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里希那穆提·冥想》

 勇敢的芯2 2024-03-16 发布于湖南
Image
Image
Image

冥想者:止息观心,静心止念,念止心定,心流忘我,致虚极守静笃,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冥想就是空寂虚静至极的境界,究竟寂静之道。

因此,冥想就是把自我中心的活动都洗刷干净。如果你的冥想已经进展到这个程度,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彻底空了。你的心不再受社会的染着,它不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也没有任何欲望所带来的压力,它是彻底寂静、无染而纯真的。这时那超越永恒的境界便可能会降临。   这整个过程都是冥想。

冥想就是在当下立刻打下解脱的根基,自然而毫不费力地进入寂静的状态,然后才会出现超越时间、经验和已知的境界。

觉知到欲望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自知之明,自知之明便是冥想的开端。

只有当身体和心灵处于没有任何摩擦的彻底和谐之中时,寂静才能到来。此时,那寂静中有一种整体的运动,那种运动就是时间的终结。

我们现在所说的空寂不是由思想刻意制造出来的,只有当你全盘理解了存在的真相之后,它才会出现。在这份理解之中不再有任何问题,也不再需要解答,其中没有挑战,更没有追寻,一切活动都止息了。在那份空寂之中,只有巨大无边的静谧感、美以及不可思议的能量。然后,永恒的圣境就出现了,它既不是文明的产物,也不是思想的产物。这便是冥想的来龙去脉。

冥想不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自我觉察,同时也是持续不断地放下自我。从正确的思考中会产生冥想,然后会生出智慧及祥和的心境,从祥和的心境里会出现最高的实相。

冥想的开端就是自我认识,就是觉察思考和感觉的每一个活动,了解意识的所有层面,不只是表层,还有隐藏的层面,深层的隐秘活动。要了解深层的隐秘活动,隐秘的动机、反应、念头和感受,头脑的意识层面就必须安静下来;也就是说,为了接收潜意识的投射,意识头脑必须静止。表层的意识头脑被它的日常活动所占据,被谋生、欺骗他人、剥削他人、逃避问题等所占据——生活所有的日常活动。那个表层的头脑必须了解它自身活动的正确意义,并因此让自己安静下来。只是控制、强迫、规训,头脑是无法安静的。只有当它领悟了自身的活动,通过观察,通过觉察,通过看到自身的无情,看自己怎样与仆人、妻子、女儿、母亲等人讲话,安静、平和才能产生。当表层的意识头脑这样充分地觉察自身的所有活动,通过那份领悟,它就自动平静下来,而不会被欲望的强迫或控制所麻痹。然后,它就会处于一种接收潜意识的暗示和提醒的状态,头脑有很多很多隐秘的层面——种族的本能、深埋的记忆、隐秘的追求、尚未愈合的深度创伤。只有当这一切将它们自己投射出来并获得了解时,只有当整体的意识被任何一个伤口或任何一段记忆揭开全貌时,它才处于拥抱永恒的状态中。冥想就是认识自我,没有自我认识,就没有冥想。如果你没有时刻觉察你自己所有的反应,如果你没有充分意识和觉察你的日常活动,而是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在你的古鲁、大师的画像前静坐冥想,那就是逃避。因为没有自我认识,就没有正确的思考,没有正确的思考,不管你的意图多么高贵,你所做的都毫无意义。因此,没有自我认识,祈祷毫无意义。

冥想中存在着至乐,但不能与欲乐混淆。这份至乐带给你的眼睛、头脑和心一份纯真的品质。如果无法看到一个崭新的生活,生活就会变成乏味而毫无意义的例行公事。因此冥想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会打开那扇门,让你进入那无法度量的境界。

你把头从这个地平线转到另一个地平线,你的眼睛看到一个巨大的空间,天地万物都在其中。但是这个空间还是有限的,因为心中的空间是那么狭小。我们所有的活动都似乎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发生。其中有日常生活、潜藏的挣扎、相互矛盾的欲望和动机。

