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哲学角度来解读儒释道,就会发现它们都有不可替代的原因

 清水一影 2024-03-21 发布于山东

儒、释、道三学的核心观点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各自都有哪些作用?本文将以最简短的文字将这些内容展现出来。

如果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想必儒、释、道三家学说都会占据一席之地。

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就一直占据着“正统”的主导地位,直至封建统治退出历史舞台。佛、道虽然一直游离在“经世为政”之外,但总能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与儒学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甚至能与儒学并驾齐驱,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其实儒、释、道三家学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早已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已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如果说儒学说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道学蕴含“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佛学则展现了“人与本心”的关系,虽然三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其中都有一个“人”字,“以人为本”,正是三家学说之所以能长存于世的根源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任何解读都不是完整的、全面的。从哲学角度来解读儒释道,没有“厚此薄彼”的褒贬,不论是非、不论优劣,仅仅是从某一角度来谈谈学习感悟而已。

任何哲学都会谈到世界的存在与发展、人对世界的认知以及认识、改造世界的实践行为(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即:本体论(存在观与发展观)、认识论、方法论。

本体论:存在观

本体,即: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一切事物存在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第一性或精神第一性?事物是怎么发展变化的?

01儒学的存在观:

儒学最初就是在探讨社会实践的相关规则,作为人应该怎样才能“正名”,怎么做才能做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应有贡献。因此,早期的儒学并没有关于本体论的探讨,这个时期儒学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直到宋、明时期,在与佛、道的竞争中才促使儒家完善了整个理论体系,因为当时的新道家与禅宗都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了。但对于世界本源,新儒学的意见并不统一,于是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所以这么分,就是因为它们的本体论不一样。

“程朱理学”主张“性即理”,认为“理”或“天理”是世界的本源。“理”指的是某种客观存在的原理,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之外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则不过是这些客观原理的外化而已。

比如:打雷闪电的原理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这个原理是存在于世界之中的,闪电这种现象就是原理的现实应用而已,先有原理后有现象。

“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把人的主观认知作为世界中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把外部世界看作是自我主观意识的显现,认为外部世界都由自我的主观意识决定。

比如:这朵花存不存在,是什么颜色,只有当人看见它的时候才能确定下来。也就是说如果这朵花没有出现在人的面前,对于人来说,这朵花是不存在的。

不管是“性即理”或“心即理”都把原理、认知放在第一位,否定存在的第一性,所以都是“唯心的”。只不过“性即理”以“客观原理”为第一,所以也称之为“客观唯心主义”;而“心即理”把人的主观认知作为第一性,则称之为“主观唯心主义”。

当然,唯心也好唯物也好,都是西方哲学的称谓,这里只是为了区分,安个名字而已。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并没有这些说法。

02佛家的存在观:

佛学的本体论,即:“缘起论”。

万物并不是凭空而有,不能“无缘无故”的存在、也不能独立自性的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的支撑才能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此存在也将消散,但不会断灭而是转换为其他形式的存在。

从“缘起论”的观点来看,一切现象或事物的存在都不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都是客观存在的“因缘”和合的产物,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

《中阿含经》中所言就是对“缘起论”的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任何一物既是“前因之果”,又是“后果之因”,总是有两重身份。这也说明两点:任何存在都是基于一定条件的,任何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也可以说一切存在都是“不自主的、被动的”,都是若干条件促成下的产物,佛学称之为“无自性”。相反,而“自性”就是“自我”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条件的存在。比如:神话中的天神或上帝。

任何“存在”不可能凭空出现,任何“存在”也不可能毫无意义。这展现了佛学“唯物”的一面,万物无自性,世界没有造物主,没有至高无上的主宰。所以,佛学的本体论是唯物的。

03道家的存在观:

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描绘“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可道非常道”,即使这个“道”说不清楚是什么,但老子很清楚的说了“有物混成”,物质是第一性的。只不过,道家的物质第一性与佛家的物质第一性也有所区别。

“道”是“可以为天地母”的一个物质本体,就好比物理学界所说的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这都是在探讨世界真正的本源。

