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孙向晨(下):中国哲学如何走向、对话、影响世界

 lwdalian 2024-03-25 发布于辽宁
2020年,孙向晨在德国哈勒大学与沃尔夫塑像合影,300年前沃尔夫在哈勒大学讲过中国实践哲学

2023年最后第二个周日,记者前往复旦大学参加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的年会,说起当天同时要采访孙向晨这位超长服役的“老”院长,童世骏和郁振华立即击掌赞和,“非常值得,非常值得!”

孙向晨是上海哲学共同体中知名的“老”院长,说老并非年龄大,而是任期长,从2011年3月上任,至2016年9月连任,2021年任期到后又延了两年直到2023年9月,在岗整整150个月,这意味着他全程参与了这十多年教育改革下哲学学科几乎所有大事,加上来自哲学研究世家和毕业于本校哲学系,因此,孙向晨,既是学者的生动个体,更是这个改革时代一代学人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见证者、推动者。

在这12年内,哲学学科既经历着科技迭代等带来的教育界内部变革,也需要响应民族复兴大业的召唤,“哲学+”、大思政、双一流,变革浪潮接续而来,学科、人才、叙事、职责都在发生变化;同时,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第24届)首次来到中国北京举办,带来了大规模推动中国哲人与世界哲人对话的契机,哲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参与主流价值观的建构,也成为一个时代命题。

孙向晨带着复旦哲学学院交出了自豪的答卷,也印上鲜明的个人印迹——前瞻、创新、实干。“认真地干好一件事本身就很有意义。”当谈到最近上海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纷纷邀请复旦哲学院艺术哲学系作为合作单位时,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从孙向晨欢快的语调中奔跑出来。“我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更愿意国内学科排名第一的哲学学院是一个人才辈出的联合王国;愿意为筹建科学哲学与逻辑系或艺术研究院这样的回应时代变革的大事不断游说,做下十余份方案;愿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出国交流机会而忙得不亦乐乎;愿意引进诸多人才和项目但自己依旧是一位三级教授。

从大写回到小写,这几年,最初研习莱维纳斯哲学、近代西方哲学的他突然在国内外讲起中国哲学,并且提出了“家哲学”“亲亲哲学”“汉语哲学”,既多次上了上海社联的年度十大论文推荐,上了知乎、人大转发引用的高榜,但也引发同行的无情“批判”,哲学研究是否只有成为“某某研究专家”一种路径?孙向晨有着自己执着的想法。融合了这双重身份的他又如何看待中国哲学与世界的交流?看待哲学对于时代,对于未来的作用?

“创新确实很难啊,创新者首先是一个破坏者,是一个孤独者。”面对记者的六个大问题,140分钟内,笑呵呵的孙向晨的语速极快,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但口气似乎有些在描述一位“他者”——师生眼里的复旦哲学学院学术委员会新任的主任、最受学生欢迎的“钟杨式”好教授,56岁依然激情满怀、点子多多的中国哲学人。                                         (文汇报高级记者 李念)

此为访谈下篇。

2022年9月,孙向晨在复旦学院的抖音账号上主讲在汉语世界里如何理解西方哲学史

四.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对话

文汇报:您2018年被选为FISP(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指导委员会成员,之前也参与了2018年北京世界哲学大会的筹建,您怎么评价国际层面的哲学改革步伐?您认为,中国哲学与世界的对话,以十分为例,目前到了几分?下一代人应当怎样去努力?哲学要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否对各学科要求不一样?

*国际哲学界现状:非常多元,缺乏新的主导性思想

孙向晨:2023年出境开放,上半年我去了英国日本,下半年去了法国德国,2024年一过完年就去了美国,参加了一些国际会议,和许多国际同行进行了交流。经历三年疫情,变化还是挺大。从哲学层面看,欧洲主流的哲学理论确实受到冲击,他们那套叙事理论对现实似乎不再具备以往的说服力。在美国,哲学界的自信显然要比欧洲更大一些,但比先前也更愿意倾听来自非西方的声音。

2024年2月参加美国哲学大会期间,孙向晨前往波士顿学院讲学交流

整个哲学界包括现在的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和世界哲学大会,都变得更多元。你去开会会发现,非洲哲学、拉美哲学、美洲原住民哲学都冒出来了,印度哲学、中国哲学也比以往更显眼;原来比较边缘的东欧、南欧、北欧哲学家也都更加积极活跃。

