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佩荣:在中间的大多数,其实是活得最累,最无法自拔的一群人

 傅佩荣 2024-03-26 发布于北京

若是完全离开或摆脱了精神层次,人的生命还有什么值得重视或珍惜的呢?
——傅佩荣

有一种感觉是人所共有的,就是:

当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就会感觉到精神上的贫乏。

而事实上,精神并非后知后觉的要求,只是被我们严重忽略而已。

试看古代留下的文化遗迹,其中多有古人精神活动的记载,大到国家祭祀,小到民间庆典,无不散发出动人的光彩。

论物质条件,古人与今人实在无法相比,但是精神生活却生机盎然。

再看今人呢?

活在当今社会,大多数人每天好像都在疲于奔命,为了升职加薪,为了房子车子,为了妻子孩子……

什么时候可以享受一下精神生活?

等以后有机会吧,等钱赚到足够多……

的确,有极少数有钱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更有可能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但别忘了,路边晒太阳的乞丐,饶有兴致地读一本书,那种满足的神情,也让我们羡慕啊!

那么问题来了:

物质条件极差与极好,似乎都能引发精神的跃动;

唯独处在中间的大多数人,尚且沉迷于追逐物质的幻觉中,无法自拔。

作为“处在中间的大多数”之一,我想我们确实有必要,停下来想一想。

1

物质不等于幸福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宗教复兴的趋势,世界各地的新兴宗教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会议主席的布里辛斯基说:

“高度进步的西方社会中,物质主义已经证明无法满足人心。

大家都承认,每年增加百分之五的物品,实在不是“幸福”的定义。

他们开始渴求精神方面的东西。

每一个人,只要曾经达到自我意识的阶段,就会想要知道:

自己的生命除了外在的消费,是否还有一层内在的深刻意义?

一旦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希望他的社会经验与这种感觉一致。

这种情形已经在全世界开始出现了。”

2

真切可感的精神力量

这种感觉,有时以比较具象的方式表现出来。

钢琴家鲁宾斯坦说,他常常在音乐会上,感觉到这种不可捉摸的能量流到听众身上。

这种描述是许多从事大众交流活动的人都会同意的。

以我自己做老师的感受为例:

课上两小时中,偶尔会有那么一二十分钟,我讲得入神,学生也听得入神。

大家一起“暂时遗忘”了真实的时空条件,进入心灵的更高层次,享受一种共融的宁静气氛。

这种感受非常清晰,并在记忆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记。

小说家索尔·贝娄在接受诺贝尔奖时,致词谈到:

“我们衍生自宗教的真正力量,一直来来去去。

我们不愿意多谈,因为我们无从证明,因为我们的语言不足,因为愿意冒险来谈的人太少。

如果要说,他们只好说'有神’,可是这是禁忌。”

他所谓的“有神”,是指一种精神体(如灵魂、神明),或者一种精神力量。

自我的本质不是精神体或精神力量吗?

若是完全离开或摆脱了精神层次,人的生命还有什么值得重视或珍惜的呢?

3

心灵的修行

所谓心灵上的修行,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概括起来,大约有以下三点心得:

第一个心得,是“完整”。

生命是完整的,我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时间并不是“一去不复返”,像流沙一般从指缝间流逝,而是我所思、所言、所行的一切永远不会消失。

第二个心得,是“相通”。

我与大自然互相欣赏,宛如朋友之相待;

我与人群更是互相感应,苦乐与共;

我与宇宙的生命力(或神、佛)亦不隔阂,有如水滴在海洋中嬉戏。

第三种心得,是“希望”。

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疏离与异化,生命并未脱离本源;

人间的灾难、痛苦、罪恶,都只是表象或过程,并非真实的本体;

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也不必担心,因为死亡并非结束或幻灭,而是另一种新生命的开始。

由“完整”、“相通”、“希望”这三点来看,我们实在不能否定精神生活的要求;

甚至可以说,精神生活才是人类所应关注的焦点,其他一切只是助缘而已。

傅佩荣经典作品《国学与人生》

先生书房正在热卖!

点击下图即可订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