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八佾篇》小结

 鹤纭 2024-03-25 发布于辽宁

   八佾篇共26章,其主要内容都是围绕着“礼”这个主题而展开的,本篇通过列举了一些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事例,记录了孔子坚定不移维护礼制的态度和执着,而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观点,揭示了儒家仁先礼后、礼之本为“仁”的思想内涵,同时,也阐述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

一、浅析《周礼》

    周代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为儒家十三部经典之一。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

    周朝伊始,为配合政治上维护宗周统治的分封制,周公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全面革新,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和改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制定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

   《周礼》在当时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基本结构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核心理念是“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具体内容则是以“设官分职”的形式,勾勒出一整套国家治理体系。其内容不仅涉及古代官制、军制、田制、礼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还涉及古代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制度。换言之,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周礼》是通过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来体现的,分为五大类:①吉礼(五礼之冠,祭祀天神、地祇、人鬼);②凶礼(哀悯、吊唁、忧患之礼);③军礼(师旅操演、征伐之礼);④宾礼(接待宾客的礼仪);⑤嘉礼(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包括婚、冠之礼;贺庆之礼…)。总之,《周礼》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

     《周礼》的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其意义在于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和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其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关于《周礼》的作者,通常被认为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历史上还有其它说法,不足为奇。

二、从《八佾篇》中僭越周礼的事例,以观孔子对《周礼》的态度

     孔子生活于春秋后期,西周时期创建的礼乐文化制度已经不能有效规范社会秩序,这就是“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孔子推尊周礼,其实质就是为了重建社会秩序,恢复礼制。

①八佾舞于庭;②三家(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者以《雍》彻;③季氏旅于泰山;④鲁文公的五年之褅祭;⑤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孔子认为礼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的重要工具,所以对上述那些僭越礼制、不守本分的事,孔子从失望、愤愤不平到不忍观之,“吾何以观之哉?”,在此篇中,孔子又批评了管仲的僭越礼仪行为是器量小矣的表现,最后发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愤慨。

    在《论语.八佾篇》中,有一些章节,记录了孔子对周礼的推崇、敬畏和践行。体现在:

①“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段话中,孔子即肯定了《周礼》是在夏商二代的基础上,去粗取精,集众家之长发展完善而来,郁郁乎文哉,“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同时,孔子又表明追随、认同、遵循、弘扬周礼的鲜明态度,“吾从周”。

②祭祀是《周礼》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周代祭祀制度的实施,体现了先民对于神灵崇拜的虔诚和对于祖先的敬重之情。孔子虽重视形式上祭礼,但更注重内心应该具有的虔诚之情感,所以才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的感叹,因为孔子维护和尊重周礼,所以参加祭祀活动,心持虔诚,行礼谨慎认真当在情理之中。

③“子入大庙,每事问”,并不是指孔子不懂礼制而每事问,实际上,孔子熟知夏、商、周三代之礼,即使没有资料和贤人所佐证,“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但孔子出自对周公的敬畏和尊重,一丝不苟的行事风格,表现得非常谦虚和谨慎,这在孔子看来,恭谨的本身就是礼,敬才是真正“礼”的核心表现。

④“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这句话是孔子无奈中的喟叹,也算是烦恼吧,依照做臣子的礼节去服侍君主,却被世人认为是在谄媚,的确令人郁闷。

      我理解为:一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现状,很多人已不守君臣之礼了,诚然,那些真正恪守礼节的人反而被看作是异类,甚至受到嘲讽或攻击,好在孔子是圣人,有定力,不为外在议论所迷惑,在礼的内在和外在方面始终如一。二是孔子希望君臣关系由礼来调节,但是不能过度,如所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作为占据着绝对主动地位的君主,应当先在礼的方面作出表率,才能令臣子信服,让臣子尽心竭力地为君做事。

⑤“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是孔子对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时意味深长的回答,体现了孔子对于礼制的尊重和维护。在孔子看来,杀一只羊,起码“告朔”的形式还在,只要形式在,后人还可能追根溯源的还原“告朔”之礼,从这点可以看到,孔子对周礼的坚持和执着。“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也是上天赋予孔子的历史使命,所以才有了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14载,不辞艰难,弘扬周礼和儒学的伟大壮举。

三、礼与仁的关系

     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仁是礼的内在价值内涵。

    怎么理解“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心中要有爱别人的善良心境。换个角度说,仁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心境,仁又是一种内在素养,这种素养是以善为底色的,一切行为如果都有了仁的价值内核,那么所呈现就都会有礼了。即心中怀有“仁”,行动出来才会有“礼”。

    “礼”是按照道德理性要求制定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的总称。礼即具有普遍性,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会有所损益,但其本质不会改变。

   孔子言礼,重在礼之本,礼之本即仁。礼可随时而变,仁则亘古今而一贯更无可变。

     在《论语.八佾篇》中,关于“礼”与“仁”之间关系体现在: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乐必依凭于器与动作,皆表达在外者,而人心之仁则蕴蓄在内,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礼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才会符合孔子之礼乐的标准,也就是说,若无内心之仁,礼乐都将失去意义,但无礼乐以为之表达,则仁亦无落实畅遂之所。

     当林放请教礼之本时,孔子便借以此问题来说明礼的涵义:“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认为“礼”的根本是真诚的情感,而不是虚华浮饰的形式表现,“礼”贵在得宜适中,奢者过于文饰,流为浮华。俭者不及于程节,嫌于质朴,铺张奢侈和俭约节省是两个极端,都不是尽善尽美,关键要有诚心。

②在《论语.八佾篇》中,通过子夏与孔子的对话,引用于《诗经.硕人》中的一句话“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孔子“绘事后素”的观点,这其中也蕴含着“仁先礼后”的深刻寓意。      在儒家⽂化中,⼈之“素”就是忠信仁义等美德。这里的“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化⾮常注重礼,⽽其礼必须以忠信仁义为本。⼦夏从孔⼦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的称赞。孔⼦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的情操应是统⼀的,如同绘画⼀样,质地不洁⽩,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论语.八佾篇》中,孔子大加赞赏了《诗经》开篇之作《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中和之美。同时孔子教育宰我的那段话“成事不说,遂事不谏,即往不咎”,则是人们待人处事所必具有的智慧,即不再沉迷于过去的错误和过错中,吸取经验教的,才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