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山水画发展史

 涛声依旧XYT 2024-03-22 发布于云南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Benevolent Leshan

wise people enjoy water

中国山水画起源

早期山水主要作为地图的形式存在,出现在四川出土的画像石上。地图上山水存在的目的是“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但其并不具有审美价值,只是体现出它的实用性。

四川出土东汉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时期

《雪山红树图》 梁  张僧繇

魏晋南北朝又可以称为六朝,这是中华文明春秋战国以来政治分裂最久的时期,因此,对魏晋南北朝的山水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别样的山水画作品,也让中国的山水画趋于完整。如顾恺之《雪霁望五老峰图》、宗炳的《秋山图》、张僧繇的《雪山红树图》等。

隋唐时期

         《游春图》 隋  展子虔  

到了隋唐,中国的美术是一派繁荣的气象,山水画有青绿、金碧、水墨等形式交相辉映。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奠下了青绿山水风格的基石,画面色彩浓丽厚重,以青绿色彩为主调,建筑物和人物、马匹间以红、白诸色,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亮丽的色彩亦更好地衬托出大好河山盎然勃发的春天气息。

《江干雪霁图》唐 王维

五代时期

五代时期战乱频发,动荡不安,政权不断更迭,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山水画开始蓬勃发展。各地画家以大自然为师,真实而生动地创造了南北两种山水风格。北派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派则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南北两派画风各不相同且形成鲜明对比,但两者都是取景自然,并且还创新了绘画技法以及作画理论。 

          《溪山远岫图》 五代十国 荆浩

《寒林晚岫图》 五代十国 巨然    

《潇湘图》 五代十国 董源

宋朝时期

宋太祖实行崇文抑武,文人的社会地位提高,科举制度完善,画院蓬勃发展,出现了画学。在宽松的政治文化条件下,画家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追求细节的写实手法发展到了新高度,绘画技巧急速提高,山水画空前繁盛。北宋郭熙擅长创作山水寒林之景,宗李成法,山石用“卷云”或“鬼脸”皴法,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水墨明洁。他的《早春图》成功地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苏醒的细致季节变化。

            《早春图》 北宋 郭熙

元朝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全卷》 元  黄公望

元代的社会结构比较特殊,汉人处于社会底层,文人没有入仕的机会,绝大多数的文人士大夫不得不寄情山水,逃避现实,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弘扬文人画风气,以寄兴托志的写意画为旨,重笔墨,尚意趣,画中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卷,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明朝

《双松飞瀑图》明 唐寅 

    《渔隐图》明 仇英  

明代早期,宫廷画派与浙派盛行,继承与发扬南宋院体,同时元代文人画传统得到延续与发展。明代中期,吴门画派在苏州地区崛起,继承了宋元文人画传统,同时取代了浙派在画坛上的统治地位成为主流,代表人物有“吴门四家”之称的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

清朝

清代的绘画以摹古为主,以“清初六大家”为代表,强调“日夕临摹”“宛然古人”的艺术主张,迎合了当权者的思想束缚政策,被奉为“正统派”。王时敏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外加恽寿平、吴历合称“清六家”。

      《松岩静乐图》 清  王时敏

中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各朝各代画师们的讴歌之情,一方面描绘了名山大川,另一方面又展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与哲学思想。山水画体现的艺术精神是现代文化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也是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瑰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