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浑圆桩的正确方法,浑圆桩的要领要点(收藏版)

 新用户95196405 2024-03-25 发布于四川

《浑圆桩的正确方法》

浑圆桩是一种较古老的拳术,源于传统武术门派里的形意拳,为其筑基养生桩法,以松静自然为主。诚望习者'守平常、莫好奇',认真训练。

站桩是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运动。形(姿势)和意(意念浑圆桩活动)又是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为作用,不可偏废,其训练以意为体,以形为用,以静为和。

站桩需遵守的四容五要原则

四容即:

头直、目正、神庄、气(声)静

五要即:

恭、慎、意、切、和。

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浑圆身,虚无求实切,忽失中和均。

浑圆桩的正确方法,浑圆桩的要领要点(收藏版)

初习浑圆桩,首先应将整体间架安排正确,在虚灵挺拔的原则下进行由局部到整体的放松训练,尤其是双肩和胸部的放松更需时时注意。

其要求是:头直目正,气静息平,身端体正,松肩横肘,腋下全虚,屈肘环抱,胸腹放松,腰背正直,膈肌放松,胸虚背圆,双膝顶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

整体要求是:

松静自然,虚灵挺拔,曲折玲珑,浑圆一体。

浑圆桩动作简单易炼,诚如王芗斋老先生所言:'养生桩,极容易,深追究,头万绪。'

仅站好姿势不动,一不调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环。不调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为保健养生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增长体质,使工作肌产生被动性的站桩练功,简单易行,人人都可学会,效果良好,无副作用。

站桩时间不做硬性规定,可随身体状况灵活的安排。站桩疲乏难奈时,功感大失,说明体内消耗大于补充,应改为坐、卧式,疲劳消失后再站。

总之,要灵活、渐进地延长练功时间,不要超出身体的负担。

站桩不要追求功感,要意念淡守,既不要忘记,也不要强想,'勿忘勿助'。体内起变化时自然会出现功感。


浑圆桩姿势要领:

起式: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双手自然下垂,双眼目视前方。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做好练功的思想准备;二是体会气血运行,从而进入站桩状态。

1. 头领正直,两眼微闭或者全闭,下颚内收。颈不离衣领。

2. 自然呼吸。

3. 两手胸前环抱,五指稍张开,五指尖内扣如握篮球,两手之间相距约20--30厘米,两手距胸前约20--30厘米,掌心向内朝胸前。

4. 两臂抬起肘部高不过肩,低时腋下要能有容纳一个拳头的空间。手掌高不过眉毛,低不过肚脐。

5. 胸背直而不挺;自然站立。

6. 小腹放松,不挺肚子,腰部微微后靠, 臀部有微下坐之意。

7. 两腿自然分开而立,两膝微向前弯曲,膝关节向前不应超过前脚尖(膝关节应与脚尖方向一致,并有外展之意)。

8. 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脚尖既不内扣又不外摆,重心在双脚掌中心稍微偏前一点点。

9. 全身放松,独立守神,抱圆守一。

浑圆桩的正确方法,浑圆桩的要领要点(收藏版)

浑圆桩要点:

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两腿自然平衡站立,既不外开,也不内扣,基本接近自然。

姿势要点如下:

脊柱正直,这是气机发动的关键,必须做到。

头正,颏微内收。这是躯干的要点。

两手指尖相距一拳之远,指尖相对,掌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手掌与胸距约30公分。双手放在肚脐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体可视个人的情况而定。手略高于肘,肩部要松,这是内力导于稍节的通道。内抱外撑,站到一定程度,自可体会深切。还要做到肘横腕挺。这是上肢的要点。

站桩时呼吸自然,练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松,心态平和,只有这样站得才会轻松,站得长久。

收式:两手合抱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静默二分钟,默想全身气机如百川归海一样流入丹田,丹田如同无底深渊,收藏无尽气机。然后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气机收入丹田,就完成了收功。

注:丹田位置在肚脐与命门对应的小腹部内。


浑圆桩姿势的原理与作用

1、拉伸脊椎,练就龙骨。

站浑圆桩时,两髋内收,臀部下坐,下颔微收,同时头顶似一线悬空,就可将脊柱拉伸。此时摸一下腰部脊椎,就会发现生理弯曲不见了。再摸一下颈椎,会有一根大筋挑起,此时的脊椎已成一条直线,我们称之为'龙骨'。

练就'龙骨',可以增强脊椎的柔韧性,使得上身与下身不会因腰椎的生理缺陷而产生断层,从而使全身之力连为一体,局部发力即可引发全身之力,在武学中称之为'浑身无处不弹簧'。用劲时可连绵不绝,武学中称之为'浑圆力'。

即:“如同隔墙视彼物,伸长脖子拉长腰!”

2、浑然一体,练就'六面浑圆力'。

站浑圆桩,并非是一站到底地站死桩,而应练就一身'六面浑圆力'。当两臂呈椭圆抱球状时,肘部要有外扩之意,使得双臂之间如同有一气球向外撑的充实感,称之为左右横撑力;背有后靠之意,手臂有前伸之意,形成前后抵力,称之为前后抵靠力,颔微收,头略顶,两髋回收,臀部下坐,形成上下拉伸之势拉直脊椎,称之为上下拉伸力。身体处于这六面之力的作用下,血气运行的速度就会加快,自感浑身上下充实一体,收功后应神清气爽,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需注意的是,六面浑圆之力并非肌肉收缩之力使然,它是全身筋骨拉伸与血气运行结合自然产生之力,练习时全身应保持放松,不可有肌肉紧张感,用意不用力是诀窍。不过这松与不松,初学者最难把握,要勤加练习体悟之。

