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据体质来养生------增阳去湿变苗条

 axlkj 2010-08-28

根据体质来养生------增阳去湿变苗条

 

   《黄帝内经》中说:“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这是说肥甘的食物非常滋腻,不容易消化,会给脾胃带来负担,进而妨碍了脾胃的运化作用,使身体的液体循环受到阻碍,从而凝结为痰;未被消化的物质被堆积,使身体越来越肥胖。

 

   痰湿质的人要想瘦下来,就得温阳化饮。痰湿是体内水气运行受阴的表现,水属阴,这种体质的人就会阴气较重,应该用增加阳气的方法来赶跑湿气。不过痰湿的根源还在于脾胃无法正常运化,消胃健脾是调理的根本,当然也包括需要管住自己想吃甜食、荤腥的馋嘴了。

 

   体形肥胖,口黏苔腻多是痰湿

   《黄帝内经》说:人有肥,有膏,有肉。肉坚,皮满者,肥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寒。”“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宽大。脂者,其收身小。”“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意思是肥胖的人分为三种,分别是肥人、膏人、肉人。肥人肌肉坚硬,分布均匀,皮肤紧绷有弹性;膏人皮肤松弛,肌肉松软,按之甚至有凹陷;肉人“身体容大”,肌肉发达,皮肤不紧绷也不松弛。

   一般来说,膏人就是现在所说的胖子。

   痰湿体质人通常有以下明显表现:

   1.油脂分泌过于旺盛,一张脸就像油田,总是油光满面。

   2.容易出汗,出的汗也是黏糊糊的,让人觉得黏腻不爽。

   3.偏爱肥甘厚味的东西,大凡冰激凌、糖果等一类的甜食,以及煎饼肯德基、油条等一类的油炸食品。

   4.老是觉得浑身困重,中医有个很形象的形容叫“身重如裹”。

   5.常常觉得胸口闷闷的,不舒服,有时候甚至恶心、想呕吐。

   6.明明没有感冒,可老觉得嗓子眼有痰,想咯又咯不出来。

   7.性格温和沉稳,忍耐力好。

   8.不适应阴雨天或者潮湿的环境。

  

   化气行水清痰湿

   中医学认为,痰饮是人体津液代谢失常后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痰指质地比较稠浊的部分,而饮指质地较清稀的部分。中医学把我们所熟知的那种咳出来的痰饮称之为“有形之痰”,把停留在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间隙中的痰饮称之为“无形之痰”。

   痰湿质人的很多问题都是无形之痰捣的乱。如果痰饮停留在肺部,人就容易喘咳痰多。如果闭阻心脉,使得心血运行不畅,就会觉得胸口闷闷的。如果停留在胃,就会觉得恶心、想吐。如果留滞在皮肤肌肉间,就会使人觉得身体困重,甚至出现水肿。痰饮就像清溪中的污物泥沙,不仅搅浑了一汪清流,也堵塞了清溪的畅行,导致清溪中的废物越积越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了。

   那么痰饮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黄帝内经》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段话描述了水液进入人体后的一个正常代谢过程。由此可见,水液在人体内的代谢和脾、肺、肾三脏息息有关。一旦我们的身体受到外邪的于扰或者本身虚弱不足,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水液停聚就成了病理性的痰饮。

   正常情况下,肺、脾、肾三个脏腑负责我们身体的水液代谢。脾将我们吃进去的水和食物吸收运化成津液一类的水液物质。肺将其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起到滋润濡养的作用。肾总管身体的水液,负责“化气行水”。如果脾“怠工”,水液和食物就不能正常转化。如果肺“不务正业”,水液就不能被送到它们该去的地方。如果肾失职,就不能制约水,水就会泛溢成灾。一旦水液异常羁留体内,就变成了对人体无益甚至有害的痰温。《黄帝内经》中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痰饮产生的关键在脾。因为脾的运化是水液代谢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别小看了痰饮,它要是滞留体内,那可是后患无穷。一旦外邪入侵,胖人就容易出现咳嗽痰多、哮喘、头晕、肠胃不适、骨节疼痛麻木等症状。如果不善加调理,任其发展的话就容易患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胃肠道疾病等疾患。

 

   痰饮分很多种:

   脾虚痰湿。脾主运化,若脾气虚弱,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就会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而导致肥胖。这类胖人通常食欲不好,常觉胸闷憋气,体重倦怠、头晕心悸,大便溏泻,下肢浮肿,一爬楼梯就气喘吁吁。

   肾虚痰湿。肾主水,若肾阳虚衰,水液失于蒸腾气化,致血行迟缓,水湿内停,而成肥胖。这类人形体肥胖,颜面虚浮,神疲嗜卧,气短乏力,腹胀便溏。

   肝虚痰湿。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虚火旺,气滞血瘀,津液不布,水湿痰浊内停,人自然就胖了。这类人体胖多毛,容易头晕胸闷,四肢倦怠。