有人觉得世界哲学大会或FISP现在的档次好像不高,因为许多主流的哲学家都不在里面,但这也反映出一个时代趋势,一方面,它需要倾听更多样的声音;另一方面,它的中轴也确实有点空虚,现时代并不存在那种一呼百应的主流哲学家。所谓的主流哲学家会觉得自己不屑掺合其中,而多元的哲学家们觉得“主流理论”把握不了现实,彼此都有点看不上的架势。

过往主流哲学家的声音和影响力依然在那里,但他的内容显然已经越来越不具备说服力。伟大的哲学本质上都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黑格尔、马克思、胡塞尔、海德格尔都是这样了不起的哲学家;经过一段战后的承平时代,哲学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学术化,但现实世界地缘政治冲突、文明冲突、逆全球化、气候变暖、资本肆意、民粹政治,面对这么多矛盾,当代的哲学家虽各持一些看法,但尚未形成具有强大说服力的一套叙事。

这些问题在现实中人们都很关心,生活在发生变化;2023年再去柏林自由大学,租房的租金涨了50%。在食堂里一周要两次吃素,因为他们认为养牛过程中碳排放过大,要以实际行动来改变气候变暖的问题。哲学面对新的变化显得很无力。

2020年在柏林自由大学讲中国哲学时,与选课学生们的合影

*中国如何与世界对话:融合创新上再需努力

说到中国与世界的对话,要打分的话,我认为就是4-5之间吧,肯定是不及格的,但这种对话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评判标准之一是你的东西在国际上究竟有没有人在看。苏尔坎普出版社(Der Suhrkamp Verlag)是德国最著名的人文学术的出版社,2023年我去柏林自由大学教课时,赵汀阳的《天下》德文版刚发行,我参加了他的新书在柏林的研讨。他的责编告诉我,这是他们出版社出版的活着的中国学者的第一本哲学书。他们现在也想翻译出版更多中国哲学学者的文章与书籍,其他出版社也在做类似的事情。赵汀阳的《天下》还是蛮有市场,同在柏林的王歌博士告诉我,有一次在出租车上,一位伊朗裔女司机听说她是来自中国的哲学学者,就随手拿出车里的一本书,正是《天下》。

赵汀阳和《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
《天下》的美国版、法文版和德文版

由此看,世界各地的人开始对当代中国的思想怀有好奇心,想看看中国人到底在想些什么?和他们的理论有什么不同?这些不是从汉学、印度学、希伯来学等学术刊物上获得的传统思想,而是想了解当代中国的思想。国外对中国的了解,会一个层面一层面地去展开,先是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等,最后会进展到思想观念层面。就像我这几次在海外的教学与讲座,比以往受到更多关注,未必是自己有多大进步,而是有更多的人想能听到一些新鲜的内容。

所以,我们有无能力把代表当代中国思想的内容带到国际的舞台,并让人能够理解,这是很有挑战性的。当然,现在赵汀阳、汪晖、赵鼎新等学者已经在思想领域为我们开创了从“0”到“1”的跨越,年轻一代的学者应该紧紧跟上。本质上,这需要一种全球视野下的创造力。这并不容易,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通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国经验需要理性化过程

讲到自主知识体系,就哲学而言,其本身就一定具有某种共通性的特征,只适用于特定区域的东西很难具有哲学或知识的特质。人类作为现代智人后代,其基本智力与情感品质是相同的,这决定了本质上人类是可以彼此理解的。在这个意义上,需要把更多样的人类经验进一步理性化,以为人类所共享,并为人类的共同发展,应对共同危机承担起责任。

孙向晨在海外频频与世界同行交流,2024年在美国比较海德格尔哲学与儒家伦理
2023年,孙向晨在英国讲解中国哲学

现代的哲学体系主要是基于西方哲学的框架发展而来,这套现代性叙事在解释美国和欧洲等西方社会时还比较顺当,因为这与他们的历史经验与生活方式相呼应。但拿来解释非西方的问题就显然不合适了,当年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说法,就是要避免欧洲中心主义的陷阱。这套现代性叙事在解释伊斯兰世界时也显得力不从心,对非洲、拉丁美洲则更没有解释力了,因此提倡自主知识体系有其积极意义。其实质是在人类更多样的经验而不是西方经验的基础上来拓展人类知识版图。

