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鹤乡记忆之:江湖神杨泗//谢川

 益之作品 2024-03-26 发布于广东


       江湖神杨泗

在江陵郝穴荆江大堤上,原有一座气式雄伟的古庙名为杨泗庙,庙内供奉杨泗将军的塑像。杨泗庙建于何时,因无文字记载,已无法考证,1950年被拆除,《郝穴镇志》有记载,民间留下了很多传说。

       古老的郝穴镇是水灾高发区,也是交通发达区,外滨长江、内通荆河,历来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港口。码头上船舶林立,无论大船小舟进港出港,扬帆前船家和水客们都要到杨泗庙上香跪拜,祈求杨泗将军保佑船只航行平安,顺风顺水到达目的地,特别在明清和民国年间,是杨泗庙香火最旺的时期。

       杨泗何许人也,为什么受到民间百姓和船家水客、渔民们的顶礼膜拜,多处江、河、湖泊沿岸都为他立祠建庙?

        据民间流传,杨泗是一个治水有功的人,因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被玉皇大帝封为将军,他能上天入水、隐身遁迹,在江河、湖泊斩孽龙、捉水怪、治水患、平巨浪、镇恶水,保佑江河行船安全和沿岸百姓平安,被道教尊为九水天灵大元帅,紫云统法真君,水国镇龙安渊王,灵源通济天尊。因名声之大,香火很盛,佛教寺庙也供奉杨泗将军。

        关于杨泗的生世,民间传说不一,据说杨泗出生在湖南一个贫苦家庭,本名杨幺,幼读私塾,因家贫而辍学,后在商船上做佣工。南宋初年,钟相起事,杨幺响应,成为著名首领。钟相逝世后,他继续领导二十万义军,利用洞庭湖宽阔水面,在河、湖、港、汉里设立营寨与金兵和南宋官兵对抗,势力浩大,席卷荆楚洞庭湖区七州所属十九县。因不服南宋朝廷,官兵曾七次派大军围剿,都以失败告终,后派岳飞率军征讨,被岳家军大将牛皋所获,拒不降宋,英勇就义。他死后,百姓感其平生保护百姓,护佑渔民、打击水贼渔霸的功德,特为他立祠修庙,敬奉为水神。因杨幺在起义军中排行老四,为了避讳,尊称杨泗,后越传越广,仅湖南湘阴县就有三十余座杨泗将军庙。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洞庭湖区)各船户最信奉杨泗将军,公立庙,各船开到,例必至庙敬之。"

       湖南是杨泗将军信仰的发源地,到了明清时,随着长江、汉水交通发达,各地经济通畅,以及后来"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杨泗信仰随移民潮上溯,传到湖北、四川、河南、陕西、两广、云南等靠江沿河岸和湖泊地区。

       杨泗将军的传说,各地有各地不同的版本,在湖北丹江口,传说一条孽龙在黑河肆虐,常常兴风作浪,河水暴涨,大浪滔天,掀翻航船,吞噬渔民。杨泗闻信赶到黑河与黑龙恶战数日终于将孽龙斩杀在黑河中,孽龙血染红河水,百姓为了纪念杨泗,将黑河改名丹江,并在江岸盖了一座庙宇名平浪宫,塑像供奉。每年六月初六(传说是杨泗的忌日),都要举行庙会和盛大的祭祀活动,丹江口的船队成排成排集结,每条船头上供个盘子,上上香,一直排到平浪宫。平浪宫的大戏楼,要唱三天三夜的大戏;武汉是大港口,是信奉杨泗最盛的地方,以杨泗命名的地名就有几处,如杨泗港,祭祀活动也隆重,只是形式上稍有变动。据《武汉市志·民俗》记载:"沿江河码头及鹦鹉洲一带居民,信奉杨泗将军,多参加磨子会,以石磨为杨将军偶像。六月初六抬磨赛会,招摇过市,遇有放鞭炮者,则舞磨一番。"

       郝穴崇拜杨泗将军由来也有一段传说。明朝时,有位世代靠行船运货的船家,载满货物,扬帆离开郝穴码头,航行到江中,江面上突然刮起龙卷风,狂风卷起巨浪,吹断桅杆,船在恶浪中上下颠簸,倾刻间就会翻船。正在危急时,船家看见半空中一位身穿金甲的神将,一手持钺斧,一手握住已断的桅杆,将船提出水面,待龙卷风卷过后,放下行船,向龙卷风追去,船夫们看见半空中一条乌龙正与金甲神恶战,金甲神手持钺斧砍下了乌龙头,龙卷风才熄灭,江面上恢复了平静。船家和众船夫一齐跪拜在甲板上,磕头不止,这时金甲神从空中落下,站在船头上,扶起众人,亲切地问侯有没有人伤亡,众人感激不尽,请教大神的尊号,金甲神道:吾乃杨泗也,说完一阵清风吹来,金甲神不知去向。后来众船家和渔民,在郝穴的大堤上修建了杨泗庙,供奉杨泗将军的塑像,四时祭拜,香火不绝。


       古代郝穴是如何纪念杨泗将军的,因祭祀活动"断裂",时间久远,没有传承下来,后人不得而知。但从杨泗庙的遗址规模来看,说明郝穴祭祀杨泗将军的活动也是很隆重的,因为这里是通江达河,交通枢纽所在,行船运货的船家很多,以江河打鱼为生计的渔民也很多,敬奉杨泗将军是必然的,可以推测,每年六月初六的杨泗庙会也不会亚于丹江口和武汉鹦鹉洲的规模。

        杨泗庙的遗址在荆江大堤上原造纸厂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