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民主式教学的学生学习观,一、学习要建构知识结构(十二)

 魏书生研究院 2024-03-16 发布于山东

相关链接:

魏书生教育思想之:教学“民主化科学化”。受益匪浅!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教学要“民主、科学”:民主式教学概述 (一)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教学要“民主、科学”:民主式教学概述 (二)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民主式教学概述 (三)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民主式教学概述 (四)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民主式教学的产生(五)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民主式教学的产生(六)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民主式教学和“发现学习”的区别(七)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民主式教学和“自主学习”的区别(八)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民主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的区别(九)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民主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区别(十)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民主式教学和探究教学的区别(十一)、1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民主式教学和探究教学的区别(十一)、2

第四、民主式教学的学生学习观

民主式教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认知活动、思维活动的概念化或类型化过程。人们通过认知过程把获得的信息和以前构成的知识框架联系起来,发展自己的知识框架。知识的学习就是要在学习者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把以后学习的新知识纳人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发展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所有的知识在人的头脑中都要被纳入到知识框架和知识结构之中。

一、学习要建构知识结构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发展认识论”中提出来的,并在维果茨基的“智力发展基础”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的基础之上得到了发展。它是对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根本超越,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

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知识,也要建立起知识结构,才更有利于对知识的学习。懂得学科的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记忆,也有利于对知识的使用。

建构主义的基本教学理念是:就知识的性质而言,知识是个体构建的,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就教学的性质而言,教学活动是一种有创造意义的活动,但它像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也是带有偏见并须经人的价值观念(教育观念)过滤的;就人际互动的性质而言,个体在知识的构建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或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性的指令或控制。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构建内部心理表征及新意义的过程。所谓构建,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解释为:在学习过程中,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人的信息,而是主动地收集、接受、解释和理解信息。这就是说,学习者通过提取长时间记忆中的内容和采取信息加工策略,与当前接受到的新信息相互作用,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储存和激活信息,并主动地构建起新的意义。

构建的基本方式是同化和顺应,构建本身同时是构造和建立关于新知识结构的过程。“构造”,是对已有材料、结构、框架加以调整整合或者重组;“建立”,一般是指从无到有的兴建。主体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包括“构造”和“建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理解新知识,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同化,即使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与结构中的其他部分形成有机联系,从而使新知识的意义在心理上获得构建;另一方面,要将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整合,通过纳人、重组和改造,构建新的认知结构--顺应,即原有的认知结构,由于新知识的进入而发生冲突和重组,更加分化和融会贯通,从而获得新的意义。可见,学习的构建过程也是双向的:一是构建新知识的意义,二是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重新构建。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量的积累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合作交流可使每个人共享他人的见解,便于学习的广泛迁移。因为在建构主义看来,每个学习者都是以自己的经验背景去接受理解知识。不同的人对同一概念(或知识)的心理表征是可以互不相同的。对于每个个体而言,由于受自己经验的限制,只能理解到事物的每个局部或侧面,而事物是多元的,是具有不同层面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必须加强相互合作相互交往,这样学生才能全面掌握知识。正因如此,建构主义提倡具有社会性的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习者共同体学习模式、合作式学习模式和交互式学习模式。

人类的学习是以个体经验的形式去掌握新的知识的,决定学习者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和已经掌握了什么,即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知识基础。赫尔巴特认为,人类的观念、经验增长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人类经验中一切新的东西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得到补充和了解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人类积累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认识人类积累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这种教育要求施教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教学应遵循的一个总的原则是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进行教学。要注意学生学习的渐进性循序渐进,只有当学习的有关概念和原理达到一定的稳定性后,新的知识才能被吸收同化。

施教者要为新知识的学习者提供一种脚手架,在他们已经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认知桥梁。施教者要对施教的内容进行优化组织,当要学习的材料组织得好时,学习者就能得到较好的学习。否则,学习就会困难重重而效率低下。

民主式教学认为,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毫无义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创造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用毕生的精力也不可能学会全人类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有选择地学习知识,建构个性化的知识,也就是符合自己能力结构和兴趣结构的知识,有利于自己创造性地转化的知识。

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德国的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说:“谁要享有发展,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教师的作用实际上只是在帮助学生促进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结构而已。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中科院院士杨福家说“头脑不是要填满的容器,而是把要被点燃的火把。"善教人者是教人方法,梁启超在《教授法》中指出:“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重要的是拿怎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世界通才学者奥本海默说得好,“对现在和未来,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教会了学习方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比其他的都重要。

学会学习意味着受过教育的人知道从哪里能很快地和准确地找到他所不知道而需要的知识。一个人的学习分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在校外的学习。在校期间的学习要为在校外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校期间的学习,学生要能够主动适应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再就是学生要选择切合自己特点与水平的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高效率的学习活动。

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内源性的,与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相联系,这意味着学习是一种富含生命体验的活动,要求学生在丰富的生命体验中不断创新,提升生命体验,使学习活动与学生个人的个性发展相互融通。

关于人的生成发展,马克思曾经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归结为三种历史发展形态:自然发生的“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的发展的最初存在状态;“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人发展的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也是可以预见到的最高发展阶段。

在民主式教学中,学习之于生活,不再仅仅是一个先行准备的阶段,而是成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了学生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学习的目标,也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取现成的知识,而是为了掌握各种技能,培养发展包括生存能力在内的各种各样的能力,教师已不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者,而且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与学生道,共创美好的未来。达到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的生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民主式教学认为,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义是由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并且原有知识也因为新知识的进人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知识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单是信息的输人、存储和提取,而且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