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5】“屠龙中年”董卓

 where5 2024-03-25 发布于四川

今天是2024年3月25日

这是馒头说第 790 篇文章

几年前的“馒头说”公号

有不少写得比较随意的文章

但题材我感觉又不错

我有时候会“捞”出来

再重新修改润色一下

比如这篇关于董卓的

是当年回答一位读者提问的

凑着今天这个时间点,

就修改后再发表一下


【今日由头】

191年3月25日

董卓被封为太师

1

东汉末年,在陇西郡临洮县一带,有这样一个少年。

他从小喜欢行侠仗义,云游四方,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走遍了西北部羌族人聚居的地区,和很多羌族头领的交情都非常好。后来少年回到陇西郡的老家,踏实务农,淡出江湖。但当初和他交好的羌族头领们都来找他,少年把他们迎入家中。为了尽东道主之谊,他把家中的耕牛杀了来款待他们——耕牛是当时农户家里最宝贵的财产,关系到全家的生计。

羌族的头领们大受感动,回去后收集了各种财物,又赶了1000多头牲畜,作为给他的回赠。

少年慢慢成了青年。

这个青年勇武过人,在同龄人中相当出挑。他的一大标志,就是身上两边都挂有弓箭袋,不仅能边骑马边射箭,而且能左右开弓,箭无虚发。这位青年从了军,在担任军司马(大将军的属官)的时候,跟随当时的名将张奂讨伐并州,立了大功,升职为郎中,得赏赐细绢九千匹。

九千匹细绢在当时不是一笔小财产,但这位青年把它全部分给了部下的官兵,自己一匹没拿。

青年慢慢变成了中年,并步入老年。

但他勇武依旧,且颇有智谋。有一次,已经升任中郎将的他被派去讨伐在凉州起兵造反的韩遂,被几万军队包围,弹尽粮绝。他不慌不乱,在部队回程路上的一条河上筑起了堤坝,摆出要捕鱼补充粮草决死一战的姿态,但其实率军悄悄从堤坝下撤退了。他的部队一走,就下令决堤放水,等敌军发现准备追击时,却因为河水过深而无法渡过,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部队绝尘而去。

当时朝廷一共派了六路大军讨伐,五路均遭惨败,只有他率领的这一路全身而退。

如果只述说他从少年到青年到老年的这三个故事,即便不熟悉东汉末年的历史,也知道他肯定是一位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名将。

没错,他不仅是将,还做了相;不仅史书留名,还留了不小的名。

只可惜,不是好名声。

没错,他就是董卓。

Image

电视剧《三国》中董卓的剧照

2

关于董卓出生于哪一年,已不可考,综合各方面资料推断,大概是在公元130至135年之间。

董卓在家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父亲叫董君雅。这个名字颇似现在某零食品牌的父亲,当时是一个县里的派出所所长。

董姓在当地算是大族,但董卓不能算是高干子弟,最多是一个基层干部的孩子,所以他能走到后来的位置,当然有时代和机遇的原因,但和他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董卓虽然年少成名,仕途却也并非火箭式蹿升,算是一步一个脚印,在50岁出头的时候被朝廷封为前将军,兼任并州牧,正式成为封疆大吏,一代豪强。

Image

东汉末年,全国分为十三个州,并州大致在山西太原一带,“州牧”相当于现在的几个省行政财政一把手,兼军区司令。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前浪不断死在沙滩上。后人熟悉的曹刘孙袁孔陶这一批豪杰,其实是后辈了,真正的前辈是董卓他们这一批。

而在这批人里,董卓当初绝对不算最出挑的,也是资历最浅的。

即便是在董卓的老根据地西凉地区,当时最有名的是“西凉三明”皇甫规,张奂和段颎。只是这三个人里除了皇甫规的侄子皇甫嵩在《三国演义》里跑了几把龙套之外,三个人连名字都没出现过。但这三人当时无论从资历、名望还是实力,其实都远胜董卓。

