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疲倦、发热怕冷、想睡觉,一个良方,阳气足、寒气散、精神好

 神希园 2023-10-10 发布于湖北

这是「神希园的第 303 期原创

作者 l 神希园

来源 l 神希园(ID:shenxiyuan999)

人们时常感叹,“杀鸡焉用牛刀”,对于“大材小用”这样的事情,往往嗤之以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只有一条规律。古代的中医世界,很多医林圣手,遣方用药往往既“循规又蹈矩”地遵循一般规律,同时也会“艺高人胆大”的妙用特殊规律。活脱脱的把“霹雳手段、菩萨心肠”这两种极端的方法融为一体,这在很多层面都是难以理解的。然而,一个真正的中医方家,却能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古老的经方体系中,就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方剂,全方只有三味药,三味都是“虎狼之药,但是却偏偏被医圣张仲景运用的出神入化。这个方剂就是大名鼎鼎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说到麻黄、附子、细辛这三味中药,水平一般的中医还真不敢用;但凡敢用且用得好的,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对于麻黄附子细辛汤究竟怎么样?诚如清代医学家钱璜所说,“温经散寒之神剂”。也就是说,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个经方,你要是用好了、用对了,那可是奇妙好方啊!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伤寒论》里的一个方剂,全方主要由“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细辛二两”三味中药组成。按照原方的煎服方式是,用水一斗(也就是20000毫升),先煎麻黄,待水煮去二升(也就是400毫升)后,去掉麻黄的“上沫”,再将细辛、附子放进去煎煮,待到药液煎至“三升”(也就是600毫升)时,去掉药渣,温服一升,每日三次。现代用法,是先煎附子一小时以上,再将麻黄与细辛放入同煎。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主要作用是“助阳解表”,适用于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表证,临床上常以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等为主要症状,舌脉上多以脉沉微为特征。在临床运用时,需以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为核心主证,如果遇到少阴阳虚而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状,应当遵循医圣张仲景所说的“先温其里,乃攻其表”的治疗原则,千万不要误发其汗,以致出现亡阳危候,临证中需牢记。

麻黄附子细辛汤全方虽然只有三味中药,但是配伍也是颇有讲究的。全方以麻黄为君药,主要起到发汗解表散寒的作用;以附子为臣药,主要起到温肾助阳的作用;以细辛为佐使药,芳香气浓,药性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协助麻黄解表,又能鼓动肾阳之气,协助附子温里。就这样简单的三味中药,发中有补,补中有发,既可以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又能使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堪称治疗表里俱寒的经典方剂。

对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汤的方证,历代医家都以“太少两感”为主,但是由于《伤寒论》论述简要,要想精准把握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证治要点,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曾有医者王意成指出,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主要脉证有六点:是腰背酸楚,冷痛;是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是恶寒发热、寒多热少;是患处局部多有冷感;是舌淡胖嫩,多有齿痕,舌苔白或水滑;是脉见沉,或沉迟而弱,或沉紧,或浮细而弱,另外尺脉多软弱无力;而且这六条脉证不必悉俱,但见其中二、三证即可构成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基本条件[1]。这也算是近现代对麻黄附子细辛汤脉证的拓展,临床中可供参考。

麻黄附子细辛汤虽然只有三味中药,但是每一味中药都“笔力千钧”,清代名医柯韵伯指出,“麻黄开腠理”,但是“无附子以固元气,则少阴之津液越出,太阳之微阳外亡,去生远矣”,可见麻黄附子二药配对,相辅相成,麻黄开泄皮毛,散邪于表,附子在里振奋阳气,鼓邪外出。《苍生司命》认为附子可以“追复散失之元阳”,以免麻黄过汗,这也是麻黄与附子配伍的精妙之处。而细辛一药,既能与麻黄相互协作以解表,又能与附子相互协作以温里,是一个十分通透的中药,只可惜历代诸多医家都以为“细辛猛如虎”,而将这么一味良药束之高阁。

麻黄附子细辛汤虽然是医圣张仲景传下来的奇效良方,但由于麻黄、附子、细辛三味中药都是“猛虎”级别的中药,但凡医林高手,对它也是游刃有余的。而且,麻黄附子细辛汤在现代临床中的运用也十分广泛,比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急性肾炎初期,也可用于血管神经性水肿、肾炎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腰痛、过敏性鼻炎、暴盲、暴喑、喉痹、皮肤瘙痒等疾病,辨证属于阳虚外感的,均可辨证使用[2]而且麻黄附子细辛汤,在现代临床中,已经不局限于太少两感了,凡是阳虚寒凝所致的痛证、痹证、水肿、瘰疬、眼病、耳疾,以及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疾病,均可辨证使用,投之皆可获效[2]

参考文献
[1]王意成.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体会[J].陕西中医函授,1983,(6):32-33.
[2]李飞.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温馨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方药或治疗的推荐,不能代替医疗建议,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如有诊疗需要,请到当地医院就诊。

公众号升级,更改了分发机制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神希园设为星标
保持沟通,一起前行


END

——妙用中医,健康人生,精彩内容,广而告之——

正脉正宗正统正版,种下仙桃仙杏
祖传师承学院私淑,培养名医名士
学中医,有前途
走进中医殿堂,必读名著经典

筑基进阶,不要错过!

 不知道如何学习?
关注公众号@神希园

本公众号暂时没有留言功能
留言交流,请关注视频号

视频内策,敬请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