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军航:基于体认哲学观的感知世界、理思世界和语言世界三分构想

 Lushisheng 2024-03-21 发布于北京

基于体认哲学观的感知世界、理思世界和语言世界三分构想

邵军航

图片

引用信息:

邵军航. 2024.基于体认哲学观的感知世界、理思世界和语言世界三分构想 [J]. 当代外语研究(1):81-88,124.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对外部世界的镜像反映,而是要经过人类大脑的认知加工。因此人类知识可以划分为三个既相互区别又互为关联的部分,即感知世界、理思世界和语言世界。感知世界由感觉器官所能够感知的事物构成,具有层次性、可塑性、近身性、生动性、违实性等特点。理思世界由概念、意象图式、概念域等构成,具有时空观念模糊性、高度抽象性、立体结构性、工具性、突生进化性特点。语言世界是理思世界的外显,由单词码化、编码模式选择、图形-背景组配、情景适配等构成,具有符号性、线性特点。

关键词:体认哲学观;感知世界;理思世界;语言世界

0. 引言

体认哲学观脱胎于体验哲学观。体验哲学观强调语言的体验性和认知性,认为心智是体验的、认知是无意识的、思维是隐喻性的;体验性又与现实相联通(王寅2013:19)。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对外部世界的镜像反映,语言表征的是经过认知加工后的现实世界。因此,认知语言学将世界划分为外部世界、认知世界和语言世界。

但是,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视野不够开阔,在论述心智的体验性时未能提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虽对传统哲学存在质疑,但时而徘徊于“体验性vs非体验性”“意识性vs非意识性”“隐喻性vs非隐喻性”“客观主义vs非客观主义”二元之分的阴影中(王寅 2014,2019,2022)。体验哲学观也未能论及“人本主义”这一重要哲学命题,更未能认识到“语言学是人学”的基本原理。另外,“认知语言学”这一学科名称仅凸显了“认知”,却未能与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语言认知研究加以区分。因此,认知语言学应更名为“体认语言学”,这样可以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和莱考夫、约翰逊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区分开来,并可凸显语言学界所从事的体验性认知的研究成果(王寅 2014)。

体认哲学观中的“体”表示身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凸显唯物论,“认”表示人们心智中的认知加工,强调人本观;“体”可以解释人们理解之所以“同”的原因,而“认”可以说明人们的主观理解之所以“异”的原因;将“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合二为一后,与“语言”形成对照,其创新性在于它不仅关注认知,还关注作为认知基础的体验,是由语言研究进入认知研究的转向(王寅 2022:87)。以体认哲学观为基础的体认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三原则“既代表着当今主流语言学派,也是哲学第四次转向和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王寅 2021:7)。

然而,认知语言学重点关注如何通过认知规律来对语义和句法结构进行识解,并没有对外部世界和认知世界的特点进行说明,也没有对三个世界之间的分界、三者之间的联通手段进行系统论述。体认哲学提出“现实—认知—语言”三原则后,也没有具体说明现实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现实进入认知的路径或手段是什么,认知是如何进入语言的等关键问题。本文基于体认哲学的基本观点,提出感知世界、理思世界和语言世界的三分构想,并概括性阐述三个世界的疆域和特点。

1. 感知世界及其特点

感知世界是感觉器官所能够感知的物理世界。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是连接感知世界与物理世界的通道。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外部感受器,以及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等内部感受器;除了以上心理学公认的感觉器官之外,还有产生情感的情感器官。

