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中有路,路在何方

 子夏书坊 2019-05-07

《林中路》(Holzwege)是20世纪德国伟大哲学家海德格尔(1989-1976)的重要作品。这本书(文集)由作者本人精心挑选的6篇文章和讲座(1935年到1946年)结集而成,是他“二战”之后发表的第一部著作(初版于1950年,1977年被编入《全集》(Gesamtausgabe)第5卷出版)。

本书收录的文章不仅对于海德格尔本人意义重大(比如《尼采的话:上帝死了》一文是作者数十年尼采研究的一个总结),在思想史上也影响深远(比如《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已经成为20世纪美学和文艺批评的必读经典,是他被讨论最多的作品之一),已经被翻译为多国文字。

本书的思想主题

作为后期海德格尔的力作,《林中路》在议题和风格上都不同于早期作品,但其运思主题依然围绕“存在”(Sein/Being)展开。毫无疑问,“存在”一直是海德格尔整个思想的核心问题。从其学生时代到其晚年,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他,指引着他整个思想的道路。在他思想的不同阶段,从“存在的意义”问题到“存在之真理”,再到“本有事件”(Ereignis),海德格尔都一直在尝试不同的运思方式,以应合这个就他而言唯一的“实事”——存在。

海德格尔声称,西方哲学(即形而上学)遗忘了存在,整部西方哲学史就是存在的遗忘史。如何如其所是地“把握”存在便成为海德格尔一生探寻的问题。

在早期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初版于1927年)中,海德格尔曾计划以时间为视域,来揭示已经被传统哲学遗忘了的“存在的意义”。具体来说,他企图通过现象学的方法来分析此在(Da-sein)的存在及其意义,从而以此追问存在的意义。换言之,从此在存在的意义出发追问存在的意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存在与时间》在摆脱传统哲学的影响上做了诸多努力,比如运用现象学描述的方法、批判对象化思维、不使用传统的哲学术语等。

然而《存在与时间》并未如期完成,终成“残本”。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意识到的那样,《存在与时间》并没有真正摆脱形而上学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此在概念虽然从人与存在的关系来理解人的存在,但却意外地加深和巩固了笛卡尔以来的主体性观念,甚至陷入唯我论。

20世纪30年代之后,海德格尔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继续追问存在,尝试着以非形而上学的方式(或者说脱离传统的方式)来思考存在。为此,他展开了多样化的思想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其思想范围远远超过了早期。《林中路》便是海德格尔进行艰难探索的代表作。

从内容上来看,《林中路》所收录的6篇文章基本上涉及了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主要议题,比如:艺术、诗、真理、克服形而上学、现代性、虚无主义、技术的本质等等。这些文章议题各异,相互独立,但它们又具有内在关联,正如作者解释本书书名时所言,“每条路各自延展,但却在同一林中。常常看来仿佛彼此相类。然而只是看来仿佛如此而已。”(《林中路》,扉页。)

本书的思想线索

从总体上来看,《林中路》(乃至整个海德格尔后期思想)围绕着以下两大线索展开:在“存在历史”(Seinsgeschichte)观下(1)克服形而上学,(2)探索非形而上学的存在之思。

根据海德格尔独特的“存在历史”观,处于“存在历史”之“第一开端”的早期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巴门尼德、赫拉克里特道说了存在之无蔽(Alètheia)。“第一开端”之后便是遗忘存在的形而上学史,它发端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完成于黑格尔的绝对观念论,并终结于尼采的强力意志形而上学。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终结之际便是“存在历史”之“另一开端”兴起之时,也就是形而上学向非形而上学之思“转变”的当今时代。

形而上学遗忘了存在是促使海德格尔极力克服形而上学的重要原因。为了克服传统形而上学,海德格尔一方面揭示了形而上学之存在论-神学(Onto-theo-logie)基本机制。由于这一机制,形而上学既成为了追问“最普遍的”存在者的存在论,也成为了追问“最高的”存在者的神学,从而遗忘了存在。

