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用药反反复复,甚至更严重?那你肯定是用错药了,教你一招如何分辨寒咳热咳…

 昊天正气 2024-03-16 发布于河南
春天为什么是感冒咳嗽的高发季节?
气候变化:春天的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容易导致人体受寒。寒气入侵人体后,会影响肺气的正常宣发,从而引发感冒、咳嗽等症状。
肝气升发:在中医理论中,春天对应着肝脏。肝气在春季较为旺盛,容易升发过度。如果肝气不畅,就可能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情志因素:春天肝气升发,人们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情志不舒可能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湿邪困脾:春天雨水较多,环境湿度相对较大。湿邪容易侵犯人体,困住脾脏,影响脾脏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水湿,如果脾功能受损,湿邪内生,就容易引发咳嗽、痰多等症状。
针对以上因素引起的感冒咳嗽等病症,西医通常会采用服药、挂水、使用抗生素等方法。实际上,这种治疗方法是错误的,它压制了体内的邪气,不让症状表现出来,也不让邪气排出。

长此以往,会有什么后果呢?现在很多奇怪的疾病,都是这样治疗导致的。到最后,身体紊乱,无药可救,连神仙也难医治。
很多疾病都是因为服药而产生的。所以我一再呼吁:不要轻易服药,更不要随便打点滴、使用抗生素,在服药之前,必须要明白一件事:自己的身体到底是怎么了。
比如春季咳嗽。每年春天就咳嗽,要特别小心,这未必是身体有疾病,也许是身体在进行大扫除。这时千万不要止咳,一旦把邪气压制在体内,就白白浪费了一排邪的机会,离康复就更远了。
我们要顺应“春生”的气机,春天的能量场是“推陈出新”,人受到这种“推陈出新”能量的影响,也想要把体内积累的“旧物”排出,在这个过程中,会通过咳嗽排出身体的浊气,通过皮肤排出邪气。
中医教给我们的方法,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再顺势而为,顺水推舟,扶正祛邪,给身体一个助力,把邪气驱逐出去,恢复身体的正气。
一般来说,导致身体咳嗽的邪气,大致有四种:郁热、气滞、水饮、痰结。我们可以通过症状分析,判断是哪种类型的邪气在捣乱。

第一种,气滞型咳嗽。说通俗点,就是身体里的气机循环受阻,肺气降不下来,就会出现咳嗽。身体里的气机循环为什么会受阻呢?原因很多,比如吃多了,胃肠不通;比如生气郁闷,肝胆气机不畅等。
怎么办呢?胃肠不通的,疏通就好了,饿一两餐,吃“保和丸”,就好了;如果是肝胆气滞的,可以选择和气茶、养颜茶、逍遥丸、泡玫瑰花茶饮用等,疏通身体里的气机,肺气能降下来了,咳嗽就好了。
第二种郁热型咳嗽《黄帝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温病。人如果在冬天没有藏“精”,到了春天就会得温病。所谓温病,就是津液不足,偏热的能量状态。
比如冬天大汗淋漓会损伤津液,纵欲会耗损肾精,过食辛辣会损伤津液等,身体就会处于“津液不足”的状态。津液不足就会产生内热,肺中缺乏津液又有内热,自然就会咳嗽,还会伴随发烧、口干等症状,此时最适合的方子是:退烧第一方,麻杏石甘汤》
第三种,痰结型咳嗽。最难治疗的咳嗽类型,就是这种“痰结型”,病因非常复杂。无形的病理产物,逐渐变成有形的病理产物,比如:痰、结、核、痈脓等,由于病理产物的形态不同,中医采取的方法也不同,这非常考验医生的辨证水平。
比如化痰,最常用的方子,有《二陈汤》《三子养亲汤》《桔梗甘草汤》等;
如果痰硬,就用“鲜竹沥”等;
如果有明显的化热,就用“玄麦甘桔颗粒”等;
如果已经成痈脓,就用“千金苇茎汤”等。
第四种,水饮咳嗽。由于脾胃虚弱,或气机闭塞,再加上感受风寒邪气,身体的运化就会停滞,导致肺胃里水饮囤积,水饮压迫胸腔,就会导致咳嗽。这种咳嗽往往很剧烈,躺平后咳嗽会加重,这就是典型的“小青龙汤证”
总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咳嗽,都有邪气堵塞身体的通道,所以,中医的思维就是要把邪气清理出去,保证通道的通畅,让肺气的宣发恢复正常,这就是中医治疗咳嗽的核心思维。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在用药之前,更要明白一个道理:这个药是来帮忙的,还是来帮倒忙的?读懂身体的信号,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温馨提示:

咳嗽用药一定要先辩证,使用时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重要提示*
各位家人朋友!
微信又改版啦!
想要每天及时看到中医养生知识文章?
快给【昊天正气】设个星标吧!
(1)点击下方名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