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有万重山及物 为苍生健康发声 在《黄帝内经》上讲,春养肝。 因为春季三月,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气机条达而畅通,但是在生活中一不小心,就容易与春气相逆,逆之则伤肝。 喜欢种花养花的人,一下子就能明白养肝的原理和方法。 在冬季的时候,花草的生机归于根部,能量潜藏,只要冬天把根部的能量养好,等到春天温度、光照、土壤和湿度等外部环境适宜的时候,自然会重焕生机,开始发芽生叶开花结果。 花草等植物,和肝的属性很像,喜欢条达,升发,疏泄,如果环境出现问题,例如土壤板结,或者石头压制了其升发的属性,光照不足或者太过,都会出现健康问题。 如何养好花草呢? 先熟悉花草的属性,看它喜欢什么,然后给它创造最适宜的环境,就可以。 相应的,如何养好肝呢? 肝属木,和花草植物的属性相通,其生机在于水和土壤。 木无水则不生,无土则不达,因此肾水和脾土的健康,是肝木健康的基础环境。 如果肾水的真阳不足,脾土困于湿浊,那肝木一定是最受影响,这个时候,如果只调肝,无论如何也是调不好的。 水土温和,才能养好肝木,一团和气,生生不已。 如果脾湿而肾寒,则抑制肝木的升发之性,容易发怒而克脾土,因急于从湿浊的困滞中脱离,肝风大起而生疏泄,引起腹痛、腹泻、冒虚汗、血虚、转筋等问题。 肝木主生,所以人大部分的健康问题,都或多或少因为肝木之气郁结,肝气郁结,则人体的生命之气不生,所以出现疾病。 木喜欢升发,喜欢条达,喜欢阳光,喜欢积极向上的能量。 而艾草本身即为植物,为木之气,而且艾草本为地之阳,所以艾灸调理肝的问题,最为直接。 肝气与艾的真气相通,同气相求,艾灸能疏通肝气,助肝阳,祛脾之湿浊,暖肾之真阳,给肝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而且,你会发现,脾土湿浊,肾阳不足,肝气郁结的人,同样的艾条,艾灸出来的艾烟味道是很难闻的,情况越重的人,越难闻。 反而脾、肾、肝都很健康的人,艾烟的味道是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闻之怡神,醒脑,喜悦。 艾灸是把身体的浊气化了,净化一身之气,艾烟是有灵气、会说话的,能告诉我们现在身体的状态。 等到灸到一定的时候,自然艾烟清白,闻之令人神怡,心情愉悦,那是我们健康与艾灸同频,散发出来的正能量的磁场。 今天分享给大家两个穴位,既能健脾,又能补肾,最终能实现养肝血的效果,非常实用,可以收藏。 配穴:章门穴、太溪穴 灸法:每个穴位10~15分钟,微温 【左右滑动图片查看穴位位置】 中医上讲,我们的身体有三宝:精气神。所谓养生,就是养精气神,道家讲我们的身体里面有大药,无需外部的药物,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自愈。 这个大药,就是精气神。 所有的疗法,包括针刺、艾灸、汤液、刮痧、推拿等,最终都是通过一种外力,调体内的精气神,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其中,神是最重要的。 艾灸是通过外部力量来辅助调神调气,最重要的还要调整好我们的【神】,一切意识思维念想,都要正,像植物一样的清静,利他,感恩,奉献,无我,唯有这样,才能真正通于本原,保一生之健康。 人生往往暂迷于计较自己小我的得失,失去了本该有的快乐。 真正生命的意义,在于给别人创造了多少价值,给别人带来了多少好处。 无论是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还是整个社会的众生,为别人创造的价值越大,带来的好处越多,生命才更精彩非凡,神旺气足。 仙佛本由凡人做,我命由我不由天,命由己造,福由己求,一切靠自己。 福生无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