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眼观点】当心掉进对真善美认知的盲区

 另眼策划g2d8yx 2024-03-20 发布于湖南

艺术是智慧的结晶、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人类对价值的追求和情感的表达。在中西方文化中,尽管侧重点和视角各异,一个注重人文情怀的内省,一个强调科学精神的外拓,但对艺术的评价标准却出奇地一致,都致力于追求真善美。

如今,真善美已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词汇。然而,对于其内涵的理解却因人而异,这关乎艺术创作的方向和艺术作品的标准。

真,是文艺创作的生命力,是作品的命脉。艺术的真实高于生活的真实,它并非机械地复制现实或浅表地解读世界,而是艺术家通过融入生活、贴近人民、深入观察、敏锐感悟,将内心的真实情感融入创作过程。这种真实洞悉事物本质,提炼人文典型意义。然而,我们往往高度重视事物、故事、现象的真实,却对创作者感觉、意识、观念的真实作品认识不足,探索不够。如纪实摄影中,将观念摄影打入另册,或者冠以新锐、艺术门类是值得引起商榷的事。

梵丁摄影作品----

善,是文艺创作的导向力,是作品的态度。艺术的善是知行合一的善,不仅要求作品立意向善,传递普世价值和人性中的善良、美好、正能量,更需要艺术家内心深处的向善和日常行为的向善。艺术家的人品底色应与作品底色高度契合,而非分裂背离。作品向善不仅要有心怀善良的敬意,还要有向恶开火的战斗精神。艺术家在生活中应秉持善念、从善如流、嫉恶如仇、除邪惩恶。厚德载物、德艺双馨也是艺术修为和为人处事的标准,是作品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因素之一。记住艺术即生活,绝非装腔作势的产物,包括行为艺术,否则作品是不会走远的。

美,是文艺创作的驱动力,是作品的灵魂。艺术的美独特且多元,独特性体现在创意新颖和艺术家个性烙印;多元性体现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姿多样以及风格流派的百花齐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对美的独特性深信不疑,但对美的多元性却存在误解,倾向于用“美”来统摄一切艺术感受,甚至唯美唯优、高尚正上成为主导思维,导致对当代艺术的误解和阻击。事实上,艺术追求的是人类所有主观情感和感受的多样性表达,审美范畴多种多样,除优美外还有崇高、壮丽、悲剧性、喜剧性、丑、荒诞等追求。当代艺术的特质在于其当代性,体现在思想新潮、切入私域、表达跨界和展现异端等方面,完全超越了现代艺术的逻辑、框架和观看方式,所以要换眼光还要换审美习惯甚至体系才能看懂当代艺术,唯有看懂才会认同。

沃尔夫冈 · 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1968至今)作品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应追求作品的至真并融入价值观的至善,最终呈现给观者的至美,三者互为支撑构成作品的铁三角。在信息高速传播和文化快餐消费的时代,艺术作品能够为人们提供静谧和思考的空间,以温润灵魂的力量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导人们去感悟、深思人生的本质和意义,为创造更美好灿烂的世界而努力。因此,艺术一定会在未来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