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3个方法慢思考,提高决策质量

 新用户86028838 2024-03-22 发布于内蒙古
元气认知升级
元气认知升级
2020-03-13 19:33

5%的人思考,10%的人觉得自己在思考,其他85%的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思考。——托马斯·爱迪生

教你3个方法慢思考,提高决策质量

我们在刚开始学开车的时候,因为不会,不熟悉,就需要主动控制,每学一步都要按照教练所教,认真地去做,等你熟悉了过程,学会以后,就会依赖直觉。例如你在平时开车的时候,你按照道路标志行驶,躲避车辆和行人,拐弯时打转向灯,这些都是无意识的思考系统,通过直觉就可以迅速完成判断。而当你到了一个陌生的路口,需要选择不同分岔路的时候,你往往会慢下来,让慢思考介入,搜寻路牌上的有效信息,或者查地图,做出判断。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把人类的思考模式拆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系统。按作者的话说,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的思考系统,系统2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

在人类的决策行为模式中,两个系统都会发挥作用,但是,由于系统2的懒惰,很多时候系统1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系统1的直觉式思考模式又存在种种缺陷,容易导致人类决策中的偏见和失误。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弥补这种缺陷,用系统2去弥补系统1,用慢思考去弥补快思考,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

教你3个方法慢思考,提高决策质量

一、慢思考

我们拥有三套负责认知,决策的脑系统,分别是思考脑,反射脑和存储脑。人类是唯一拥有真正思考能力的生物,会思考的大脑是我们身份的标志,也是我们的骄傲。

反射脑能通过经验学到新的东西,并基于眼下的实时情景做出即时判断;而思考脑可以想象不在眼前的东西,凭空推想我们不曾经历的事情,甚至能想象(目前)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

对思考脑来说,唯一可行的多任务并行是在特定任务上与反射脑配合,将某些常规性任务交给反射脑自动处理,而思考脑专注于有意识的思考。反射脑的反应速度很快,可以极大地帮助行动缓慢的思考脑。如果没有反射脑来掌管那些无须思考的常规性事务,我们的思考脑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空间来完成自己的任务。

诚然,速度是思考最大的敌人。因为如果时间过紧,你的反射脑就会取而代之。如上述所言,系统1快思考总是占据优势,大多数情况都是它在做决策。

教你3个方法慢思考,提高决策质量

二、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慢下来?慢一点思考?

卡尼曼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现象,比较典型的是三种偏好和四种效应。

我们一一说明。第一种,是典型性偏好,就是人们会过度关注典型事件,而忽视了典型背后的概率。

有一个实验,先告诉你,一个人在纽约地铁里阅读《纽约时报》,然后让你猜测她的学历,她是有博士学位,还是连大学文凭都没有。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博士学位,这是基于典型性偏好做出的判断,但从概率来说,这个答案肯定是不明智的。

因为在人群里,有博士学位的人和没有大学文凭的人,相差的是很多的。而系统1对于看报纸这个典型特征的过分关注,很容易让你忽视基础概率,这就是典型性偏好导致的偏见。

第二宗罪,可得性偏好。如果一件事情更容易出现在大脑里,人们就认为这件事情更容易发生。

比如,你看新闻,发现上个月发生了一起飞机相撞事件,那你出远门就容易选择开车或者坐火车。如果依靠理性,你应该去认真计算各种交通工具的事故概率才对。

第三宗罪,因果性偏好。系统1有一个特点,喜欢对事物进行因果关系解释。它的解释是合理的吗?不一定。因果性偏好的成因,可能和人类与生俱来的合理化天性有关,所见所知的各种事物,都需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合理化解释。

第四宗罪,光环效应,是指你先接受了事物的一些信息之后,这些信息就会影响你对事物的整体判断和理解。

第五宗罪,锚定效应,指的是你评估某一个未知事物之前,先会估计一个参考答案,这叫锚定值,然后再来调整。

第六宗罪,框架效应,指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会导致你做出完全不同的决策判断。

第七宗罪,禀赋效应,是指当你拥有某个物品之后,你就会觉得它价值更大。

这八宗罪,是人类思维模式的固有特点。在它们的影响下,你的快思考和直觉判断,会导致你出现判断失误,产生偏见。

对应一下,你在平时生活中,也会有同样感受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教你3个方法慢思考,提高决策质量

三、 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做到慢思考?