心智想要在这狭小的空间中找到自由,因此它永远都是囚犯。冥想就是这个狭小空间的结束。对我们而言,行动就是替这个狭小的空间带来秩序,不过还有另外的行动会带来失序。

心智一旦结束了这个狭小的空间,就会出现冥想的行动,那个心智无法触及的广大空间就是寂静。心智在自己的局限中是不可能安静的,只有思想无法染指的巨大空间里才有寂静。在这寂静中是没有任何思想的。冥想便是寂静。心智根本无法了解不属于它自己的东西。空寂是无限的,里面没有一样东西属于心智所有。在这种境界里,每一个噪音都是也都不是噪音。当矛盾对立产生时,心念就产生了,于是就制造了排斥力。念头跑来跑去并不是问题,让自己觉察每个念头的动向,才是关键所在。

     冥想需要一颗极其敏锐的心。冥想乃是对生命的全盘了悟,在其中所有支离破碎的认知都停止了。冥想不是控制思想,因为思想一旦受制,就会引发内心的冲突。如果你已经了解我们在前面所讨论的思想的生成及其结构,念头就不会再从中干扰。这种了解的本身,就是修炼,也就是冥想。

     冥想就是觉察每个念头和每个感受,绝不加以是非判断,而只是观察,随着它律动,从这份觉察中你会认清思想及感受的所有活动,寂静就会在这份觉察中出现。用意念造成的静止是停滞的,是死的;反之,如果思想者能了解自己念头的生起和本质,并了解为何所有的思想都是陈旧的局限,从这个中间产生的寂静,才是真正的冥想,因为冥想者已经不在了,心也已经空了。

心智必须先彻底了解自己的念头及感受的整个活动,才可能静得下来。要想了解思想和感受的整个活动,就不能在观察时加入任何的责难。能如此观照,就是修炼,这个修炼是流动,也是自由的,而不是臣服于某种权威。

你坐下来冥想的时候,就把思想集中在一个词、一个形象或一个图像上,但头脑却走神了。总是不断地被其他的观念、想法和情绪所干扰,你试图驱散它们,你花时间与你的念头搏斗。这个过程,你称之为冥想。也就是说,你试图专注于你不感兴趣的东西,你的念头不断地生起、增加、干扰,所以你耗费精力去驱除、避开、推开它们。

如果你能专注于你所选择的念头、某个特定的事物,你就以为自己终于冥想成功了。显然,那并非冥想,对吗?冥想不是一个排斥的过程——排斥就是避开、防御渗入的念头。祈祷并非冥想,排斥性的专注也不是冥想。

什么是冥想?专注不是冥想,因为你有兴趣时,要专注于某物就相对简单。一个在谋划战争和屠杀的将军,是非常专注的。一心赚钱的商人是非常专注的——他甚至可能冷酷无情,收起一切其他的感情,全身心专注在他想要的东西上。一个人,不管对什么东西感兴趣,自然就会专注。那样的专注并不是冥想,只是一种排斥。

那么,什么是冥想?显然,冥想是领悟——心灵的冥想是领悟。如果你排斥,怎么可能有领悟?如果你在祈求,怎么可能有领悟?领悟之中,有平静,有自由;正是你所领悟的东西,带给了你自由。只是专注或祈祷不会带来领悟。领悟就是冥想的基础,是它的根本。

你不需要接受我对此的说辞,但如果你非常仔细、深入地审视祈祷和专注,就会发现它们都无法带来领悟。它们只会造成固执、僵化和幻觉。然而,有所领悟的冥想,带来的却是自由、清明与合一。

在冥想中,如果你想探究到最大的深度和高度,心灵就必须彻底摆脱所有意志力的行为。当有选择时,意志力的行为就会存在。哪里有选择,哪里就会有困惑。

只有当你困惑时,你才会开始选择;而当你清晰时,你无须选择。

所以,选择、意志和控制并肩而行,阻碍了心灵的彻底自由。这一点非常重要。

另一点是,你认为你特定的意识不同于我的或者别人的意识,是这样吗?你的意识包含了灌输到头脑中的所有文化、传统和你读过的书,斗争、冲突、痛苦、困惑、虚荣、傲慢、残忍、不幸、悲伤、快乐——那一切就是你的意识。

那么,有没有可能摆脱这些内容?