我特别强调哲学所具有的共通性特质,否则就很难把它称为哲学了。承认其人类共通性的特质,并不意味着要否认其根源或来源,西方哲学的根在古希腊,海德格尔说哲学讲希腊语,但并不否认西方哲学对于人类的共通性特质,是人类共通性话语世界中的一大板块,已经为人类所共同分享。我提倡“汉语哲学”,汉语哲学也就是从汉语世界的经验出发,通过理性化过程,提炼出可以为人类所共同共享的哲学体系。

举例来说,古希腊哲学强调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二元结构,追求本质,在实践中强调“原理”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也深受其影响。中国文化传统,强调身边的经验,通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叫“道不远人”,在实践中会更强调“试点”,积累具体经验。这样的“行事”逻辑各有其有效性,但中国人的这套经验主义尚没有在理论上得到彻底澄清。事实上,但凡有能力在哲学上讲清楚的,它就可以是世界性的。

孙向晨在黑格尔故居, 他认为,从韦伯到黑格尔,对“理性化”理解需要加深

有没有能力以哲学方式讲清楚,在我看来是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韦伯认为现代社会有一个理性化过程,传统的习俗、价值与情感逐渐被理性和计算所取代,而后者成了人们的行为动机与规范。但是,黑格尔认为“理性化”有另一层意涵,就是过往经验的“合理性内容”在现代需要找到自己的“合理性形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把中国文化传统中合理经验进一步“理性化”。由于我们百年来的现代化过程采取的是摒弃传统的策略,因此缺少一个把传统中合理经验理性化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方式,我们才更容易为他人所理解,进一步与他人共享合理经验。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并不是要排斥他人的宝贵经验,只是要避免以“普适模式”来遮蔽掉自己合理经验的陷阱。人类应该共享来自多样化传统的生存经验。

五.个人志趣:从西学到中西融合

文汇报:您的理解很有创意,回到小写的我。从我对您的学术观察,您近年来在中西融合上频频发力,先是提出了“家哲学”“亲亲哲学”,接着又提出了“汉语哲学”,您个人研究志趣的转变背后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其中遇到哪些人和事?

*围绕回应现代性的三角研究路径

孙向晨:“家哲学”的提出,和我的“哲学三角”经历密不可分。我博士论文做的是莱维纳斯哲学研究,同时也发表了一系列犹太哲学的文章,曾做过一个《犹太哲学与现代性的回应》的课题,研究的学者涉及到科亨、马丁·布伯、罗森茨维格、阿哈得·哈姆、肖勒姆等人,代表作就是《面对他者:论莱维纳斯哲学思想》,这算是我工作的第一步。

文汇报:杜维明先生非常看重您的《面对他者》,我听他提到过多次。

孙向晨:谢谢。我对犹太哲学的界定是,它是对以基督教为背景的现代性压迫的一种回应,是被同化还是坚持犹太本位主义,与西方,与世界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思考与回应在现代具有某种共通性,列文森的中国研究就很具有犹太的背景。

2008年孙向晨出版《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王恒出版《时间性:自身与他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列维纳斯》(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再版,介绍莱维纳斯的思想脉络

第二步,我努力去寻找这个现代性的根,这就回到西方的近代早期,研究发表过一系列关于近代哲学的文章,包括关于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文章,也包括马丁·路德、托克维尔、黑格尔等的研究,我试图弄明白近代西方哲学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完成了自身的理性化过程,并开始影响整个人类的进程。

第二步完成之后,应该说来到了“哲学三角”的第三面,我慢慢回到了中国的思想传统。这个治学经历有点像莱维纳斯,他先是浸淫于西方哲学,然后回到犹太传统来回应西方哲学,我则回到中国的思想传统来回应现代西方哲学,于是提出“家哲学”“亲亲哲学”“生生哲学”“温暖的世界”“汉语哲学”等概念。

以最近给《学术月刊》的文章《何以归家——现代性的救赎》为例。救赎,完全是一个来自西方哲学的概念,但“何以归家”是源自中国思想传统的说法,我以一种源自中国思想传统的立场来回应当代的共通性问题,这个路径可以说是在一步步地展开,并非一个突然的转型。

