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氏族谱 | 湖南省桃源县民国6年仙源文氏四修族谱汇编

 文氏家族 2024-03-17 发布于湖南

湖南省桃源县民国6年《仙源文氏族谱》

一、目录

卷之首

新序一

江右固塘旧谱序一

仙源旧谱序二

自叙重修族谱序三

四修族谱新序五

原修通谱名氏

二修名氏

三修名氏

四修名氏

谱式八条

简章十四条

宗派

卷之一

封典

祠堂图

始祖仙源公及各房祖墓总图

仙源公专墓图

祠堂祭产(公田、公地共二石玖斗零伍合附,高下湖、便湖渔利附,公堰三公附)

渔业

汉寿迁徙图

中时公墓图

中会公墓图

家礼服制图(通礼、冠婚丧祭附)

家规

卷之二

始祖仙源公世系(八房分支总图)

下大房仁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三

下二房义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四

下三房礼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五

下四房玺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六

下四房玺公世系

卷之七

下四房玺公世系(思祥公、思议公、思命公世系附)

卷之八

上大房思谨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九

上大房思谨公世系

卷之十

上大房思谨公世系

卷之十一

上大房思谨公世系

卷之十二

上大房思谨公世系

卷之十三

上大房思谨公世系

卷之十四

上二房思证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十五

上二房思证公世系

卷之十六

上二房思证公世系

卷之十七

上三房思证公世系

卷之十八

上三房思谦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十九

上四房思郁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二十

上四房思郁公世系(长生谱附)

卷之二十一

上四房思郁公世系

卷之二十二

传事略记

卷之二十三

墓志、行述、表、策、笺、文、赋

卷之二十四

箴、歌、诗、乐府、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七言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跋

二、谱式

        一、我族始祖必发公生三子:大贵、大志、大有,有公无后,分房只宜二焉。后因人丁繁衍,自二世祖大贵公子孙居宗祠下者:仁公、义公、礼公、玺公为下四房,二世祖大志公子孙居宗祠上者:思谨公、思证公、思谦公、思郁公为上四房,因宗祠上下分之,非贵公子孙为幺房,非志公子孙为大房也。

         二、旧谱所载祖先讳生存之名,有未及避讳者兹厘用,正如宣对不如○之好学也。亚圣然而○也,二讳俱宜恭避,以昭敬谨。阅者不得诧异,亦不得执为辨端。

         三、谱书每页五格,如始祖、父母、名氏、生卒年月、里居迁徙、葬地山向、生子若干,于卷首第一格登明,其无考者则曰俟考,由二派至五派仿此。至各房支谱,第一格书祖某,必横列某公于上,以便查阅,余四派俱不横列某公子,字以节繁冗。

        四、祖考科名、官秩,祖母封典于名下登载,固也。而忠孝性成,见于史传,列于郡县志,著于旧谱者必详录,以为后来观法。族中如有在心存忠厚、行谊方正、好义乐施者,亦须补传。惟生者不可立传,盖棺然后定论。

        五、先人诗古文辞足以阐发忠孝节义者,必登艺文谱,以明家学之传,其来有自也。其亲友介族中父老寿文序谨载之,庶读者因文见义,兴孝弟之行焉。

        六、吾族人丁殷繁,匹配或不幸而不相保,旧谱亦间有之,书曰适某。今如此类,仍旧以姑存概之,并不著其由来,存厚道也。

七、族中为人后者必系本宗承继班派相当,则书曰某兄弟之子为嗣,如抚子、养子则系以某姓子,盖仍家谱之旧云。

        八、清道光谱编定“光明盛世,昌隆际会”八派,同治三修又编“忠信为宝,诗礼传家;敬承祖德,永弼国华”十六字,今与必达、必适、必财、必聪、必富五公裔孙议定二十五代起一律同派,新编“敬铭同佩,熙鼎式襄;仁培元本,业守典章;容和瑞兆,协赞名扬;寿增恩锡,秀蔚祚长”三十二派字。同治谱所定之十六派仅留忠字一派,以符定议。凡我同族父兄命子弟名,务遵班次,斯历久而宗派分明,不可任意率取,致紊班派。