然而这三人后来都走了下坡路,偏偏就是董卓,最后搞的动静最大。

这和董卓在成为实力派后能看清形势,也有不小的关系。

公元188年,西凉羌族势力已弱,狡兔死,走狗烹,朝廷封董卓为“少府”(位列“九卿”,大致相当于皇室大总管),试图让他交出兵权。

此时的董卓早已不是当初的懵懂少年,当即就上书婉拒——理由是这样的:

“吏士踊跃,恋恩念报,各遮臣车,辞声恳恻,未得即路也。”

简单来说就是:我的士兵和我感情太好了,他们不肯让我来!

朝廷就是怕他独霸一方大树生根,所以才让他交出兵权,但他说我的士兵们太依赖我了,所以我不交。

东汉末年的朝廷实在是无权无势,董卓不交兵权,朝廷无可奈何。

第二年,朝廷封董卓为并州牧,想以此为条件,再一次让他把兵权交给明显更效忠朝廷的皇甫嵩。

这一次,董卓的回复更直接:

并州牧这个封疆大吏的官职,我要,至于兵权,我不交。

最终,董卓带着五千精兵奔赴并州,上任州牧。

乱世迹象已显,有枪就是草头王——董卓是深刻知道这个道理的。

但“封疆大吏”这个位置并非董卓征途的终点,已过天命之年的他不至于会中二地喊出“星辰大海”这样的燃词,但他的最终目的地肯定不是并州。

公元189年,董卓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有人主动给他买了一张通往首都的高铁商务舱票。

这个人,就是何进。

3

何进,汉灵帝的大舅子。

如果说东汉末年就流行“斗地主”的话,那么何进就是那个捏着一对王和四个2然后把牌打得稀里哗啦的那个人。

Image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何进形象。何进出身屠户,同父异母之妹被选入宫中成为贵人,并受宠于汉灵帝,后何贵人被立为皇后,何进也因此而拜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

公元189年,身居高位的何进已经被皇帝和太后(自己的妹妹)身边以“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集团搞得七荤八素,结果明明已经手握兵权,掌控京城,却想出了一个让后人觉得是脱裤子放屁的主意:

调外将带兵进京,剿灭宦官集团。

关于何进的这个决定,当时他帐下一个人听了后哈哈大笑:

“要消灭宦官集团,只要杀领头的人就行,这事儿派一个狱卒去就足够了,何必要大张旗鼓地招外将来?如果要全部将他们杀光,肯定事先会暴露,这件事肯定会失败啊!”

这个人,名字叫曹操。

何进调兵进京这事,史书寥寥几笔,后人也做出多维度的分析:

何进真有那么傻吗?是不想得罪他那个维护宦官的太后妹妹?还是想借调兵之际,让董卓的西凉兵成为自己的王牌主力?或者反过来,借此削董卓兵权?(何进不止让董卓一路兵进京,并且后来只是让董卓的部队驻扎在首都附近)

但后人已经得不到答案了。

因为董卓的兵还没到,自信满满的何进就被宦官们骗进宫,头颅被人砍下,直接抛了出来。

当时等候在宫外的曹操和袁绍大怒,带人进宫一顿砍瓜切菜,不可一世的宦官集团哭喊逃命,瞬间土崩瓦解——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如果只是要剿灭宦官集团,那么何进招外兵入京其实是多此一举的。

但那个气势汹汹的西凉豪强董卓,毕竟还是来了。

一直驻扎在首都洛阳附近的董卓,一接到洛阳事变的消息,随即下令全军开拔,直扑京城。

而他的第一目标也很明确——先找到皇帝。

Image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汉少帝刘辩形象

最终,在洛阳北部的北山,董卓遇见了已脱离宦官控制的皇帝一行。

当时皇帝身边的随从官员,已经感觉到情况不妙:虎狼之师来了!于是对董卓传皇帝诏,让他退兵。

董卓的回答是:

“你们这些人还算是王公大臣,不能匡扶王室,让天下大乱,有什么资格让我退兵?”

