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1234567”式办学思路

 资源868 2024-03-25 发布于河南

★ 办学目标 ★

办家长满意学校,育社会有用人才

★ 育人目标 ★

品行高尚、身心健康

基础扎实、素质全面

★ 校训 ★

崇德 益智 健体 尚美

★ 校 风★

勤奋 求实 团结 进取

★ 教风 ★

爱心育人 衷心执教

★ 学风 ★

勤学 守纪 善思 合作

★ 办学理念★

质量立校,育人为本

★ 师范精神 ★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 价值追求 ★

尊重规律,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做有温度的教育。

尊重规律: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面向全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放弃每一名孩子,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自由、协调的发展。

尊重差异:每个人都有优势智能,立足学生差异,给每一名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一级台阶上都站着成功者。

张扬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强势智慧。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让学校的每一个场所都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校“1234567”式办学思路

学校现任班子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必须是“一群人,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的“常抓、抓长”的持续性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家庭教育现状,提出了“1234567”式办学思路,逐步推动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模式解读

“1”:一个“中心”——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要形成正确的质量观;要抓住“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两个“平衡”——坚守与改变的平衡。坚守优势;改变不合时宜的认识,回归到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的“因材施教”。

“3”:三大“注重”——注重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兴趣;注重创设学习的真实问题和情境;注重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发展。

“4”:四大“回归”——从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的回归;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回归;从书本知识到生活知识的回归;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的回归。

“5”:五个“人人”——人人都有参与感;人人都有成就感;人人都有主题性;人人都有协作性;人人都有创新性。让每位教师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6”:六大平台——实践活动;艺术体育;文化活动;学生社团;心理疏导;主题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健康成长的机会,激活学生学习内生动力。

“7”:七个“零度”思维

二、详细内容

(一)抓一个“中心”——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难以生存。但是,我们抓教育教学质量不能只靠苦教苦学来实现。

1.要形成正确的质量观

教育教学质量的外显形式是教学成绩的提高,内在实质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不论是外显形式,还是内在实质,学生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内部因素。每一个学生的素养得到发展了,学校的综合成绩自然也就提升了。而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外部因素。学生,尤其是初中、小学的学生属于无行为能力的人,他们对自身的规划、前途意识还没有形成。那么,他们内部因素的激发就要靠外部力量的干涉来实施。搞清楚了事物发展的内外因素,以及外显、内在情况后,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提高质量。

2.要抓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必须明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只有坚定不移地向课堂要质量,向40分钟要效益,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保障。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移。用学生活跃的课堂思维和出色的课堂表现来取代教师精彩的课堂表演,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适度的主导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那么,如何使学生“活”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

(二)抓两个“平衡”——坚守与改变的平衡

学校是发展和传承文化的主阵地。文化的发展需要积淀,也需要创新。坚守就是积淀,创新就是求变。要在稳中求变、变中求静,既不是任性而为,更不是肆意妄为。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坚守什么和改变什么?

1.坚守

(1)坚守优势

学校探索和总结出了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理念和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有效教学模式,旨在以学生为主体,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点燃学生学习激情,让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秉持“对孩子——从平等、激发内在动力开始,对制度——以人性化管理为出发点的原则;对教师——让每个教师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的管理理念。上下齐动,凝心聚力,在逐学期、逐学年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

(2)坚守文化特色

二十多年来,师范人在物质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努力追求学校发展”的价值观已成为学校文化的主体。广大教师追求人气旺、风气正的工作氛围,把和谐、自律当做自我管理标准,把敬业、奉献作为精神追求。每位教师都能践行教育初心,坚持育人为本、科研兴校、教学相长、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目前,我们正行走在积淀的路上,努力提升办学品味,彰显具有地域文化的办学特色。

(3)坚守教育的“三底”

一是坚守教育的“底线”,懂得遵循做人、做事底线。二是坚守教育的“底色”,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命底色应是阳光、自信、热爱生活的,对未来抱有希望,不畏成长中的艰难。学校教育有责任给孩子的生命打上明亮温暖的底色。三是坚守教育的“底蕴”,让青少年走出只能依靠直接经验认识世界的思维局限,获得走进文化世界的工具,拥有借助文化知识不断学习、探索、创造未来世界的能力。

2.改变

(1)改变只重视成绩的教育为全方位、多角度的合力式教育。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内在动力;通过日常管理养成学生行为规范;通过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只有合理的组合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换个思路抓教学”不是不抓教学,而是多措并举、齐心协力,多方位形成合力,用合力来提高学校知名度。只要我们合力解决了学习外围的基础性问题,成绩的提升是必然的。

(2)改变学生观

学生是我们施教的对象,但绝不是施教的工具。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此理念下,师范人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挖掘学生发展潜能,把学生置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来培养。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自身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与成人之间的巨大差异。教师要能读懂学生,分析学生学习失败的原因,努力引导、培植学生的闪光点,用包容的心态让学生在“严而不苛”的环境中成长。

(3)改变教学观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让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不提倡延长或占用时间,改拖堂为候课,该放学时,立即让学生回家。敢于改变或尝试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同时重在指导学生学法。

(4)改变评价观

我们的评价要多元化,定性与定量结合。我们要清楚,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不完全是甄别。规避评价的功利化,建立发展性、导向性的评价,以教育的本质目的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