        九、老谱镌板善矣,此次续修镌板世系多不合式,以新法检字刷成,费俭而工易竣。惟艺文间用镌板,因时促费少起见,阅者谅之。

三、谱序

1、叙

        家族小社会也,父子兄弟小团体也,其交际必使相亲爱,相尊让,一以发展其道德之感情,而遏抑其自私自利,相倾相轧之恶习,然后社会日以昌大,团体日以团结,而无涣散之虞。古今来,巨室大族其始非不声灵赫濯,震慑朝廷,威服乡里,后不良子弟相与为非,一唱百和,士不士,农不农,工不工,商不商,日相逐于游荡争斗之场始焉。赌博继则贼盗,一有斥非者,父母袒护之,族长阳戒而阴纵之,相习成风,相沿为俗,有不数传而其族或微者矣。有族虽强大而其子若孙桀骜不驯,有无妻子、无室家者,有流为乞丐、流为罪犯者。若我境文氏则不然,其始祖仙源公,明洪武时官副使,自江右来桃,传二十三世,历五百余年,其子孙环居木塘,暨迁徙他处者约千余户。清时由诸生而贡举、而翰林,为循吏、为学使、为府尹者,代有其人,诚望族也。每见其家人父子一堂聚话,择古人嘉言懿行,津津为儿童讲道,或于祭日颂先世美德,以启其观感,此德育也。或其儿童精神活泼,持品物向长者询其名字,叩其用法,长者即详告其原因、状态、效用不讳,此智育也。至于暇时提携幼儿,出游户外,呼吸清气,令合群竞走相嬉,不致相伤,此体育也。家有良善教育,族人即多良善,理也。其为士则无佻违之风,为农则无怠惰之习,为工则求其精美,为商则去其欺诈,老者、幼者慈,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有不率教者,群相诘责,群相洗濯,其居社会部分也大,其结骨月团体也固。文氏之兴,殆未有艾也。文氏之家教可传于世,而恨莫由传也。适文君衡山、舜臣、汉晴、心泉诸先生四次纂修谱牒告竣,请叙于余,因举他家教之不善,与文氏之善者以答其请,庶文氏后起不忘高曾矩矱,开卷有益,巩固团体而澎涨社会上之权利也。

       时中华民国六年疆圉大荒落冬十有二月

       邑人  周斌  谨叙

2、序

        谱犹史也,史之精神在乎政治,谱之精神在乎教育,政治善则国强,教育善则家兴,理也。我境文氏环居上坪,其始祖曰仙源公,明洪武时官副使,自江右来桃,历五百余年,传二十余世,人丁之繁衍,人才之杰出,均为我邑巨族冠。溯其所以至此之由,则曰家教尚严而已,一时爱其教育者,不独男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即女子亦多幽闲贞静,无尘俗骄傲气,或为他族所不及。予生也晚,性不敏,自惭高攀,为衡山先生冢婿。成婚后,见其人四德俱备,孝敬为本,和忍为先,真不负先人教者也。劝予苦读诗书,尝引古今寒士为比例,谓舌耕尚足以给饔飧,况能得大名,立大功,使天下后世知有其人者,均非一二膏梁文绣子弟之所能乎。予苦未得志,失其所望,每兴没后之思。今文君汉晴、舜臣、心泉四修族谱,信者笔,疑者阙,讹者正,漏者补,忠孝节义,暨一材一艺之长,一行一事之失,亦必大书特书,以感发人之善心,惩创人之逸志,真切注明,严加斧钺,齐之太史,晋之董狐,汉之史迁,宋之紫阳,其纪载或不能过也。他日上之国史,当有可采者焉,因序以赠之。

         戚愚晚 周育南 叙

3、序

        夫祖宗之出处,子孙之世系,欲数典而不忘,永久而不变,未有不赖谱可传至数千年者也。吾族之谱迭次修纂,人丁浩繁,迁徙甚众,附近者易知。若本邑之水田坪、土地坡、云雾洞、九滚塘、岩子冈、千丈河、郭家界、湖田界、骆家坪、毛叶寺、八王坪、南峪、水溪、剪家溪、交岩寺。与夫常德之茄子滩、姚家塘、文家溶、遇仙桥,汉寿之文家桥、县城南门,慈利之文家冈、文家台、长峪铺,桑植之依仁里,龙山之铜车坝,来凤之革勒车,彭水之桑车坪。人丁非百即千,赖诸前辈遍采编辑,无一贻误,可谓尽善。然后来之生卒年月、坟茔丈尺、男妇方正、节孝传词,注载无多,又难语精祥。考瑞远公生子六,由江右来湘。长发公系吾族迁桃始祖,居上木塘,名为上祠;次达公居下木塘,今名为下祠。三适公、四财公居澧南安乡、临澧;五聪公、六富公居石门北乡、南乡。分支别派,各亲其亲,各长其长,姓氏虽同,实难望类水汇流,朝宗于海。晓斯理者,独财公裔孙炳奎先生一人耳。清光绪癸卯年间,遣价送函,内列通派数语,意欲联为一谱。予览毕潜思,喜忧交集,喜则喜其事美,忧则忧其事难。何也?族内环居千百余户,贫者多,富者少。贫穷子弟非不明敏,欲读书而不能,稍长便勤耕作、谋衣食,遇有事故,日用不足,何能急公如谋,续修经费莫济,无从着手,一难也。富豪子弟姿清秀,聪慧罕比,能读书而不好,沉沦安逸,于古人所言治家、处世、修身诸大端,不欲求通,一令办事务,谢以未能,即间有学问素优、见识高超者,概置之不闻不问,纵续修富有经纪,然人才缺乏,行之维难,二难也。有此二难,故数十余年来,日见祠宇倾颓,谱牒悬搁,愧何如之。幸祖宗灵爽在天,族曾祖廉泉、宗侄汉晴两先得生,倡首续修,总理一切,鸠工庇材,庙貌一新,沿户采访,世系昭然。期年之间,厥功告成,并俾六公子孙二十五代后以同一宗派。分使之合,疏使之亲,不致等骨肉于途人。导先路者如是,步后程者果克,竭力耕田,转贫为富,专心向道,自卑登高,驾诸君而上焉,是亦予之厚望也夫。 

        时中华民国六年丁巳岁十二月吉日 

        二十代孙 庠名浚衡山氏 谨叙

4. 