太尉崔烈索性叫董卓回避,董卓对着这位相当于现在军委主席兼国防部长的高官直接开骂:

“我那么远赶过来,叫我回避?信不信我砍了你的脑袋?”

众人再也不敢发声。

董卓走到皇帝面前,并没有像我们预想的脚本那样,双膝一跪,老泪纵横喊上一“我来晚了!”而是直接给小皇帝讲起了道理:

“陛下,宦官集团这样作乱,酿成灾祸,你的责任不小啊!”

众皆默然。

这应该是董卓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誓清君侧,进京勤王,恭迎圣驾,慷慨直言。

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可以选择自己人生轨迹的时刻:

是成为“屠龙”的英雄凯旋,还是盘踞在那个宝座上,慢慢成为那条龙?

我们现在当然都知道,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董卓,选择了后者。

或许,那是他早就想好的。

4

确立目标的董卓,立刻就开始了行动。

事实上,董卓当时手里拿到的牌还算不错,但绝对达不到“全盘控制”。一个最头痛的问题,就是他手上的兵力不足。

何进确实还没傻到那种程度。他在招董卓进京的时候,同时也在通过其他手段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包括派亲信鲍信等人去外地招兵。再加上京师原有的中央军,虽然战斗力与剽悍的西凉兵不能比,但毕竟人数上还是有优势的。

为此,董卓甩出了三招。

第一招,是“骗”。

按照范晔《后汉书·董卓列传》的说法,当时进入洛阳的董卓,手里的步兵和骑兵加在一起不过三千人马左右。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董卓让部队每天晚上悄悄出城,白天再大张旗鼓地进城,循环往复,让别人感到惊恐:“西凉兵原来来了那么多!”

这一招为董卓争取了最初的宝贵时间。当时鲍信就劝袁绍先下手为强干掉董卓,但袁绍吃不准董卓到底有多少人马,最终不敢动手。

第二招,是“拉”。

何进被杀后,他的部将吴曲怀疑何进的弟弟何苗私通宦官(何苗一直劝何进别动宦官),把何苗又杀了。何氏集团一下子就群龙无首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董卓通过一些拉拢手段,把何进的部队拉入自己的集团,实力大增。

第三招,是“并”。

董卓当时并非没有竞争对手。比如同样奉诏入京的并州刺史丁原,被封的官职是“执金吾”(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虽然东汉的“执金吾”实权已被大大削弱,但丁原手下还是有一批并州兵。并州兵常年与鲜卑等游牧民族交战,战斗力也非常强悍,不亚于董卓的凉州兵。

事情后来的发展,《三国演义》里虽然在细节上做了些艺术加工,但基本与《三国志·董卓传》和《三国志·吕布传》里记录的相差不大:

董卓利诱了丁原的亲信吕布,后者一刀割下丁原的首级奉上。董卓遂将丁原的并州兵统统合并进了自己的部队,实力再上一层楼。

Image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左)和丁原

到了这时候,从军事实力上看,董卓已经没有对手了。

但董卓这时候还是不放心,因为要坐稳位子,光靠武力不行,还要笼络人心。

为此,董卓又用出了第四招:“抚”。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董卓一进洛阳,就开始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其实并不尽然:

董卓一上来其实摆出了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东汉末年,门阀士族已成气候,董卓生在边陲,出身低微,自己深知是被很多人看不起的,所以要位置坐稳,就必须笼络人心。

董卓花了大量心思讨好士人集团,比如联合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一同上奏,为陈蕃、窦武这些在东汉“第二次党锢之祸”中被杀害的党人平反,恢复爵位,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

又比如大力征召和提拔士人如周毖,伍琼,荀爽,韩融,陈纪等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董卓非常尊敬他——虽然很少采纳他的建议。

Image

蔡邕像

对于甩脸色给自己的看的人,董卓也能暂时做到宽容,比如拂袖而去的袁绍,董卓反而封了他一个渤海郡守,讨好之心溢于言表——当然,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也暂时开罪不起。

