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吗,怎样写好八句都是景的五律

 泉水叮咚QHYU 2024-03-26 发布于北京

大家也许都清楚,五律不适合抒情;七律不适合纯写景。如果多耽沉于山水之乐,不妨以五律写之;若想就社会现实或借景抒情,莫若七律。

古代的诗,但凡写田园诗、山水诗的大都是五律。

如果你写没有人文的东西,你的五律要写得飘逸、清爽就要有思维的收回放出的变换,要有虚有实的结合、要有情景的搭配。

景中暗暗含情,为情写景,这情包括的内容很广——心情、人情、陶醉之情、感慨之情等等。八句景中要想把这些都表达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不是明显的景转情,而是要暗暗地含情这难度就比较大。

桃花源的田园生活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但作者的精神却已超脱于现实,诚如陶渊明所说: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个难度较大,但却是每位学五律诗的人必须过的一关,因为五律基本是写景的多,所以大家要学会八句都是景的写法,是因为五律本身就是写景的,当然难度是有的,就看你如何掌握。

如何写好写景的五律,如果你能掌握了以下这几个技巧,你的写诗水平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虽说是八句都写景,但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所以归根结底写景的目的也还是为了抒情,总而言之无外乎一个情景搭配,这是重点。

一、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何谓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如果掌握了“通感”,会大大提高诗词的质量,说白了,“通感”就是在诗中嗅觉、听觉、触觉、光感等等互相转换,使得诗词有声音、有颜色、生动可读,说白了就是能够使你的作品看起来写景不单调,传情更深刻。

当然这种手法在写情的时候也同样可以灵活借鉴,不过也并非所有的意象组合都能构成意境。

如白朴的《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

此小令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是在景物描写上,只有视觉,没有移觉,在情景搭配上,也没有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情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新雨后,是视觉所见;而新雨后的那种空气中散发的清新之气,是通于嗅觉,“天气晚来秋”不但是视觉,秋的那种凉爽感受又是触觉作用的结果,视觉通于触觉;“明月松间照”视觉系,明月、清泉又有颜色的转换,一个照是静态,“流”又属于动态,流水叮咚,从视觉到听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不光使人从视觉、嗅觉上感觉清美,又从听觉上感到悦耳,还有移觉。

例:“累累乎端如贯珠”

状如声音的圆转像珠子,这个圆转的声音,一个接一个联起来,所以称“贯珠”这就是听觉通于视觉了,这种听觉上的感受好像在眼前能够看的到具体的形状一样,从听觉引起人的视觉与触觉,也就是音乐不光使人感到悦耳,“声入心通”,引起人的感情所以会通于视觉与触觉。这样写,不光写出音乐之美,也写出音乐感动人的力量,写出音乐的作用,通过这一连串的通感作用,从而激起人的感情共鸣。

再看一例:“香随翠笼擎偏重,色照银盘泻未停”这是韩愈写樱桃的诗句。——这里就用了通感。香就是嗅觉,翠就是视觉放在一个句子里转换读者的感官。

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片的“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是视觉,“香满路”是嗅觉,“凤箫声动”是听觉,从视觉到触觉到听觉,构成了一副盛况空前的元宵夜景。

总结一下,通感就是感官互换,上述例诗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听觉、视觉的转换,通灵的感觉。可以把视觉用听觉来表现出来,还可以把听觉用视觉表现出来。还可以把感觉用视觉、听觉一起表现出来。或者使用视觉、听觉、触觉的转换,这就是通感。

二、以景物和思维的收放来吸引读者的目光和内心、提高作品的韵味。

收放是为了步步吸引读者的目光,吸引读者的内心。

所谓放:就像放飞风筝一样,从眼前到远处(思维放出去或者目光放出去),收:反之。

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们所体会的收放分为两类:

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如,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收,青山、白水,目光收在当前的景色里。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眼前收,“一为别”思维上的小放,“万里征”思维往远放。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视野远放出去——“浮云”横着放,“落日”竖着放。你的思维眼界放飞了,但是你还是站在原地没动。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斑马鸣,听觉,引起读者共鸣——放,此处有景物的收放,也有思维的收放。这里虽然说的是景,其实是含有内心的情绪感受。换句话说,景不可只在一个地方打转,思维也不可只停留在一个地方。

说说对仗,对仗时要注意:虚对实最好,比如这里

“此地一为别”是实景描写;“孤蓬万里征”是虚写,因为这个“孤蓬万里征”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离别的友人如远飞的蓬草一样孤单,是想象的画面,并非是实景描述。

另外对仗时,尽量要词组上做到虚实相对,比如老杜的: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亲戚和朋友,实词,老病,衰老,疾病,虚词。这就是虚实相对。

“喜茫茫空阔无边,叹滚滚英雄何在?”

