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情人节,街道上人来人往,唯有我这只单身狗,在墙角瑟瑟发抖缩成球…… 哎,慢着!仅靠自己就想成球? 你知道细胞要想成球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吗? 嗯,首先当然是不能一直孤寡啦!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多个细胞成团才能实现成球…… 所以,生而为人,如果孤寡那你连缩成球的资格都没有!不过没关系,咱们寡王一路硕博嘛~ 好啦,接下来进入正题—— 细胞球体形成实验(sphere-formation assay)是将单细胞悬液均匀铺在非依赖型(anchorage-in-dependent condition)培养皿中培养,大部分贴壁细胞因没有贴壁的条件通过 anikosis 途径走向细胞凋亡,而部分细胞可在这样的环境下由单个细胞生长成一个细胞团,且能在体外进行多次传代。而且,在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中发现,当细胞球体接种到动物模型体内,能够长出肿瘤并能连续多次种植,提示细胞球体内富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肿瘤干细胞。因此,细胞成球实验常被用于富集肿瘤干细胞。成球大小及数目是衡量肿瘤细胞干性的重要体现,一般用细胞球形成效率(Sphere Formation Efficiency,SFE)表示。 实验材料 (1)超低吸附培养皿:可以选择 6/12/24 孔板; (2)基础培养基:视细胞情况而定,例如 1640 或者 DMEM/F12; (3)B27(50X):B27 包含抗氧化剂、蛋白,维生素和脂肪酸,这些养分可保证细胞快速增殖,且抗氧化成分可以减少细胞氧化损伤; (4)重组表皮生长因子(EGF):EGF 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生长因子,对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起着重要作用,进而促进细胞新陈代谢; (5)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又称 FGF2,其作用是使细胞保持未分化的状态; (6)胰岛素(Insulin):在无血清细胞培养液中,常添加胰岛素来维持细胞生长,调节细胞对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摄取、利用和贮存,同时抑制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 实验步骤 (1)将状态良好的细胞消化后离心收集,并用 PBS 清洗 2 次; (2)细胞计数并用超低吸附的细胞培养板培养细胞,密度视细胞生长速度而定,可参考该细胞株进行平板克隆实验的密度; (3)使用上述实验材料进行干细胞培养,注意是无血清培养! (4)每天观察细胞的成球情况,并在显微镜下拍照记录细胞的成球情况(高低倍镜下最好分别 3 个以上视野)。 图片来自百度 图片来自百度 怎么样,这个实验还是很简单的吧?不过要做到坚持观察也是需要一定的恒心的呢! 下一篇再给大家介绍成球实验的结果数据处理吧~(大约需成球培养十天左右) 好了,祝大家情人节快乐!每天都要开开心心的呀!
|
|
来自: imtravelingha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