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0326教学手记——整本书阅读是写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的

 晋诺工作室 2024-03-26 发布于江苏

刘益甫同学从年前到现在前前后后读了若干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建立新的阅读视角,纵而贯通全书,从而形成一个独立体系化的解构结果。这种阅读法,让他时读时新,而且越来越通透。把这些阅读过程及收获形成文字,自然带有沉甸甸的厚重感。
很多老师喜欢使用教辅资料,资料把书的内容、结构作了清理,甚至形成题目,一盘美味大餐消失了,剩下了些骨架,哪还有什么味道,这也正是中学生难以爱上《红楼梦》的重要原因。
有的老师说学生没有时间阅读,用教辅资料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把握要旨,提升效率,其实,恰恰相反,因为,当我们把名著变成习题之时,正是让他们彻底不喜欢它的开始。失去了阅读的渴望与兴趣,就谈不上阅读了!
下面是刘益甫同学在课上没能完全展开讲述的“《红楼梦》形而上的意蕴——对生命的感知、体验和终极性思考”一部分的文稿。从这些文字的表述中,想必能体会到,他是如何沉浸于《红楼梦》之中的,同时,也应该能体会,写作是如何从阅读中产生,与阅读同体共生的。

《红楼梦》形而上的意蕴——对生命的感知、体验、思考

有人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色空,是虚无,它的虚幻色彩太浓厚了以至于不应该作为青少年的读物,防止青少年承受太多的生命之痛。我以为不然,《红楼梦》固然深受佛家色空、虚无的观念的影响,但是在我看来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它是在写对生命的感知、体验和思考。
对生命的感知和体验——以梦幻为底色
读过《红楼梦》,大家可能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受,即“人生如梦”。我确信,曹雪芹虽然在刻意地强调、刻意地深化这种感受,但是他绝不是虚无主义者,绝不是“人生无意义”之论的拥护者,相反,他是一个真正热爱生命的人。
《红楼梦》所叙的对生命的的感知和体验以梦幻为底色——以虚幻的真实暗示真实的虚幻,又不止于梦幻,而通过动情达到生命的沟通。
《红楼梦》以虚幻的真实暗示真实的虚幻。虚与实相融,真与假交织正是《红楼梦》的一大艺术手法,通过这种手法来营造出梦幻的场景。种种按照严格的谶纬之学布置的内容,例如判词、灯谜、歌赋、戏曲、花名签等等,都与小说完美融合在一起,甚至书里的一草一木都与金钗们的命运相关联。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每一首都哀婉动人,《红楼梦》曲文十二支每一支都在诉说着命运的悲歌,才思敏捷的林黛玉所写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都隐隐暗示着她香消玉殒的结局,菊花题、螃蟹咏、芦雪广集诗、海棠诗、凹晶馆联诗都或明或暗地为结局埋下伏笔。诗词歌赋是虚写,小说情节是真实可感的,二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浓厚的趣味,更深刻地描绘出一种宿命的沉重感,细腻地展现了人生如梦般的虚幻。正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书中石头的神话是假,宝玉在富贵温柔乡的人生经历是真。神瑛侍者对绛朱仙草的灌溉之恩是假,宝黛的爱情是真。空空道人、太虚幻境等等都是假语,而红楼儿女的故事是真言。虚与幻、真与假,共同营造了一场红楼大梦,为《红楼梦》带给我们的生命体验打上“梦幻”的印记。
但《红楼梦》所写出的对生命的感知和体验绝不止步于人生梦幻,它强调通过动情来达到生命的沟通——与消亡达成和解、热爱生命。“猜灯谜贾政悲谶语”一回中,立于枝头上的猴子预示着贾府树倒猢狲散的结局,绚丽一时的烟花预示着贾府的盛极必衰。面对易逝之物,敏感之人因动情而感到痛,但当谶语应验之时,纵有万般无奈,也终将要与消亡达成和解。贾宝玉曾对袭人说:“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第十九回)。贾宝玉对世俗世界的厌倦和超脱造就他对死亡的坦然态度,在贾宝玉看来,只有化为灰烬和烟雾,才能真正摆脱现实的束缚,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与消亡的和解,是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历程,它并非简单的对消亡的接受,而是通过动情深刻地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死亡的本质,最终归于平静与释然。
对生命的思考——以“悲剧性”彰显生命的价值
《红楼梦》毫无疑问是一部宏大的悲剧,无论是贾府从繁荣走向衰亡,还是红楼女儿们的香消玉殒,亦或者从宝黛爱情的悲剧来看,《红楼梦》都是一部充满了悲情的小说。而它正是以这种悲剧性来彰显生命的价值。
什么是悲剧?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们都耳熟能详:“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对悲剧也有一些认识——悲剧是反映个人或群体在重大冲突或毁灭性结局中遇到的存在困境或人生挑战的深刻艺术形式,悲剧本质上反映的是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坚守。因而与悲相随而生的还有一种崇高的悲壮的美感,悲剧愈是让我们的内心的悲痛多增加一分,愈是能彰显出美的价值,美的可贵。《红楼梦》的深刻也正在此处,曹雪芹先是塑造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然后忍痛将他们一起推向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深渊、命运的深渊。为什么一定要写红楼悲剧?为什么一定要让读者去感受锥心的痛?不是因为曹雪芹不尊重这些生灵,而恰恰是因为他对生命爱得深沉,唯有用如此极端之方式方能唤醒当时代人们被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蒙蔽的内心中最纯洁最可贵的那份真情,这也正是曹公写《红楼梦》的出发点。
之前说过《红楼梦》的落脚点也是带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为什么呢?我们来读一读《葬花吟》就会有所感触,蒙曼老师有一个观点:“《红楼梦》是一部扩写版的《葬花吟》。”这是很精辟的。
《葬花吟》开篇,便以细腻笔触绘出一幅落红纷飞的凄美画卷:“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那满天的落红,象征着春天最美好的事物正在逐渐凋零,而《红楼梦》中的青春儿女们,亦是在贾府那不可逆的衰亡历程中,走向了一个个悲剧的结局。美好之物的毁灭,成为了两者共同的意象。
在这帘幕之后,藏着的是那位怜惜春暮的女儿,她的愁绪满怀,无处释放。在《红楼梦》中,唯有黛玉这位冰雪聪明、处事敏感的女子,能够捕捉到那些微妙的悲兆。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对世间万物都保持着那份最纯洁的真情。这份真情让她对一切美好事物都怀有深深的爱怜。她又从落花联想到自己的人生,自幼丧母,寄人篱下,后又丧父。孤苦伶仃的黛玉缺失了太多的关爱,这份缺爱的经历塑造了她敏感多思的性格。很多时候,亲戚们对她只是问候而非真正的关心,例如王夫人一次甚至不清楚黛玉吃的药叫什么名字。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对黛玉而言,生活的艰辛并非因为所遇之事有多么重大,而是这些磨难对于一个幼小软弱的女子来说,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她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痛。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我们得以窥见黛玉内心的真实写照:
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他想的也有个道理,他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他反以为悲。
“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青春易逝,世事无常,黛玉能够洞透生命的本质,坦然面对死亡这一人生的必然结果。她葬花时的慨叹,并非仅仅停留在感伤的层面,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捍卫青春的尊严,坚守那份“质洁”的高尚追求——她以爱从“感伤”达到“不伤”的精神境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黛玉怜爱落红,将落红装入绢袋随土化了,方觉干净。她不希望弄脏了“质洁”的落红,亦不希望任何人弄脏它;她更怜爱自己,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迁,她都坚守着那份“质洁”的追求。由此可见,黛玉虽外表柔弱,但骨子里却充满了坚韧与力量。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黛玉便是这样的英雄式人物。她以敏锐的洞察力看透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常,却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与珍视。她的存在,如同一朵在风雨中傲然绽放的花朵,生命虽然短暂却璀璨夺目,让人为之动容。
《葬花吟》所传达的思想有些类似于泰戈尔所说的“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活在世上时要用尽全力地去捍卫自己的尊严,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即使生命十分短暂。

