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 | 40岁之后我不再与意义做斗争——读《拖延心理学》

 新用户6821qQ7i 2024-03-22 发布于安徽

40岁之前,我常常与“意义”做斗争,是向内寻求出路的痛苦过程,曾经数度迷茫、随波逐流,也试图放浪形骸、流浪街头。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斗争中,时间过了40岁。不知从哪天开始,我已经不再与“意义”做斗争了。不再追问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劳动的意义、打工的意义、亲情世情人情的意义,不再思考得失的意义。

在这些斗争中,我真正理解了黑塞的名句:当下即时永恒。

过去未必存在,未来未必存在,只有当下可能是存在的。

因此,做好当下事,善待眼前人,才是“意义”所在。

近日,我读《拖延心理学》(简·博克莱诺拉·袁 著),其中有一条感触颇深,就是作者认为拖延的原因之一是“对成功信心不足”,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说法。过去,我们以为拖延是害怕失败或者是没有明确目标或者动力,而本书转换了说法,认为拖延有可能是“害怕成功”。成功是人人都渴望的,可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却是艰难的,人们都倒在成功路上,或者是从未上路。

《拖延心理学》认为从学生到科学家,从职场新人到商界大佬,从家庭主妇到艺术家,都会受到拖延的影响。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基于他们备受好评和具有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以及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进行了一次详尽、仔细,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

在这本书中,作者找出了4个最可能导致拖延的原因: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回报太过遥远。本书通过对拖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和对大脑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让我们能够重新理解拖延并明白怎样以全新的方式采取行动。

本书还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克服拖延的方法,她们提供的方案非常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此外,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缺陷障碍、执行功能障碍等问题对拖延的影响,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回想我40岁前与“意义”斗争的过程,也是属于拖延。与其斗争,不如前行。这样追寻意义,不仅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耽误了许多本应该做的更加深入的事情。

最近,我也在反思,我能够走出这样的斗争,得益于我不断从书本中寻求答案。过去许多年,我利用一切时间大量读书,并不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为这些“意义”寻找答案。可是,书里并没有,世间也没有这样的答案,至少是没有直接可以抄写的答案。但是,这样的过程仿佛已经回答了我,为我指出了方向与道路。意义就在当下。

少年时代,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上学,手脚冻伤,吃发霉的馒头,喝浑浊的井水,远离家乡亲人求学,看着身边的同学不断辍学,我多少次想放弃,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漫天大雪中,独自坐在雪窝里大哭,不是哭那种苦,也不是哭什么伤感的事情,当时就是莫名奇妙。这是我第一为了“意义”而迷茫。

青年时代,我求学异地,生活的艰难自不必说,那是不值一提的事。最迫切的是,我将走向哪里。去哪里工作,做什么事,出路是什么,我曾经怀疑人生观和价值观,到底有没有,到底是什么。大学期间,我常常光顾那个小小的旧图书馆,差不多读完了文学那个角落的所有藏书,尽管大多数根本读不懂,比如在读梅里美作品的时候,不知道书里写的是什么,而我就是天天去读。我常常在教学楼的最高层,俯视城市的霓虹,思考意义到底是什么。

岁月蹉跎,已是不惑。再回头去看看那些时光,再重新去读那些书籍,恍然大悟,意义就在当下。

当下即是永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