3、培元气,通经络,练就意气合一。

在练习浑圆桩时,肾中之精即先天之精受到后天之精的荣养,元精益固,元气自充,从而起到培补元气的作用,这个过程也被称之为'炼精化气'。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它遍布人体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浑圆桩的练习可以调和人体经络的气血,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当功夫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通过'心息相依,以意领气'的锻炼,随心所欲地'意到气到'某个部位或脏腑,从而练就'意气合一'。

4、拉筋伸骨,增加全身生理活动范围。

在技击中,若要动作到位,劲道顺畅,须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作基础,这样在做技术动作和发劲时才不会感到肌肉和韧带的阻碍。浑圆桩独特的姿势使全身的肌筋都因骨骼的伸展而被拉伸,无形中锻炼了全身的柔韧性,增加了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

5、上虚下实,稳固下盘。

浑圆桩要求练习者上虚下实,即上元(肚脐以上)轻虚,下元充实。练功时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此时身体才能稳如泰山,舒适自然。气息要求气沉丹田,从而使下元真气得到充实。待日久功深,下盘会随元气充足而逐渐稳固,最终产生落地生根的功效。

浑圆桩的意念要求

刚开始练功不必要求意念,功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体会。初学桩功全身酸痛、疲劳,容易造成肌肉紧张,姿势变形,所以在练功中时刻注意姿势,要常留意放松全身肌肉。

刚开始练功时可以考虑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以缓解练功带来的枯燥和烦躁。随着以后练功的深入,应该慢慢放弃听音乐看电视,专心练功。古人可没有这些外物,最多只是心烦意乱之时,睁开眼睛,练专注力罢了!

浑圆桩无固定招法姿势,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正确的姿势有正确的感受,但并非每个人的姿势都是相同,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逐步微调。以意念统帅肢体,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周身放松,使肢体各部连成一个整体,进而运用精神,使全身处处建立争力,并与外界建立争力,名之曰浑圆力。争力为身体各部松紧的互相交替,使精神和肢体,肢体和外界达到高度协调统一,从而充分发挥精神和身体的能量。

站桩首要重意念。首先在于胳膊抱球,大腿夹球,此神意要在内虚领、外挺拔舒适得力的基础上,远望美好河川,悠然抱球、夹球同时意念到,随着体认深入由简入繁再到头若悬丝,股如凳坐(此处指的是破凳,真坐必散,稍加离开也散之意)抱七撑三,夹七撑三逐步完善站桩意念,初学之法在于意念假借抱球、夹球是否有似有似无的撑抱感,假如胳膊或者身体某个部位累了就要停下来调整身心重新开始,不求时间长短在于神意聚,这就是形松意紧的诠释,反之则无异于坚持错误离拳学之道远矣。

站桩所谓的内动并非主观的动,而是在于切合实际的神意所释然,这个过程在于不期然而然,自然达到不炼而自炼,不养而自养,此处核心在于身体后靠前裹圆之意,反之身体是片而已,神意再真亦是'假'(这里指的'假'是牵强附会,势必造成身体不自然)。

因此初次站桩只要一分钟足可受益,如此反复加上逐日熏陶,才具备修炼站桩的条件,站桩体认的加深时间自然延长逐步到四十分钟甚至一个半小时,修炼至此甚至会出现入境的情况,入静一次一个星期身体倍感舒适得力精神饱满意溢于言表,从朦朦胧胧认识到渐渐体认,简直就跟浓雾逐渐消散一样,原来困惑的'意念'、'争力'问题逐渐都得到体认,站桩讲知行合一。

站桩有体认的都有一个深刻认识,一开始大脑明白的跟体认的有很大的差别,用王老先生的话说就是跟生活当中一样,假如想做什么事情,一开始设想好的假如是意念,等这件事情做好了,回想一下跟起初有很大的差别,折射在站桩上也有一定的道理。

站桩没有把意念搞明白,就不会有轻松感,没有轻松感站桩就成累赘了,站桩不是评书论天地,说着精彩听着娱乐,而是要有实质的变化从抽象到具象逐渐认识的过程。


注意事项:

1、不可以在电风扇下和空调房里练功,易感风寒。

2、功后最少半小时内不可以接触水(比如喝水、洗澡等等),也不可以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功前喝水,大小便!

3、不可以酒后站桩,不可以房事后站桩。练功的人最好减少或者避免房事,功后想要有房事,间隔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好是4小时以后,否则容易短寿。

4、初习者应避免刮风、下雨、雷鸣时站桩。

5、有心脏病的人不可过度练习站桩,可尝试减少每次站桩的时间而增加站桩的次数来过渡,积少成多。

6、感觉到胸闷、头晕、身体疼痛者,应适度减少站桩时间或停止站桩,并寻找原因。

浑圆桩的正确方法,浑圆桩的要领要点(收藏版)

关于武术家王芗斋(王老先生)

意拳,是由清末民初武术家王芗斋老先生传承推广,重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炼。讲究以形为体,以意为用,以静为和的修炼方法。

王老先生在传授形意拳过程中,发现许多人过于注重外形及招法的练习而忽略了精神意念的重要性,于是提出了'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的练功要领,并将自己所教的形意拳又改称'意拳'。一方面是强调精神意念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自己继承了传统心意拳的真义,因为意拳即是心意拳的简称。

王芗斋先生在北平倡导意拳,后由张璧先生赠名'大成拳'。芗翁对弟子说:'拳学本无止境,何来大成之说。'但又却之不能,勉而受之。

大成拳站桩以桩功为基础,在练就浑圆劲的基础上深入,诸如走步,试力,发力等诸般奥妙,均需我们自身体悟实证,落到实处(即自己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