        谱为敬宗收族之本尚矣,我仙源文氏族谱草创于公毓、吉阳、克受、参两、东寅。一修于节庵,再修于印山,三修于邑丞诸公尚矣,然始祖仙源公明洪武时,自江右来桃,瓜绵瓞衍,已历二十三代,祖宗功德,子孙贤愚,坟茔居处,令人展卷知其某忠、某孝、某节、某义、某贪、某廉、某居此、某葬彼,孝之十五代上彰矣,十五代下,祖若宗,及某子孙阙焉。使非复谋续修,不几失韩子所云:莫为之后,虽美弗彰者之旨乎?房叔衡山氏、芹泮氏有鉴于此,清光绪二十六年谋之族众,已有端倪,后因水灾寝之。民国五年,衡山叔年老矍铄,复集父老子弟,筹谋四修,佥曰我族谱牒三修近五十年,今散处邻省、邻县、邻乡者,较老谱日多。贤者褒莫由褒,不贤者贬莫由贬,居处莫知,坟墓莫考,道路相逢,如秦越人相见,不相亲者,不知凡几。先生志在于斯,祖宗之幸,亦我辈之幸也。于是公订简章,群相遵守,举衡山叔、舜臣公、心泉先生为纂修,采访、劝捐十七代祖廉泉氏及房祖秉丞诸公与各房长、各经理人同负责任,命才总理事宜,冀易成也。六年春,采访事竣,付之刊梨。十五代前老谱,实录者典型俱在,莫赞一词。十五代后,老谱未及详载者旁搜之,增益之,如汉寿县士炳、士吉二公有后,伍家坪光耀、光灿诸公多子多孙。衡山叔采入来凤县革勒车明魁公,五世同居。龙山县文家沟曰世公数十子孙,嵩岳氏访到。若世系、若迁徙、若祖芏,忠臣焉、孝子焉、节妇焉、义士焉,克勤克俭之忠厚长者焉。士书为士、农书为农、工书为工、商书为商,孰教育普及国家,孰德泽在乎人民。疑者阙之,信者笔之,僭者正之,漏者补之,振已往之坠绪,垂将来之模范。复与必达、必适、必财、必聪、必富五公子孙会议,自二十五代孙以后,同一宗派,以敦族谊。诸公之于谱事劳矣。才本凡庸,不知谱学,勉强从事,获罪自多,聊述原委,诸公任劳任怨之苦心,以告后之来者,述四次续修。

         时中华民国六年十二月谷旦

         二十一代孙  隆遇庠名济才  谨识

5、序

       家乘犹国史也,国无史,末由考世代之统系,家无乘何以辨支派之原本。是故,有国家者立太史以操珥笔之权。举凡统系之传衍,忠孝之昭著,靡不一一书诸简册乎。尚已,若夫家乘之修与续,则赖有仁孝明理之子弟,相与提倡耽任,乃克集事,而底阙成。我花源文氏之家乘也,创始于吉阳、公毓两先生,删定于东寅太高祖,付梓于高节庵公。数百年之谱系,盖于是井然有条,秩然不紊焉。清道光间,祖印山公司铎上湘,致书族中父老,并命我先君子续修。同治间,父博堂公宦游滇省,乃命堂兄邑臣辈三续。迄今,展卷敬读,诸先生节次修明,不知几费心血,几经劳瘁,方臻美善,谱牒之不易,信哉!然自同治戊辰三续以来,屈指年历五十,其间瓜绵瓞衍,鹤徙鸳迁,不可胜数。使当此而尤不汲汲增续,则一脉之周流,势必秦越相待,亲疏莫分,其不孝也,孰甚?所幸衡山、汉晴两先生竭力提倡,阖族景从,侬亦附骥尾,与耽责任。惟是谨仿老谱成规,核实联辑,俾数十年之奕叶,若者属某支,若者系某派,若者节,若者义。俨如国史之统系攸详,忠孝攸纪,聊继先志已耳。纂修云乎哉!