因为必须解决“第一”存在的问题,道家说“道”是“自生”的,因为不是自生就不是第一,就还得找出一个所谓的“第一”来回答本源问题,这样就陷入了无解的循环,所以道家的“道”是无需要前提的,以自己为根。

因此,不管“道”是什么,就像至今也不知道宇宙“奇点”是什么一样,正如老子给出了一个世界本源的样子,虽然现在都还是一个迷,但不影响它的存在,是为了逻辑的闭合。

而佛家的“缘起论”表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基于一定条件”,自己“既是某些前提条件的结果,也同时是某些结果的前提条件”。这就意味“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所以佛学才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开始、没有结束,世界的存在是一个封闭的环。

但这样好像回避了“第一”存在的问题,但同时出现了一个无法解释的悖论:

“缘起论”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前提,那么一直追问下去总会问到有一个最初的存在,那个存在就是第一,否则就没有第二个存在。

但如果有一个被称之为第一的存在,那么就否定了“一切存在都有前提”的“缘起论”,因为既然它是“第一”,它前面就应该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了。

如果前面没有前提条件了,这个“第一”也就成了“无因之果”,就是“无缘无故”的存在,这就不合“缘起论”中“任何事物的存在必有前提条件”的原理了。

道家与佛家都是主张世界本源是唯物的,但道家假设了“道”为初始状态,佛家只说了存在与发展的唯物性,但回避了“源头”的问题。只能说是“回避”,因为不能说“没有源头”,因为如果没有源头,“缘起论”又经不起推敲了。

本体论:发展观

儒释道三家都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唯有变化是不变的真理。但对于发展的动力、变化的方向各家的观点又不一样。

01儒家的发展观:

正如前面所说,儒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实践”并没有自己的哲学体系。《易经》是所有中国传统哲学的根,因为孔子为《易经》作传,儒家的发展观完全来自于《易经》。

《易经》作为儒学的“六经”之首,其中就蕴含儒家的发展观:

“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

事物变化无穷无尽,生生不息,变化是永恒的真理,变化的动力来自于阴阳的对立与转化。

《易经》中谈到的发展观表明了两层意思:一是变化是永恒的主题;二是变化的动力来自于事物内部的此消彼长。

02佛家的发展观:

佛家的发展观已经在“缘起论”中展露无遗:

“一切事物的存在基于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变化则当前的存在就会变化,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就来自于当前的所有条件或状态。

佛学把实时变化称之为“无常”,“世事无常”即:没有不变化的事物。

因为“缘起”,所以“世事无常”,这种无常变化的特性,佛学称之为“空性”,以“空”来指代不可量化、不可确定的变化。

因为变化无常,所以“空”并不是没有,而是没有“确定性”,也可以说正因为没有“确定性”,所以才一切皆有可能,“空”也就是“万有”。

但要注意,“不确定”并不等于变化是“随机”的、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正因为“缘起”,所以佛学的变化是可循的,是只有唯一结果的“果随因变”。

“一切皆空,因果不空”:前者在说变化无常,后半句则是在说变化是根据前提条件“注定”的。不要把“注定”理解为宿命论、定命论,“注定”是有原因的注定,而不是无缘无故的注定。

03道家的发展观:

道学的发展观来自于《道德经》中老子的辩证法。

事物内部总是存在若干对统一对立的矛盾体,彼此相辅相成。互为矛盾的两面相互斗争,造成事物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无穷无尽。

《道德经》中这样说: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这句话正是在说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总是朝着当前状态的对立面变化,变化的动力来自于对立统一的矛盾元素的当前状态。

“反者道之动”有两层意思:

一是变化的方向是朝当前状态的对立面,变化并不是“物极必反”的突变,而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个变化是“潜移默化”的。

就好像月亮并不是突然就由缺变圆的,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变。

二是变化的动力取决于当前的状态。就好比物理课中“势能与动能”转换的“U形槽”模型,势能与动能的大小取决于钢球所在的位置。

钢球的位置越高,速度越小,但此时下滑的动力却最大。钢球位置越低,速度越快,但此时变化的动力最小。

假如说一个人就是:人生低谷时,上进的动力就最大;而在功成名就时,上进心几乎为零。所以,低谷之后必然上升;顶峰之后,必然下滑。这不正是“反者道之动”吗?不仅仅表明了方向,还能区分变化的动力。

