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掌行步功,锻炼初习者的腰腿力量!

 明日复明日fu1l 2024-03-25 发布于山东

图片

转掌功是八卦掌重要的核心基本功法之一,代表了八卦掌的拳术特点。若要练好八卦转掌,就应先练好行步功。行步功的习练是为了锻炼好初习者的腰腿力量及行步时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为下一步练转掌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八大掌、六十四掌、游身八卦连环掌的学习做铺垫。

行步功与转掌不同,它属于直行的练功方法,看似简单易学,但真要按照要求去做的话,初时还是很吃功夫的。在八卦转掌功夫里走的蹚泥步,绕圈圆转时做摆扣步法,初习者由于缺乏腰腿功夫,会出现左摇右摆等现象,且转掌中尤忌迈步时有掀蹄亮掌的弊病,因而要达到蹬泥步中平起平落的走步,一般是不容易的。但若习练行步功后,如能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话,练出了腰腿及步法上的功夫后,再进一步练习转掌的蹚泥步时,就相对容易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据称,此功是由山东陈济生先生所传,当年上海的殷继成先生曾撰文做过介绍,对于一般习练程式八卦掌的同仁来说,行步功也是一种极常见且不陌生的功夫。

练法如下:

起势:两脚并拢,立正开始,全身放松,自然站立,双掌松垂体侧,掌指向下,两肩两臂放松,头正颈直,微收下颏,舌抵上腭,呼吸自然,用鼻呼吸,上身正直,双目平视前方。略微调息片刻,待心平气和之后,双臂外旋,变掌心向下,经面向前慢慢下落至腹前,双掌在腹前下按,两手指相对,中指相平呈一线,两大拇指微靠于丹田处,两臂开成环形,两肘尖外撑圆,但不可用力,要放松,同时呼气松腹,气沉于丹田,腹部微外突,肛微上提,两脚不动,随双掌下垂微屈膝下蹲,臀向后坐,内敛,头正身直,有虚领顶劲之势,双目向前平视,此势可站立几分钟。待精力充沛,丹田处有气息充实,有鼓荡之感时,再行下一势。

承上势,将重心移至右脚上,左脚不抬,足跟轻轻提起,微离地面,但不可过高,收至右脚踝内侧,此时左脚脚底仍有与地面微蹭的相接之感。然后左腿放松向前缓缓迈步趟出,脚尖不可上翘抬起,至脚面伸直时,脚面绷直,劲力达于脚趾,趾尖微扣,但身高不变,不可迈步前进而有起伏,后脚仍呈微下蹲之势,两掌仍在腹前呈平按掌,头正身直,勿左右歪斜。初习之时会出现身动腿抖的现象,待练日久功深之后,自然会腿部有力,站立平稳。

承上势,做脚下步法上的虚实转换,将左脚落地踏实,五趾微抓地.胯与膝均放松向前缓缓移动重心向左腿上,左腿由虚变实,后腿渐虚伸直,呈左弓步之势,向前进时身体不可高起或下蹲,保持高度如前。

承上势,仍保持头正身直,身体高度如前,气向下沉,微提肛,全身放松,用腰胯之力平提后脚向前上步,但提脚不可高,如在地面上拖着一般前蹭,脚跟不可抬起,脚底仍与地面相平,提步时身勿前俯用力,也不可抬高身体来带动后脚前提,下颏微收,头不可后仰,提步全凭腰胯及重心向右脚下踩之力运动。右脚收至左脚踝内侧,两足平行相并,但右脚不可着地,只左脚单脚着地站立,呈独立式,双掌仍平按于丹田处,臀部内敛,肛微上提,双目仍前视。

承上势,上右脚向前如左脚般,向前平伸迈步趟出,脚面伸直,劲力达于脚趾上,高度为微离地面,再向前踏实,将腰胯前移成右弓步,再用腰胯劲提左脚向前并步,右脚独立站立,其要领行功均与左势相同。如此反复,向前迈出趟出,行走练习。行步时脚要平起平落,有如履薄冰之感,练习不拘步数及时间。此功亦可在练习时将双掌先收至丹田处,两掌指相对平按腹部前,再双臂外旋,变成两掌自然收至两胯旁,掌心向下或掌指自然向下松垂体侧,然后再做迈步向前平趟的行步之功,如此则上身及双臂不会那么紧张或用力过多。

应注意初练之时,会出现身体因腰腿的劲力而至平衡能力不够,产生左摇右摆和腿上颤抖,或前俯后仰,腰腿酸痛,呼吸不匀等现象。因此需用心练习,行步时五趾可用力微抓地,以增强其稳定能力,行走时不可过快,上身及迈步之腿均要放松,身体不要上下起伏,后脚向前进时勿拔跟。待功力深后,自然会迈步平稳,腰腿有力。练功中周身会出现发热或出汗,应及时将汗擦干勿吹风,还应该注意减少房事。口中有津液要保持咽下,以意送至丹田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