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人:巢湖粑粑分外香

 远人公益 2024-03-23 发布于安徽

 

煎好的巢湖粑粑

环巢湖区域有一种特色手工美食,米面粑粑,外皮内馅,皮用精细的大米面,馅用家常蔬菜和野菜,油煎或油炸,外焦里热,香气四溢,不要太馋人。

过去不远的贫穷年代,米面粑粑平时舍不得做,只在特定的重要日子做,具有特别涵义和寓意。环巢湖区域各地做粑粑的日子不同,普遍选在正月十三或腊月二十三做,一个地区要么正月十三做,要么腊月二十三做,还没有哪个地区在这两天都做的。

米面粑粑通常被称为“粑粑”,由于在这两个重要的日子做,在不同地区又被冠以不同的名称。肥东县、巢湖市正月十三做,正月十三是龙灯“示灯”的日子,肥东县、巢湖市人又称粑粑为“示灯粑粑”;庐江县、无为市腊月二十三做,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的日子,庐江县、无为市人又称粑粑为“送灶粑粑”。

环巢湖区域,特别是近湖地区用水方便,盛产水稻,曾经对与耕作有关的“二月二(春耕节)”和夏至节这两个节非常重视,在节日当天有时也做粑粑。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做的粑粑又被称为“捽(zuó)田漏子”,意为堵住秧田里漏水的洞穴,在水稻需要用水时不漏水,祈愿农业生产顺利、水稻丰收。

1990年代,巢湖市北部的柘皋、夏阁、黄麓、苏湾等地仍然流行过夏至节的习俗,甚至“过夏至,不过端午”。夏至节当天,小麦、油菜收割已经完成,收成尚好的人家有做粑粑,这一天做的粑粑又被称为“洗脚粑粑”,应该是暂时不需在田地劳作、可以洗洗脚稍喘一口气的意思。

巢湖粑粑才包好

在我的老家,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小徐村,村里人极大地受益于改革开放,家庭收入、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等各方面在几十年内都发生了巨大的可喜变化,现在正月十三前后仍然做粑粑,二月初二和平常日子里想吃也做。

米面粑粑是一种乡愁,在老家生活过的人对粑粑情有独衷。80多岁的妈妈住在距老家20公里远的撮镇,最喜欢吃的家乡美食仍然是粑粑,表姐们每次从老家带粑粑去或者送自己做的粑粑去,妈妈都特别开心,视若珍宝。

2019年,我写文章《正月十三做粑粑》,介绍老家做粑粑的习俗和方法。写那篇文章时,就想给这种流行于环巢湖区域、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粑粑起一个相对统一的名称,想了好几个都不满意。

堂妹吴红霞嫁在隔壁的大徐村,近年来在合肥城区工作,周一至周五从事家政服务,双休日时间就做粑粑,推个小车,在居住的珠光南苑(东区)小区门口卖,比较受欢迎。我知道这个信息后,就想给她写一篇介绍性短文,印作或张贴在小推车上,希望能帮到一点什么。同时,我也想将粑粑的名称固定下来,方便传播。

油锅里的巢湖粑粑

想了又想,我将粑粑的名称确定为“巢湖粑粑”,不知道是否合适。

名称确定下来,介绍性短文也写好了,特写这篇文章以记。

吴红霞双休日售卖巢湖粑粑的珠光南苑(东区)小区门口,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连接马鞍山路与秋浦河路的至德路上,有心品尝的人可以去尝尝。

肥东县环湖名镇长临河老街、六家畈路边早点店和红石嘴公园里也长年有卖,味道不错,我买过好多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