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越是难熬,越要给自己情绪价值

 新用户77073641 2024-03-22 发布于辽宁

*贴片包含广告


Image
 
前不久,网上有个话题冲上了热搜“工作每天都不开心要不要辞职?

高赞回答是:“工作本来就不是为了让你开心的,而是用来赚钱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秉持这样的观点:要在职场里做个不动声色的人。
 
不要主动承担太多的责任;不在工作中寻找意义感;不和同事当朋友……
 
很多人总是告诉自己,所谓工作就是忍耐痛苦。为了表现得更加成熟,只能压抑自己的感情,变得封闭。
 
却忽略了,没有人能完全脱离情绪的影响,也没有人能在内心充满焦虑、郁闷、孤独的状态下做好工作。
 
万事皆有灵,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往往决定了工作状态:内心抵触,工作起来难免敷衍了事
 
反而是学会给自己创造情绪价值,才能找回内心的能量,不被工作所累。
 
Image


Image
电视剧《我的解放日志》中,主人公美贞给许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贞是一个内向敏感的人,在公司她只知道闷头干活,很少和别人有任何交流:
 
组长故意刁难她,把她的方案改得面目全非,她却不敢表达任何不满;

有同事在背后说她坏话,她就认定所有人都这样看自己,不断自我否定;

当大家开开心心地一起团建时,她却一边微笑着应付、一边想方设法离开。
 
因为长期缺乏情绪宣泄口,她陷入了深深的内耗中。
 
每天,她都被充盈于心的虚无感笼罩,感觉自己被困在无形的枷锁里,不得自由。
 
渐渐地,她的情绪越来越低落,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有人说:“很多人工作干不好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个人能力不行,而是情绪能量太低。
 
很多时候,工作之所以让我们感到倦怠,就是因为缺乏情绪价值:
 
把自己当作赚钱的机器,不去和身边的人建立任何关系;习惯了委屈和忍耐,让自己在工作中煎熬。 
 
却忘了,人类是一种“情绪驱动”的动物。
 
如果我们每天上班时都不开心,就会潜移默化地觉得这一切毫无意义,从而导致工作状态越来越差,形成负向循环。
 
Image
心理学上有一个“不值得定律”,是指: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做的事,无法带给自己幸福、快乐时,就容易敷衍了事,很难获得成就感。
 
要想找到好的状态,先要学会给自己创造情绪价值。
 
当你真正在工作中感受到意义和快乐时,才能摆脱倦怠,拥有向上的动力。


Image
心理学家艾米.瑞斯尼斯基曾做过一组实验:
 
他对两组人分别进行采访,其中一组认为工作就是为了挣钱,毫无意义;

另一组人却把工作看作使命,并主动在工作中投入感情和敬意。
 
他发现,虽然做着同样的工作,但第二组人的幸福感却更高。
 
这就是“情绪价值”的影响。
 
职场非净土,每份工作都有它的不易。若是遇到一点困难就消极懈怠,久而久之,就容易陷入负面情绪无法自拔。
 
主动调整自己的情绪,给自己注入更多能量,才能在工作中保持好的状态。
 
朋友毕业后,被一家大公司录用,成为一名程序员。
 
刚开始,她非常兴奋,觉得这份工作没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很适合自己。

可她很快发现,自己的工作大都是简单重复的,每天对着电脑敲代码十多个小时,却收不到任何反馈。

这让她非常痛苦,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有一次,加班结束已是深夜,她绕着公司一圈又一圈地走着,思考着这份工作的意义。
 
她告诉自己:每完善一个代码,就能减少许多人的工作量;每开发一款新产品,就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靠着这样的信念,她打起精神继续工作,支持着自己走出了低谷。

Image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杜根定律”,它指出:
 
“一个人能否胜任一件事,15%取决于智力,85%取决于态度。”
 
每个职场人都难免会经历倦怠期。

但情绪价值高的人,不会让自己颓丧太久。

而是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给自己的工作赋予意义,把用来内耗和抱怨的时间,用来去做有价值的事情。
 
工作中的很多烦恼,其实都是头脑给我们自设的陷阱。

当你学会主动察觉和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方能突破困境,改变现状。

 
Image
很认同这样一句话:
 

成年人的情绪价值都是自己给的。与其苦寻他愈,不如自我治愈。

 
对于普通人来说,工作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能否在工作中保持好的状态,往往决定了我们的幸福程度。
 
所以,身在职场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主动为自己创造情绪价值:
 
① 用“兼职心态”去工作
 
曾有人问职场顾问崔璀:“我每天工作得非常辛苦,可升职加薪还是轮不到自己。找不到工作的意义,该怎么办。”
 
她答道:“那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用'兼职心态’去工作。”
 
你若转换想法,把上班当副业,把修炼专长当主业,就不会认为工作是一种负担。而是一场成长的机会。
 
当你学会用兼职心态去工作,学会为自己的简历打工,便能在繁杂的工作中找到意义,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② 用“玩家心态”去工作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工作中总是畏手畏脚,担心说错话、做错事;

客户一个眼神,就能让你陷入内耗,害怕别人怀疑你的能力;

从不敢主动承担责任,怕一旦搞砸会被领导责骂,结果错失了很多机会……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当我们把工作看得非常重要时,就容易在压力下变得瞻前顾后、无所畏惧。
 
让自己在内耗中磨光了能量,把机会一次次拱手相让人。
 
而当你用一种“玩家心态”去工作,把自己当成这场游戏的主角,其他人都是配合你存在的NPC,便不会被别人的看法所困。
 
其实,职场不过是一个“草台班子”。

在这场“戏”里,你只需要去体验、去尽兴、去表达。
 
③ 建立自己的“奖励机制”
 
芒格说:“好的奖励机制能够提升效率,增加工作的积极性。”
 
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当我们每天努力工作,却没有得到自认为该有的回报时,就容易对工作产生排斥。
 
但有时候,工作的好处,并不是短期就能够体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建立属于自己的“奖励机制”:
 
当你搞定一个客户时,就给自己买一个心仪已久的物品;

当你完成一个项目时,就给自己安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让自己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工作的好处,看见自己的每一分努力,告诉自己值得想要的一切。
 
去滋养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Image
很认同一句话:
 
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无论当下你在经历什么,都要调整好心态继续前行,继续努力。 

要想不被工作所累,就要掌控情绪的主动权,不再盲目地被工作拉拽着前进;

就要安抚好身心,主动寻找工作的意义和乐趣。
 
当你让自己在工作中得到滋养和提升,便能提高效率,更好地为自己积蓄实力。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摆脱对工作消极的看法,打造正向的情绪,每天的工作,都能开心一点、满足一点、成长一点。

作者 | 十月的诗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