让生命之花绽放——用真情浇灌爱的种子
《红楼梦》构建的是一个有情世界。情,即真情,是内心真挚、纯粹而无伪的情感流露,它源于真实的自我,无需虚饰,是人与人之间最有力的纽带,我们应以内心这种最本真的情感去对待万事万物。前面提到悲剧反映的是对美的追求和坚守,美感的来源是正“有情”,每个人都具有的“情”助力“共情”的实现从而使得“美”得到传播。当我们用真情浇灌下爱的种子,并遵循爱的四条基本原则——不忘初心、不伤、不离不弃、不疑不欺,爱自己,更爱他人,生命之花会绚丽绽放。
 

我总结出的这四条原则脱胎于《红楼梦》中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以及宝黛的爱情故事。
不忘初心是爱的根本准则。刘思畅同学说:“爱是以对方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带有无私的色彩。”我认同此观点,真正的爱情是具有超越性的,它能够超越欲望。爱情最初很类似于友情,是无比纯洁的。在正式交往之前要弄清楚,自己的初心是否是对美好的情感的向往。而如果是欲望的部分占大头,很可能会互相伤害。
不伤,是指自己在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考虑后果,考虑是否会伤害到对方,是发自内心地去爱怜对方。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黛玉秉持的就是不伤的原则:
林黛玉正自伤感,忽听山坡上有悲声,心下想到:“那人都笑我有些吃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但是看见变道,我倒是是为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刚说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自己抽身便走了。
爱是一种十分美好、高尚却真的很难得的情感,郭梦泽同学说过他爱雪,这种爱不是因为雪可以供他来打雪仗以获得片刻之欢愉,而是真心地不想去玷污雪的洁白,这反映的就是不伤。
不离不弃,不仅仅指陪伴,还指的是心灵上的契合,在重大的价值观上的一致。“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一回中,宝玉表达了他对仕图经济的厌恶,黛玉对此和宝玉持相同的态度。因为在这两个纯洁的小儿女看来,当时的官场太过黑暗了,每个官员都要以不损害自己的和显赫家族的利益为原则,却不惜蒙昧自己的良心,甚至"各省皆然",宝黛自然要反对读书做官。在精神底色上达成一致之后,即使平时在小细节上有矛盾冲突也不妨碍,《红楼梦》有一个词叫做"求全之毁,不虞之隙"(第五回),因为追求完美而难免有苛责,因为关系太过亲密而难免有意料不到的冲突,说的正是此。
不疑不欺,是从“我为的是我的心”到“你放心”的境界提升。当两个人都做到以上三点之后,并且能够信任对方,将达到一种美好的境界。猜疑的结果是“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第二十九回)不放心造成的结果是“你(黛玉)皆因总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第三十二回)。
总结来说,《红楼梦》写的是对生命的深刻体悟。只有反复阅读方能体悟到曹雪芹对生命的热忱,对真情的歌颂,方能领悟到它渡人苦难的强大力量,而不至于深陷色空与虚无的困厄之中。

另外,补充说明。昨天写推文时,我看刘益甫的文稿,太长,就随手选取了他标红的两段文字,昨天他找到我说,关于“悲剧总纲”的那两段文字有摘取的资料,不应该作为他的原文发出。我先向他道歉,是我不严谨了;同时,也给大家说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