心灵——我们所说的意识——能否摆脱它的内容?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不是如何让意识清空内容,而是首先要觉察到它。

觉察意味着如实地观察世界、了解世界,了解树木、自然、美和丑,觉察到你的邻居穿什么衣服,同时也觉察到你的内心是怎样的。

如果你是如此觉察,在那觉察之中,你就会看到有大量的反应存在,喜欢和不喜欢,可能的惩罚和奖励。

你能否觉察而不带有任何选择,无选择地觉察,只是觉知,而没有任何选择、任何偏见?

彻底觉察你的意识,即——意识能否觉察它自己?

也就是说,思想、你的思维能否觉察到它自己?

冥想意味着全然的觉察,

大脑就像一台计算机。它在记录,记录你的经验、你的希望、你的欲望、你的野心;它记录每一个印象,从那些印象、从那些记录中,思想得以产生。

现在我们问,能否觉察思想的产生?

就像你意识到你的愤怒产生一样?

你可以觉察到,不是吗?因为你能够觉察到愤怒的产生,所以你能不能觉察到思想的产生?

也就是说觉察到那个生长着、绽放着的东西。

同样,能不能觉察到你的意识,觉察到它的整体?

这是冥想的一部分,更是冥想的精髓——毫无选择地觉察你外面的世界和你内心世界激烈的冲突。

当你走到了这一步,你就会看到世界与你并不是分开的,世界就是你。

冥想是智慧的觉醒,那智慧诞生于慈悲、清晰和它所运用的技巧。那智慧是非个人的、无法培养的;它只来自于慈悲和清晰。这一切就是冥想,而且还有更多——当心灵自由因而彻底安静时,就会有更多。

如果没有空间,心就无法安静。所以,寂静并非来自于练习和控制,也不是两个声音之间的空当、两场战争之间的和平;只有当身体和心灵处于没有任何摩擦的彻底和谐之中时,寂静才能到来。

此时,那寂静中有一种整体的运动,那种运动就是时间的终结,也就是说时间结束了。

首先,非常安静地站着;不要强迫你自己安静地站着,静静地,没有任何的使劲。你明白吗? 

然后,观察你的思想。看你在想什么。你可能在想你的鞋子,你的服饰,你要说什么,听外面的鸟。 

去跟随这些想法,并探索,为什么每个想法会升起。不要试图改变你的想法。 

看为什么某些想法会在你脑海里浮现,于是你开始理解每个想法、每种感觉的含义,没有任何的使气。

当一个想法浮现的时候,不要谴责它,不要说它是对的、错的、好的、坏的。只是观察,于是你开始获得一种感知,一种意识,它敏锐地观察着每种想法,每种感觉。 

你会知道每个隐秘的想法,每个隐藏的动机,每种感觉,没有任何扭曲,没有说它是对的、错的、好的、坏的。 当你去看,当你非常非常深入地探究想法,你的内心变得极其细致、鲜活。内心没有一部分是昏睡的。整个内心完全地醒觉。 

那只是基础。你的内心变得非常安静,你整个的存在变得寂静。然后穿越那种寂静,更深更远—— 这整个过程是冥想。

若想了解经验、知识、外在及内在动机所带来的影响——发现孰真孰假,并且看见假中之真——就必须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看见事物真相的理解力,不是吗?这整个过程就是一种冥想的方式。冥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而美也是一样。对美的观察,对事物的观点,对美和丑都有强烈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觉察到一棵树的美,或是傍晚的天空所呈现出的灿烂美感,日落时宽广的地平线所出现的彩霞。能够觉察到美,并且了解冥想的正确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这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就像上班、与人争吵、无止境的焦虑、深沉的恐惧、爱或饥渴一样,全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了解存在的整个过程——外境的影响、痛苦、日常的压力、权威之见、政治活动,等等——并解放我们所有的心智活动,便是真正的冥想。如果你真的在全面地了解人生,就是处在冥想的过程里,处在深思默观的过程里——而又没有特定的对象。觉知存在的整个过程,去观察它,冷静地深入于其中,然后从其中解脱出来,便是真正的冥想。如果你已经了解了思维的整个过程,并且一直在跟着讲者探索什么是冥想,你的心应该已经安静下来。处在这种彻底寂静的状态里,那个观察者和经验者已经不见了,其中没有任何存有在那里累积自己的经验,或是进行一些自我中心的活动。不要用'三摩地'之类的名相,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状态,你只是在书上读过而已。观念和实际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名相跟真实的东西永远是两回事;'门'这个字并不是真正的门。因此,冥想就是把自我中心的活动都洗涮干净。如果你的冥想已经进展到这个程度,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彻底空了。你的心不再受社会的染着,它不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也没有任何欲望所带来的压力,它是彻底寂静、无染而纯真的。这时那超越永恒的境界便可能会降临。这整个过程都是冥想。心智不能受制于记忆,不能把记忆当成认知的核心,而必须觉知到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在关系里所做的每件事,以及每个刹那的真相——很显然这才是冥想最正确的方式,对不对?只有当念头止息下来的时候,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只要心智对自己的活动一无所知,就不可能安静下来。透过任何一种修炼的方式,追随任何一个权威,不论是古代或现代的,都无法驱除无明。信仰只会制造孤立和排斥的心态,而只要处在孤立的状态,心就不可能平静。我必须认清自己所有的活动,心才会平静下来。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任务,所以我们总是投向别人,去学一些我们所谓冥想的小把戏。心智发明出来的小把戏都不是冥想,冥想就是自我认识的开端,缺少了冥想,不可能有自知之明。