(5)改变家长观

(三)三大“注重”(这三大注重,是新课改理念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

1.注重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兴趣。

我们的施教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而有思想的个体,在深度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知道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兴趣爱好,才能做到更有效益的施教。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学”来进行,以灵活性和针对性为施教原则。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性特长。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是其实际的认知状况与期望达到的认知状况之间的差距。教师在施教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状况、学习需要、兴趣特长及其认知发展特点等方面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做到有效的教育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长。否则,很难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2.注重创设学习的真实问题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学习的本质就是对话,而“学习的快乐就是走向对话”。这里的“对话”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转化成问题、创设成情境,引导和启发学生以真实的问题掌握所学知识的过程。

3.注重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发展

(四)四大“回归”

1.从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的回归

学科知识不等于教学,学科知识是指本学科的知识,而学科素养是指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科知识得到了培养。

2.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回归

被动接受,学生就成为教育教学的工具。而主动学习是学生有真实需求,有学习内驱力。效果可想而知。

3.从书本知识到生活知识的回归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各学科课标都明确说明“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学科知识”,特别强调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的回归

(五)五个“人人”

1.人人都有参与感。

学校的发展要靠每位教师,每位教师都有对学校发展献言献策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大家有好的建议和意见,可以无所顾忌地反映到学校。只有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才能使我们的这个大“家”越来越好,才能把学校发展推向另一个高度。切忌:我只负责我的事,其他事与我无关;我只上我的课,学生管理与我无关等消极现象。

2.人人都有成就感。

每位成员有好的想法可以大胆实施,有好的做法大家一起学习、共享。树立主人翁意识,要想言、敢言,积极出谋划策。学校要广开言路,发挥众人所长,对提出好方法、好策略的教师要给予奖励和肯定,积集体智慧,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3.人人都有主题性。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广泛学习和深度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想、教学风格和教育手段,具有可学习性和榜样性。

4.人人都有协作性。

一个集体要取得持续性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协作的团队。团队离不开成员和部门的配合与帮助。有了协作性,就有利于保持和加强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让事情做得更加圆满。

5.人人都有创新性。

(六)六大平台

学校始终践行着“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深入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为每个孩子搭建成长的舞台,为每个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以活动为载体,激活学生学习内生动力,让学校成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逐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1.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科技创新,手抄报,生物绘图,实验操作,厨艺展示,研学。

2.艺术体育

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熏陶学生性情:艺术展演,乐器班,绘画班,合唱队,歌咏比赛;锻炼学生体质,提供充足的运动参与机会,提高运动技能,全面发展学生体能和身心健康调节能力: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运动会,体育测试,体育节。

3.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大方、大胆的品质,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经典诵读,文艺展演,课本剧表演,讲故事,读书心得交流。

4.学生社团

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提高责任意识:培优班,书写,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会,广播站。

5.心理疏导

6.主题教育

(七)七个“零度”思维

学校注重开局科学筹划、过程跟踪问效、全程反馈对接,做到常提出要求、常提醒问题、常督促落实、常讲评实效,坚持了解情况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检查督促到一线、服务保障到一线,实时提高执行力,凝聚团队战斗力,确保末端有力有序有效落实。

1.零心态:回归原点

任何变革,总是缘起于文化观念和思想意识的觉醒。学校的变革首先是心态的归零:零心态,学校发展、改革必须回归原点。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学校改革发展究竟为了谁”的问题。

2.零距离:贴近实际

贴近学校实际。即贴近学生实际、家长实际、教师实际、学校发展现状、学校文化实际等。教育需要坚守,更需要创新。无论是常规管理、教学教研、制度建设、经营家长等,学校都不能一条路走到黑,要敢于跳出“舒适区”,敢于否定自己,居安思危,不断创新学校发展的思路。

3.零等待:即刻行动

学校发展、变革,无需观望、无需等待,立即行动。每位教师,特别是中层干部要摆脱“等靠要”的思想,积极行动起来。有句话说得很好:“别犹豫,迈左脚与迈右脚都一样”。

4.零条件:全力以赴

学校发展、变革不能等待所谓条件的成熟。等待,条件永远不成熟;条件,只会在发展、变革过程中变得成熟。全情参与最为关键,要求每位教职工都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全身心投入。

5.零滞后:专业为王

学校发展、变革,需要每一位教师学会适应改变。教师要改变学生观、家长观、课程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昨日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不了今天的问题和困难。教师不能只是规定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还应该是学校课程的领导者、研究者、推进者。这倚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倚赖于专业文化的觉醒。要改变教师只把课程当作学科教材的狭隘观念,形成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课程观。

6.零障碍:拥抱问题

7.零排斥:多维联合

(未完)

学校“1234567”式办学思路

《学校办学理念材料汇编》(精编版)新鲜出炉!新品上架!汇编包括学校办学理念的实施方案、办学思路、理念解析、理念解读、经典案例和精神文化等内容,具体目录如下:

一、实施方案

1.学校办学理念实施方案

二、办学思路

1.学校“1234567”式办学思路

三、理念解析

1.学校办学理念解析

2.学校办学理念解析

3.学校办学理念解析

4.学校办学理念解析

四、理念解读

1.学校办学理念解读

2.学校办学理念解读

3.学校办学理念解读

4.学校办学理念解读

5.学校校园核心文化理念解读

五、优秀案例

1.学校办学理念案例

2.学校办学理念案例

3.学校办学理念案例

4.学校办学理念案例

5.学校办学理念(汇总版)

六、精神文化

1.XX实验学校学校文化建设汇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