         中华民国六年岁次丁巳季冬月初旬

         十九世孙  焕  谨识

6、序

        谱之为言普也,俾一族之人,岁月代更,道途窎远,皆得普载其中,秩然有条,凡聚族者皆然也。若我文氏仙源公之谱,一修、再修、三修,诸先正叙事记言,美矣、善矣。愚生也晚,复何敢赘一词哉。第思先考矢志续修,因水旱年歉,不果寻病终。愚虽有志,然就馆谋生,徒空言耳。民国四年冬,为人指示婚礼,将不与祭,俄接一函,展视乃宗族人续谱事也。欣然至祠,见其少长咸集,同场研究,愚亦列坐其次。衡山叔倡言续修利益,汉晴兄手著简章十有四条,读而韪之。向诸父老言曰:苟能群相遵守,四修族谱易也。于是举汉晴兄为总理,衡山叔为纂修,房十七世祖廉泉公清查钱谷,孰劝捐,孰采访,各房长同肩责任,命愚与舜臣公同为纂成,非知我者也。退而清夜抚思我族之谱,自清同治三续后,迄今近五十年,僻陋子弟,知有父而不知有祖,知有亲而不知有疏,已往之祖德宗功不待问也。苟至此,而犹迟之数年,或数十年,几如种木者不培其本,而望其枝之茂,观水者不浚其源,而望其流之长,有是理乎?用是不揣谫陋,相与赞成,检阅谱牒,讹者更之,疑者阙之,编年纪月,褒善贬恶,非敢学孔子之作《春秋》也。殆欲聚我族人为一谱耳。

        民国六年岁次丁巳冬月初旬

         二十一世孙  庠名炼  谨识

7、文氏续谱叙

      家族小社会也,父子兄弟小团体也,其交际必使相亲爱,相尊让,一以发展其道德之感情,而遏抑其自私自利,相倾相轧之恶习,然后社会日以昌大,团体日以团结,而无涣散之虞。古今来,巨室大族其始非不声灵赫濯,震慑朝廷,威服乡里,后不良子弟相与为非,一唱百和,士不士,农不农,工不工,商不商,日相逐于游荡争斗之场始焉。赌博继则贼盗,一有斥非者,父母袒护之,族长阳戒而阴纵之,相习成风,相沿为俗,有不数传而其族或微者矣。有族虽强大而其子若孙桀骜不驯,有无妻子,无室家者,有流为乞丐,流为罪犯者。若我境文氏则不然,其始祖仙源公,明洪武时官副使,自江右来桃,传二十三世,历五百余年,其子孙环居木塘,暨迁徙他处者约千余户。清时由诸生而贡举,而翰林,为循吏,为学使,为府尹者,代有其人,诚望族也。每见其家人父子一堂聚话,择古人嘉言懿行,津津为儿童讲道,或于祭日颂先世美德,以启其观感,此德育也。或其儿童精神活泼,持品物向长者询其名字,叩其用法,长者即详告其原因、状态、效用不讳,此智育也。至于暇时提携幼儿,出游户外,呼吸清气,令合群竞走相嬉,不致相伤,此体育也。家有良善教育,族人即多良善,理也。其为士则无佻违之风,为农则无怠惰之习,为工则求其精美,为商则去其欺诈,老者、幼者慈,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有不率教者,群相诘责,群相洗濯,其居社会部分也大,其结骨月团体也固。文氏之兴,殆未有艾也。文氏之家教可传于世,而恨莫由传也。适文君衡山、舜臣、汉晴、心泉诸先生四次纂修谱牒告竣,请叙于余,因举他家教之不善,与文氏之善者以答其请,庶文氏后起不忘高曾矩矱,开卷有益,巩固团体而澎涨社会上之权利也。

      时中华民国六年疆圉大荒落冬十有二月

      邑人  周斌  谨叙

8、赠文氏四修族谱序

      谱犹史也,史之精神在乎政治,谱之精神在乎教育,政治善则国强,教育善则家兴,理也。我境文氏环居上坪,其始祖曰仙源公,明洪武时官副使,自江右来桃,历五百余年,传二十余世,人丁之繁衍,人才之杰出,均为我邑巨族冠。溯其所以至此之由,则曰家教尚严而已,一时爱其教育者,不独男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即女子亦多幽闲贞静,无尘俗骄傲气,或为他族所不及。予生也晚,性不敏,自惭高攀,为衡山先生冢婿。成婚后,见其人四德俱备,孝敬为本,和忍为先,真不负先人教者也。劝予苦读诗书,尝引古今寒士为比例,谓舌耕尚足以给饔飧,况能得大名,立大功,使天下后世知有其人者,均非一二膏梁文绣子弟之所能乎。予苦未得志,失其所望,每兴没后之思。今文君汉晴、舜臣、心泉四修族谱,信者笔,疑者阙,讹者正,漏者补,忠孝节义,暨一材一艺之长,一行一事之失,亦必大书特书,以感发人之善心,惩创人之逸志,真切注明,严加斧钺,齐之太史,晋之董狐,汉之史迁,宋之紫阳,其纪载或不能过也。他日上之国史,当有可采者焉,因序以赠之。