不要被'冥想'这个词所迷惑。觉察每一个念头,知道它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就是在冥想了。如果能了知一个念头所有的内涵,便能揭露心智活动的整个过程。

自我觉照与专注的聆听。我于此受益匪浅,专注的聆听本身就是冥想,就是禅定,能引生内在的智慧。人们,请时刻觉察自己,在觉察中触摸心灵的空寂,你说:烦恼来时,放下它,继续生活。在空性的天空永远没有烦恼驻足的痕迹,悟空了,颠倒梦想挂碍恐怖即刻终止。真正悟空的人,自我感就彻底消失了,然后才会有真正的伟大的彻底的圆满的遍及的无别的慈悲。如果还有“我”在,就不会有彻底的慈悲。因为心的局限,也就使得慈悲与智慧生于局限,而不是生于空性。一个彻底空寂的心无论产生什么东西,都是一种创造,从其中就会升起否定思维。这种思维的基础是全神贯注,因此是没有度量的。”“具有自知之明的心,才能使自己寂灭,然后崭新的心智才能产生。

因为我们的心经常处在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等二元对立的矛盾中,所以,冲突就有了、烦恼、恐惧也就有了。人只有悟空了,才能有真正的自由。悟空了,才会有不被局限的心。也只有内在觉醒了,才能真正照破孤独,照破恐惧的幻象。而觉醒本身,就是真正深刻的冥想。冥想不是去观想什么图像、神明,而是让自性觉醒,让精神空寂,创造力就自然于中产生了。内在的革命是从全神贯注的聆听与全神贯注的觉察、全神贯注的冥想开始的。克里说:聆听的本身就是一面镜子,也是黑暗中的光明,从其中就能产生突变,把问题连根拔起。你能不能透过聆听深入探索自己?完整的觉察之中,就有人类的全貌。如果你认清了性欲和各种感官的欲乐,你就了解了意识的所有内涵。什么是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彻底的和谐。通过和谐的感官就能聚集巨大的能量,就像恒河的河水一样。全神贯注是通往永恒的活动。如果能全神贯注于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会披露思想的整个本质。(我想,中国禅宗的“参话头”的真义就在于此。)如果这样的全神贯注的觉察深入于自己时会怎么样?假设你真的能全神贯注,你的感官就会彻底觉醒。不只是一种感官,而是所有感官都觉醒了。否则你不可能全神贯注。如果只有一种感官得到高度发展,而其他的没有,你还是不能全神贯注。完整的感官活动就是全神贯注的状态,局部的感官活动则会导致集中焦点的专注。全神贯注的状态是没有自我的,它是流畅的,永不停滞的……巨大的全神贯注的能量一波接着一波,每一波都有不同的活动……这一波波觉知就是能量,如果穿透它,不可思议的事就会发生。冥想是没有地平线的状态,没有局限的空间,同时又是时间的终结。要觉醒心中的智慧,认清思想活动,觉察本身就能停止思想活动,这才是真正的冥想。

