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肾炎

 新宇医馆 2024-03-23 发布于吉林

王某,男,47岁,2017年1月8日初诊。主诉:足趾疼痛1周。病史:既往嗜食肥甘,患痛风病史5年。近1周因食海物而出现足趾疼痛,且逐渐加重,求治于我。诊时症见大脚趾疼痛,皮肤色红不显,肩及膝关节亦痛,尿稍黄,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稍数。化验:血尿酸527μmol/L,血肌酐140μmol/L,尿化验正常。辩证:湿热瘀阻

  土茯苓50克 薏苡仁50克 萆薢20克 金银花30克 地龙15克 穿山龙30克 甘草15克 黄柏15克 苍术20克 皂角刺10克 威灵仙15克 虎杖30克 红花15克 防己15克 桃仁15克 川芎15克 神曲15克

服药7剂,足趾痛明显减轻,几乎不痛,膝关节痛亦减轻。继服上药加减30剂,足趾及肩膝关节疼痛消失,血尿酸为400μmol/L,肌酐正常,从而痊愈。

   分析:本案为尿酸性肾病,临床少见蛋白尿,血尿酸与血肌酐同为代谢产物,均由肾脏代谢出体外,降至正常常需坚持服药。本例土茯苓淡渗利湿解毒,萆薢分清化浊、除湿利关节,薏苡仁主治久患风挛痹痛、利湿消肿,双花清热解毒,和而利水除湿,以利尿酸排出;威灵仙反佐散结通络,皂角刺化痰散结、止痛效果尤佳,地龙、穿山龙搜风通络,去顽痹麻木僵硬,缓解疼痛。土茯苓治疗痛风有效,可降尿酸,常与苍术、黄柏配伍,疼痛重者土茯苓、萆薢、车前子,虎杖须重用,土茯苓常用至30~50g《本草纲目》谓:“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张琪教授临证之时每逢遇到此类患者。血尿酸高于正常,无论痛与不痛,均可大剂量应用土茯苓。

   尿酸性肾病亦称为痛风肾病,痛风病名首见于丹溪《格致余论》,该书中痛风门所描述之症状如“痛有常处”。“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等,其病机则为饮食厚味,外感寒邪,湿热须浊壅滞,气血为之痹阻等。《格致余论》所举之三病案如性急作劳、饮食厚味、两腿痛甚等当展尿酸性肾病。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以素食肥甘厚腻,或由先天桌赋不足,或由外感风寒湿物而致使湿浊之邪内生,流注关节,阻滞脉络,不通则痛而发病,病久或伤及脾肾,或挟瘀血痰油或湿热炼液成石,而致变证丛生。
   1. 湿热痹阻
  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阴虚阳之体,感受外邪侵袭,邪气人里化热,流注经络关节或风寒湿邪日久缠绵不愈,邪留经脉,人里化热,气血痹阻,而致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不能屈伸,得冷则舒;小便黄赤、灼热或涩痛不利,大便黏滞不爽或秘结。《证治准绳·痹》:“热痹者,脏府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阳遭其阴,故痘痹爚然而闷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之状,唇口反裂,皮肤色变。”湿邪黏腻,入里化热,致成湿热,湿热蕴干体内,阻遏气血运行,肾脏虚损;湿热之邪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而小便黄赤、灼热或涩痛不利。
   2.寒湿阻络
  正气不足,风、寒、湿邪合邪而以寒邪为主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夜尿多,小便清长。《金责翼·痹症统论》:“痛痹者,寒气偏胜,阳气少、阴气多也。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气人经而稽迟,注而不行也。”此有内外二因,外因多与严冬涉水、步履冰雪、久居寒湿之地,导致风寒湿邪以塞邪为主侵入机体有关。内因则主要与脏腑阴阳失调,正气不足有关。其病是在正气虚弱的前提下,风寒湿邪,以寒邪为主侵袭,痹阻于经络、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而致脏腑虚损,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肾中藏有真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寒邪中里,致肾阳虚,膀胱气化无力,而夜尿多,小便清长。

   3.脾肾虚衰,湿浊瘀血
  肾脏疾病日久,肾元亏虚,脾运失健,气化功能不足,开阖升降失司,则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藏不藏,当泄不泄,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水液内停,泛溢肌肤而为肿,行于胸腹之间,而成胸水、腹水;肾失固摄,精微下泄,而成蛋白尿、血尿:湿蕴成浊,升降失司,浊阴不降,则见少尿、恶心、呕吐。其病之本为脾肾虚衰,水湿、湿浊是其主要病理因素。但久病入络,可从虚致瘀或从湿致瘀,而见水瘀互结,或络脉瘀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