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画家杨林:造化钟神秀,我心写佳境。我的太行山对景创作之路

 蓝鹰书院 2024-03-19 发布于北京


文/图 杨林

关键词:太行山 石板岩 对景创作 写生 荆浩《笔法记》
内容提要:写生从古至今就是中国画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创作手段,《笔法记》是荆浩在内的中国早期画论的重要画论文献,其中对山水画写生的阐述尤为精辟,对中国山水画发展影响深远。
今天有一些人否定中国画写生,又一些人茫然于中国画的写生,本文正是通过研读《笔法记》的体会,结合自己太行山石板岩,写生与对景创作的实践感悟,参照《笔法记》理论比较研究,配合图片,深入浅出,无疑对于我们今天的写生与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巍峨八百里太行山脉,自东北向西南绵延屹立于中华大地,北含燕山,南衔秦岭,东瞰华北平原,西延黄土高原,千峰竞秀,万壑争奇。有“天下之脊”之美誉。太行山的地理风貌是大自然亿万年鬼斧神工的杰作,而两千多年前寓言故事里的愚公移山精神,被世世代代中华儿女演绎出了不同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
大美太行,地杰人灵,感召了许多历代文人墨客赋诗挥毫,留下千古绝唱。我与太行山的精神交集,开始于2016年朱零老师的太行山写生,我的艺术生命新天地也由此打开。此后,几乎每年都去太行山写生,每次半个月左右,行走在天地山水之间,呼吸着亘古不变的太行气息,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历代山水画宗师对话,从而源源不断地汲取他们的精髓与传承。
一、古之传承——太行山里有“真”意
古往今来很多画家,隐居在终南、太行、华山的山林之间,以大自然为师,深入写生,最典型的是五代的荆浩、关仝,宋代的范宽等。
荆浩和他的学生关仝可以说是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擅长于描绘宏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开创了独特的中国山水画构图形式,并留下了十分珍贵的中国画理论文献《笔法记》。他在《笔法记》中说“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①。
可见他为了画好山水画,画好太行山,而长期隐居于此。《笔法记》中又说“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②。荆浩很惊异地发现了太行山这里的山川奇幻,而被深深的吸引,他走遍太行山山林之间,不断地观察揣摩,这样还不够,第二天又带了纸笔去那里写生,把自己对山川的感悟记录下来。
日复一日,积累总结,提练再升华,直到画了数万张,才画得比较逼真,足见荆浩对大自然始终充满一种好奇、敏感和敬畏之心,他在告诫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绝对不能在自然面前麻木不人,无动于衷,更不能不深入生活。
荆浩他就是深入太行,画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仔细地观察、写生,研究其中典型的景物,把它升华为艺术的语言,而“真”,是他重要的审美理想,也是中国画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古人常把写生说成“写真”之本意吧。
 宋代范宽承习荆浩之衣砵。他生长于陕西,目之所及都是秦岭、华山和太行山这样的崇山峻岭,因此黄土高原上群山巍峨的壮阔气势,最终触发了他的艺术创作灵感,耳濡目染加上日积月累地潜心观察,也成为他绘画风格形成的重要基石。
范宽所作之画,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峰峦峻厚,用笔雄劲而浑厚,而用墨则善用黑沉沉的浓厚墨韵,厚实而湿润有如斧劈和雨点,形成独特而完整的笔墨语言。山水画发展至范宽,已日臻成熟,他是中国画典范式的大家。我在京华求学期间曾有太行山的同学,给我们看了一张拍摄于安阳的太行山照片,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场景十分近似,有画家朋友,也曾在红旗渠附近的山谷中看到了类似的山型。
    
二、今之佳境——独特的太行山石板建筑
我长期生活在皖南,感叹于黄山奇峰、怪石,飞瀑、流云之灵秀奇妙,而太行的壮阔却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境界,感受也自然不同。
除了山川的壮阔,太行更多了一些人文与生活的气息,因为这些大山之中,到目前为止还一直生活着很多原住民,保留着很多原生态的石板建筑和村落,成为太行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喜欢这样有生活气息的山川。
 