冥想是生命中最伟大的艺术之一,甚至是至高无上的,根本不可能从他人处习得。这正是它的美妙之处。它没有任何的技巧,因而也不存在什么权威。当你开始留意、观察自己的行走、进食、言谈,在自己身上发现流言、仇恨、嫉妒而不做任何选择的时候,这就是在冥想了。所以,不论是坐在公交车上,还是漫步绿荫之下;不论是正在倾听小鸟欢唱,还是深情凝望妻儿面容,你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冥想。简直难以相信,冥想修行竟是这样一件头等大事:它永远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就像一滴雨水,由所有溪流、江河、海洋与瀑布凝集而成,滋润大地和万物众生。没有雨水,土地可能变成沙漠;没有冥想,心灵会化作废墟。冥想时,身体必须保持静止、舒适和放松;必须增强并保持感觉的敏锐度, 思想及其所有的波动、困扰和探寻都要停止。冥想并非始于肌体的放松, 而是要先从观照心中所有的看法、偏见与私欲开始。当头脑健康、 活泼而且充满活力的时候, 感觉就会变得特别敏锐。这时, 身体与生俱来而尚未被个人习惯与喜好破坏掉的本然智慧, 将会自然而然地将身体带入冥想之境。所以,你必须从思绪如潮、 念头各异的内心开始冥想,而不是从身体开始。刻意的专注会让思想变得狭隘、局限和脆弱, 然而 一旦认知到心的思维方式,就能够自然地保持专注。不过那些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再做出选择或放弃、坚持或拒绝等决策的思考者, 是无法形成这种认知的。这是一种毫无偏颇的认知,既不偏于内心, 也不一味认同外界, 而是在内外之间流动,使得内心与外在之间的分裂不复存在。

冥想就是了解自己意念运作的过程,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没有自知之明,不论你有多少思想都毫无意义。缺少了基本的自知之明,思想就只会把人带人灾祸之中。人的每一个心念都有它的含义,你的心智要能够觉察其中的含义,不只是一两个念头而已,而是每一个升起的意念。通常所说的冥想,只不过是专注在某一个特定的感觉、形象,或是连串的咒语上面,其实这都是自我催眠。因此,不论你是安静地坐着、说话或游戏,你是否都能察觉自己每个念头的含义以及自已的每一个反应?你试试看就会发现要想察觉每一个意念的活动有多难了,因为念头是一个接一个地堆积起来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你真的想检查每一个念头以及它的含义,它们就会逐渐缓慢下来让你观察了。这种把思想减缓以及检查每个念头的过程,就叫作冥想。如果你深入其中,你就会发现,因为自已对每个念头都觉察到了,因此,那个如同大仓库一般充满着相互交战的念头的心,就逐渐变得愈来愈安静,直到完全寂静为止,然后就不再有任何的冲动、压迫和恐惧。在这份寂静中,真相就展现了,但其中并没有一个“你”的存在,因为经验者只不过是思想的产物,如果没有思想,经验者就根本不存在了。冥想是能够认知到所有的思想和情感,但从来不说对或错,只是观察它并随之而动。在这样的观察过程中,你将渐渐领悟到思想和情感的整个活动,并从中体验到全然的静谧。由思想控制形成的静谧是阻滞的,毫无生机,但是当你认清了思想的源头,了解了思想的本然面貌,明白它永远也无法获得解脱而且总是停留在过去的时候,当下的静谧便是冥想,在冥想中,冥想者完全不存在,因为心灵已经将过去的一切都清空了。人如果能彻底超脱社会结构里的贪婪、羡慕、野心、傲慢、成就或地位——当他从这些东西解脱出来时——他就是彻底寂然独立的。只有当心处在彻底空寂的状态时,才能明白什么是美。   寂然独立显然不是孤立,也不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如果有特殊感,一定会渴望某种程度的卓越性,而寂然独立却需要高度的感受性、理解力和智慧。寂然独立意味着心已经解除了所有形式的影响,因此不再受社会的染着。独立于物外,也就是为自己去发现那个超越时间的不朽境界。

当一个人寂然忘我时,他就不再属于任何一个家庭、国家、文化背景或约定了,他会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活在所有的思想、造作、家庭和国家之外。这样一个独立于物外的人才是真正纯真的。这份纯真能够使我们从痛苦之中彻底解脱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