    戚愚晚 周育南 叙

9、四修祠谱序

      夫祖宗之出处,子孙之世系,欲数典而不忘,永久而不变,未有不赖谱可传至数千年者也。吾族之谱迭次修纂,人丁浩繁,迁徙甚众,附近者易知。若本邑之水田坪、土地坡、云雾洞、九滚塘、岩子冈、千丈河、郭家界、湖田界、骆家坪、毛叶寺、八王坪、南峪、水溪、剪家溪、交岩寺。与夫常德之茄子滩、姚家塘、文家溶、遇仙桥,汉寿之文家桥、县城南门,慈利之文家冈、文家台、长峪铺,桑植之依仁里,龙山之铜车坝,来凤之革勒车,彭水之桑车坪。人丁非百即千,赖诸前辈遍采编辑,无一贻误,可谓尽善。然后来之生卒年月、坟茔丈尺、男妇方正、节孝传词,注载无多,又难语精祥。考瑞远公生子六,由江右来湘。长发公系吾族迁桃始祖,居上木塘,名为上祠;次达公居下木塘,今名为下祠。三适公、四财公居澧南安乡、临澧;五聪公、六富公居石门北乡、南乡。分支别派,各亲其亲,各长其长,姓氏虽同,实难望类水汇流,朝宗于海。晓斯理者,独财公裔孙炳奎先生一人耳。清光绪癸卯年间,遣价送函,内列通派数语,意欲联为一谱。予览毕潜思,喜忧交集,喜则喜其事美,忧则忧其事难。何也?族内环居千百余户,贫者多,富者少。贫穷子弟非不明敏,欲读书而不能,稍长便勤耕作、谋衣食,遇有事故,日用不足,何能急公如谋,续修经费莫济,无从着手,一难也。富豪子弟姿清秀,聪慧罕比,能读书而不好,沉沦安逸,于古人所言治家、处世、修身诸大端,不欲求通,一令办事务,谢以未能,即间有学问素优、见识高超者,概置之不闻不问,纵续修富有经纪,然人才缺乏,行之维难,二难也。有此二难,故数十余年来,日见祠宇倾颓,谱牒悬搁,愧何如之。幸祖宗灵爽在天,族曾祖廉泉、宗侄汉晴两先得生,倡首续修,总理一切,鸠工庇材,庙貌一新,沿户采访,世系昭然。期年之间,厥功告成,并俾六公子孙二十五代后以同一宗派。分使之合,疏使之亲,不致等骨肉于途人。导先路者如是,步后程者果克,竭力耕田,转贫为富,专心向道,自卑登高,驾诸君而上焉,是亦予之厚望也夫。 

      时中华民国六年丁巳岁十二月吉日 

      二十代孙 庠名浚衡山氏 谨叙

10、四次续谱自叙

    谱为敬宗收族之本尚矣,我仙源文氏族谱草创于公毓、吉阳、克受、参两、东寅。一修于节庵,再修于印山,三修于邑丞诸公尚矣,然始祖仙源公明洪武时,自江右来桃,瓜绵瓞衍,已历二十三代,祖宗功德,子孙贤愚,坟茔居处,令人展卷知其某忠、某孝、某节、某义、某贪、某廉、某居此、某葬彼,孝之十五代上彰矣,十五代下,祖若宗,及某子孙阙焉。使非复谋续修,不几失韩子所云:莫为之后,虽美弗彰者之旨乎?房叔衡山氏、芹泮氏有鉴于此,清光绪二十六年谋之族众,已有端倪,后因水灾寝之。民国五年,衡山叔年老矍铄,复集父老子弟,筹谋四修,佥曰我族谱牒三修近五十年,今散处邻省、邻县、邻乡者,较老谱日多。贤者褒莫由褒,不贤者贬莫由贬,居处莫知,坟墓莫考,道路相逢,如秦越人相见,不相亲者,不知凡几。先生志在于斯,祖宗之幸,亦我辈之幸也。于是公订简章,群相遵守,举衡山叔、舜臣公、心泉先生为纂修,采访、劝捐十七代祖廉泉氏及房祖秉丞诸公与各房长、各经理人同负责任,命才总理事宜,冀易成也。六年春,采访事竣,付之刊梨。十五代前老谱,实录者典型俱在,莫赞一词。十五代后,老谱未及详载者旁搜之,增益之,如汉寿县士炳、士吉二公有后,伍家坪光耀、光灿诸公多子多孙。衡山叔采入来凤县革勒车明魁公,五世同居。龙山县文家沟曰世公数十子孙,嵩岳氏访到。若世系、若迁徙、若祖芏,忠臣焉、孝子焉、节妇焉、义士焉,克勤克俭之忠厚长者焉。士书为士、农书为农、工书为工、商书为商,孰教育普及国家,孰德泽在乎人民。疑者阙之,信者笔之,僭者正之,漏者补之,振已往之坠绪,垂将来之模范。复与必达、必适、必财、必聪、必富五公子孙会议,自二十五代孙以后,同一宗派,以敦族谊。诸公之于谱事劳矣。才本凡庸,不知谱学,勉强从事,获罪自多,聊述原委,诸公任劳任怨之苦心,以告后之来者,述四次续修。

