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分别的爱》||林巨独到的家庭教育理念,震撼心灵

 阿布的书柜 2024-03-1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林巨认为的家庭教育理念:

     1、 家庭教育就是家庭创伤疗愈,与孩子心心相印。

    2、家庭教育的目标,就是物质的成功,精神的幸福。

      这来源于两个底层逻辑:

      1、孩子所有的偏差问题行为,都源于父母未曾疗愈的原生家庭的创伤。

      2、原生家庭的创伤一定都是深度的,都在潜意识的下面。

一、让孩子保持本心。

   成年人很可怜,与自己的心隔着千山万水。

   但是刚刚出生的孩子,离自己的心很近。

   婴儿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哭泣,每一顿饭,每一次玩耍,每一次拥抱,每一个诉求,都是出于本心的需要。越是幼小的孩子,越是离自己的心近。

   教育非常简单,你只需要充分的看见孩子的心,充分的尊重和满足他的心,他就会一直保持离自己的心很近的状态。

    家庭教育的关键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家庭教育的关键不是强化什么,而是淡化什么。

   保持婴儿般的本心,保持孩子离自己的心很近的状态,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天选之路,天定之途。一切良好的教育,都是帮我们离孩子的心更近的教育。

    唯有无分别的爱,是与孩子的心零距离的教育,因为无分别的爱是无标准的爱。无分别的爱,就是“和孩子的心在一起”。

二、教孩子先学会爱他自己。

    “我是很好的,我是没有问题的。”

   人一定要以自我为中心,然后才能真正看见他人。人一定要充分满足自己的“自以为是”,这个自以为是就是自尊,自爱,自重。人一定要充分的尊重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这一过程中,生命会自然发展出一个概念:我很重要,我要尊重我自己,我要保护我自己。接下来人很自然就会发展出第二个概念:你也是很重要的,你也要尊重自己,你也要保护自己。接下来第三个概念就形成了:既然我要爱我自己,你也要爱你自己,那么我们都要爱自己,我们得相互兼顾。

    当一个人的自爱、自重被充分尊重时,他爱他重自然会和谐的发展出来。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又怎么会爱他人呢?人是无法给予他人连自己都没有的东西的。

三、成为孩子生命的靠山

    人类的第一需要便是依附需要,每一个小婴儿都渴望与母亲建立深度的连接,这是人性。

    每一个生命都必须有来由,谁都是父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谁都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

    所以一个小生命必须在精神上和养育者之间建立极深的依附关系,极深的情感连接。

    若是这个连接不够完整,这个依附不够深厚,那么这个小生命会终其一生惶恐不安,惊慌失措,哪怕表面看起来他已经十分强大和成功。

    一个人有吃的,有喝的,有穿的,但他不一定有真正的精神上的关爱。相反,一个人如果有真正的精神上的关爱,就一定会有吃的,有喝的,有穿的,就这么简单。

    依附关系100分定律:每个人的依附关系一定是100分,只是内容不同。依附关系是一种复制,我们复制了妈妈的灵魂,这只是开始而已。

     妈妈给了孩子多少毁灭、冷漠、暴力、否定、指责、嫌弃、挑剔、抛弃、邪恶……,孩子就会给这个世界多少毁灭、冷漠、暴力、否定、指责、嫌弃、挑剔、抛弃、邪恶……。这些雷、梗一定会代际传承给孩子,这是妈妈送给我们的礼物,只要是妈妈送给我们的,我们务必照单全收,这就是人性。

四、爱的真谛,无分别的爱。

    爱一个人就是接纳他的全部。

    小婴儿给予妈妈的爱就是无分别的爱,这是小婴儿上天的生存智慧,这是人类千百亿年积累下来的无上的生存智慧。所以,老子曰“复归于婴儿”。

    用无分别的爱来养育孩子,是世间最幸福、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

    我们的一切美好的记忆,几乎都跟“妈妈”有关。我们除了跟妈妈依附,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我们都在寻找依附,就是在寻找与妈妈链接的感觉。

     就算有一天妈妈不在了,我们还在,我们身上还流淌着妈妈的血液,妈妈的思想,妈妈的灵魂。就算有一天我们不在了,我们的孩子依然延续着我们的血脉,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灵魂。

好好爱妈妈,就是爱自己,爱孩子。

好好爱自己,就是爱妈妈,爱孩子。

好好爱孩子,就是爱妈妈,爱自己。

五、疗愈自己的创伤,给出无分别的爱。

   童年时受到的创伤和痛苦,会一辈子深入骨髓的跟着你,如影随形,如果你不洞见,下辈子它还会继续跟随你。

1、追杀:主要是指人在胎儿期,幼婴期,童年期经历的重大创伤事件。

    追杀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令人“魂飞魄散”。

    为了反制这份痛不欲生的追杀,人必然会情绪失控,对外出手。生活中,情绪失控的时候有多少,追杀效应就有多深厚。

    追杀之痛的痛苦程度,是成人遇到类似事件之痛的100倍。因为小生命最无能为力、最柔弱的时候经历的至深痛苦。所以,没有遇到这方面困境的人,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会觉得对方实在是大惊小怪。实际上,追杀是生命最大的空洞,无论你多大了,哪怕100岁,只要不疗愈,追杀就会一直存在于身体内。

2、绝杀:是指妈妈给予孩子的人格层面的限制性信念。

   你努力追求的是你灵魂深处,深信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你努力想摆脱的是你灵魂深处,深信属于自己的东西。绝杀是悄悄给你挖了一个大坑,让你掉进去,你还特别开心。就算没坑了,你自己给自己挖个坑也要掉进去,因为已经习惯了在这个坑里待着。

    “倾家荡产”“破罐子破摔”,就是生命潜意识里的选择,他们就是要让自己彻底毁灭,让自己彻底失败,让自己彻底痛苦。

    追杀和绝杀是生命成长的头号课题,也是头号难题。他们都躲在潜意识的最深处,搞不定追杀和绝杀,命运的轮回就难以斩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