从这些举措来看,初入洛阳的董卓做出了不少正确的抉择,但他最终并没有得到一个光明圆满的结局。

因为就好比那道著名的小学应用题:

一个泳池,一头在进水,一头在放水——如果放水量大于进水量,游泳池不仅不会注满,反而迟早都会见底。

董卓在做对事情的同时,也在不断犯错。

5

董卓犯的第一个大错,就是草率废帝。

自古以来,一朝一代,“废立人君”是非常重大的事,关乎社稷安危和民心所向,非深思熟虑而不能轻举妄动。

董卓进京不久,就废了14岁的哥哥刘辩(汉少帝),立了他那才9岁的弟弟刘协(也就是汉献帝)

董卓的理由是:当初在北芒山接驾,年龄大的刘辩哭哭啼啼,几不能言,而刘协却很冷静,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条理清楚。所以董卓得出结论:真正有才能的是刘协,他才应该当皇帝。

但问题是,如果是要立个傀儡皇帝以便自己把持朝政的话,肯定选没有能力的那个,怎么会选有能力的呢?后世有人还给出一个解释:刘协的养母董太后也姓董,董卓觉得可以认为是同族。

这个解释也比较牵强,以董卓当时的实力,不需要攀这样一个尴尬的亲戚关系。所以,最有可能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第一,刘协的年龄更小,更容易控制;

第二,董卓想借此树立自己的威信:皇帝我都能说换就换,你们谁还敢轻举妄动?

然而,“草率废帝”给董卓带来的后果无疑是弊大于利,朝堂上因此怨声四起,各地更是酝酿反抗,以至于董卓最后不得不先毒死刘辩以绝后患,但民心已失。

Image

电视剧《三国》中董卓与汉献帝刘协的剧照

由废帝这件事看,董卓犯的第二个大错,就是盲目树威。

“一手甜枣,一手大棒”是一个好策略,但董卓的问题在于“甜枣”给得还不够,“大棒”却挥得太猛了。

随着自己兵权巩固,董卓对反对自己的大臣乃至看不惯的人,应对方式也日趋简单,一般就一个字:杀。而杀人的方式骇人听闻:普通斩杀,鞭笞至死,用猪油浸过的布包起来烧死,丢到锅里活活煮死……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互相诬告,胆战心惊。

另一方面,董卓“严于律人”,却“宽于待己”,在自己的享受和规格上无限制抬高,一方面是满足自己的欲望,一方面也有“树立威望”的意图——但事实上,有些是毫无必要的虚名。

以官职为例,董卓从司空升到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然后自封相国。而在规格方面,他可以“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已是“看似一人之下,实则所有人之上”。

更糟糕的是,董卓不仅仅任由自己个人的欲望膨胀,还犯了第三个错:放纵手下。

洛阳城内富户多,董卓放纵自己手下直接入室抢劫,奸淫妇女,名曰“搜牢”。当时有个著名的案例:董卓进京的第二年二月,正好是民间祭土地神的日子。董卓手下的军队到了阳城县,砍下了所有男性农民的头颅,驾着他们的牛车,装载着妇女和财物,把砍下的头颅挂在车辕和车轴上,一辆接一辆地回到洛阳。

回到洛阳后,他们说这是剿灭的盗贼,把头颅都烧了,把财物都分了,把劫来的妇女赏给士兵做婢女或小妾。

这种明目张胆令人发指的行径,都得到了董卓的默许,也没有追究责任,可想而知会引发多大的民愤。

董卓傻吗?他不傻,在某种意义上,他也没有办法。

他既不是真命天子,又没什么道义传承,大家从荒凉边陲拼了命跟他来繁华首都,图什么?不就是图升官图发财图女人吗?不然凭什么跟着他?