   肺虚痰湿。这是因为风寒、寒湿等外邪侵袭肺脏,使肺失宣降,水液停聚而为痰湿。这类人咳嗽痰多质黏色白易吐。并常伴有胸闷、呕吐、身困体乏、大便稀溏、苔白腻等湿阻症状。

   引起痰湿的原因很多,日常生活中要多加注意:

   吃得过多或者进食过多的生冷伤了脾阳,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就形成了痰饮。过度劳累或者纵欲过度使肾阳受伤,肾气虚弱,不能制约水气,水湿泛溢,形成了痰饮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身体易遭塞湿邪气入侵,形成痰饮。

 

   温阳化饮去邪气

   在中医看来,痰饮属于阳虚阴盛,其本质是虚,导致邪气有机可乘。“医圣”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意思是痰饮滞留体内的病人,应该服用温补的药来与之对抗。温药助阳,阳气足了,身体自然有了赶跑痰湿邪气的战斗力。

   那么,该如何做才能温阳化饮呢?

 

   调理脾胃是根本

   脾虚是导致痰湿的元凶,要想摆脱痰湿,关键是健脾化湿。可适当吃健脾的药膳帮助脾脏运化。但切记饮食不要过量,不要吃太多生冷的东西,也不要忧思过度,因为“忧”伤脾。

   管好自己的馋嘴

   痰湿质女性喜食肥甘,而甜腻,油荤重的食物,只会加重痰湿症状。所以,这类人的饮食要清爽适口,少食肥甘。也可以适当吃些辛辣之物,让“辣”帮忙赶走身体湿气。但也不能吃太多,否则痰湿和热缚结在一起就麻烦了。

   药食应兼顾祛湿与助阳两方面

   根据医圣“温药和之”大法,痰湿质人要选择温性的药食来调养。另外,为了排除体内堆积的痰湿,还要选择能利湿气的药食。温性的药食可以帮助身体振奋阳气,提高战斗力,并能防止被赶跑的痰湿去而不返。化湿的药食帮助赶跑体内堆积的痰湿。

   不要迷信8杯水

   对于痰湿质人来说,8杯水就过了。你想想,脾本来就虚弱的想罢工,你还一个劲地给它增加工作量,它只有给你堆在那里不管了。

   适当的出出汗

   出汗有助于痰湿质人排出体内的湿邪之气。因此,这类人不要老赖在床上,适当的动一动,出出汗。洗澡时水温可以稍高一些,让自己充分的出出汗,把湿邪从汗毛孔里面赶出去。平时穿衣不要太闷太紧,尽量挑宽松透气的衣物来穿,这样能帮助身体散“水汽”,面料的话,当然是棉、麻、丝这类天然的纤维比较好,它们透气散湿的效果比起化纤织物要好很多。

   不要劳欲过度

   疲劳过度和纵欲过度都会伤害脾肾,脾肾一失调,体内的水液就会泛滥成灾。

   化湿祛痰史料方案

   除了饮食要清淡,忌肥甘厚味、生冷、戒烟酒外,还要注意振奋身体的阳气。将体内的痰湿清理掉。对于痰湿质人来说,需要两类食物:一类是振奋阳气的,一类是化湿的。辨别补脾的食物有个好方法:“脾色黄”,黄色是脾的颜色。一般说来,黄色的食物都有补脾健脾的作用。

   化湿的食物很多,鲤鱼、鲫鱼、黄鳝、泥鳅、鲢鱼、南瓜、扁豆、黄瓜、蚕豆、白萝卜、荠菜、荸荠、玉米、荷叶、紫菜、海带、扁豆、薏仁、赤小豆、海蜇、洋葱、枇杷、白果、大枣、包菜、冬瓜、带鱼、河虾、海参、杏仁、藕粉等,都是化湿的好食材。

   调补肺脾肾,祛痰除湿的常用中药

   祛痰除湿的中药有很多:半夏、茯苓、白术、泽泻、陈皮、砂仁、薏苡仁、车前草、滑石、藿香、扁豆等。如果能在药膳中善加应用,去除身体中令人讨厌的痰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成方的选择上,由于痰湿的产生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所以重点应放在调补肺、脾、肾三脏上。

   如果是肺失宣降,不能正常布散津液而产生的痰湿,就应该用二陈汤来宣肺化痰。需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0克、白茯苓90克、甘草(灸)45克。该方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温燥、理气化痰。

   如果是由于脾的功能失常,不能正常的运化水液,使得湿聚成痰的话,就应该选择六君子汤来健脾化痰、六君子汤虚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灸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该方可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如果是肾虚不能克水,使得水液泛滥、形成痰饮的话,就应该选择金匮肾气丸。该丸能温补下元,壮肾益阳,行气利水、消肿止渴、引火归源的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