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辰年二月初七(2771)

 泰阳汉子 2024-03-16
阴历二月初七,星期甲辰丁卯己卯日。
阴历二月初七甲辰年丁卯月己卯日己不破券卯不穿井,这一天忌签约,忌贷款,忌投资,忌结算,忌打井,忌水利项目开工。
阴历初七,甲辰年丁卯卯日,有天恩,月德,官日,堂,五合,福生,六仪等吉神值日,宜祭祀祈福,求子,开光,出行安床举行成人礼,收养宠物等事宜。
阴历初七,甲辰年丁卯卯日,日值宿,有月建,土府,厌对,招摇等凶煞值日,女宿五行属土,为北方第三宿,此日宜嫁娶,拜师学艺,咨询老师,求财,接福,布施,打赏,忌丧仪,属鸡之人,忌乱说话,忌搬家,家里搬动家具。
这天是卯月卯日,气温回升,春光明媚,是除旧迎新的吉日,宜祈福,许愿,扫尘,除晦,平心,静气,少思,少怒,梳头,泡脚,疏通气场,迎接春天好运的到来。
阴历二月初八,是仏出家日,六祖慧能吉诞,道安圆寂,李白和王唯的诞日,是烧元宝,祈福,开智得慧,心地光明的吉日,烧元宝,报名了。
阴历二月初七,甲辰年丁卯月己卯日,日柱命主吉凶预测:
甲日命主,正财劫财临日,运势一般,不利生意,不舒服。
乙日命主,偏财比肩临日,运势一般,家宅不安,破财。
丙日命主,伤官正印临日,运势好,灵气旺,思维能力强,心情舒畅,利创新创作,解决难题。
丁日命主,食神偏印临日,运势一般,胡思乱想,逻辑混乱,偏执。
戊日命主,劫财正官临日,运势一般,利社交,家人关系不睦。
己日命主,比肩七杀临日,运势较好,做事有动力,比较辛苦。
庚日命主,正印正财临日,运势好,财运好,被人妒忌。
辛日命主,偏印偏财临日,运势好,财运好,头脑清醒,创新能力强。
壬日命主,正官伤官临日,运势差,有阻碍,与长辈上司不和睦,不舒服。
癸日命主,七杀食神临日,运势差,脾气大,情绪不稳,人际关系不睦。
阴历除七出生的人,年少艰难,活泼好动,运气不错,善于发现商机,财运较好,喜欢和人讨价还价,经常做成以小博大的生意,做出的决定不同于常人,认定的目标会全身心投入,积极努力
阴历初七出生的人,星宿是参宿,做事认真,稳重,守信用,有能力,善避矛盾,临危不胆怯,独当一面,中青年时运好
阴历初七出生的男士,精力充沛,有才华,,不守旧买东西不凑合,不图便宜
阴历初七出生的女士,坚强,自信,话少,有独立的事业,喜欢鲜艳的服饰,交友广阔,孜孜不倦,努力不懈,处事稍有急躁,适合从事美丽事业,服装设计,艺术品设计,首饰、时装、演艺等行业,忌被骗财,易手脚受伤。
阴历二月初七出生的名人有于文华萧雅黄小雷王晗旭刘晓宇郭馨予祖晴潘霜霜刘锐蔡紫芬唐功红周蕙柴璐徐若瑄姜超阿杜蒋沁芸储晓祥孙长志翁大涵袁百梓卉苑乔杨武等名人。
于文华,唐山人,生于1965年3月9日,阴历二月初七,星期二,乙巳己卯壬戌丁未,星宿是参宿,太阳星座双鱼座,月亮星座金牛座,属乙巳蛇,纳音佛灯火,出洞之蛇。
此命壬戌日丁未时,卯月生,属乙巳蛇,日元壬水,身弱,化木格用神为木为化神,水为喜神,忌神是金,命带德秀贵人,日德贵人,国印贵人,天罗地网煞,阴差阳错煞,命主为人慈悲,仁直,娇贵,秀丽,多才艺,口才好,肢体语言恰到好处,讨人喜,诚实守信,堂堂正正,有担当,识人不准,婚姻不顺,富贵命。
于文华的高音,清亮圆润,低音柔美,气息安稳,宛转如黄莺,形象好,心眼好,朴实节俭,是众生比较喜欢的艺术家,成名后乐于助人,低调简朴,值得尊敬。
二月初七,是水龙王诞防病痛日,这一天是驱病鬼,吃鸭汤,是无病痛之日。
所谓无病痛,纵然身体疼痛,也不要喊疼,要忍着。
人健康的时候,以为自己不会得病,人年轻的时候,都以为好日子大把的有,其实,这些都是错觉,只要去医院躺一次,啥都明白了,比喝多少文字鸡汤都管用。
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疼与忍。
每年的阳历3月17日是国医节和二月初七隔着比较近。
现在我们把国医叫中医,古代没有中医,也没有西医,民间称为道医。
道医j没关系道医即是为百姓治病的先生,道医除了汤剂,针灸,内外妇儿各科之外,叫魂的,看香的,问卜看事等等,都属于道医。
随传教士传入西方医学,起初他们的医术被民间视为外夷淫巧,被排斥因为他们的西药见效快,逐渐获得人们的好感,科举被废后,教育医学经济西转后,西医趁机得到了空前发展,竟然威胁到了传统医学的生存
于是,在1929年的3月17日,传统医学的名医们组织了一次全g性的代表大会,成立了国医节,简称中医
中医其实叫国医,因为此举,几千年传承的道医文化逃过一劫,没有被全盘否定,直到今天,国医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处于被资本集团围剿的阶段,等到有一天,咱们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占正统地位时,就是国医占主导地位之时。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疾病有效果就是好医,世上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懂得了正确运用自己的肉身,学习药师法门,身体无病,吃饭倍香。
