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徽州绩溪县的设立看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大唐渴望再造盛世

 江东汪郎 2024-03-16 发布于浙江

唐上元年间(公元760年闰四月-761年九月),江淮都统刘展被奸人所逼,为求自保,不得不在江淮一带发动兵变,战火蔓延到了长江南岸。江南西道的宣州,江南东道的润州、歙州、苏州、杭州等地都遭到了此次兵变的破坏;不仅如此,上元年间,这些受战火破坏的江南之地还爆发了大饥荒,一度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①

然而,在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兼任租庸使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元载却认为,江南地区虽然经历了兵灾和饥荒,但相对大唐其他地方来说,这里的百姓还是比较富有的。

此时大唐正处于平定安史之乱的关键时刻,为了保证平叛大军的日常用度,元载决定要在江南地区按户籍追缴没有及时交税或逃税的百姓,时间一直追溯到八年前的天宝十四载。当然,因为战乱,加上均田制遭到破坏,朝廷是无法精确算出每户应缴税额,所以只能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进行征收。

平定安史之乱

为了保证赋税能够及时入库而不受阻,元载派出很多酷吏到江淮地区各县担任县令督办此事。这些酷吏到了地方后,不管百姓是否欠款,也不管百姓资产有多少,只要是在家中发现粮食和布匹,立即调兵清查数量,或取一半,或全部取走,完全不顾百姓的生死。

如果遇到有不服的或稍微硬气点的人,这些酷吏立即开始实施严刑拷打,逼迫百姓屈服。

元载的这种不给人活路的做法自然激起了人们的反抗。

所以这一年,江南西道的宣州、江南东道的润州、苏州、常州、歙州等地,无论是家中有粮有衣的富户,还是家中缺衣少粮的百姓,为了抗捐抗粮都纷纷聚集山林水泽打出了反唐的旗号,而各州府知县均无力出兵镇压,只能避开农民军锋芒,眼睁睁地看着农民军不断壮大。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当时江淮江南一带放眼望去,处处狼烟,夜夜马嘶剑鸣,这些反唐义军之中名气大的有歙州方清,沈千载;宣州陈庄,王万敌;越州袁晁;舒州杨昭;苏常张度等。他们或独立作战,或联合战斗,如方清和陈庄联合作战,他们分工明确,目标清晰,互相牵制唐军,各自发展力量。

当时,方清以歙州赤山镇为核心,控制宣州西和歙州西的大部分地区,并切断了今安庆至池州的长江航道,还和舒州杨昭义军取得了联系;而陈庄则以宣州秋浦县的乌石山为核心,剑指江南西道,连续攻克了江西多处州县,声势浩大,竟然打得部分唐军也加入了其队伍,如偏将吕太一,武日升等人背叛了江西观察使李勉,加入了陈庄的反唐武装。②

不仅如此,此前受不白之冤起兵反唐的刘展,在兵败被诛杀后,他的心腹部队转道加入了袁晁的队伍,成为袁晁攻城掠地的一支重要力量。

宝应年间江南东道、西道、淮南道的农民起义军形势简图

绩溪的设立就源于王万敌的农民起义军。

王万敌是宣州太平县人,作为江南反唐大军中的一员,起义前也是元载“强制征收百姓粮食布匹以充国库”政策的受害者。他的势力虽然不如方清、陈庄,但其在太平县东乡一带聚众举义后发展很快,声势浩大,也曾一度打到宣州城下,还多次攻进歙州境内。

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初,为了配合歙州方清,本州陈庄的西进战略,王万敌南下攻占了歙州北野县的华阳镇,并以此为根基发展自己的势力。

此时的华阳镇,地处歙州大山盆地之中,山峦叠嶂,山谷深邃,虽然有乳溪、徽溪,但只要领一军守住谷口和重要关隘,则无论是舟船还是车马都无法通行。

更重要的一点是,华阳镇虽然隶属北野县治理,但北野县县治在竦口③。在今天看来,两地相距二十公里不到,在当时的条件下,因为地形、交通等因素,代表大唐皇权的北野县令根本无法顾及到此处,所以才给了王万敌占领华阳镇的机会。

《新安志》中的绩溪县设立描述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王朝又经历了吐蕃攻陷长安、皇帝逃亡陕州、郭子仪收复长安、仆固怀恩反唐、党项入寇等反复拉锯并逐步稳定关中、中原、河东等地后,才把目光投向了江淮地区。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④,陈庄攻克舒州克,方清攻陷歙州,成为继越州袁晁之后江南最大的两股反唐军事力量。

而为了剿灭方陈二人,唐朝划宣州的秋浦县、青阳县、饶州的至德县合并设置池州,由刺史李芃从北线压进歙州方清;江西观察使李勉从西推向陈庄、方清;河南道副元帅李光弼的行军司马袁慘领一军,配合新任歙州刺史长孙全绪从东扑向方清;左武卫中郎将柏良器带着镇压了袁晁的本部兵马从南进攻方清。

因为王万敌的位置阻碍了大唐军队对方清、陈庄的四面合围,成为唐军首个剿灭的对象。

唐朝镇压方清、陈庄示意图

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初,王万敌再经过了几天几夜的战斗,最后因给养不足,兵源枯竭,没有突围出去,兵败被杀,唐军攻占了华阳镇,首先完成了对歙州合围的东线战略。

唐军占领华阳镇后,长孙全绪认为,华阳镇这个位置太重要了,这里如果不设城池,不设县衙,不派遣官员,是难以管理好这块地方的,万一以后再出现王万敌这样的人,不说北野县,即使是歙州也无法及时出兵平定这里。

