学。

程颢认为讲究学问关系到如何过有价值的生活,来实现修养的功夫,实践善圆满人生。所以他要用自身生命活动的真切体验来谈人生。

程颐认为道是一个动态的历程规律和方式,理是静态的内在形式结构,道和气是相关系相互依存的。

道和理是阴阳开合的原因,天下所有的事都有理,蕴含在气之中,所以他看重的是变化和活动中不变的依据,也就是理和道的静态存在。

据此,他讲究格物——探究憧憬世间的道理。借助感官经验对外物探求外在知识,然后回馈到生命生活中。他要求格物透过内在生命的自行反省,鼓舞道德力量,实现道德行为完全尽善尽美的价值。

既然是程朱理学,也不能漏掉朱熹。

朱熹认为理是天地的本性。这是朱熹理论最高地位,天人一本的基础。理与气合,性即理,心与性关系对应气与理。

具体来说,一个是思虑还没有萌发的状态叫未发,是性。第二个是思虑已经萌发的状态叫已发,是情。心在性静情动之间具有联系起意识的作用。

朱熹提倡的理想人格典范就是圣人君子贤人。圣人是理想人格的极致。君子介于士和圣人之间。渲染人格是发展的健全成熟的人,他是在天人互参的互补下,昌明文化人性安顿天下苍生。

读书穷理、主敬存心是朱熹提倡的人格修养法,也就是居敬穷理。居敬是主体自身的涵养功夫,穷理是致知明理的积学功夫。

不过朱熹的读书穷理,未必能导向德性生命的结果。所以陆象山对朱熹的理论持否定意见。

陆象山的心学是基于觉醒人的道德本心,所以心即理是它的核心命题。

理是万事万物具有的普遍性原理,也即道。这一点基本是普遍认识。

礼是心发生道德作用的原因。它超乎时间的永恒一致性,也有超越空间的普遍性。而心也享有这些形上特征。

仁就是心的原始活动。本心即天理,存在于性命之中。人是活生生的存有者,每一个人都是完整的生命者。

陆相山把知识分子分成两类,一个是为高科举而追求知识,迷失了对生命价值的探究,一个是像朱熹那样的知识分子,在格物穷理的路上走上了歧路,沉溺于寻找圣贤人格的路线,但是没有找到和德性生命相关联的途径,固执己见。

陆象山认为人要把学问和人格联系起来,高尚读书人的志节,读书的目的就是实现提升人生真实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人要经常反省自己自觉错误后回归本心,肯定本心,选择良师益友。要收拾精神,不要被外物迷惑,德性生命的修养要从本性自觉的念虑开始。




义和利



儒家对于德性的要求一向很高,于是就有了一个讨论的分支问题:义和利。

它们到底是相互冲突的,还是能相互融合的?

胡宏的湘学认为义利之辨是对道义和私欲的自由选择,心具有关键核心地位的学说。

君子和小人在同一件事上是有不同情况的选择,关键就在心。天理和人欲中的利和义其实是同一件事,只不过每个人的义利之辨和实践是有区别的,因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简单说,它们是冲突的。

但在永嘉事功学派中,义利双行,认为义和利是可以调和为一致的。

最早北宋李觏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两者并非彼此不相容,因为儒家典籍中有不少有名保民的事,都是需要物力人力的利益来维持的。

所以永嘉事功学派认为以利合义是可行的,能够经世济民。

这里有一个价值层级理论,义是精神中的道德价值,利是物质利益世俗价值。儒家认为义的价值优于利的价值。

所以可以崇义以养利,能见利思义,不能见利忘义,也不能以义抑利,更不能唯利是图。




结语



《中国哲学史纲》梳理了贯穿中国历史的主要哲学思想。如果说先秦到隋唐,内容多样精彩,那么从宋元之后,儒家思想的分化同样繁复。

天、德、气、理、性、心、情这些基本概念的名词反复出现,依据不同理论,其位阶也产生不同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心学、理学等流派。

看完这本后,唯一的疑问:有没有更简单的入门书呢?

也许可以考虑一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作对比?

但先让我换本西方哲学,舒缓一下被中国哲学绕晕的脑子。

【文/云玖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