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脏腑辨证指导针灸处方(附49首针灸处方)

 图书 馆员 2024-03-27 发布于内蒙古


一般公认,针灸临床辨证还是以经络辨证为主,脏腑辨证及八纲辨证为辅,而李世珍老爷子则擅长用脏腑辨证指导针灸处方。前段时间听一个同学说,感觉自己的针灸不成体系,多是存在经验穴的积累,其实几年前芸菱也是这种感觉。如今看到李世珍老爷子的经验,再看看王伟师兄的灵枢针灸体系,感慨良多。任何一种医学体系必须要有理论作为支撑,至于哪一种较好,芸菱则认为只要你在临床应用得心应手较好,换句话说,有临床疗效就好!
家父李世珍一生致力于腧穴功能研究,擅长运用藏象学说指导针灸临床辨证论治,整体治疗、辨证取穴是其一大特色。本文就家父对合谷穴的临床运用经验从腧穴功效主治、配伍组方等方面介绍。
1功效主治
本文所述的补泻法,为《神应经》的捻转补泻法,具体操作:补法,刺入欲刺深度,得气后连续捻补3-5 min后起针,即补法不留针;泻法,刺入欲刺深度,得气后留针,一般在留针20-30 min期间,每隔5-10 min捻泻1次,每次捻泻约0. 5-1 min,最后1次捻泻完毕需留针3-5 min,待针感消失后起针。

针刺合谷穴用泻法可疏风解表、清热宣肺,清气分之邪热,主治外邪袭肺所致的病证,温病中的卫分、气分证候,以及伤寒病中的阳明经证。强刺激,可通关启闭、开窍醒志,可广泛应用于阳实闭郁之证以及现代医学中的一些精神、神经性疾病,可清宣阳明经经气。

作为循经取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故有“面口合谷收”之说。
针刺合谷穴用补法,能补气固表,益气固脱,益气升阳,益气摄血、行血、生血,可广泛用于气虚诸证,以及由气虚所致的虚证和脱证。
2配伍组方
针补合谷,配补足三里、百会,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具有补中益气汤之功效。凡属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病证,均可选此3穴。临证时可根据具体病情配加相关腧穴,如癃闭可加中极以约束膀胱;崩漏可加补三阴交以统摄血液;久泄久痢可加补天枢以涩肠止泻等等。

针补合谷,配补三阴交,可气血双补,具有八珍汤之功效。凡属气血双亏或伴有气血亏虚症状者,均可选此两穴配加相关腧穴。如属气血双亏之缺乳可加刺少泽以通乳;先兆性流产加补血海以摄血安胎;眩晕加补足三里以补后天、资化源;痞证和外伤性截瘫,均可与配补患处腧穴交替施治,以收补益气血、壮筋补虚之效。

针泻合谷,配泻内庭,可清泻阳明气分及阳明经之邪热,具有白虎汤之功效。凡属阳明气分邪热之证,以及阳明经证,均选取此2穴或配加相关腧穴。如热盛伤津的痉病,配补复溜以益阴津;痹症,加泻患处腧穴以祛风胜湿通络;邪入阳明,胃热壅盛的腮腺炎,加泻翳风消壅散结;阳明头痛,加泻印堂可通络止痛;胃火炽盛的鼻衄,加泻三阴交以凉血止血。
针泻合谷,配泻太冲,可清热平肝、息风开窍,常用于治疗热盛风动等病证,收效甚良;或配加相关腧穴,或配取在相关治则处方中,视具体病情而定。例如配泻丰隆以祛痰;配泻风池以息风;配泻十二井穴以开窍醒志;配泻大椎以增清热息风之效;配补复溜以滋阴潜阳。
针泻合谷,配泻三阴交以清气凉血;配泻阴陵泉、三阴交以清利湿热,活血通络;配泻水沟、十宣可通关开窍,清脑醒志。
针补合谷,配补关元可益气回阳;配补神门可益气复脉;配补大椎益气固表;配补太溪、肾俞益气补肾;配泻三阴交(三阴交泻3 min,合谷补5一8 min具有补阳还五汤之功效;配补三阴交、神门具有人参养荣汤之功)。
附 李氏针灸处方