总的来看:

道学和儒学的发展观都有共同的来源:《易经》的《复》卦。

《复卦·彖辞》:“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天地之心”就是阴阳消长赢虚,循环无端,涵盖万物的发展与变换。而且给出了变化的方向:总是与当前状态相反。

儒释道在发展变化思想上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变化的动力来自于“当前状态”。

佛学的缘起,当下条件决定存在,当然变化的动力就来自于当下状态。佛道的变化来自于当前内部对立统一矛盾的状态。

唯一不同的是儒学分支“陆王心学”,忽略客观存在,以自我认知决定变化的动力。

比如:“虚心使人进步”

这其实就是“陆王心学”的变化动力,来自于“心识”,把“心”的作用放在第一位。而佛学和道学则以现实为基础,变化的动力不是“想怎么样就怎样”。

在佛、道看来“虚心使人进步”只是一种可以推崇的态度,并不是决定变化的关键因素。因为进步也是有极限的,这是客观存在带来的必然限制。比如:

常人能举起150斤的重物,按“陆王心学”的理论,只要有“人定胜天”的想法,意志力坚定、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就可以举起2000斤。这就违背了人体生理结构的客观条件。

所以变化由两者共同决定:内在意志和外在客观条件。

佛、道承认,坚定信念、勤加练习是可以适当提高举起的重量的,但不能超出人体客观生理条件的限制。变化基于现实客观,这是与“心学”的根本区别,“心学”过于看重人心的作用,而忽视客观条件。

“别人能成功,只要我努力也一定能行”,别忘了很多时候起跑线上就已经输得彻底了。

认识论

认识论,即:人类认识的本质及人类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01儒家的认识论:

儒家“理学”派认为世界是绝对可以认知的,可以“穷理尽性”,向外在不断探寻,在无限的时空中来说,世界是可以被完全认知的。所以,“格物致知”是理学派的座右铭。

“理学”派的认识论接近现代科学,明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也要投入到无尽的未知世界探寻中去,这种精神正是人类文明的源泉。

而心学派则认为人的认知就是本源,“心即理”,心中有什么,世界就是什么,所以王阳明是这样说的: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02佛家的认识论:

佛学认为,对于人而言,有两种世界存在着:

一是客观世界,独立于人之外的真实存在;二是“主观世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或者说是客观世界在人心中的投影、镜像。这是在说:

“人不与客观世界发生相互联系,就无法对外在世界取得认知;但是,如果与外在世界发生互动,得到就不再是外在世界本身,而是被认知主体“污染”后的“主观世界”了。”

而且人类的认知能力越强,对外在世界的认知干扰就越大。让人根本无法分清楚自己的认知中,哪些来自认识客体(真的),哪些来自认识主体(假的)。

因此,人类与客观世界的这种“互动”方式,注定了人的认知永远无法是真相的全部,只能是相对的正确(真相的一部分),所以客观世界总是“不可完全被认知”的。所以,《金刚经》中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只要人介入客观世界,就无法得到客观世界的真相;但是,人要认识世界就必须与外界接触而发生互动,这就必然只能得到“相”而非真相了。

03道家的认识论: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道可道非常道”

已经明确表示,“道”是超经验的存在,事物的真相是人类不可认知的。因此,老子不重视“学识”,所以提出“绝圣弃智”。

人的一切问题就来自于“想得太多,看得太少”,因为根据老子的辩证法“此消彼长”,精神与物质就像“鱼与熊掌”的关系。精神与物质双向发展,指的是“和谐状态”而非绝对状态。

老子甚至说: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这已经与儒学“决裂”了。

综合来看:

佛学与道学都承认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认知的冲突,认为世界不可被完全认识的根源就在于人“心”的阻挡。

而儒家的“陆王心学”也承认“心”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认知就是本源,认识自己就能认识世界。

儒家的理学派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完全被认知的。

方法论:

01儒家的方法论:

儒家理学派采取“格物致知”的方法,致力于外界的探寻与研究,以此来认识世界。他们相信,只要人类一代一代前赴后继,随着时间的拉长,探寻未知的技术能力增强,世界是终会被完全认知的。

