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归

 直尾昂述 2023-05-29 发布于广东

何以归家

——

现代性的救赎 

家哲学

家伦理

“何以归家”:

一是作为

哲学概念

的“家”

“家”之为哲学问题

必须着眼于其作为人类生存的

根基性、普遍性、结构性的特点

揭示其对

人类生存的不可或缺

以及其结构的独特性

作为哲学问题的“家”

并不只是指涉一种

社会的现象或组织

而是

某种哲学

意义上的

生存论结构

“家哲学”是讨论家

这个哲学母题本身

它非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

而是个体得以成立的前提

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样态

是所有人得以存在的前提

作为某种

生存空间

在人类历史上

它固然有其多样性

但同样具有规定性

二是

现代性建基在

“离家”的基础

“归家”意味着一个

在先的“离家”过程

近代以来

受现代性冲击的中国人

最先的冲动就是“离家”

“离家”的过程

便即使得“个体”

得以成为“个体”

而“个体”的独立与自由

正即系是现代性的支柱

现代“个体”是在

基督教的“离家”

当中孕育出来的

经由

路德、黑格尔、

笛卡尔、康德

等几代哲学家的奠基

使得“个体”成为一种

主体性哲学

“个体—主体”哲学

对现代性建构

有着积极意义

建立起了

“个体”的

理性、平等、

自由、人权

等现代文明

的基本特质

同时传统“家”的

观念遭受了冲击

“家”的生存论结构

在现代性逻辑当中

也被“隐没”

“家”的理念已经“沦陷”

“家”的逻辑得不到彰显

因此

“离家”

无论是中西

也都是一个

现代性社会

的基本特征

三是

“个体-主体”哲学

的虚无主义的危机

19世纪下半叶以来

“个体-主体”的各种“欠缺”

在现代语境之下渐次地展开

“上帝死了”后

支撑“个体”的

普遍性维度

在全面塌陷

存在主义哲学彻底揭示出

“个体”的背后的存在面目:

孤独、荒谬、冷漠、虚无

等生存论特征

近现代建构起来的

“个体-主体”哲学

在生存论分析之下

呈现出一派

“幽暗”面目

展示出了一种

虚无主义前景

现实问题的产生是因为:

不承认这一种最基本的

社会关系或者社会维度

拯救现代性不能够在

西方现代性的困局上

修修补补

而要回到

现代“个体”的根基处

重构现代性的大框架

四是

汉语世界对“救赎”的

独到理解是“回归”

与西方的宗教性理解不同

汉语世界对“救赎”的理解

去除了其预设的神恩

不是靠神恩复合

神人之间的关系

而是在天地人三才

的“一体世界”当中

通过不断地

回溯其源头

来荡涤生存的苦难

与建构生命的意义

源自西方的

二元结构中

始终潜藏着

对于“救赎”

的期待

而源自汉语世界的“一体世界”

始终存在着十种“回归”的动力

个体

不仅在自身中

寻找救赎力量

而且要在“家”

这个最源初的

生存论结构中

寻找修复力量

“归家”是

现代性救赎

的重要方面

中国

能给出一种

不同于西方

的回归路径

五是作为

文明论

范畴的

“家”

“家”的理念,在汉语世界形成了

一种贯通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体系

在精神层面

它发展出

宇宙论、德性论、

心性论与历史论

在社会政治层面

形成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的结构

在日常生活层面

从语言、节日、

家规家训、

礼乐制度

等方面发展出

最为丰富的

文化形式

当代中国学者

提出“家哲学”就是要

汲取传统的思想资源

直面现代处境

致力于

为现代人

建设一个

精神家园

六是“家”在

现代哲学中

的回声

黑格尔从情感角度发现了

个体的非自足性和依恋性

用“爱”来拯救个体的局限

海德格尔从人的生存论角度

来去解读现代人“无家可归”

通过情绪的向来被给予

揭示“此在”的存在状态

他把“归家”

理解而为存在者

迈向存在的近处

列维纳斯

不仅讨论了,爱欲

而且讨论了,亲子关系与兄弟关系

但是他们

也都遗漏了

一个重要的

自由度

即“亲亲”之爱

这是中国

文化传统

提供的理解

“爱”