陆瘦燕的针灸验案10则,耳聋3年的病人治疗8次后竟明显好转

1胃痛

例1:沈xx,男,38岁。南汇县黄路公社卫生院,门诊号:农具厂80。

寒食交阻,中焦运化失司,胃脘疼痛拒按,痛引腰背,经x x医师诊治,一昼夜痛势不减,前来急诊。患者面容紧张,频频呃逆,呻吟不已。切脉沉细,舌苔垢腻,治宜宽中和胃,佐以消导

处方:内关(泻法)。

手法:针芒迎随补泻,结合努法,留针5分钟。

取患者左手内关穴,针芒向肩臂斜刺,运用捻转手法,得气后,用力向上斜刺一寸许,如是五次,患者胃脘疼痛稍缓,但呃逆未止。继针右手内关,手法同上。患者自诉疼痛消失,而且呃逆亦平。次日随访,已去厂工作。

按:1)陆老在临床上重视补泻手法,他认为“百病之生,皆有虚实”。针刺必用补泻,方能达到扶正祛邪,调和气血。胃脘痛一般皆由气机阻塞所致。本例采用针芒迎随补泻法结合努法,仅泻内关一穴,即达到痛除病愈。

2)本例所用针芒迎随补泻法,是按照经脉的循行方向,将针芒顺经而刺的是补法,逆经而刺的是泻法。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经脉

从胸走手,故用泻法,即针芒向肩臂斜刺。努法是徐凤针刺手法的一种。将针下至地部,复出人部,得气后,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见徐凤著《金针赋》)。陆老认为努法能导气,常用于临床。

例2:谢x x,男,44岁。南汇县黄路公社卫生院,门诊号:农具厂81。

突发胃痛,经治疗,痛势未减,连痛一天,当晚抬至卫生院急诊。诊脉两手俱伏,舌淡嫩,面色?白,四肢逆冷,精神委靡,呕吐清水,头目眩晕。按脉论证,属中宫虚寒,.阳气不运,治拟温中散寒,宽中理气

处方:内关(泻法),足三里(补法)

手法:针芒补泻,结合努法。

内关二穴同时捻转,得气后针芒向上斜插,右手持针重重斜插一寸许,按针不动,静以待气,患者即觉酸胀直窜胸脘,脘痛立止,胀闷亦解,按其脉息稍起。复刺足三里,起针10分钟后,由其爱人伴同回家。翌日随访,已愈。

按:本例胃痛,证见四肢逆冷,面色?白,头目眩晕,脉伏,舌淡,系中阳不足,故治拟补泻兼施,泻内关以疏调中焦,补足三里以扶益胃气。胃气得舒,中阳得畅,诸证皆除

例3:沈x x,女,54岁。南汇县黄路公社卫生院。门诊号:3830。

患胃病20余年,胃脘作痛,形瘦纳少,大便闭结,时有呃逆吐酸,胃部有下坠感,偶而吃少量干饭,胃痛即发,10个月来只能吃面条和稀粥。脉细软,苔薄中剥。病久势笃,胃阴已伤,治拟扶脾益胃,和营通络

处方:脾俞(补),胃俞(补),中脘(补),章门(补)),足三里(补),内关(泻)

手法:捻转补泻,不留针。

连续治疗10余次,胃痛渐见好转,10个月不能吃干饭的病人,终于吃饭了。

按:此例胃脘疼痛,由病久中虚,气机不疏而致。胃阴已伤,故拟补泻兼施,标本兼顾。泻内关以疏调中焦,补脾胃俞募各穴及胃之下合穴,扶益脾胃以固其本。陆老在临床上对于久病证虚患者住住采用俞募配穴,结合补泻手法,疗效较佳

例4:程x x,男,40岁。南汇县书院公社洋溢大队第六生产队贫农社员。巡回医疗门诊。

据患者主诉,于1942年得胃病,经常疼痛。1960年病情日趋严重,不能吃干饭,只能吃稀薄的麦粉粥,每月胃痛剧烈发作至少1-2次,剧痛时不能吃东西。六年来,病倒在床不能参加劳动。患者面容黑瘦,胃脘剧痛拒按,诊脉微细,舌苔白腻。病势缠绵日久,姑与温补脾胃,和中捎导。

处方:内关(泻),上脘(补),中脘(补),公孙(泻),足三里(补)