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增加军队对自己的向心力,看似有效,实际上是在埋雷。

这颗雷最终也葬送了董卓。

6

在董卓的种种昏招之下,天下群雄终于起兵造反了。

一时之间,所有的私人恩怨都可以暂且放到一边——只要你举起“反董”的旗帜,四海之内皆兄弟。

但一副牌打到这个地步,董卓依旧还没有到一败涂地的地步,他还是有机会的。

一方面,当时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号称“十八路诸侯”,声势滔天,却各自心怀鬼胎,都想保存实力,终日高歌饮酒,不敢和董卓硬拼,气得当时城府还没修炼得够深的曹操大骂“窃为诸君耻之!”

另一方面,董卓的实力还是很强。当时天下战斗力最强悍的的两支军队:西凉兵和并州兵,基本都在董卓的麾下。常年与游牧民族作战给这些官兵带来的经验和勇武,是中原地区长期养尊处优的军队所不具备的。作为一个例子:不肯买账的曹操曾单独引军与董卓徐荣部交战,结果汴水一战,落荒而逃,差点性命不保。

在关东联军中,唯一还算能打一点的,是长沙太守、“江东猛虎”孙坚。孙坚来的地方当时也属于蛮夷地区,常年战火不断,所以长沙兵的战斗力也相当凶悍,能和董卓的军队打个互有胜负。

Image

电视剧《三国》中剧照

在这样的形势下,董卓如果战略得当,进退有据,等关东联军自乱阵脚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但是,董卓却很快又做出一个决定:把首都从洛阳迁到长安。

这相当于释放了一个明显信号:你们玩,我不陪了。

虽然长安地处关中,进可攻退可守,从地理位置上确实是块宝地,但从整个战略信号的释放上,却是一招大败笔,因为这等于明明白白昭告天下:

我董卓不想问鼎中原,只想保住我的荣华富贵。

这步棋从侧面说明,董卓当初的最终目标虽然不是并州,但也就到洛阳而止了——进京的目的是为了荣华富贵,而不是为了进一步一统天下。或者说,所谓的“再进一步”只是想走一步看一步而已,一到情况发生变化,连“恶龙”都不要做了。

他直接想缩回洞穴,做一条冬眠的蛇。

在迁都之前,董卓做了最后一件事:放纵士兵一把火烧了洛阳宫殿,盗掘了洛阳一带所有的陵墓。

其实,他也是在掘自己的墓。

7

退守长安后,董卓的失败其实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这个时候,他再想祭起当初初进洛阳的那一套,已经完全没用了。

他听从蔡邕的劝告,把自己的坐车从“青盖金华车”改为“皂盖车”,但大家早就不会认为他是真心谦虚了。

他封自己为“太师”,号称 “尚父”,但这些头衔的震慑力其实已不如前了。

他还是动不动就杀人。尤其是有一次宴请百官,席间抓来几百个投降的北地人,当着众官的面割掉他们的舌头,或砍掉他们的手脚,或挖掉他们的眼睛,或用大锅活活煮死。目睹现场的官员都大惊失色,浑身发抖,而董卓喝酒吃菜,神情自如。

但这种高压恐怖式的“震慑法”确实能吓倒一批人,但也会在更多的人心中积累怒火和仇恨。

Image

电视剧《三国》中剧照

董卓自己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离长安二百五十里的地方修筑了自己的“安乐窝”——郿坞。

郿坞的城墙和长安城一样高,里面储存了董卓四处搜刮来的无数金银财宝,储备的粮食可以够吃三十年。按董卓的打算,这座郿坞就是他的“终极堡垒”:

“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从没有人见过有哪个志在天下的雄主,面对乱世,会先给自己修一座可以藏身的碉堡。

所以,那个时候的董卓其实早就没了雄心,所想的已经全部是退路了。

Image

电视剧《三国》中剧照

然而他并没能如愿。

吕布斩杀董卓的时候,离董卓迁都到长安仅仅一年。

《三国演义》中大加渲染的貂蝉,并不见于正史,但正史倒确实提到过吕布与董卓的婢女私通一事,也提到过董卓因为小事就苛责吕布的事,至于王允对吕布的策反,也是存在的。

Image

电视剧《三国》中剧照中董卓对貂蝉垂涎三尺

但吕布被策反,仅仅是因为心怀怨念?