另一方面,海德格尔又梳理和重演了柏拉图到尼采的形而上学史。他发现,在遗忘存在的形而上学史中,存在(Sein)和存在者(Seiende)之间的差异消失了,“无蔽之真理”成为了正确性

进一步,海德格尔还挖掘了形而上学固有的表象思维。自笛卡尔以来,这种以主体性、对象化、计算性为特征的表象思维开始支配现代主体性形而上学,并最终导致了极端人本主义、虚无主义、技术支配等现代性问题。在《林中路》中,海德格尔不仅在“存在历史”观下探源了早期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关于存在之无蔽的沉思,而且他也探究了形而上学史末端的黑格尔与尼采的思想,同时,他还探究了与形而上学相关的现代性问题。

在克服形而上学的同时,海德格尔还积极探索非形而上学的存在之思,以彻底摆脱形而上学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为此,海德格尔尝试了多种路径,他不仅回到早期希腊思想源头,追寻“前形而上学”的存在之思,他也曾对非欧洲的东方文化发生过兴趣。

当然,海德格尔着力颇多的当数探索非表象化、非对象化、非计算性、非概念化的、前理论的“后形而上学”的存在之思和言。他尝试了分析艺术作品(如分析梵·高的画作《农鞋》),阐释荷尔德林、里尔克等人的诗,分析器物(如祭祀用的壶),分析语言等等。海德格尔这方面的探索在《艺术作品的本源》和《何为诗人?》两文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在他看来,艺术和诗是存在之真理(作为无蔽的真理)之生成和发生方式。

对本书的评论

在很大程度上,《林中路》等海德格尔后期著作可谓是超越常规的思想探险。这种探险就像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行走一般,可能通往澄明之境,也可能落入迷途。一路寻访,可能近在咫尺,也可能渐行渐远。

《林中路》的英译者扬(Julian Young)和海恩斯(Kenneth Haynes)敏锐地看到这点,因而他们没有将此书的标题Holzwege直译为Forest Paths,而是意译为Off the Beaten Track(越过寻常路),以表示“林中路”的双重含义:通往林间空地的小径和通往密林绝地的歧路。海德格尔本人也将自己的思想定位为道路,而不是已成定论的著作,或者“不朽之言”。同时,他本人也认为自己一直行进在超越常规、充满可能性的道路上。

后期海德格尔在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上引起过不少争议,但这并不足以完全否定其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20世纪反形而上学的浪潮中,海德格尔独树一帜,他并没有简单地拒斥和否定形而上学,而是深入其内部“经受”(verwinden)之,并揭示其本质和结构,重演其历史,揭露其危险后果。他在“存在历史”观下对整个哲学史的把握,他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谢林、尼采等哲学家的诠释,无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在具体观点上,都大有创见,影响深远。

其次,在非形而上学的存在之思方面,海德格尔的探索可谓是对传统哲学的一次有意义的突破。他突破了形而上学的单行道,祛除了被形而上学遮蔽的东西,引导我们摆脱对象化思维,让那个丰富多彩、神秘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鲜活世界如其所是地显示自身。同时,海德格尔也让我们看到形而上学表象思维不是人类思维的唯一可能性,他的思想历险捍卫了人类思维的多样性。

此外,海德格尔的思想并非“不接地气”,当我们沉迷于科学主义和客观主义,陶醉于理性和科技的胜利的时候,海德格尔提醒我们警惕现代性带来的虚无主义和技术支配问题,并努力探索解决之道。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后期海德格尔强调非形而上学之思与诗的近缘关系,推崇荷尔德林等人的诗,并尝试诗意的写作风格和诗的创作。尽管这些都可以理解为海德格尔对非形而上学思维的探索,但是,这种诗意的言说不免让人产生疑惑:如何理解诗与非形而上学之思的近缘关系?它们的差异和边界何在?进一步,我们还会疑问:非形而上学的存在之思如何可能?在与艺术和诗的近缘关系中,它如何能保持其自身?诗意的言说是哲学吗?这些恐怕都是后期海德格尔无法回避的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