这次写生的太行山段是在安阳的林州市,曾有人说八百里太行,把最好的一段留给了林州,而林州最美的一段正是高家台石板岩!这一段的山石地貌,完全不同于太行山的其它地方,亿万年的地壳山川运动,呈现出一层一层独特山型,犹如高台,这也是“高家台”地名的由来吧,这种山型在石板岩村周边最为典型精彩。
第一次到太行山写生也是在高家台和圣子沟,这里除了吸引我的太行大峡谷,就是那隐幽在山林间的众多石板建筑,这些建筑有些虽然荒废,更多的还是在使用,它们是那么和谐地融合在群山环抱之中,每当炊烟升起,静谧安详的山谷里便依然散发出出勃勃生机,这生机绵延几千年,仿佛华夏血脉生生不息。
我们随处可见用山石块磊砌的层层梯田、公路、房基以及各种各样横跨于山溪之上的石拱桥。构建在山谷间的一个个古老村落,皆是用取自于山体暗红和暗黄色的石块石板砌筑,石块为墙,石板为瓦,石块层层磊叠,毫无粉饰和描摹,生动自然协调统一,和周围的群山浑然一体,见证着自然与历史的变迁。
仔细观察,这些建筑上,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存在的恰到好处的独特空间,石块和石块之间毫无胶合粘连成分,错落有致,相得益彰,连拱形的弧线也融合得天衣无缝,而无需怀疑它的承载力,一道道石头墙,一块块石瓦屋面,仿佛是力学和美学交融形成的坚不可摧的整体,任凭风吹雨打,电闪雷霆而岿然不动!
形态各异的石板建筑,是太行山人独具匠心的伟大创举,是太行山深处的一大奇迹,是古老文化和聪明智慧的完美结晶,更折射出同心合力坚不可摧的太行精神!徜徉在古村落里,无数次为之惊叹,寻一处古树老藤,支起画板,情不自禁对景作画,时而仰望环绕的高山峡谷,时而远眺山溪石壁,与古圣先贤思想相往来,忘却了今日是何年。
     
三、汲古而泽今——从《笔法记》到我的石板岩对景创作
石板岩村位于太行大峡谷内,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村中的所有建筑几乎都是以石板、石块所建,是真正的石头村,如今是名符其实的画家村。金秋十月这里迎来了全国众多的画家、学生采风写生。
不大的山村中,到处都可见写生画画的人,我数年前虽来过,但仍然被自然的风光与朴实独特的民居所深深的感染,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很快投入到大幅山水的对景创作中,同时再读荆浩《笔法记》,触景生情,更能感悟大师的指领!
《石板人家》表达了我对石板岩村最为真切的感受。荆浩《笔法记》有云“叟曰:不然,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③。
这其实是荆浩自己借老者所说他对写生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写生就是创作,是艺术的升华。绘画中的笔墨在自然中并非是真实存在的,要熟悉、研究自然中的物象,才能用笔墨画出它的真实面貌和气质。没有真正面对自然的人,如何能了解自然而表现出自然之美之真?
当我们看到自然后,物象是漂亮的,就画出它的漂亮来;当自然物象是朴实的,就画出它的朴实来。不能把漂亮的东西当成朴实的去画,那还有写生的必要吗!在家中闭门造车即可。同样如果用相同的笔墨技法,固有理念、手段去表现,结果所呈现的画面千篇一律,完全没有自然所赋予的灵感与创造力,艺术也就失去了生命。
 