从来没有不牵扯到利益的阴谋——吕布所代表的“并州集团”,已经对董卓失去了信心。

“并州集团”是董卓的坚强后盾之一,但与董卓的嫡系“西凉集团”相比,远没有那么忠诚。“并州集团“之所以当时支持董卓,是因为他当时实力强大,且能让大家吃肉喝汤——说穿了就是利益关系。

当一个狼群的狼王年老力衰或能力不济,不能再带领狼群获得食物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被群狼抛弃,乃至反噬。

董卓被吕布斩杀的那一天,只有两个亲信敢扑向他的尸体,吕布将他们一一杀死。

在那两人之后,就没人敢动了。

Image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董卓被吕布诛杀的场面

董卓一死,他那些被封将封官的血亲,比如弟弟董旻,侄子董璜,以及所有宗族亲戚,都被杀死在“终极堡垒”郿坞。

董卓的母亲当时已经90岁了,被斩首于郿坞门口。

至于董卓,被暴尸于市,据称“膏流浸地”,“置卓脐中以为灯,光明达旦,如是积日”。

这是引了多大仇,多大恨?

(本文完)


馒头说


董卓死后,还有几个小后续。

先说董卓身边的大名士蔡邕。蔡邕原来是不出仕的,但董卓以“灭三族”来威胁他,只能出山。在董卓身边的时候,蔡邕其实给了董卓很多规劝,只不过董卓不肯听他。蔡邕一度是想逃走的。

董卓被诛后,有一次说起他,蔡邕难免叹了一口气,正好王允就在旁边看到了。大权在握的王允见状大怒,将蔡邕逮捕下狱治罪。蔡邕道歉,甚至愿意接受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只求能写完《汉书》,但王允不同意。最终蔡邕死在狱中,王允悔时已晚。

那么诛杀董卓后权倾朝野的王允呢?也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往日平易近人的风格,开始变得独断专行。在处理董卓遗产分配、将领处置和凉州兵去留的问题上,王允一错再错,与吕布的关系也慢慢恶化,最终引来了凉州兵的造反。

董卓生前的亲信李傕和郭汜率凉州兵杀入京城后,王允只能展现出文人的最后气节:拒绝逃跑,最终被杀。

至于李傕和郭汜,虽然后来名义上掌控了权力,但这两人的能力比董卓还要差上几个台阶,贪婪残暴,毫无章法,最终一个兵败被斩首,一个被部下所杀。而他们两人掌权期间对东汉的糟蹋,堪称是给这个没落王朝的下葬铲上了最后一铲土,也是后世诟病董卓流毒无穷的一大原因——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价这两人,用了“不成材的瘪三”这种词,愤蔑之情溢出纸面。

吕布就不多说了,我们已经很熟悉,在诛杀董卓之后,他四处游走,最后也只是多活了七年而已。

而更有一些一笔略过却又似曾相识的名字:韩馥、刘岱、孔伷,张邈,张咨……他们都是当初董卓信任周毖、伍琼这些士人的推荐而封的地方长官,后来都举起反董大旗(周毖和伍琼也因此被董卓怒杀),投身到东汉末年的群雄并起大潮中。这些人也都是当时出类拔萃的人物,却最终只成为《三国志》系列游戏中每次开局就被剿灭的那一批小诸侯……

现在回看三国,觉得群雄并起,各自风流。但事实上,很多人别说要在史书上被立传,哪怕能留下一段文字记载,也已经是相当不易了。在那个东汉末的乱世,自董卓起,多少当时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人物,最终都成了时代的匆匆过客,有的只留下寥寥几笔,有的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是非成败转头空。

这也确实应了那句感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全文完)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