经济越发展,人类越贪婪,疾病怪病就越多,人类从头到脚都有病的种子,都在慢性自杀,西医、中医、藏医、蒙医、傣医、苗医等等,都各有各的特长,西医擅长拍片照CT血检外科等方面,中医对慢性疾病的方法比较恰当,但是,他们都不敢说自己能包治百病,敢说这个话的,都是骗子,唯独仏敢说,包治百病,因为仏懂因果,一切病,源于因果。
二月初七还处在初春季节,多风,易感冒,感冒古人叫伤风,大多发生在多风的春季和冬季,由春冬季的风邪侵袭人体引起的病,从宋代开始,伤风有了感冒这个专属名词,直到现在。
代一朝,有专门图书经籍部门,通称馆阁比如包拯叫龙图阁,同僚之间称阁老,按照宋代时的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需要有人值夜班,如果有事不能值班,就要提前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腹肚不安,免宿大家约定成俗,相安无事,顺便把这本请假簿调侃成为害肚历
和现代人请病假类似,现代人请假多以感冒为借口,古人请病假,借口都一律肚子疼。
然而生活中只要有了规矩,就一定有人独树一帜,不随大流,有一个叫陈鹄绝的人,就是这样的另类,他请病假时,在请假簿上写了感风二字。
感字有受的意思,风字是古代中医的六大治病因素之一,古人认为,人生病,不外呼风、寒、暑、湿、燥、火六个外在因素,于是,他别出心裁的写了感风二字,偶感风寒的意思。
大家一看,这个借口,比起吭哧吭哧的蹲大号肚疼高雅啊,于是感风簿流量大增,成为了请假簿的新代号。
后来,大家在感风基础上,继续发挥创造,从感风感冒清代时感冒一词,被炒到顶峰
从此,感冒二字,也附和着文人们的风雅,走进千家万户,成了一种最常见的流行病。
相对于西医,中医给疾病起名是很严谨,很浪漫,很温柔,西医治病水平一般,没多少绝活,给疾病起名的手段倒是很精通,你看现在各种奇怪的病名,层出不穷,和街头先生吓唬人的招法类似,先给疾病起个恐怖吓人的名,病一听病名,就已经吓了个半死,最后口袋里的散碎银两就任由宰割了,所以说病人有一半以上是被吓死了,一半是糊涂死的。
中医给疾病起名的原则,名可名非常名讲究同症同治,和患者大多采用无知胜于有知的沟通方案,纵然真的往生了,病患也是快乐往生的,没有恐惧,不造业障。
不知道因病去世的那些人,到了阎王爷哪里,怎么汇报自己的得什么病死的。
阎王爷那边,没有大数据,还是靠传统的记账本,如果一个癌症病人说自己是癌症去世的,不知道阎王爷那边怎么登记生死簿。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有四种风寒、风热、暑湿时疫多数感冒与季节变化有关,与风的侵袭有关,所以叫感风寒等等名字。
西医认为感冒是炎症,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无论哪一种,不外乎是因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疾病的发展,会因细菌与病毒的先后叠加而加重现在社会时间宝贵,人们为了不耽误赚钱,都喜欢水快速治好,其实这是治疗过度,对长久的健康有严重的隐患,甚至种下癌变的种子。
西医治法,其实就是中医的泻法,只是西医从不承认感冒有风寒、风热、暑湿、时疫之分治疗手段基本都属于过度治疗,两个好处,一是医生赚钱,二的病人省了时间。
中医的治法,先要区分风寒、风热、暑湿时疫病因,针对不同的感冒原因,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帮助病人逐步恢复健康中医的好处,不留病根,根治,第二,尊重天道,循序渐进。
比如风寒素问中说,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
当人患上风寒这种感冒的时候,人的汗毛与毛发都挺直,皮肤的毛口紧闭,身体发热这是因为身体受外界的寒风刺激,或者长时间感受某一温度而忽然天气转变时,人体来不及适应了,就会患风寒常见的症状发热,头痛,咳嗽,流鼻涕等等。
另一种风热感冒是受风热之邪引起的医书中说,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
意思是说,患风热感冒的人,因风热之气从皮肤进入了肺部,肺部受损