手法:捻转补泻,加用温针。

症属久病伤中,胃气虚惫,运化不健,得食难消,故斯疾发作无常,遂致虚虚实实,治拟攻补兼施,始克有功。连续治疗3次,胃痛止,能吃干饭,可参加田里劳动。

按:本例患者六年来卧病在床,胃脘剧痛拒按,舌苔白腻,证属邪实;面容黑瘦,脉象微细,证属虚象。陆老灵活地运用辨证施治,攻补兼施,加用温针以增强其温通经气之功,仅治疗3次即见成效。如果只看到病程长久,虚象已起,单用温补,或单用泻法以祛其邪而不顾其正气已虚,都难能收效。

2反胃

例5:陈x,男,68岁。南汇县黄路公社卫生院老中医。

去年6月,胃脘疼痛,纳谷不香,呕吐泛酸,得食即痛,痛甚则吐。经中西医治疗,疗效不显,呕吐加剧,精神虚惫,遂于今年2月送中心医院采取支持疗法。治疗7日,全身情况好转,出院回家休养,2个月后能上班工作。20天后旧病复发,神乏怯冷,呕吐更剧,不能进食。迭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患者丧失信心,嘱家属准备后事。是日中午,余趋前会诊。脾肾阳虚,命门火衰,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拟温补脾肾,施灸之。

处方:中魁、足三里(均灸)

灸法:每穴十一壮米粒灸,二穴轮灸。

经灸治后,呕吐即止。次日复灸足三里。脘腹温暖舒服,能吃稀粥,脘痛顿减。后以中药调治,食欲渐增,十余日即能起床行走,一月后恢复工作。

按:1)本病多因饮食不当,嗜食生冷,损及脾阳,或思虑伤脾,以致脾胃虚寒,不能消化水谷,饮食停留,终至尽吐而出。本例反胃日久,以致脾肾阳虚,下焦火衰,釜底无薪,病情危急,非灸法不能急挽其危。

2)灸法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通运气血的作用。本例意在振复元阳,温阳固脱。“中魁”为经外奇穴,在手中指背面中节骨尖上,是古人治疗噎膈反胃的经验穴,疗效较速。

3遗尿

例6:蒋x,男,15岁。南汇县中心医院,门诊号:66240。

遗尿10余年。平时夜间熟睡不醒,唤之亦神识昏糊朦胧,每夜遗尿,从不间断。面色萎黄,脉舌如常。迭经治疗,未能获效。试拟醒脑益肾治之

处方:百会(泻),四神聪(泻),关元(补),三阴交(补)

手法:捻转补泻,温针。

连续治疗7次,晚间唤之即醒,能起床小便。

按:《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巢氏病源》说:“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说明遗尿与肾、膀胱有关。本例患者十余年来,每夜遗尿,面色萎黄,此脾肾阳虚,不能温制其水。夜间熟睡不醒,唤之亦神识昏糊朦胧,此大脑功能失调,指挥失灵。督脉络脑,则泻百会、四神聪以醒脑,补关元、三阴交以益肾。

4产后会阴痛(手术后遗症)

例7:徐x x,女,32岁。南汇县中心医院,门诊号:30512。

产后已四月余。由于生产时会阴破裂,经缝合后,局部坚硬拒按,刺痛难忍,坐立不稳,步履更感困难,二腿分开即剧痛,并伴有外痔,勉强而来。脉象濡细,舌苔薄滑。病系瘀血湿热互阻三阴,冲任失调,拟以治标为主

处方:长强(泻),承山(泻),关元(泻),中极(泻),阴廉(泻),三阴交(泻)。

手法:捻转结合提插,留针10分钟。

三日后复诊,两足行走方便,会阴部疼痛较缓,下肢轻快,脉象有力,舌苔薄滑,再宗原方加减。

处方:长强(泻),承山(泻),委阳(泻),上髎(泻),关元(泻),中极(泻),环跳(泻),三阴交(补),会阴(泻)。

手法:同上。

按:本例经陆老12次治疗后,患者步履如常,两腿能自然分合,会阴部按之亦不觉疼痛,痔疮滞胀得以缓解。

5瘿气

例8:胡x x,女,23岁。南汇县黄路社卫生院医生。

患瘿气(甲状腺肿大)已七、八年。1959年在上海x x医院治疗2个多月未效。后来吃含碘的海带、紫菜等副食品,效果亦不显。颈项漫肿,心情容易激动,烦躁不宁,皮肤灼热,多汗,胃纳亢进,易感疲劳,胸部不舒,呼吸急促,时有心悸,脉细弦,苔薄滑。证为肝失疏泄,气血郁滞,痰气相结,经络阻塞,

