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鸦片贸易:困扰明清二百多年的梦魇,越查禁越泛滥的失败抗争

 陌名倾城 2024-03-25 发布于广东

导语

鸦片贸易是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为掠夺中国财富和资源而经营的毒品贸易。

从明末到清朝鸦片战争的二百四十多年时间里,中央政权从未停止过与鸦片的抗争,从限制进口、征收重税到严令禁烟,可以看出明清统治集团对鸦片贸易的态度是趋于强硬的过程。

但古老的封建帝国终究抵不过西方资本主义的蚕食入侵,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终究倒在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威胁下,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贸易:困扰明清二百多年的梦魇,越查禁越泛滥的失败抗争

鸦片贸易的演变:从珍贵药材“阿芙蓉”到毒品罂粟,崇祯打响禁烟第一战

鸦片本是罂粟植物蒴果,由罂粟的汁液加工而成,俗称大烟,不过鸦片最早的功能是被当做药材使用,而非毒品。

早在公元前四千年,就已在南欧及小亚西亚出现人工种植鸦片,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到阿拉伯、印度及东南亚等地。

公元667年,罂粟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当时罂粟被唐朝人翻译为“阿芙蓉”,直到宋朝时期才将其正式命名为罂粟。

鸦片贸易:困扰明清二百多年的梦魇,越查禁越泛滥的失败抗争

在以后的历朝历代中,罂粟作为一种珍贵的药材备受宫廷和民间推崇,到了明朝时期,中国建立朝贡体系,加强与东南亚、中亚、印度洋等周边国家的交往。

藩属国使臣进京朝觐大明皇帝时,会进贡本国很多奇珍异宝,其中鸦片就是贡品之一,尤其是暹罗等东南亚国家最盛。

在《大明会典》中还给鸦片起了个雅致的名字“乌香”,但此时的鸦片依然价格名贵,几乎与黄金等价。

关于鸦片的作用,史料记载可壮阳、养生、治病,不过也同时承认其具有副作用,毒性比硫磺、丹砂更重。

但鸦片仍然依靠其独特的特性被时人视为灵丹妙药,《食物本草》记载:

“饥能使饱,饱能使饥,醒能使醉,醉能使醒,一切抑郁愁闷,俱可藉以消遣。”

从以上材料看出,鸦片的精神危害有所显现,但由于进口数量较少,未在民间普及,所以未引起明朝当局重视。

而且这一时期的鸦片仍然被当做药用价值极高的产品,尤其对于镇咳、止泻以及麻醉均有奇效,所以明朝是鼓励鸦片进口的。

鸦片角色的真正改变是17世纪初,葡萄牙和荷兰商人改变了鸦片的制作和食用方法,开始向明朝大量倾销,从而获得巨大商业利润。

鸦片贸易:困扰明清二百多年的梦魇,越查禁越泛滥的失败抗争

鸦片的功能从医药领域逐渐向社会领域转移,至此“鸦片”在中国渐渐笼罩了愈加沉重灰暗的色彩。

17世纪的大明已是日薄西山,摇摇欲坠,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威胁中原,再加上受小冰期影响,整个华夏大地饿殍千里,庄稼颗粒无收,一片末日景象。

而鸦片从两广渗透后逐渐北上,同时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崇祯皇帝意识到鸦片的危害,分别于1639年、1643年连续发布两道禁烟令。明确“敕禁私贩,至论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禁烟令。

鸦片贸易:困扰明清二百多年的梦魇,越查禁越泛滥的失败抗争

不过此时的明朝已濒临灭亡,两道禁令不过是虎头蛇尾,根本无法落实,随着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禁烟亦成为陪同崇祯自缢的王朝绝响。

清政府与鸦片贸易的博弈:从征税到禁烟,鸦片完成从药品到毒品的邪恶转身

从明朝灭亡的十几年时间里,起家于东北白山黑水间的满清军事集团横扫中原,先后消灭李自成、张献忠及南明等地方割据势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

同时清廷为了孤立台湾郑氏反叛势力,实行海禁政策,隔绝海外贸易,致使鸦片进口一度消弭。

不过随着1683年台湾光复,以及海外贸易解禁,从爪哇传到台湾的鸦片吸食方法开始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传播。

鸦片贸易:困扰明清二百多年的梦魇,越查禁越泛滥的失败抗争

这时清廷对外贸易依然保守,仅在东南四口通商,因此鸦片问题局限于闽粤沿海一带,并没有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康熙虽然稍稍意识到鸦片的危害,但依然将其作为药材看待,同时专门制定税法,规定每箱进口鸦片征收银三两,以此控增加财政收入,终康熙一朝,每年鸦片进口仅60箱。

