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月4日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外,这5样美食也要记得吃,祈福安康

 风烟食录 2024-03-24 发布于山东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融合了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深入,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进行祭祖扫墓、追思先人的日子。
清明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4月4日-6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的位置。清明时节,大地回春,生气旺盛,阴气衰退,象征着大自然的更新换代,“吐故纳新”,呈现出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表明清明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农耕活动的关键时期。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着紧密的联系。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晋国的典故,晋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在逃难过程中,随臣介子推曾割股救主。重耳回国继位后,错失了奖赏介子推的机会,介子推不愿邀功,与其母隐居山林。得知此事的晋文公为了表示悔悟与哀痛,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此纪念这位忠贞之士。后来,寒食节逐渐与清明节合并,形成现今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家家户户会前往祖先墓地清扫修整,摆放祭品,焚烧纸钱,叩拜祈祷,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描绘清明节情景的诗词歌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词进一步丰富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清明节的饮食文化在中国各地异彩纷呈,它既与节气特点相结合,又深深融入了各地民俗风情和历史传承。4月4日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外,这5样美食也要记得吃,祈福安康!
1:青团!青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寒食节,寒食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纪念忠臣介之推而设立,规定这一天禁烟火,只能吃冷食。清明节与寒食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但在唐朝之后,两者逐渐合并,清明节继承了寒食节的一部分习俗,其中包括吃冷食。青团作为一种冷食,因其易于制作且便于保存,成为了清明时节的理想食品。
青团的主要成分包括糯米粉和用春季新鲜的嫩艾草、麦苗或其他绿色植物汁液染色的外皮,馅料有豆沙、芝麻等。绿色的外皮象征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同时与清明扫墓祭祖时亲近大自然的活动相呼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关于青团起源的故事有许多版本,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是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据传太平天国将领陈太平在逃避清军追捕时,一位农民巧妙地利用艾草汁染色的糯米团子蒙混过关,成功将食物送给他。这个故事赋予了青团智慧与勇敢的象征意义,同时也加深了其与清明节之间的关联。
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也是家人团聚、表达亲情的重要时刻。青团的“团”字在中国文化中有团圆之意,因此,清明节吃青团也被赋予了祈求家庭和睦、子孙满堂的美好寓意。
2:清明蛋。古时候,清明节与寒食节紧密相连,寒食节有禁火的习俗,人们会选择容易保存且无需烹饪的食物,如鸡蛋。此外,在古代的上祀节(类似于今天的清明节),人们为了祈求生育繁衍,会将各种禽蛋煮熟并涂上颜色,制成“五彩蛋”,投放水中供他人捡拾食用,以求得生育吉兆。
鸡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生命诞生和繁衍的象征。早在许多神话传说中,如盘古开天辟地、商朝始祖契的诞生等,都有鸡蛋孕育生命的故事。清明节恰逢春回大地、万物生长之际,鸡蛋便成了生命力和新生的象征。
清明节吃鸡蛋还寓意着圆满与平安。圆润光滑的鸡蛋象征着完整无缺的生活和幸福的家庭,而食用鸡蛋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
不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蛋类习俗,有的地方在清明节会煮食普通的鸡蛋,寓意消灾避祸,保佑一年平安;而在某些地区,则流行“碰蛋”游戏,尤其是孩童间相互碰撞手中的熟鸡蛋,看谁的蛋壳更坚硬,寓意斗智斗勇,传递欢乐与祝福。