视觉器官接受光波的刺激,负责感知空间、物体、物质,以及空间、物体、物质等的类型、大小、形状、位置、颜色、明暗、动静、质地等属性。听觉器官接受声波刺激,负责感知声音的音量、音高、节奏、音质、变化等属性。嗅觉器官接受化学刺激,负责对气味进行感知。味觉器官通过口腔中的味蕾感知味道。位于皮肤内部的触觉器官负责对疼痛、温度、触压等进行感知。分布在人体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中的动觉感受器负责对认知主体的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彭聃龄2004:123-124)。位于内耳半规管和前庭的平衡觉感受器,用于分辨认知主体的姿势、运动类型如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等。分布于食道、肠胃、肺、血管以及其他器官的机体觉感受器,用于反映机体内部状态和各种器官的状态。在加工处理由感知器官接收的刺激的同时,大脑中的情感器官会对这些刺激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喜悦、哀伤、恼怒、忧愁、惊恐、厌恶、轻蔑、崇敬、怨恨、欲求等情绪。

感知世界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外部感知世界由感觉器官所能感知的事物构成;内部感知世界则由所感知事物在大脑中形成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构成。

感觉是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认知过程的初级阶段,是最简单的认知形式,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感觉为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知活动提供原始材料;人的情绪体验也必须以感觉为基础(彭聃龄 2014:83-93)。感觉具有即时性、近身性和单模态性特点。其即时性表现在如果事物对感觉器官的刺激停止,大脑对该事物的感觉就会停止;其近身性源自其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的事物;其具有单模态性是因为它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所反映的是感知对象的个别属性。

知觉是各种感官协同起来对同一事物的整体认知。个体的知识经验会对知觉产生影响,即经验越丰富,知觉就越全面。因此知觉会因个体经验的不同而有差异(黄希庭 2007:223-233)。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情感知觉等。空间知觉与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深度、方位等空间属性有关,是视、听、触、运动等感官协同作用的结果。时间知觉是人对时间的长短、快慢等变化的感受。时间知觉只有在运动和变化的衬托下才能形成。如日升日落、月圆月缺等自然现象,呼吸、脉搏、消化等人体生物节律等。运动知觉是人脑直接对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同上:223)。知觉具有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体现在大小、形状、方向、明度、颜色、距离、速度等方面。大小稳定性是指认知主体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完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也不随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形状稳定性是指因视角不同而导致观察对象在观察者视网膜上的影像发生改变时,其原形状知觉保持相对不变;方向稳定性是指认知主体不随身体部位或视像方向改变而感知物体实际方位的知觉特征;颜色稳定性是指当物体的颜色因光照条件改变而改变时,认知主体对熟悉物体的颜色知觉仍趋于一致的知觉特性(彭聃龄 2004:123-124)。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存的形象,是对感觉、知觉的重组和加工,是接近于理性认识的感性认识。表象是对稳定而鲜明的知觉进行多次概括所产生的比较模糊和暗淡的结果,它有感知的原型,却不限于某个原型,且常常表征为对象的轮廓而不是细节。因此,表象是感知与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既接近知觉,又高于知觉;在概括程度上低于概念的概括程度。在思维过程中,表象的认知功能是通过概念转喻实现的。概念转喻是同一个认知域中的组成部分代指整体、整体代指组成部分、一个组成部分代指另一个组成部分的认知操作,其认知功能是为了凸显。如听到“春天”,在我们大脑中可能会出现笼统的万物复苏意象。因为事物组成部分具有多样性,而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可能用来代指该事物,所以表象具有不稳定性。空间和时间表象尽管有心理上的距离感和心理扫描上的顺序感,但无论距离远近,表象在大脑中的位置似乎是一样的,而且可以随时通过“心目”对视距和详细程度进行调节。

感知世界具有近身性、可塑性、生动性、违实性等四个主要特点。感知世界具有近身性,是因为认知主体所能感知的对象均位于感知范围之内。感知世界之所以具有可塑性,是因为客观存在远远超出人类所能感知的范围,但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认知范围的扩大、认知程度的深入,感知世界会做出相应的改变。感知世界的生动性在于它有具体的空间结构、丰富的色彩、真实的声音和味道等。感知世界具有一定的违实性,因为知觉经验会有错觉和幻觉。

