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方出自《丹溪心法》,这四类见证,投之即效

 陈潮祖医学论坛 2024-03-25 发布于四川

胃苓汤出自《丹溪心法》,由平胃散五苓散组成,乃朱氏专为寒湿困脾、肾失气化、水液失调导致的脘痞腹胀,食少便溏,肢体重痛,或水泻,或水肿,舌淡、苔白、脉濡者而设。陈潮祖教授详细论述了掌握此方的四大见证、五个要义,使后学者更能一目了然地把握此方的临床运用。

剖析方证病理:吾师分析此方可以用于四类见证:

①水泻,大便清稀如水,一日数行;

②水泛为肿,下肢尤甚;

③湿阻中焦,脘痞腹胀,食少便溏;

④湿滞体表,肢体重痛。

四类见证若按脏腑定位,应是脾肾功能失调;兼见舌淡苔白,若按八纲辨证,病性属寒;若按气血津液辨证审察基础物质的盈虚通滞,当是津液失调。

所以此证属于脾不运湿,肾失气化,水液失调机理。

多因外感寒邪,内入脏腑,或内伤生冷,直接伤脾,以致脾运失司,湿凝气滞,表现为脘痞腹胀,食少便溏,甚至大便清稀如水,一日数行;津凝为湿,滞于体表,遂致肢体重痛,甚至水肿。

此证虽以脾不运湿为主,亦当归咎的气化失常,因为舌淡苔白便是阳虚佐证。

精解组方原理陈潮祖教授指出,诸症治疗精要在于燥湿运脾与化气行水并举,促使脾肾功能恢复,水液运行无阻,诸症可以向愈。

故此方以平胃散与五苓散两方相合而成。

平胃散是治寒湿困脾的主方,体现燥湿化浊法则,用于脘痞腹胀、食少便溏、肢体重痛等症,颇为合拍。

五苓散是治肾系气化失常的主方,体现化气行水法则,用于吐、泻、水肿等症亦合符节。两方相合,能收燥湿运脾、化气行水功效,体现了脾肾同治的配方法度。

——本文摘自《陈潮祖临证精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