      时中华民国六年十二月谷旦

       二十一代孙  隆遇庠名济才  谨识

11、四修族谱自序

      家乘犹国史也,国无史,末由考世代之统系,家无乘何以辨支派之原本。是故,有国家者立太史以操珥笔之权。举凡统系之传衍,忠孝之昭著,靡不一一书诸简册乎。尚已,若夫家乘之修与续,则赖有仁孝明理之子弟,相与提倡耽任,乃克集事,而底阙成。我花源文氏之家乘也,创始于吉阳、公毓两先生,删定于东寅太高祖,付梓于高节庵公。数百年之谱系,盖于是井然有条,秩然不紊焉。清道光间,祖印山公司铎上湘,致书族中父老,并命我先君子续修。同治间,父博堂公宦游滇省,乃命堂兄邑臣辈三续。迄今,展卷敬读,诸先生节次修明,不知几费心血,几经劳瘁,方臻美善,谱牒之不易,信哉!然自同治戊辰三续以来,屈指年历五十,其间瓜绵瓞衍,鹤徙鸳迁,不可胜数。使当此而尤不汲汲增续,则一脉之周流,势必秦越相待,亲疏莫分,其不孝也,孰甚?所幸衡山、汉晴两先生竭力提倡,阖族景从,侬亦附骥尾,与耽责任。惟是谨仿老谱成规,核实联辑,俾数十年之奕叶,若者属某支,若者系某派,若者节,若者义。俨如国史之统系攸详,忠孝攸纪,聊继先志已耳。纂修云乎哉!

     中华民国六年岁次丁巳季冬月初旬

    十九世孙  焕  谨识

12、四修族谱自序

    谱之为言普也,俾一族之人,岁月代更,道途窎远,皆得普载其中,秩然有条,凡聚族者皆然也。若我文氏仙源公之谱,一修、再修、三修,诸先正叙事记言,美矣、善矣。愚生也晚,复何敢赘一词哉。第思先考矢志续修,因水旱年歉,不果寻病终。愚虽有志,然就馆谋生,徒空言耳。民国四年冬,为人指示婚礼,将不与祭,俄接一函,展视乃宗族人续谱事也。欣然至祠,见其少长咸集,同场研究,愚亦列坐其次。衡山叔倡言续修利益,汉晴兄手著简章十有四条,读而韪之。向诸父老言曰:苟能群相遵守,四修族谱易也。于是举汉晴兄为总理,衡山叔为纂修,房十七世祖廉泉公清查钱谷,孰劝捐,孰采访,各房长同肩责任,命愚与舜臣公同为纂成,非知我者也。退而清夜抚思我族之谱,自清同治三续后,迄今近五十年,僻陋子弟,知有父而不知有祖,知有亲而不知有疏,已往之祖德宗功不待问也。苟至此,而犹迟之数年,或数十年,几如种木者不培其本,而望其枝之茂,观水者不浚其源,而望其流之长,有是理乎?用是不揣谫陋,相与赞成,检阅谱牒,讹者更之,疑者阙之,编年纪月,褒善贬恶,非敢学孔子之作《春秋》也。殆欲聚我族人为一谱耳。

    民国六年岁次丁巳冬月初旬

    二十一世孙  庠名炼  谨识

三、宗派

旧派

    必大景子思,○○廷中添,尚曰志体宗;

道光八年续谱定:

    光明盛世,昌隆际会。

同治七年续谱定:

    忠信为宝,诗礼传家。

    敬承祖德,永弼国华。

新派

     前安福(今临澧县)必财公裔孙炳奎发起由赣迁湘必字派六公裔孙自二十五代起一体同派,原同治谱所定十六字辈仅留“忠”字,又派中“容和”二字原字“蓉松”,不便命名故改之。

敬铭同佩,熙鼎式襄;

仁本元本,业守典章。

容和瑞兆,协赞名扬;

寿增恩锡,秀蔚祚长。

四、修谱简章

第一条

     以接续旧谱,敬宗收族,扩充老祠规模,巩固为宗旨。

第二条

     宗祠无存款,经费每家照亩、照人均捐钱五百文,有人无亩而富有动产或营业者照资本每百串捐钱两竿。

第三条

     经费认定,照捐簿每名自书二票,第一期民国六年一月初十日,第二期民国六年九月初十日,书定交本房经理人,由本房经理人照原期书一汇交宗祠,总理人以专责成而免延误,惟远族则随捐随缴,不拘此条。