的另一种

重要思路

即“爱由亲始”

一种基于“家”的爱

“家哲学”的确立

具有范式转化的意义

为我们理解人的生存

提供了另一种的框架

“家哲学”面对

现代性的挑战

处理好与

“个体-主体”

之间的关系

如此“家”

才有可能在

现代的世界

安放好自己

七是

现代世界中

“家”的回归

谈论

“家”的问题

必须面对的

即是“个体”

的独立性

“归家”

不是要离弃“个体”

而是要深刻地理解

个体与亲亲

之间的

辩证法

黑格尔“爱”的辩证法

主要是从“男女之别”

的角度来去论述的

但没有涉及

世代之间的

亲子关系

孙向晨教授

提出了一种

“亲亲辩证法”

个人

首先即是包裹

在“亲亲”之中

在亲亲中哺育的

在亲亲中成长的

然后

个人即从

亲亲之中

挣脱出来

从而将成为

自主的个体

最后重新在情感上

与原生家庭形成

“情感共同体”

在现实中

也是建立

新生家庭

的动力

“个体”

正是在其伦理生活当中

支撑起整个生活世界的

于是

“归家”成了

人生的主题

要使世界成为

自己的“家园”

这个即系是

人类的生存

共同的主题

是虚无主义的克服

和温暖世界的展开

孙向晨

教授提出了一条

拯救现代性的道路

“个体”

通过

“归家”

再次感受到

“亲亲”之爱

获得

一种原初性的情感体验

一种生命的关爱与照料

置身于一个有“家”庇护的环境

延续出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

如此才能

“回归”一个温暖的世界

和克服虚无主义的侵扰

“归家”

的哲学本质是通过“回归”

一个最小化的情感共同体

为解决现代性个体所面临的

生存性、功利性、社会性的

危机与挑战提供一个起点

孙向晨

教授即在哲学上提炼了

以往对“家”的传统论述

揭示出

“家”作为一种

生存意义的结构

是如何被遮蔽的

提出了

现代性救赎

的哲学任务

体现了

审美的超越性和

伦理性的回归的

救赎方向

整一场的

报告内容

系统丰富

极具意义

杨阳教授赞同

现代个体是在

基督教文化中

孕育成长起来

的观点

但认为家

是中华文明的

根基性范畴的

观点

有待商榷

杨阳认为:

历史上

支撑

中华文明

长期存续

的理念

复杂多元

国和君在

历史上也

曾被视为

类似的

根基性

范畴

同时

他提出了

四个追问

分别是“家”何以会成为

中华文明的根基性范畴

“家”在

中华文明的

长期存续中

发挥了

怎样的

作用

中国传统中

“家”的结构和功能

作为前现代文明的

根基性范畴的“家”

与现代价值是否

存在根本性的冲突

王楷教授

从技术层面

的哲学史谈

认为每种文化都是

多元性和丰富性的

只是在确证中

遮蔽了多样性

儒家在

讲个体

与家族

或亲子

关系的

二维结构

背后其实

还隐含着

“天”概念

包含着

形而上的

三维结构

另外

也提出了一个追问

即在“家”的复归中

如何开启“家”的

另外一个场域

使它

既能,对接传统

又能,经受现代性的洗礼

“家”

作为中国文化中的

一个根基性的范畴

是因中国没有

西方文化中的

位格性的“神”

是天地人三才

的一个世界

个体

需要在

整体中

去找寻

并维系

其意义

“家”成为

一个人身边的

最小的出发点

从此角度来说

虽然不是唯一

但“家”仍是起到了

一个根基性的作用

从“亲亲”的

角度来去看

“家”即是在

现代语境下

的重新论述

对个体的尊重是前提

重回传统意义的“家”

是不可取的

应在现代性之下

焕发其新的意义

靳老师

从中西对比,及现实问题的角度

谈了经济性在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朱老师

探讨了

在“家”的

事实性存在

与价值层面

的对应性、

“亲亲”本性

在现代性的

重要性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