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丨学会守拙:不争对错,不乱分寸,不露锋芒

 ptzhangyh 2024-03-18 发布于福建

文/木木

《箴言集》里有句话说:“深藏不露是一种卓越的才能。”

一个人境界越高,姿态越低,越是胸有智慧,越是不露锋芒。

俗话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不显山不露水,懂得守拙藏慧,更易乐于天地之间。

夜读丨学会守拙:不争对错,不乱分寸,不露锋芒

不争对错,避无端是非

《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无尤。”有智慧的人,不争论对错,不解释自己,不评价他人。看起来平淡无奇,不够突出,自然也能避开是非之事,守得清净之心。

明代名士王象晋,晚年四处游历。一次,王象晋一行来到乡下集市,在小摊上买了一个茶叶蛋。王象晋剥开蛋壳,咬了一口,发现是个双黄蛋,眼尖的摊贩看到后,立马嚷起来:“双黄蛋的价格可不一样,你得加钱。”

听了这话,随从气愤地说:“世上哪有这道理,他这是欺负人!”说着便要上前去理论。王象晋赶紧拦住他,连连摆手道:“小事而已,别小题大做。”随后他付过钱,拉着随从就走了。

路上,随从仍不甘地说:“难道我们就自认倒霉?”王象晋摇了摇头,笑着说:“为了区区一个鸡蛋的钱,你与他争执,弄不好最后还要闹到官府去。钱是小事,耽误了行程,不值得。”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做人应该像水一样,不和万物相争,默默无闻,才能透彻清明,生生不息。

人生在世,角度不同,难分对错;层次不同,不用争辩。与其强争高下,不如及时放低自己。如此,便会远离无谓的琐事,活得清明自在。

夜读丨学会守拙:不争对错,不乱分寸,不露锋芒
不乱分寸,忌无故之祸

《道德经》中讲:“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度干涉,就会浪费精力;过分关注,就会走向灭亡。

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最重要的就是讲分寸。凡事过犹不及,如果一味显露自己而忘了身份,越了边界,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历史上,长孙无忌官至宰相,又是唐高宗李治的舅舅。他尽心治理朝政,立下很多功劳,深受群臣敬重。

但可惜,他做事不懂得安分守己,总是过于干涉职责外的事。选官上,介入选拔流程,提拔政见相同的官员;政策上,越级颁布各种政令,以长辈自居,失去了当时君臣该有的界限。

后来,唐高宗忍无可忍,把他贬谪到了黔州,直到他郁郁而终。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职;不在其位,不谋其职。”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都有各自的使命。各自负责好自己应做的事情,自然才可有序运行,社会才会稳步前行。若是不懂得分寸,就会打破这种平衡,让自己也陷入困境。

守好底线,不乱分寸,恪守本分,做好自己的事,才是为人的大智慧。

夜读丨学会守拙:不争对错,不乱分寸,不露锋芒
不露锋芒,远无由之灾

《菜根谭》中有云:“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君子不做耻辱的坏事,也不图树立美名,只是保持天地浑然之气。

相传,秦朝时有一名术士,跟随师父学习了几十年,修得御剑之术。临别时,师父嘱咐他,不要将自己的本领展示给别人。

他回到了家乡,乡亲们摆酒为他接风。酒足饭饱之后,大家纷纷好奇,他学到了什么。他一时兴起,就忘记了师父的嘱咐,表演了御剑的术法。

这件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众人都来跟随他练习。

秦王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此人威胁到自己,就秘密派人把他抓了起来。

《菜根谭》中说:“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自然万物,高低相随,难易想成。灵巧往往隐藏在笨拙之下,光明常常躲藏在黑暗之后。清明需要混浊的沉淀,伸展需要弯曲的准备。

光而不耀、深藏若虚,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修养。“稳”字当头,行得稳,才能走得远。

《道德经》中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正直的人,都在屈服;智慧的人,懂得守拙;明智的人,显得木讷。人这一生过得好不好,不在于外在的评价,修的是内在的境界。

在人生路上:层次不同,不争对错;身份不同,不乱分寸;处境不同,不露锋芒。

如此,便能守住本心,无愧于心,行所当行,平安顺遂。

夜读丨学会守拙:不争对错,不乱分寸,不露锋芒

夜读丨学会守拙:不争对错,不乱分寸,不露锋芒
主播:刘志红
媒体人

用声音温润心灵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老子道德经(ID:LZDDJ-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