第四条

     捐款制三联票,每名认捐后即自书联票,一存认捐人,一交本房经理人,一票根交宗祠总理人,互相执照,以备查核,而杜弊端,其票式另订之。

第五条

     总理人收齐捐款后,即制联环折,按月支付,庶务办理各项事件,无论何人不得挪用,同事人除应支辛资外,亦不得多用。

第六条

     凡捐款由本人交经理人,再由经理人交总理人,无论何人吞蚀,均须加倍赔偿。

第七条

     民国六年一月初十为收款第一期,即属续谱开办,修祠兴工之期。凡任事人均集宗祠勉尽义务,不得稍存观望,贻误要公。

第八条

    异姓纂宗,律所必禁。如援择贤而已成定局者,捐款即照定章加倍,后不为例,疏房继祧者十分加五,亲房继祧或兼祧者十分加二。

第九条

     纂修每月辛资六串,校对、书记、庶务每月辛资各五串。支款自开办日起至散谱日止,其余均尽义务,惟采访除各房采各房及就近可采他房外,道远者每月给夫马五串。如受采访或认捐人另给夫马者不在此限,其路程以百里为率。

第十条

      各房采访后即由光字派以下造定草谱,按第一期缴费时日一同交宗祠,以便纂修。如采访遗漏或错误,纂修人不任咎其采访人,范围不限远近,以人力能到及旧谱所载为限。

第十一条

    谱牒世系均照旧本编定,不得改变,惟错漏须更正收入者,临时酌议。祠宇原属狭隘,莫壮观瞻,现广建一进门墙,高固期垂久远,预算经费在八仟串以上。

第十二条

民国六年一月初十日开办,决定民国六年十二月初十日竣工散谱。凡任事人须公同协办理,方为有效。如逾期不成,惟总理、纂修人是问。

第十三条

     此次续谱、修祠需款最钜,手续亦繁。凡我族人宜任劳任怨,不得稍有苟且。如夥吞捐款,以多报少,颠倒人伦,以卑僭尊,或以假混真,一经发觉,除赔款外,当处十元以上,百元以下罚金。

第十四条

      本简章自民国五年阴历十一月念二日议决起即为施行,期间凡我族人当一律遵守,不得违背,如有不尽事宜,得公同议更。

五、仙源文氏修谱名氏

总 理

二十一代孙 庠名济才 汉晴氏 隆遇

纂 修

二十代孙 庠名 浚  衡珊氏昌炳

十九代孙 校名焕舜臣氏 世榕

二十一代孙 庠名 炼  心泉氏 隆炼

参校兼书记

二十一代孙 福堂氏 隆构

二十一代孙  校名秉钧  瀛登氏 隆鏐

二十二代孙 中学校毕业 墨卿氏 际盛

二十一代孙 秉渊氏 隆骥

庶务

十七代孙 廉泉氏 明丰

十九代孙 美元氏 世扬

二十代孙 双官氏 昌富

二十代孙 雨田氏 昌耕

采访兼劝捐

十八代孙 发元氏 盛法

十八代孙 伯元氏 沫盛

十八代孙     氏 福盛

十八代孙    氏 法盛

十八代孙 春皆氏 盛举

十九代孙   氏 世香

十九代孙 秉臣氏 世钧

十九代孙 会亭氏 世炼

十九代孙 本善氏 世杰

十九代孙 益品氏 世贵

十九代孙   氏 世楷

十九代孙 卓堂氏 世儒

十九代孙    氏 世选

十九代孙   氏 世杰

十九代孙 万国氏 世恩

十九代孙 品斋氏 世春

十九代孙   氏 世烈

十九代孙 桂生氏 世美

十九代孙   氏 世岐

二十代孙 耀亭氏 昌炳

二十代孙 德章氏 昌寅

二十代孙 愚麓氏 奎昌

二十代孙 歧山氏 昌烛

二十代孙 清五品衔 焕岚氏 昌斌

二十代孙 松柏氏 昌顺

二十代孙 阳生氏 昌灼

二十代孙 子立氏 昌道

二十代孙   氏 昌芝

二十代孙 耀南氏 昌荣

二十代孙 秉彝氏 昌蛟

二十代孙 兰亭氏 昌焕

二十一代孙 宗伯氏 隆仪

二十一代孙 宏春氏 隆春

二十一代孙  英氏 隆尧

二十一代孙 墨秋氏 隆准

二十一代孙 质吾氏 隆彬

二十一代孙 县师范毕业 子佳氏 隆升

二十一代孙 鹤鸣氏 富隆

二十一代孙 师范学毕业 化南氏 隆次

二十一代孙 凤亭氏 隆祥

二十一代孙 高等小学毕业 雅皆氏 隆治

二十一代孙 楚樵氏 隆圯

二十一代孙  岳氏 隆铃

二十一代孙 法政学校毕业 丽生氏 隆道

二十一代孙 圭田氏 隆

承修  常德文新谱局  廖松仙

六、家规十二条

一、孝顺父母

      人自有生以来,精神气魄皆父母之遗也。服劳奉养,当竭力以承欢。子妇无论大小,侍于其侧,必小心巽顺,应唯敬对,切不可高声大气,稍拂亲意。至于父母既没,尽哀尽礼,将为善必果,将为不善必不果,庶几无忝所生。