空阔对英雄,虚对实。

三、化虚为实,化实为虚,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何谓虚?虚,即空虚,空无所有;

何谓实?实,即真实,实在。

人们常说诗之妙,在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所谓“虚实”,是由人的感官来界定的,主要指视觉,所以人们常说“眼见为 实”,也就是看得见的东西称它是实的,看不见的东西称它是虚的,也就是“意”虚,而“象”实,“象”是看得见的,所以是实的。

只说“意”容易流于抽象,有概念化之嫌;只写“象”容易流于形式,有空疏化之病。所以,意象的创造,往往是实中有虚,化虚为实。

宋朝范晞文《对床夜话》引周伯弜《四虚序》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意思就是说以景传情,以象达意。

虚实结合也是一种心境物化,心境物化是将无形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心理状态,用有形的摸得着的景物状态来表现。比如表现时间的感觉,表现内心的感情,采用心境物化的手法,就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人们的感情,像忧、愁、怨、恨,按照唯物主义的解释,这些情绪都不是心造的幻影,而是客观社会生活在人的大脑里的反映;但这些感情又是无形的,它可以从情绪引起的反应来表现,比如说“紧锁双眉”,便是说“愁”;就是由愁能锁起这个眉,比如说“咬牙切齿”,便是说“恨”,这些是从感情外露的形态来表现的,就是所谓“表情”的一种意象 。

还有一种感情“物化”的意象,像曹植的《释愁文》这么说,把“愁”说成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他说:

“愁之为物,唯惚唯恍。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或群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

他把愁这一种东西说成是可以推可以握,可以来可以去,能多能少,成了一种可以触摸的东西了。

关于虚实的重要作用,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鉴于诗词篇 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是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我们来总结下关于实对虚的方法。

如果你前句写杜鹃,那么相对的地方就不要写月季了;

如果你前句写柳树,相对的地方就不要写松树了。这样写是没有变化的,而且是平淡了。当然古诗也有这样写的,我们要尽量避免杜鹃和月季都是花,选择一种代表就可以了,那么既然是杜鹃实写,那么后一句可以选择虚写,或者是虚实相间的写。

如果我们想有意的锻炼虚实或者收放气势通感,可以从对联入手,这样逐渐培养起自己掌控文字的能力,比如人家给你一个上联:

上联:三五潭鱼吹静水,

下联:万千花气逼寒烟。

这个上联总体上看是实写,上联写实景所见,深潭中看到有三五悠闲的鱼儿在吹水冒泡,下联不妨转入虚景上去:万千花气 逼寒烟,花气是个什么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感受的到,花气逼寒烟,“万千”给数量这就很形象。

再看下一个:

上联:柳间莺呖呖,

下联:心上梦空空。

上联写景,我们不妨为我所用、借景抒情来一个流水对,呖呖:形容鸟类清脆的叫声。下联:心上梦空空。下联自然转入到情感中去,这么好的风光,有柳有欢快鸣叫的春莺,我却快乐不起来,心里空空落落,这就很好利用了上联的资源来衬托感情,上联明媚,情调欢快,下联凄凉落寞,形成一种反衬,以乐景写哀。

“柳间莺”,绿柳、莺,属视觉,呖呖,是听觉,心上空空,是感觉,由所见所闻进而影响所思,形成一种对比、反衬,这是反应在对联上的虚实与情景搭配。

如果在律诗中,这样的起句则属于兴起,先写景,然后再把感情吐露出来,上景下情,是常用和比较提倡的写作手法。

上联:叶漏秋阳凉碎影,

下联:山空鸟迹剩哀啼。

上联实写,似乎使我们看到了秋叶中稀疏的阳光照射的碎影,碎影,是初秋,叶子还没有落光的季节景象,这个凉字暗含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碎影本无感觉,这种凉意自然来自于作者的感官刺激。

