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等发病后才溶栓,能不能提前用药,把血栓溶掉?

 药师华子 2024-03-26 发布于辽宁

华子看到一位朋友的留言,说现在的医学都是“马后炮”,只等着血栓发生了,才去溶栓,为什么不能在血栓前期时,比如心脏或是大脑出现供血不好的症状时,就提前用药,把血栓溶掉呢?

华子说,这位朋友搞错了一件事,就是在他所说的大多数“血栓前期”,其实血栓还没有形成,此时使用溶栓药物,只会增加出血风险,并不能发挥溶栓作用。

一、血栓是如何形成的

人体中的血栓主要分为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

动脉血栓的形成,主要与动脉内膜受损有关,常见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症等。受损的内膜会刺激血小板聚集,继而会激活凝血因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等,形成不溶性的网状结构,缠绕住血细胞形成血栓。

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与血液流速过慢有关,常见因素是下肢骨折、长时间制动,房颤等。血流缓慢或是出现旋涡时,会使凝血因子、凝血酶浓度增高,激活纤维蛋白原凝固形成网状结构,诱发血栓。

二、溶解血栓的药物

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主要有尿激酶、纤溶酶、阿替普酶等,可以把已经凝结成网状结构的纤维蛋白重新溶解,消除血栓。但是溶解血栓的“时间窗口”非常窄,通常限制在3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6小时

如果超过“时间窗口”使用溶栓药物,就会面临巨大的出血风险,有可能对机体造成比血栓更大的伤害。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已经形成的血栓还会发生“机化”,与血管壁生长在了一起,使用溶栓药物也不会发挥作用。

三、为什么不能提前溶栓

溶栓药物只对刚凝结的纤维蛋白有溶解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发生血栓而使用了溶栓药物,只会带来出血风险,没有其他的作用

大脑或是心脏出现供血不好的症状,被很多人称为血栓前期,但实际上此时不一定形成的血栓,引起缺血症状的大多数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长造成的动脉狭窄

此时需要做的是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长期把LDL-C控制在较低水平(建议在1.8mmol/L以下),可以使斑块体积缩小,减轻动脉狭窄情况,改善缺血症状。

四、什么情况下可以溶栓

如果出现了单侧肢体控制失灵;口、眼、舌歪向一侧;不能清晰地说话;出现意识丧失等情况,需要提防发生了脑卒中。但是脑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两者症状相似,必须要经检查确诊,排除脑出血后才考虑溶栓治疗

如果出现了持续超过30分钟的胸痛,或是不明原因的肩痛、背痛、颈痛、甚至牙痛,同时伴有或是不伴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就需要警惕心梗的发生。如果确诊发生心梗,就需要溶栓治疗或是介入手术治疗

总结一下,溶栓药物只针对刚形成的血栓发挥作用,所以只能在血栓发生后才能应用,而且有巨大的出血风险,不能提前用药。大多数人的供血不好症状,其实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动脉狭窄。所以在确诊血栓之前,不能随意使用溶栓药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