二、友爱兄弟

    人生最难得者兄弟,同秉父母之精血以生,幸而棣鄂联辉,聚处不过数十年,弟怫弗念天显,兄不念鞠子衰,或听妇言而异爨,或争财产而操戈,非家庭之福也。张公百忍,九世同居,佳话犹在耳也。吾族尚其勉旃。

三、别异男女

      古者男女异长,所以别兄弟姊妹之行也。而男不言内,女不言外,椸枷巾栉,授受必令之不同不亲,其旨严矣。吾族家勤纺绩,衫履不患其无备。然冢妇介妇为家主者,必示之以妇德妇言,使生其孝敬之心,而防其高嘻之渐。斯内外正,而家可长久。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尚其慎之于早焉。

四、惇尚族谊

       乡党有赒恤之义,况九族实根一本,亲者可失其为亲乎?诸祖、诸父、诸兄、诸弟、诸子、诸孙称谓之间,尊卑本有一定,不可稍紊,觞酒豆肉,卑幼者当习礼仪,崇齿让。其冠昏丧祭,有力绌不能支者,族中量力酌济,俾之克终乃事,至寒畯有志上进,尤宜着意栽培,以绍书香于无既。然受惠者,亦宜思图报效,慎勿辜负推解之仁。

五、各勤本业

      贫富不齐命也,然人有本业,为士学古入官,何来恶岁?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工匠利器善事,艺足养家。商贾阜货通财,庆供洗腆。他若闲民转移执事,为其事者食其报,理固然也。《春秋外传》云:“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不务此而舍业以嬉,是自误终身大事,何以克绍家声。

六、崇俭戒奢

    《传》曰:“俭者德之恭,侈者恶之大。”士庶人淡泊明志,布衣疏食亦足自娱。即送终大事,冠昏重典,称其财,斯之谓礼。乃一切好事豪华,或负债破家而不惜,抑思财产几何?仰事俯畜,责任匪轻,凡事留有余地步,方可经久。至于酗酒赌博,淫荡无常,不惟无益,而且祸患随之。愿吾族:父戒其子,兄勉其弟,永监不节之嗟。

七、屏黜异端

      圣人之道,其本在六行,其教存六经。近之可以淑身,远之可以淑世。为道易明,而易事易行也。近世惑于异端,朝山拜斗,思祈无妄之福,而于父母之丧,广延僧道,大作超度。夫萧梁以帝王之尊,妄敦戒业而不保其国,且丧其身。况区区士庶,乞灵于佛道,而肯为之庇荫乎?鉴观往事,可以隅反。

八、亲近正人

     日与君子处而欲其从邪,必不敢也。日与小人处而欲其归正,势必不能也。族中老成耆旧,孝子悌弟及乡里有道贤士,或师事,或友事,涵育熏陶之,既久,人品心术自然磊落光明。处则为家庭之望,出则为邦家之光。缅高曾而绍弓冶,率是术也,是在子弟之能取善耳。

九、勿事争讼

      式好无尤,家族之不容争兢,固也。乡闾异姓,缘细故相争,至于成讼。其始也,逞一时之气,请讼棍进呈词,不惜匍伏官前,由是差役索钱,房科取费,迨至挂牌听审,花费不知多少,幸而获胜,被累已重。若其不胜,小则申饬,大则责惩。以父母之遗体,甘受耻辱,其何颜以对祖宗耶?朱子云: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言讼端宜早绝也,至武断乡曲,足以取祸,亦不可不戒。

十、早完国赋

      国家贡赋之制,所以明下事上之义,而教之忠也。百姓践土食毛,幸享太平之福,自当急公忘私,上下两忙,踊跃乐输,方不失为淳民。倘或恃势拖延,藉端包抗,律典决不能容。吾族有田地钱粮者,务须遵限,如数早纳,庶免差役骚扰。《朱子家训》云:“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亦有至乐。”斯言宜三复焉。

十一、乱伦强配

     《传》云:男有室,女有家,无使相渎,言伦常之道不可紊。我族子弟青年,不寿其室,能矢志守节尚矣。苟欲夺志再醮可耳。如兄死,其室弟配,弟死其室兄入,乱伦甚矣。族中遇有此事,除同龄离婚外,重责其父兄不贷。

十二、异姓纂宗

      我族一脉相传,人丁繁衍,不幸子嗣艰难,承祧必须本宗,或由亲及疏,择贤择爱,种族方保无虞,如逞一己私见,扶养异姓子是纂宗也,匪我族类,其心必异,我父兄子弟宜守此主义,互相维持,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可也。

摘录:文正超

编辑:文浩

新闻|家谱|寻根|文化|联谊

中华文氏宗亲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