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秋水》:“为什么懂得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何说“愤怒是无能的表现”?只因为不接受道法自然导致情绪失控

 王明鹏 2024-03-26 发布于山东

庄子《秋水》: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邪?”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蹢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

权:权变,应变。薄:迫近。蹢躅(zhí zhú直烛)同踯躅,进退不定。反通“返”。要:枢要,关键。

本段大意:河伯问为何这么重视天道呢,海神回答,懂得天道才能知道事理,明白变化,不为外物所转。对得道者来说,火不能热,水不能淹,寒暑不能害,禽兽不能伤,不是说靠近这些危险不被伤害,而是说得道者明察安危,安心祸福,冷静得失,才不被伤害。因此说天道在内心,行为在外面,德行取决于天道,得道者做事顺应天道,符合德行,能屈能伸,回归本心。

得道者为何每临大事有静气?因为懂得天道变化规律,不过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罢了,既然事物遵循生死循环规律,那就允许和接受任何事物的发生,接受任何可能糟糕情形,有了底线思维心理预期,从而可以保持心态平静。

我们把天道比喻为正弦曲线,上善若水,能屈能伸,懂得这个规律,才会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知道有句话,为何懂得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里的道理不同于天道!

天道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万物平等表达自由,是生死循环寂静涅槃,是尽人事听天命如其所是,这是发展观和变化观的体现,是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观,做人就不会固执,不自以为是,能接受任何情形,尤其是接受“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得不到,五蕴盛”人生八苦。

而平时我们说的道理呢,都是大道理,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儒家这一套,鼓励人们干事创业,拼搏奋进,积极向上,不是不好,只不过片面强调积极,慢慢变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当我们把渴望变成苛求,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必然。因为渴望完美是可以的,人之常情,但苛求完美就是极端固执了,必然倍受打击而茫然无措。

我们知道还有一句话,愤怒是无能的表现,愤怒是情绪失控,是不接受事情不顺,小刺激大反应,容不得人家表达自由,根源是什么?

愤怒等负性情绪的根源是无能,说的太对了,这个无能特指没有能力应对遇到的挫折!

比如别人抱怨某某事情,我们听了勃然大怒,究其原因,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只是觉得人家抱怨不对,到底怎么处理事情,自己不会才只能用负性情绪怼回去。如果非常清楚应对方式,直接告诉如何做就好了。

例如孩子抱怨老师处事不公平,简单指责孩子呢,还是询问发生什么事情,甚至可以沟通老师,再和孩子解释呢?

应对问题能力带有一定的天生禀赋特性,我们或许就是能力不足,这时候别忘了我们还有一招,道法自然,即接受糟糕事情的发生,保持情绪冷静,一旦冷静面对问题,不火上浇油,不扩大事端,不着急失控,事情的应对处理就反而不重要,问题自然而然会缓解乃至解决,信不信是这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