下联,山空鸟迹,有上联秋的铺垫,山空承接了秋凉,鸟儿少见了,但还能听得到它们的鸣叫,注意“哀”字,鸟无所谓哀愁,也是作者把自己的这种感情移动到动物身上。

落寞,凄凉,些许无奈的感觉,这个虽然没有明说,可是字里行间的情感出来了,这些都是延伸到诗境之外的想象,有了暗含的感情,那么诗境含蓄的余味就从自然而然中流露出来了。

这就是化虚为实的写法,把虚的无形的感情寄托在有形的物体上来写。

苏轼曾对自己的一生作了这样的总结:

“心如槁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

心如槁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心是一种虚的存在,是一个人的思想状态,所以说他是虚的,槁灰之木是具像的存在,但是通过乙事物(槁灰之木)使人想起甲事物(心),这就是比喻,用实体来虚写感情的,总体来说还是属于虚写,化虚为实,化实为虚,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分辨一句诗是实写还是虚写,要看他的总体意境:

如果是亲眼所见,那么一般都是实写;

如果是心理活动,虽然他也会用到一些实词来作用,但是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属于情感的或者是想象的,那么就是虚写。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个有放歌有纵酒有还乡,是实写还是虚写?虚写,为什么?因为这个是老杜想象出来的场景,他把想象实景化了,虽然是在言事,但是并不是真正发生的实景描写,而是一种意淫。

在我们对联的时候,最好是和上联岔开,

上联是因,那么下联就写果;上景,下情;上虚,下就写实;上联收,下联就放出去。这样写出变化来就不会使人感觉单调乏味,能够充分调动作者的想象力和感官感受,就比较容易激起共鸣。

上联:有桂聆山鸟,

下联:依栏响细涓。

上联,有桂树或者桂花在聆听山鸟歌唱,一片祥和清幽的景象,上联是用拟人的手法写景,桂为实,鸟声为虚,是虚实相间。

下联依靠着栏杆,有细细的涓水流过,这幅联虽出自五律,但是单单拆开来,也是一副很好的对联,许多古人的名作,拈出来就可以独立成句。

上联虚实相交,下联实写,好像没有情,当我们依靠这栏杆,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象,听到这么悦耳的声音,我们的心情能不舒服愉悦吗?这个情是存在的,这就是虚实相交的妙处,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如果写诗对仗,只知道机械的对对联,却不刻意去提升他们的质量,往往只会流于形式,却没有作品的实质和内涵。

一副对联都没有耐心去深想,就更不要说一首诗了,写诗尤其需要耐心,我们要记住一句话,一首诗一副对联都是你的名片,千万不要随随便便把这张名片放出去,这张名片体现的是你的水平,就好比是你的第二张脸,一定要化好妆捯饬妥了再出去。

有句话说的好,长的丑不是你的错,出去吓唬人就不对了,作品也应该如此。

得了好联,要记得留起来,留着做诗眼,如果哪天我们写作业,可以翻出来,这就派上用场了,根据我们拥有的一联,接着再往四周扩展,然后成为一首诗,或绝或律或词,总有用得到的时候。

有的诗友写诗,缺乏实际生活,使用过多的虚写,写出来的作品缺乏实景,虚辞过多,好像是出家之人,又好像有满腹苦水,这就是不注意情景搭配。如果通篇都是在抒情,那么就会给人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掌握这些,就需要我们熟练掌握虚实结合的妙处。

其实以上几种常见手法的作用总的来说无非是情景而已,只是情景搭配的方式、程度、技巧不太一样罢了。

总之,若有景无情,只是图画;有情无景,亦唯记事耳!“写景宜于显,显则轮廓分明,写情宜于隐,隐则含蓄渊永”。是以能够情景交融之诗,方足以称之为好诗。

切记:八句都写实景,要收放思维和虚实结合。可以从景物和思维上进行收放、虚实,当你注意了这种交错的时候,文章就显得疏密有致生动活泼,也不会给人一种堆叠的感觉,写景切忌单调,视线死盯在眼前所见上,要注意恰当融入通感,再灵活掌握比兴等手法来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