2. 理思世界及其特点

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将感知世界中的经验存储在大脑中,必须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加工,如概念化、图式化、类推、想象、隐喻映射、转喻映射等。尽管表象是高级的感性认知,但能形成表象的是“牛”“马”“狮子”“老虎”这样的基本层次范畴事物,位于上位层次范畴的“家畜”“动物”等由于更加抽象,没有自己的表象。复杂的事物和关系如故事的前因后果、人物关系等也难以形成表象。要想思考故事情节,就要进入理思世界,运用概念、意象图式、心理空间等认知工具。

理思世界是以感知世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心理结构体,即各种感觉器官收集到的刺激通过高级心理过程建构成一定的经验结构体。高级心理过程是受意识指导和调节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过程,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特点和内部联系,包括判断、推理、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理思世界的基本知识单位是概念、意象图式、概念域、构式等。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在大脑中的存储形式,是抽象的观念或充当指明实体、事件、现象或关系的经验知识体。意象图式是高度抽象的意象,为我们的身体经验提供结构,并通过隐喻为非身体经验提供结构(Lakoff 1987:453;Croft & Cruse 2004:44)。常见的意象图式有“空间意象图式”(“上-下”“前-后”“左-右”“远-近”“中心-边缘”“接触”“相离”等)、“度标(SCALE)意象图式”(“路径”等)、“容器意象图式”(“容纳”“内-外”“里-表”“满-空”“内容”等)、“力量意象图式”(“平衡”“驱使”“阻滞”“作用-反作用”“强迫”“赋能”“转移”“吸引”“支撑”等)、“单一性/多样性意象图式”(“合并”“聚拢”“分裂”“反复”“部件-整体”“物质-物体”“连接”等)、“同一意象图式”(“匹配”“叠加”等)、存在意象图式(“有界空间”“物体”“过程”“循环”“移除”“出现”等)(Croft & Cruse 2004:45)。概念域是由多个相关概念构成的认知单位(同上: 14-17),也被称为框架(frame)、基体(base)或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Langacker 1987;Lakoff 1987)。与人类体验直接相关的概念域为基本域(Langacker 1987: 148),包括“空间”“物质”“时间”“力”以及感知觉概念如“颜色”“硬度”“音量”“饥饿”“疼痛”等。心理空间是另一种知识表征模式(Fauconnier 1997:38-39)。心理空间模式中的基础空间一般为当前现实。通过空间建构语搭建起来的与基础空间不同却又相联系的新空间被称为增建空间(built space)。基础空间的元素与增建空间的元素之间存在着映射。心理空间有四个,即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一个混合空间。混合是空间映射过程,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推理(Fauconnier & Turner 2002:40-44)。

理思世界具有时空模糊性、高度抽象性、立体结构性、工具性、突现进化性等五个主要特点。在理思世界中,时间与空间折叠在一起,尽管在距离上会有心理体验,但我们可以通过认知努力,将远方拉到“眼前”,将过去拉到“现在”,因此理思世界具有时空模糊性。理思世界的高度抽象性在于它是由去除细节而保留本质属性的心理符号构成。理思世界具有立体结构性,是因为概念是理思世界的基本单位,而概念与其属性之间可以构成信息量更大、外延变小的具体概念;抽象程度不同的概念构成纵向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而相关概念构成横向层面的复杂概念体(即框架、认知域或基体);所有的概念体都必须在时间和空间组成的四维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容纳了概念体的时空结构是认知主体的信念的产物,因此信念空间才是包容一切的心理疆域。理思世界具有工具性,是因为感知经验经过抽象形成概念和意象图式之后,就会形成记忆并作为知识固定下来,在感知新事物的时候,认知主体会调用已经固化的经验知识,来对新感知的事物进行范畴化,在此基础之上展开进一步的心理处理。如看到一种果子,就会激活大脑中的果子概念,再用存储在记忆中的果子概念来判断该果子属于哪个类型,接着与大脑中已有的果子的元型(prototype)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其范畴成员契合度的高低或个体特征。这种认知操作被称为“裁适”(sanction)(Langacker 1987:66-71;Croft & Cruse 2004:55)。除概念、意象图式、认知构式外,思想、观点、理论等理性心理行为产品也可作为工具。理思世界具有突现进化性,因为认知主体会运用判断、推理等认知手段进行理性思考,从而突生出超越经验知识的精神产物,如对历史的重构、对未来的想象、对他人心理的揣摩、对理论的建构等。