3:馓子。清明节吃馓子的习俗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节附近,起初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馓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主要由面粉、油等原料制成,经过搓条、盘绕、油炸等一系列工艺后变得香脆可口。馓子因其酥脆的质地和长久不变质的特点,适合作为寒食节时期的冷食,即使过了几天仍然可以保持原有的口感。
馓子的制作过程复杂精细,成品造型美观,环环相扣,象征着家族血脉的延续不断和团结一致的精神。清明节吃馓子不仅表达了对先人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人们对家庭和睦、子孙繁衍的美好祝愿。
虽然现在大多数地区已经不再严格遵循寒食节禁火的习俗,但清明节吃馓子的传统却得以保留下来,成为清明节期间一种标志性的应景食品。这一习俗历经千年变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每逢清明,人们除了祭祖扫墓,也会自制或购买馓子享用,以此来重温历史的记忆,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
4:清明螺。吃清明螺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尤其是江南水乡地区尤为盛行。清明时节,天气转暖,雨水充沛,生态环境适宜,此时的螺蛳经过一冬的休眠,体内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肉质最为肥厚鲜美,且无泥腥味,是最适合食用的时候。所以有“清明螺,赛过鹅”的说法,意味着清明节前后食用的螺蛳口感堪比肥美的鹅肉。
清明节本就是我国传统的祭祖扫墓节日,民间认为清明前后食用螺蛳,可以帮助消除眼疾、有益身体健康,体现了古人对身体健康的关照和对先人的缅怀之情。过去经济条件有限,普通人家可能难以负担得起昂贵的鹅肉,而螺蛳则是寻常百姓家唾手可得的美味。清明节吃螺蛳,寓意着贫穷并不妨碍人们享受生活的美好,体现了劳动人民在艰苦条件下乐观向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活智慧。
5:暖菇包,暖菇包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它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故事与文化内涵。暖菇包的制作原料中有一种叫“暖菇”的野生草本植物,学名鼠曲草,这种植物在清明前后大量生长,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说,暖菇包的制作与祭祀习俗紧密相连,起初是泰宁当地人在清明时节用来敬奉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的祭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暖菇包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节日美食,人们在清明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亲手制作,互相赠送,亲友团聚时一起品尝。
暖菇包的制作选用了清明时节特有的暖菇草,体现了中国人顺应自然、讲究时令的传统饮食文化,即“不时不食”。清明节本身就是一个融合了寒食节与祭祖扫墓习俗的节日,暖菇包作为祭祀用品,寄托了人们对先人的追思和对丰收的期盼。
暖菇包的制作方法独特,通常会将新鲜采摘的暖菇草洗净切碎,浸泡后取其汁液与糯米粉混合揉成面皮,然后包裹各种馅料,如猪肉、豆腐干、笋丁等,蒸熟后的暖菇包色泽翠绿,口感柔软,香味独特,深受当地人喜爱。
清明节除了丰富的饮食习俗外,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民俗活动,清明节最主要的传统活动就是扫墓,也称为“祭扫”、“上坟”。人们会回到故乡,清理祖先墓地,祭奠先人,上香、烧纸钱、献上鲜花水果等祭品,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清明时节,大地回春,人们常常选择在清明节外出踏青,欣赏春光,锻炼身体,这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适时而动”的体现,有利于身心健康。插柳是清明节的一项传统习俗,源自古人认为柳树生命力旺盛,插柳可以驱邪避疫,保佑家庭安康。人们会将柳枝插在门楣上或佩戴在身上。
清明节放风筝是民间流行的娱乐活动,人们相信风筝可以带走晦气,放飞心中的忧愁,同时也是对生命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清明节期间,古人会举行蹴鞠比赛,这项活动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蹴鞠被视为健身和娱乐的一种方式,也与春天的活力和生机相对应。
荡秋千在清明节也是受欢迎的游戏项目,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寓意着荡掉烦恼,带来好运。江南蚕乡在清明节期间会有迎接蚕神、祈求蚕桑丰收的活动,如嘉兴等地的蚕花会。
有些地方还有制作五彩蛋、编织五彩丝绳等习俗,将它们作为吉祥物佩戴,象征着生活的多彩和生命的延续。
好了,今天就这样,我是风烟食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我们要坚守信念与梦想,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与挫折,努力追求理想和目标,为自己书写精彩人生故事。经过风雨洗礼,才能欣赏到彩虹的美丽。陌生人,加油!
自家的视频号【纳兰南汐】,各位小主,帮忙点点关注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