儒学理学派是真正在“认知世界、改造世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具有主动性、开拓性。但同时也要承认认知的相对性,认识到“格物致知”是需要与时俱进、是一种无止境的实践行为。

但即使是相对的真理,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有价值的。

儒家心学派,致力于“致良知”,在日常实践行为中去净化心灵,让心恢复到本来应该的状态。

在应对任何事物时,每个心智健全的人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该不该做”就是从人性上来说,也就是“良知”,而不是知道“怎么做”,那是技术和方法。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把心学从唯心拉回了现实。“良知”不是存在于思维中、知识中、前人的典籍中、制定的行为规范中,而是与当下的行为合一。

做不到就是不知道。“良知”不再是口头中的说教,而是与行为一体。把最初儒家道德修养转化为社会实践。但仍然在说“修身齐家”的个人修养,自始至终也没有探讨关于“物理”的任何问题。

02佛家的方法论: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既然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必然会因为“自我认知”而蒙蔽了双眼,那就放弃自我,“破我执”,破除自我存在的执着、破除自我意识的执着,“无我、无心、无住”的看世界,才能洞见世界真相。

没有“我”后的世界是什么面貌?就是当下呈现在眼前的现象,真相就是这样,当下即是。

其实佛家认识到的世界仅仅是“内心清净”而已,对外在没有丝毫的改变。所以说,佛学是解决“人与本心”问题的方法。

03道家的方法论:

“无为而无不为”

遵循规律,不妄做,保持谦逊。以自然之道推至人之道,效法自然就是最好的作为,几乎不涉及人的修养和成长问题,主要是对人类行为的探讨。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注意:无为的前提是有为。

要按规律办事,前提是要知道规律;“顺势而为”,前提是要知道“势”。而规律和势是什么呢?又怎么得来?还是要回到“格物致知”上来的。

自然之道并非人之道,以自然之道作为人的行为准则实际上就是“有为”。因此,人之道的探寻是做到“无为”的前提。人之道并不是从心中可以领悟的,也不仅仅靠观察自然就可以学到,必须靠对世界探索的实践行为。

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一种参考,但不是绝对。人类社会、改造世界的行为准则和方法技术,还得靠无休止的实践逐步积累形成。

如果仅仅是“谈无为”,最后还是会沦为空谈的。“无为”更多的是在说“道”就在“事”中,不是人的妄想。

道家的方法论也可以说是“效法自然”,但是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呢?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总结的、归纳的......不管是怎么得来的,都是人与外在世界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最终还是要走上科学实践的路子。

其实,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已经是“道”的真实体现了,为什么要让人类效法自然?人类社会本来就是有别于原始生态的,如果一定要“回归”,那不正是妄作的“有为”吗?

写在最后:

孔孟儒学与心学是“人与社会”的哲学,自始至终都在谈以个人修养,以此来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道学是“人与自然”的哲学,其内核与儒学的理学派并无二致。遵循规律的前提是探寻规律,在探寻与应用中不断摸索、相互印证,让世界的真相逐渐清晰起来。

佛学则是“人与本心”的哲学,放下自我,使内心的清静无为,以获得更好的人生体验。

儒学让人与社会和谐、道学让人与自然和谐、佛学让人与自己和解。因此,儒释道三学各有所长,都有其立身的根本所在;也各有所短,都有其局限性。这正是儒释道三学长期共存的原因所在。

从哲学角度来解读儒释道,就会发现它们都有不可替代的原因

总的来说,哲学都是以“认识世界为起点,服务人类为终点”,儒释道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内圣外王,“塑人”与“建功”实际是人的一体两面。

儒家重内圣,而缺少外王的手段与技术支持;道家重外王,而忽视内在心性的作用。

前者是“无”,内在的修养;后者是“有”,外在的创造能力,以塑造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这才是儒与道兼顾的意义。

如果你觉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建功立业,那儒道兼顾对你有所帮助。

至于佛家,既不重个人修养,也不在乎能力与学问,但重在内心的清净无为。如果你觉得人生就是来体验的,那佛学能让你心安理得。


衷心的感谢您的阅读,谢谢!

#文章首发挑战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