只是雄才大略的康熙怎么也想不到这种不起眼的药材会在一百五十年后成为大清朝崩溃的导火索。

由于清廷对鸦片贸易未作限制,再加上鸦片成瘾性极大,到了雍正年间,吸食鸦片愈加泛滥。

由于鸦片含有大量麻醉性毒素,一旦吸食上瘾就不易戒除,会使人精神萎靡,骨瘦如柴,甚至死亡。这使雍正意识到鸦片毒害巨大,祸国殃民,最终于1729年正式下诏禁绝鸦片。

鸦片贸易:困扰明清二百多年的梦魇,越查禁越泛滥的失败抗争

不过鸦片带来的巨额暴利使很多奸商趋之若鹜,地方贪官层层庇护,而且当时很多人对鸦片尚无清醒认识,致使诏令执行的并不彻底。

不过鸦片产量小,价格昂贵,吸食者主要为权贵阶层,从1729年到1735年乾隆继位初期,每年进口鸦片数量也只有200箱左右。

真正让鸦片进口激增的是18世纪下半叶,彼时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第一强国,并走上海外扩张的道路,在北美、非洲及亚洲建立殖民地。

同时取代荷兰、葡萄牙成为清朝第一大贸易对象和鸦片出口国,1757年,英国占领孟加拉这个印度最大鸦片主产地,强大的工业水平使鸦片生产规模猛增。

鸦片贸易:困扰明清二百多年的梦魇,越查禁越泛滥的失败抗争

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1767年输入到中国的鸦片已经达到了1000箱,赚取的白银高达630万两之多,1781年后,每年输入鸦片增至2000箱,规模远超世界其它任何国家。

乾隆深感鸦片误国害民,为打击鸦片贸易,制定严刑律法,规定:

“国外商人贩卖者枷一月,杖一百,遣边充戍卒三年;侍卫官吏犯者枷二月,杖一百,流三千里为奴。”

但此时的清朝政府已腐败不堪,官员上下沆瀣一气,鸦片毒害颓势已不可挽回。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世界第一个被鸦片掏空的帝国

鸦片的吸食传播给清朝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公元1796年,嘉庆继位直接下令禁止从海外进口鸦片。

这是清廷有史以来第一次禁止鸦片贸易,以往只是禁止吸食而已,1813年嘉庆颁布第一道惩治鸦片吸食者法令,力图从源头上控制鸦片传播。

然而吏治的败坏和官僚的腐败让嘉庆的禁烟令形同虚设,英国人开始以走私的方式向中国输入鸦片。

鸦片贸易:困扰明清二百多年的梦魇,越查禁越泛滥的失败抗争

他们通过中间商大肆贿赂海关官员,而这些官员除了中饱私囊,还对意外查货的鸦片私卖分赃或得赃放纵。

从1800年至1820年,每年输入的鸦片为3500箱,到1825年嘉庆去世时,鸦片输入量增至5000箱。

大量鸦片的进入,使得吸食人数不断增加,从乾隆时期内陆出现的鸦片烟馆,到嘉庆、道光时期已呈泛滥态势。

鸦片贸易:困扰明清二百多年的梦魇,越查禁越泛滥的失败抗争

从1825年至1835年的十年间,每年进口鸦片数量从10000箱攀升至20000箱,到1838年虎门销烟前一年达到惊人的40000箱,全国吸食鸦片者接近1500万人。

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一是白银大量外流。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收支中的地位﹐从出超变成入超。

1826年道光继位初期,白银净流出为350万两,从1830年代起,净流出为五六百万两,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二十多年里,白银流出总量大约两亿两白银。

白银的流出导致清朝社会出现“银贵钱贱”的现象,普通农民赚取的收入是铜钱,但缴纳的税却以银两为主,这就使得百姓负担日益沉重,物价飞涨,社会矛盾激化。

再加上人们将大量金钱用于购买鸦片,致使人均购买力下降,沉重打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大清廷财政危机。

二是严重毒害民族身体健康。鸦片吸食范围从东南沿海地区扩大至全国范围,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普通百姓。

鸦片贸易:困扰明清二百多年的梦魇,越查禁越泛滥的失败抗争

鸦片作为一种毒品,人们在吸食之后日渐沉迷,精神恍惚,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成瘾无法戒除。

很多满洲贵族子弟整日无所事事,沉迷于吸食鸦片,甚至出现朝廷大臣因吸食鸦片在朝会上无法直立,两腿发抖的恶劣现象。

1838年庄亲王奕赉、镇国公溥喜染上鸦片更是震动道光,烟毒已经浸染到皇室。

不过最让道光害怕的是鸦片在八旗军队流行开来,将士不去参加日常操练,而是偷偷躲在兵营里吸鸦片,军队已毫无战斗力可言。

鸦片贸易:困扰明清二百多年的梦魇,越查禁越泛滥的失败抗争

八旗作为满洲统治的基石,一旦崩塌将严重威胁帝国统治,此时的道光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强硬出手,一场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至此拉开帷幕。

不过此时的大清帝国宛如一个身体被掏空的泥足巨人,跌跌跄跄的迈入近代社会,开启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民族血泪屈辱历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