我的这幅作品首先冲击视野的便是高耸的大山,从画面上部半压下来,占了画面的大半部分,这个是自然给我的感受,在石板岩村四周的大山和村庄之间,给人的就是这样的的视觉与心理冲击,因此我只有这样表现,才能尽显太行山的气势,画面中,从村中的石板小道,弯延曲折地延伸到大峡谷之巅 ,营造山水中可居可游的意境,这是山水画中气韵生动别具匠心之所在。
我将画中的房屋部分压低,突出太行山的气势,但村中的石板屋做为近景,生动自然,极富特色,因此我也用了较多的笔墨着意刻画,如石桌石櫈,凉晒的苞谷和山楂等等,尽显石板人家浓浓的生活气息,这就是可遊可居的自然生活场景,只有当你面对自然对景创作时,你才会有这样深刻的真实感悟。
 《巍巍太行》是一幅全水墨大画,面对壮阔的太行山我用较短的时间,一气呵成,完成了这幅作品。创作这幅作品时,我已经画了几天的石板屋,便有了创作一幅全景太行山山石作品的想法,因此这幅作品起笔,我便是从中间山头的丛树开始画起,一路生发也一气呵成。
荆浩在《笔法记》中有云“山水之象,气势相生”④,他在《笔法记》文论中述及的山水画,是由各种构件所组合而成的,如峰、顶、峦、岭、岫、崖、岩、谷、峪、溪、涧等,这些是在承接了盛唐王维《山水论》等理论后,而又有了更多的内涵、变化与发展,主要表现在汰除(如巅、川、壑、陵、坂等)、新增(如顶、峪、溪等)等方面,之所以有这些变化,盖因为王维所居之终南山、辋川一带与荆浩隐居的太行山洪谷等处,自然山川地貌的不同,感受也自然不同,因为而缺少这些自然的物象感受,而缺失了山水画中的这些内容,荆浩有了这些感受,也就自然增加了这些内容。
可见自然给我们的提示是多么重要,这就如安徽的黄山与太行山存在诸多的不同之处一样,当然这也是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发展过程,而太行山是丰富而变化多端的,因此感悟自然不同,内容也就逐渐丰富了。如黄山以奇松、怪石等个性独特而名闻天下,才有渐江开创新安画派的基石。
又比如《笔法记》中所谓“其上峰峦虽异,其下冈岭相连,掩映林泉,依希远近”⑤云云,如果没到过太行山生活经历,是很难理解的,而一到太行山就什么都明白啦,而我的这幅作品就是取壮阔的横势,而非高耸之势,站在山巅之上,太行山是绵延不绝振撼人心的,因此我使用浓重和粗壮的线条去表现,    
墨色也较为浓厚,简练概括地表现了这样的感受,创作时心手合一,山石树木全在对自然的感悟中,一气呵成,作品完成后,便觉纯水墨已经足已够了,正契合《笔法记》中水墨为上的意趣。
《岩上高秋入户来》也是有感而发的创作。建在高台上的石板人家,是我们这次写生住宿的客栈。从汽车进入石板岩开始,我们就在大峡谷中穿行,两边连绵不绝的大山,高耸入云,变化多端气象万千。印象深刻的是山脚下的山泉奔涌不息,今年因为河南的雨水特别的大,所以,山谷间的山泉也就越加的汹涌。
两边的大山中,不时有山泉瀑布流下,山涧中泉水边的小河滩景色宜人,非常的入画。客栈的窗外正好有一湾清泉,静静地流淌着,正值深秋树叶微黄,每天面对着窗外这样的场景,怎么能无动于衷,便有了这幅对景创作的冲动,这就是林泉掩映的自然山水画,如何画出这样的有感之作,认真的领悟《笔法记》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笔法记》云“山水之象,气势相生。故尖曰峰,平曰顶,圆曰峦,相连曰岭 ,有穴曰岫,峻壁曰崖,崖间、崖下曰岩,路通山中曰谷,不通曰峪,峪中有水曰溪,山夹水曰涧。其上峰峦虽异,其下冈岭相连……”⑥,荆浩在这里指出了“气势相生”的道理。气势是怎么出来的?

是利用山水各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它们之间是对比、关联、贯通、和谐等等的关系,它们各自的形、质而形成的“气”,通过组合、经营,从而产生“势”的艺术效果。
他更深刻的分析了有山洞的叫岫,峻峭的石壁叫崖,崖之间、崖下的叫岩,路通山中叫谷,不通的叫峪,峪中有水流叫溪,两山夹着的水流叫涧。上半部峰峦形状虽然不同,下半部岗岭却是相连的。荆浩将对太行山的认识与理解深刻的反映在自己的理论中,是对我们最好的示范,这些理论思想也指导了我的这幅作品创作。
 太行山是艺术家心中的千古难泯的梦,古往今来多少艺术家被他的魅力所折服,终其一生不曾离开。她承载着亿万年天地的造化,蕴含着千百年华夏的智慧,在她擎天拔地的雄伟中,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伫立在“天下之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油然而生!这便是行走于太行山水之间的收获了!
参考文献
①《笔法记》荆浩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3月:3.
②《笔法记》荆浩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3月:3.
③《笔法记》荆浩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3月:3.
④《笔法记》荆浩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3月:5.
⑤《笔法记》荆浩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3月:5.
⑥《笔法记》荆浩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3月:5.
  
    画家简介:
杨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黄岳画院院长、徽州碑林艺术馆馆长,零界点:朱零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曾获全国首届扬州八怪杯书画大奖赛一等奖,尚意2017全国美展最高奖(中国美协)、2018中国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画展最高奖(中国美协)、入选2017泾上丹青全国美展(中国美协)。
入选2018山水砚都多彩肇庆全国美展(中国美协)、2019年弄潮杯全国中国画大赛优秀奖(西泠印社主办)、2019首届吴昌硕国际艺术大奖赛二等奖(西泠印社主办)、2020“中国美术世界行”成果汇报展最高奖(中国美协)、2017年安徽省美术大赛最高奖第四届“弄潮杯”钱塘江金石竹木拓片展二等奖(西泠印社)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