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源头说,我军打仗有两种打法,一是毛主席打法,二是徐向前打法

 新用户85765794 2024-03-23 发布于山东

我军能打的名将实在太多了,勇将第一的彭老总,谋将第一的林总,军神之称的刘帅,网友赞誉为战神的粟裕等等,即使千年以后,读新中国这一段历史,估计也会公认为那个年代,是中华民族将星最为闪烁的年代。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我军名将虽然多,但从源头来说,我军打仗只有两种打法。

一、毛主席打法,对于战争的宏观走向,把握极其精准,

我军很多名将都身经百战,绝大多数战争看似是将帅在前面指挥,但都脱离不了毛主席在后方的直接点拨。

在解放战争三年时间里,毛主席运筹帷幄,发了大量的电报给前线将领,指导他们如何打仗。在三大战役期间,仅仅142天,毛主席发往前线的电报就有408封,西柏坡的机要人员平均每天收发电报四五万字。

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战役,毛主席可以说操碎了心。

林总不愿意打锦州,根据萧劲光大将回忆:毛主席就发了100多份电报给四野的林总,督促林总造成关门打狗之势。林总在你来我往的电报当中,还是表示自己只准备了一桌菜,应付不了两桌客人。最后毛主席忍不住发火,怒斥林总:这个林彪胆子太小。在电报里直接写道:“你们应……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你们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如此这般,林总才表示要执行毛主席攻打锦州的战略设想。

即使用兵如神的粟裕,虽然毛主席指示过粟裕:“情况紧张时,独立处置,不要请示。”但其实打仗哪有那么顺风顺水不紧张,很多次都是情况紧张时,要毛主席亲自指示粟裕应该如何打。以南麻、临朐战役结束后为例,电报说粟裕“在惠民留驻时间太久”,“二十多天毫无积极行动”。毛主席直接指示粟裕在军事指挥上应该如何做,毛主席电报说道:国民党各军“均向刘邓压迫甚紧,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脚之势,务望严令陈(陈士榘)唐(唐亮)积极歼敌,你们立即渡河并以全力贯注配合刘邓

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非常多,就算是军中地位非常高,军政双优的彭老总,自红军开始就一直在中央红军,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是跟在党中央身边,直接听从毛主席的战略部署行事。刘帅、聂帅、叶帅等等都是这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的军事指挥背后都有毛主席的影子存在,他们只要听从毛主席的指挥去打仗,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思想,一准没错,

二、徐向前元帅,属于自己独创的别具一格打法

我军名将如云,但能够让毛泽东省心的名将也非常稀少,一个手指头都数得清,如果严格来说,真正让毛主席彻底在军事方面放心的,只有徐帅一个人。

我们读历史会发现,徐帅指挥的战争,都是自己独立指挥,甚至士兵都是自己组织以及训练起来的。

红军时期,徐帅的双桥镇战役,指挥红军第一次歼灭敌人一整个师;苏家埠大捷,徐帅创造了围点打援的经典范例;反六路围攻战役,累计歼灭敌人10万多人,是红军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这些都是徐帅独当一面,毛主席没有在背后指挥。

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在山西战役的时候,相比狂发电报给四野的林总,毛主席几乎从来不发电报给徐帅,要发也是讲一些非明确指导性的电报,比如让徐帅打太原也不需要太早,怕惊动傅作义西逃。到后面,徐帅发起晋南、晋中战役的时候,毛主席干脆一份电报也不发了。后面,徐帅各种神操作,直接消灭阎锡山9个师十余万人,超额又超额地完成目标。这种战功,毛主席完全不需要操心,只要在中央喝喝茶等战报就好了。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从源头来说,我军打仗是能够分为毛主席和徐帅两种打法。徐帅在作战指挥上,确实能够和毛主席并驾齐驱,是我军唯一一个,完全能够自成体系的军事将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