另一个理解我想法的线索,可以从不同阶段我的论文来看。本科论文我写的是维特根斯坦,硕士论文写黑格尔,博士论文写莱维纳斯,初看有点乱;不像我们历史系的夏洞奇老师,本科、硕士、博士写的都是奥古斯丁,非常专精。我呢,分析哲学传统、德国观念论传统、法国哲学都有所涉猎。事后回过头来看,我写维特根斯坦是讲私人语言,涉及他人之心的问题;写黑格尔是研究他的自我意识问题,涉及自我和他者的辩证法;写莱维纳斯是关于他的绝对他者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我的研究主题一直没变,都是关于“他者”的。八十年代读大学时,正是李泽厚先生“主体性哲学”兴盛之时,在感受到这种哲学时代价值的同时,我本能地觉得这套主体性哲学背后似乎缺了些什么,觉得光是主体性还是不够的,但具体问题究竟在哪我也并不清除,于是他者哲学就默默地成了我研究的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

从莱维纳斯(1906-1995)、维特根斯坦(1889-1951)到黑格尔(1770-1831),都由“他者”研究串联

看着研究对象在不断转变,其实不变的一条主线就是回应现代性。莱维纳斯的研究定位为对现代性的回应,西方近代早期的研究则是现代性起源的研究,研究中国思想传统也是以中国的思想视野来回应现代性;或者对现代世界来说,源自汉语世界的思想传统究竟能为人类提供什么样的思想贡献。

严格来讲,这样的做法不是一个通常的路径,会显得比较分散,如果成为某个类型的专家,比如莱维纳斯研究专家,大家会更容易认同你。但我觉得莱维纳斯研究得再好,也还是莱维纳斯的思想,要有自己的思想,还得走自己的路。

当然,把西方哲学家思想引介到汉语世界,意义非常重大。其意义绝不是一般的翻译工作所能涵盖,翻译工作体现了一种文明的思想板块与汉语世界相撞击的激烈状态,好的翻译工作正代表了不同文明相互挤压之后的某种创新性的成果,非常不容易,这个工作远没有完成,还需要继续推进。

*被质疑的“家哲学”“汉语哲学”

因为家的话题,2022年孙向晨被匿名获评为“”上海市社联年度十大论文”获得者

再来说说期间遇到的人和事。哎,你会发现,提出一些新的说法会遇到“很不舒服的”一面。还是先说说积极的一面,首先,大家都觉得“家:个体与亲亲”是个话题,它成为上海市社联年度的十大推荐论文,也成为了中国的人文学术的十大热点,北师大借这个话题推出了一系列讲座;在知乎上,这个话题被各个学科所引用,哲学的、法律的、社会学的、政治学的、文学的、戏剧的、电影的,非常宽泛;人大复印资料上,转载这个话题最多的是外国哲学,也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宗教、美学、伦理等等多种学科。在我们学院,文章引用率最多的肯定不是我,但引用范围之广,大概也能算是前列了。

《家:个体与亲亲》2019年12月,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当然,负面效应更强烈,讲“家的哲学”,大家会忽略哲学而更带有强烈的“家”的个人体验。有些人会说你的观点太陈腐,“家”在现代社会早已解体;另一些人则嘲笑,网上讲“父母皆祸害”,还有人说你讲家,还强调个体?只要有个体的话,“家”就成立不了。你会发现自己常被两边人喊“打”,所有人都不喜欢你,这边觉得你不够纯粹,那边觉得你立场模糊。甚至有人说你是墙头草,既要又要。

我说“个体”与“亲亲”是双重本体,就像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阴阳,就是某种“双重本体”的体现。我甚至由此受到启发,认为哲学中可以有“双重主体”,比如康德式的主体颇像“乾卦”,是一种自强不息的主体,而列维纳斯式的主体则像“坤卦”,是一种厚德载物的主体。这些说法都不是很被人们所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创新者永远是孤独的,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要受到多方面批判。创造很大程度是一种冒险,但我还是蛮坚持的,因为这些想法都基于我的学术思考而来。

孙向晨谈“汉语哲学”,从论文到视频

我提出的“汉语哲学”也有类似境遇。中国社科院一共举办了三届先锋论坛,第二届把我的“家哲学”狠狠批判了一通,第三届又准备把“汉语哲学”拎出来胖“揍”一顿。能批评是非常好的事情,应该成为学术常态。能提出引发大家兴趣的话题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

六.中国哲学的时代使命

文汇报:您的描述很生动,被狠批或许并非坏事,或是折射了中国哲学健康的生态。再看宏观,哲学对于每个时代的作用是否不同?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哲学学科的使命,或者说怎么理解中国哲人对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责任?“全球文明倡议”在2023年3月由最高领导提出后,文明互鉴会加大,面对当下中美博弈的持久化,应当如何应对?