而这次朝廷之所以能够灭了王万敌,是因为华阳当地百姓不愿加入叛军,反而主动带着官军从罕无人迹的小路攻进了华阳镇,否则以华阳镇山峦叠嶂,车马舟船都不好通行的地形,且重要关隘都在叛军的重兵控制下,想要从这里打开对歙州的出破口还是很困难的。

况且王万敌虽然被杀,但还是有很多叛军逃了出去,很多刀枪剑戟散落在了民间;而且华阳镇及其周边的乡镇几乎大同小异,山多地少,百姓艰苦,如果再遇到强征赋税,这一次华阳镇的百姓没有跟着闹,那下一次呢?下下一次呢?人的忍耐都是有限的,说不定华阳镇的百姓下一次就会“从贼”造反了。

壁画上的唐军

大唐刚平定了安史之乱,也需要休养生息,朝堂上需要雷霆手段善后,地方上需要雨露安抚百姓,只有这样才能坐下来想一想如何再造大唐盛世,否则地方到处叛乱,唐军四处奔波,中枢哪里还有精力来治理国家,光四处平叛就让人焦头烂额了。

兵寇初平,尚储戎器。此土征赋或有不供者,因聚而为盗,以其山谷深邃,舟车莫通,不坐城邑,无以镇抚。---《太平寰宇记》

正基于这样的考虑,长孙全绪向皇帝提了建议,把华阳镇从北野县治下划出来单独建县,考虑到当地百姓对官军平定王万敌的功劳,又见小镇有乳溪、徽溪在各自的河床上奔流至一里之地后并流到新安江,故取县名为“绩溪”,其意为百姓如涓涓溪水,只因无奈而被迫屈于“贼人”王万敌治下,但始终心向大唐,心慕王化,最后汇聚成江,为朝廷歼灭王万敌出了力,重新成为大唐的子民。

县北有乳溪,与徽溪(今翚溪河)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因以为名。---《元和郡县志》

永泰二年末(公元766年)至大历元年(公元766底-767年初)⑤,远在长安的大唐皇帝李豫同意了长孙全绪的提议,以华阳镇为县治,划北野县北部的几个乡设立新县,县名为“绩溪”。

至此,加上在永泰二年五月(公元766年)平定方清后,经长孙全绪申请,皇帝李豫同意,改方清所设“阊门县”县名而成的“祁门县”⑥,以及同一年划歙县、休宁交界处的深山之中的八个乡所成立的,以彰显在永泰元年因歙州城落入方清之手,部分歙州乡绅和百姓跑到此处抵抗方清,一心坚持大唐道统精神的“归德县”⑥,歙州辖县达到了八个,歙、黟、休宁、北野、婺源、祁门、绩溪、归德。

唐大历元年歙州八县示意图

汪郎说:

虽然歙州辖了八县,但唯独绩溪与众不同。

汪郎以为,在歙州八县之中,除了秦时设置的歙、黟两个古县,东汉时设置的休宁县外,绩溪县名是不带任何皇权政治压制的暗示性,这是北野、婺源,以及宋时歙州改名徽州都无法比拟的;而祁门、归德虽没有压制性暗示,却有着最明显的驱利性政治意义。

正因为如此,大历四年二月(公元769 年 3 月 13 日-公元769 年 4 月 10 日),大唐皇帝李豫对歙州行政区域做了一次大调整,废除了归德县和北野县。

歙、休对分了归德县的县域,而承载大唐王朝对地方宁静,再造盛世的心态下所设立的绩溪,却拿到了北野县除县治竦口外的所有管辖区域,成功和州治接壤,巩固了其在今皖南地区的战略地位,同时也为唐王朝稳固地方稳定做了一次县治标杆!

此后,歙州正式成为一府六县制的千年政区格局。

只是,大唐无法再造盛世,而绩溪人却凭着自己的努力、勤奋、认真,和歙州五县的家乡人一起为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的徽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徽骆驼”的品牌塑造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自己赢得了“绩溪牛”的美誉。

正如那首在歙州(徽州)流传千年的童谣所唱的那样,

黟县蛤蟆歙县狗,祁门猴狲翻跟斗,休宁蛇,婺源龙,一犁到磅绩溪牛。

徽州一府六县

注:

①《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八》

② 《旧唐书.卷131.列传81.李勉传》

③北野县又称圵野县,县治竦口,在今天黄山市歙县桂林镇竦口村,县治古城遗址今天还有迹可寻,在古城遗址的前街南北两端各存有一座砦门,砦门上刻有“圵野古邑”的字样。

④安史之乱平定后的最初几年,唐代宗年号更换频繁,有的年号不满年就更换了,宝应、广德、永泰、大历,连续换了四个年号,除了大历,其他基本都是2年不到,而且奇葩的还在于公元年的上半年是一个年号,下半年是另外一个年号,比如公元763年上半年是宝应二年,下半年是广德元年。

⑤永泰二年,即766 年 2 月 14 日-766 年 12 月 6 日;大历元年,即766 年 12 月 7 日-767 年 2 月 3 日;以当时的交通能力和路途距离,从今绩溪到西安再返回,767年初李豫同意设立绩溪的时间是能对得上的。

⑥阊门改名祁门,划歙县、休宁交界设立归德县,汪郎认为按当时的交通能力及路途距离,应该是长孙全绪把两个县和绩溪放在一起打包向李豫报告,并都得到李豫同意的,不然这一来一回,史书不会都记录永泰二年。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角!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