1, 刻意的提示,自我提示或是外部提示。

你如果特别爱睡懒觉,起不来,那为了叫自己按时起床,就会设置一个闹钟,这就是自我提示;你让家人到点叫你起床,这就是外部提示。

当你独自奋斗、独自决策的时候,身边可能不会有多少旁观者,而当你身处一个机构之中,身边就会有很多旁观者。这些旁观者会用他们来自于系统2的慢思考,来帮你纠正自己系统1的快思考,可能导致的错误。

让决策者在决策之前,到比较轻松的环境,比如办公室的饮水机旁,听听大家的闲谈和批评,叫做饮水机闲谈。去面对这些批评虽然不容易,但是比起自己鼓起勇气自我批评,还是容易得多。而不论是听别人的闲言碎语,还是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目的都是一个,让思考慢下来,让系统2运转起来,尽量避免系统1的直觉思维和快思考,可能给你带来的偏见和失误。

2, 小憩,休息一下,让精神恢复。

对脑力劳动者来说,休息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下一个任务补充能量,打磨斧头。我们之所以需要小憩,还有一个原因是某些任务互相抵触或排斥,特别是需要跨领域切换的时候。

在我们平时工作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你切换思想去做工作,它是很费脑力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小憩一下,3,5分钟也可以,先让自己的头脑平静下来,思考一下接下来的工作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要从哪里入手?

定时放空大脑,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对保持智力生产和创意来说,这样的放松至关重要,因此,很多人眼中“浪费的时间”反而是存储脑的“工作时间”。你可以有条件的情况下,中午吃完饭小憩一会,或者去楼下买杯咖啡,换换心情,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好的放松。

3, 减少切换的次数。

人类大脑无法同时处理开车和使用电话两项任务,平均而言,30分钟不受打扰地处理一个任务效率比3个10分钟要高3倍。要提高效率和智力生产力,你必须尽量减少切换的次数。

核心因素是我们的注意力。

要合理地安排任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学会离线;第二,学会批量处理。

要发挥大脑的最大潜能,最重要的办法是彻底离线,抽出固定的不受打扰的时间,来完成专注的工作和对话。要争取离线,你必须像罗素一样,甚至还得冷酷无情,与环境战斗,与自己战斗,远离一切不重要的干扰。

在刚开始的时候,你会不适应,周围的同事也会不适应,慢慢地,就会养成一种习惯,还记得怎么培养新习惯?习惯的力量吗?想提升公司智力的第一戒律非常简单:别指望员工随时在线,鼓励他们离线完成重要工作(为思考着想),离线休息(为存储脑着想)。合理安排任务的基本原则非常简单:尽一切可能减少切换次数。

无论你的黄金时间是几点,请给它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并把最重要的思考放在这段时间来完成。

对思考脑来说,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前一天晚上提前确定第二天有哪些重要工作要做,并把它写下来,通过这种方法,了不起的存储脑会在一整夜里集中精神,漂亮地完成整理档案的工作,调动记忆,重新连接。

如果你真想发挥大脑的全部潜能,那么请把最需要创意,最困难的智力工作列为早起的第一件事,别看电子邮件。

教你3个方法慢思考,提高决策质量

总结:

我们的思考模式有快思考和慢思考,在平时的生活中,快思考占据了大部分,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慢思考去弥补快思考,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

方法有三点:

1, 刻意的提示,自我提示或是外部提示。

2, 小憩,休息一下,让精神恢复。

3, 减少切换的次数。

你必须每天反思,因为反馈和行为离得越近,改变就来得越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