3. 语言世界及其特点

理思世界是深藏在心智深处的经验知识体,如果不进行外显,我们是无法了解他人的理思世界的。而语言是对理思世界进行外显的最复杂的工具。语言体系通过元音和辅音的搭配、音节的组合、重音或声调的配置,排列组合成数量庞大的意义单元,再通过句法规则对这些意义单元进行组合,可以构成无穷无尽的更大的意义单位即句子;句子按照逻辑进行排列,从而构成有结构的句群即语篇。此即为语言世界。

从理思世界进入语言世界时有一个编码阶段,只有通过理性的心理手段对要表达的信息进行有结构、合逻辑的编码,才能借助声音这一载体进行外显。

语言对理思世界的码划分为单项码化和综合码化两种类型。单项码化就是按照不同的认知功能,以词为单位对认知对象进行的码化,一般可分成11类,即事物指称词、运动行为词、事物属性词、运动属性词、属性程度词、空间关系词、逻辑关系词、情态标记词、指示代称词、信念辅助词、感叹词(邵军航等 2020:15-38)。

要想进行事件编码或多信息编码,就需要进行综合编码。综合码化又分为单词层面的综合码化、句子层面的码化和语篇层面的码化。在进入语言世界之前,这些单词层面的综合码化、句子层面的码化都要在理思世界中完成,而语篇层面的码化可以在单词和句子层面码化的基础上在线进行,也可以在理思世界中先进行框架式的规划,然后再在句子编码的基础上具体化。综合编码涉及编码构式、图形-背景组配、情景适配、空间参照系统选择等认知操作。

编码构式是认知主体对理思世界进行编码时所选择的有规律的方式,是一些离散的、形义匹配结构(戈德伯格 2007:4)。如范畴化构式有“N1是N2”“N1是Adj”“Adj的N”等,主动事件构式有“N1 V N2”、被动事件构式为“N2 be V-ed by N1”、双及物构式为“N1 V N2 N3”等;逻辑构式有并列构式“N1 & N2”“V1 & V2”“Adj1 & Adj 2”等。

图形-背景组配涉及编码焦点与背景的选择。图形是描述的对象,背景是图形的参照物。图形的特征是位置不太确定、体积较小、移动性较强、结构较为简单、较为凸显、最近才关注到;背景的特征是位置较为确定、体积较大、较为固定、结构较为复杂、不太凸显、较早存在于场景或记忆之中(Talmy 2000:315-316;Croft & Cruse 2004:56)。

情景适配涉及将编码对象置于信念空间、时间空间或物理空间的问题。汉语和英语中的信念空间往往以“人称代词 认为/相信/想/希望/”构式进行编码,而日语是以“…ほしい”构式进行编码。英语的时间空间往往通过“空间关系词 时间词”构式进行编码,汉语通过表示时间段的词直接编码,或采用“在/于 时间词”构式进行编码,而日语直接通过时间词进行编码(如“今日出荷してくれることを願っています[我希望你今天就能给我们发货]”)。英语的物理空间往往通过“空间关系词 地点”构式进行编码(如“in the room”),汉语通过“在 地点词 方位词”构式进行编码(如“在房间里”),而日语则是通过“地点词 格助词で/に”构式进行编码(如“私は彼とサンフランシスコで一度会ったことがある[我和他曾在旧金山见过一面]/森の中に沼がある[森林中有一片沼泽]”)。不同语言在处理信念空间、时间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排列顺序上不尽相同。英语和汉语中的信念空间一般出现在句首位置(如“我认为/想/希望”),而日语出现在句尾位置(如“私はあなたが彼に本当のことを教えてほしい[我希望你能告诉他实情]”)。汉语中的时间空间编码一般出现在物理空间编码之前,英语的物理空间编码出现在时间空间编码之前,而且放在事件编码的后部(如“I hope you can tell him the truth here today. [我希望你今天在这里能告诉他实情]”);日语的时间空间和物理空间的编码顺序和汉语类似,但放在事件编码的前部(如“今日ここで彼に本当のことを教えてほしい。[我希望你今天在这里能告诉他实情]”)。