无论风寒和风热,西医不管的缘因,阿司匹林,头孢等药物一上阵,感觉是舒服点了,留下的是长久的副作用,中医手段要根据病人情况,比如四逆汤桂枝汤麻黄汤等等,都是治风寒的药方,但却不能乱来,要看病人患病季节,有汗无汗脉浮紧和脉浮缓等等,春忌麻黄夏忌桂如随意用药的话,轻则身体不适,重则危及生命。
古时候,象桂枝汤麻黄汤等汤剂,普通雇农佃农人家,是喝不起的,医生会嘱咐回家多喝白开水,喝姜汤,多盖被子捂汗,全靠得住能捂出汗,是命大,扛不住命该如此。
中医认为人的病,不外三种一种是虫蛇刀伤等外伤,这属于外科范围,西医这一点是有优势的。
一个是内因等内科疾病,所谓内因,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情志不稳造成的病这个病很难治,比如抑郁,西医就是让你睡觉,不去根,有时候中医也难,要结合心理医生,或者道医,巫医等民间土方来治。
一个是外感外感是因为风寒暑湿燥热而致病的,比如感冒,就属于外感类疾病,这是造成我们生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疾病是外感,抵抗外感的主要方法是抵抗力强,身体好,来了一拔感冒,自己没事,这就免疫力强的好处。
学中医,离不开理、法、方、药,中医理论讲究整体思维,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沉淀,带着一颗赚大钱,出名声的初心,学中医是很难成功的。
好中医难求,因为世道变了,想发财的医生多了,会看病的老中医少了,如果找不到好的中医,或者遇到治不了病的中医,请不要否定中医。
否定中医,会受到疾病的反噬,加重病情,徒增痛苦。
遇到好的中医,靠缘分,平时多做好事,多积累功德,等到真的需要好中医救命时,药王p's会安排好中医来救你命。
天命降至的人,纵然遇到好中医,也治不好病,同样一种病,不该死的人喝了中医慢慢恢复健康了,而将死之人,喝了同样的病,也没有任何效果。
得了大病,要忏悔,要反思,自己还有什么业债因果没有了缘,不要妄想有钱就能治好病,钱在天道面前一文不值。
得了类似感冒一样的小病,要好好休息,这是老天心疼你的信号,人的命都是定数,财富运势也是定数,不要那么着急,心急的人容易得小病。
中医的养生救命思维,更符合天道,人的生命,一直都在,没有生,也没有死,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接着安排下一期的生命,无论身体哪里不舒服,一切都不要着急,更不要恐惧,用药应谨慎,是药三分毒,过度治疗,用药太猛,对人的肉身损耗较大,纵然这一期生命结束了,下一期的胎毒也会给你安排上,让你继续痛苦。
无论大病,小病,记得一定要去根。
这个根就是人的初心,人的第一念。
有的人看起来人畜无害,大大的好人,怎么就得了这么大的恶病,一下子就没了?
因为念头太毒了。
老天在打造人身体的时候,是充满慈悲的,给我们打造了一个充满智慧的肉体系统,身体里有好多保安,比如打喷嚏,打嗝,扁桃体,阑尾,胆囊牙齿等好多器官,一旦我们的身体有异常时,就开始上火了,这些保安会立即做出反应并通知大脑,要调整一下自己了,这个时候重视养生的人,会停下一切不好的习惯,反思自己,那些不好的习惯要改一下了。
自从有了西医这个捷径,我们人类的聪明就用错了地方,不去检讨自己,反而去割掉自己的阑尾,摘掉扁桃体,胆囊,拔掉牙齿等等,轻微的过敏药喷一下最后来一场大病,把命都革掉了。
人类偶尔的拉肚子、打喷嚏、咳嗽、发烧等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修复系统在工作,不要一出现这些症状就过度滥用药物,否则这些药物就会破坏我们自身的修复功能,一旦这些修复功能减弱或丧失,那就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这些药物了,这就很多老年人信药不信命的根源。
中医认为只要有些病症不严重,最好的办法是静养,安心静气让自身修复系统来完成身体的修复工作,一旦日常有小毛病时要慎用药物,让我们自身的修复系统功能恢复起来,这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最后教大家一个感冒秘方,每当感冒症状一开始,打第一个喷嚏的时候,在后脖子的大椎穴处,贴一张伤湿止痛膏就好了。
有些事情,无论是美景,美食,入非都是一种感官享受,过了那一刻,都是浮云唯一令人放心的,是健康的身体。
感冒的解读,当你对外在环境过分依赖时,风起,心灵将随之失去自由
疾病,归根到底都是习气、业力所为,鉴因知果,能避免一半的疾病,不对任何人,单位,社会,万物有任何要求,又能避免一半的疾病,如此,人没有疾病可言。
睡眠是大昏沉小死亡白天快快乐乐,晚上睡的安稳,身体健康,此第一等好命。
德明2024年3月1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