*哲学对每个时代的关注都会聚焦人类命运

孙向晨:哲学对于时代的作用是个很大话题,很难一概而论。客观来讲,哲学之于每个时代的作用有其共通性,始终有两个面向,一方面是建构性的,包含着对于这个时代的理解以及某种未来的指向性;另一方面则是批判性的,她永远有对现实的不满,有超出边界的冲动。哲学在每个时代的情况不太一样,会各有偏重,有时建构性多一些,有时批判性更多一些。

汉语哲学成为多种论坛的主题,体现了哲学的建构性

此外,无论她是源自什么民族或什么地域的哲学,哲学关注人类命运的普遍性特质都不会改变。很难想象,有哪种哲学只是让自己的国家兴盛起来而不顾人类的命运。有次我在政协做演讲,有个企业家就直言,孙老师您讲的东西虚里吧唧,无法帮助我完成马上过来的订单,到时还得加班加点。我跟他说,人类的工作是有分工的,有人注意几周的事、有人关注几年的事,而哲学家式的思考会关心人类千年的命运。其实作为一个卓越的企业家,也可以有类似的思考,极致如美国的马斯克,也可以为人类的命运而把企业做得极具想象力。总体来说,哲学在每个时代的功效不太一样,但共通的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文明互鉴中提倡先理解他人的不理解

每个文明都有其主流价值形态,从哲学角度看,轴心文明相较古代历史文明的突破,就在于其对于人类向善力量的肯定,在这个意义上,要相信人类各文明普遍向善的意愿。中华文明的殷周之变,周公的制礼作乐,孔子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体现的就是这种向善力量。一种文明的力量不仅体现在自身的发展,还要对世界有巨大感召力。中华文明是了不起的文明,她除了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努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人类共同性的面相始终要保持,不能被弱化。

2023年5月,孙向晨在英国与海外同行交流中国哲学,是理解别人的不理解的一种方式

中美长期博弈是个政治话题,不是我有能力谈论的。就哲学层面而言,文明冲突还是文明互鉴是可以关注的议题。我在国外也提到相应话题,就“国际international”而言,它的基本经验曾是欧洲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就“世界”而言,黑格尔曾论述普适的“世界历史”,某种意义上是全世界都变成西方的这个样子,其当代版就是福山式的“历史终结论”;我更喜欢用“全球哲学”的概念,即便西方哲学家也意识到,“全球哲学”的概念意味一定是包含着非西方的思想传统。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的未来一定是在“文明互鉴”中推进的。

文明如何不形成冲突而是相互互鉴?这背后的一整套机制还需要哲学家们去完成。我觉得第一步就是要去努力理解别人的不理解,做到这点,其实就有了一种自己的优势。这意味着你不仅懂自己,而且还懂得他人,更进一步地还能懂得他人为什么不能够理解我,这需要加倍的功夫,乃至三倍的功夫,保持善意的开放胸襟是最为关键的。

*善用传统智慧中的“礼不往教”扩大影响

在世界上有没有影响力,根本在于你有没有设置议题的能力,这一点中国人还要进一步努力。比如说,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这就是设置议题的能力,虽是他人设置的议题,你也会参与进来讨论。提出有影响力的议题还是有前提的,我觉得,第一,要尊重人类的现代文明,人类达到现代文明还是有其打动人心之处的,人类是在现代文明的语境下相互打交道的;第二,人类除了利益之外还有是有共同的是非观,中西方文艺作品为何都能让对方感动?说明人类对善恶美丑的判断有着共通之处。

出自《礼记》的“礼不往教”充满着中国智慧

最后的关键就是要让自己更能体现人的价值。大家都喜欢蓝天白云的生态,都喜欢舒适体面的生活,都希望生存有最基本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障。同时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完整的、自信的、充满创造力的,这样的文明就自然有其辐射力和影响力。三年疫情之后,国外学者来上海,第一个印象就是感叹中国的电动车已经普及到近50%,它带来的效果就是城市变得更安静,空气污染显著改善,这就是“近悦远来”“礼不往教”的效果。我们要把这种传统智慧用在文明互鉴上。
(访谈于2023年12月24日,成稿于2024年2月23日,终稿于2024年3月13日)

文末链接:

访孙向晨(上):2.5个任期的院长谈哲学学院长啥样

文:李念  孙向晨
图:部分网络 部分受访者提供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