综合编码还涉及主观性和客观性识解的选择问题(Langacker 1987:131),如妈妈对她自己的孩子说“别对撒谎!”中,人称代词“我”表明言者的身份,是较为常见的“主观识解”,而如果她说“别对你妈妈撒谎!”言者所采用的是独立于该情景的视角,属于“客观化”识解操作。实体指称也可以“主观化”(同上:132)。如一个人指着照片说“我在最上面那一排”,照片中的图像是一个实体而非言者本人,描述时却使用了指示代词“我”。另一个更为普遍的、与主观化识解有关的例子是,在某些空间表述中,作为参照背景的物体未被表达出来(Croft & Cruse 2004:62)。如在“Vanessa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Veronica.”“Vanessa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me.”“Vanessa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三句中,第三个句子是对across短语进行主观化的例子,因为其所描述的情景是Vanessa隔着餐桌坐在言者的对面,但作为参照的言者却没有表述出来。

对空间的描述涉及描述者、描述对象和参照框架(邵军航 2009:21-29)。和描述者有关的是观察点、观察角度、观察范围、观察深度。观察点既包括观察者的视觉出发点、心理观察点,又包括理解者的心理观察点。观察角度特指从观察者出发的视线与水平面所构成的夹角,分为上视角和下视角。平视之时,视角为零;观察者向上看构成上视角,向下看构成下视角。观察范围指观察的横向距离,观察深度是目光向前延伸的距离。观察对象是描述的重点,认知语言学中将其称为“图形”。观察对象具有方位、大小、距离、色彩、质地、状态等属性。用来确定描述对象空间位置的是空间参照框架,分为内部参照框架、相对参照框架、绝对参照框架三种。内部参照框架由观察对象和参照物构成,观察对象位于从参照物投射出来并通过固定点构成的线条上。固定点位于参照物上的前、后、旁边等。由互不相同的观察对象、参照物、观察点等构成的三元参照框架是相对参照框架。其坐标体系是以观察者为原点、以观察者的视线为纵轴、以身体为竖轴、以身上的某个部位为固定点构成的(Levinson 2003:43-47)。

语言具有约定俗成性、线性、层级性、意义模糊性、工具性等五个主要特点。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而音义结合必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编码是线性的,因为它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语言编码具有层级性,因为语言中最小的单位是词素,其次是词,再次是小句、构式或句子,再大一级的编码单位是语篇。语言编码的意义具有模糊性,因为单词代表的是概念,每个概念都代指一个范畴,但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语言编码具有工具性,因为语言具有以言述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的功能。

4. 结语

本文以体认哲学观为指导,以认知科学和体认语言学的理论观点为依托,提出感知世界、理思世界、语言世界的三分构想。这种三分法能更好地解释语言与外部世界及认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语言意义背后的认知机制。对三个世界的构成和相互接口的阐释尽管比较粗略,却可以使认知语言学和体认语言学的世界三分观系统化。当然,任何理论观点都是基于一定的经验知识,通过思考推衍而成,都是阶段性的心智产物,也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见期刊原文

作者简介

图片

邵军航,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现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上海外文学会常务理事,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外文学会商务英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语义学和认知句法。出版专著《委婉语研究》,翻译《认知语言学基础》《认知语言学》《信息结构与句子形式》《人类的五分之一》;主编《新编英语词汇学教程》及多套大学英语教材和研究丛书;参与修订《汉英大词典》(第三版),主审《世纪汉英大词典》和《上海百科全书》(英文版),审订译文版《牛津英汉双解词典》;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