搏于颈下,治拟疏通经气。

处方:昆仑(泻),人迎(点刺)

手法:昆仑用双侧,捻转补泻。令患者仰卧,伸下足,医者立于患者对面,双侧同时捻转,得气后,大指向后搓几下,反复操作八次。第一次针刺时,即感颈项轻松,次日漫肿稍退。第二次再针昆仑,手法同前。翌日颈项已基本正常,虽工作紧张,亦不感觉劳累。

按:“甲状腺肿大”祖国医学称之“瘿气”,认为痰气相结而成。陆老用远道泻太阳之经“昆仑”,局部点刺阳明之“人迎”,都意在疏通经气,气血运行通畅,则痰气俱化。仅两次治疗,症状基本好转。

6耳聋

例9:顾X X,男,6岁。南汇县黄路社兴隆大队第十生产队。

患者母亲代诉:在3岁时,因用发叉挖垢而致左耳聋,曾先后在上海各大医院诊治未效。三年来,左耳听觉丧失,仅靠右耳听声音。苔脉如常,对证治之。

处方:听会(泻),翳风(泻),中渚(泻)

手法:捻转补泻,不留针。

按:耳聋以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为主症。一般多因暴怒、惊恐、肝胆风火上逆,少阳经气闭阻所致。本例系外伤而致耳聋,故单取二阳之穴,泻听会、翳风、中渚通调少阳经气。治疗八次后,贴近患者左耳轻声说话,已能听出。治疗十八次后,能听出微弱的手表滴答声,基本恢复了原来的听觉。

针灸处方的选穴配伍

作者:陈滢如,朱江,宋佳杉,佘延芬

作者语:从腧穴主治、临证辨证、腧穴选择等角度,探讨临证时针灸处方选穴配伍应注意的问题。认为临证时应避免医者从简的思想,在选穴配伍时做到“把握主治、重视辨证、灵活选择、与时俱进”,以确保选穴配伍精当,最大程度发挥针灸的临床疗效。

针灸处方源自《黄帝内经》,在历代医家实践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辨证立法为基础选择腧穴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治方法。现代《针灸治疗学》教材给出了详细的定义:针灸处方是指在分析病因病机、明确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和刺灸、补泻方法组合而成的,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关键步骤。腧穴是针灸处方发挥治疗作用的基本要素,腧穴选择是否精当直接关系到针灸临床疗效的好坏,也是针灸疗效发挥的重要保证。本文将从腧穴主治、临证辨证、腧穴选择等角度,探讨临证时针灸处方选穴配伍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在讨论针灸处方选穴配伍之前,首先简要概述针灸处方的发展演变。

1、  针灸处方的演变

针灸处方始自《黄帝内经》,在历代医家实践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历史各时期针灸处方有着不同的规律和特点。

裴景春等曾对古代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按不同历史时期进行过系列研究,总结提出各时期的特点。从春秋战国至东汉时期,针灸处方及其理论由萌芽到形成,具有循经取穴为主、以单穴为主、注重应用特定穴、出现了针灸处方配穴方法的原则规律特点;晋隋唐时期是针灸处方理论不断充实和积累的时期,针灸处方以单穴为主、多穴处方开始大量出现,针灸处方中出现了大量的灸方,针灸处方出现了补泻手法,妇科、儿科疾病针灸处方出现;宋金元时期是针灸处方理论不断发展的时期,配穴理论不断发展、配穴处方大量出现,处方组成、穴位手法并重,创立按时取穴法,出现了火针处方,首创了针灸处方的方义;明清时期是针灸处方及其理论成熟完善时期,以配穴处方成为主流,针灸处方已近成熟,配穴理论极其丰富,配穴方法层出不穷,针灸处方配穴的“君臣佐使”,透穴刺法的提出与发展为特点。黄涛以宋代为折点分析总结了宋代前后的针灸处方选穴规律:宋之前以痛为腧、选取经脉穴、选取相应五输穴、单穴方为主;宋之后分经辨治选穴(循经取穴)、重视辨证选穴。

在对古代文献总结汇总的基础之上,现代医家正式明确提出针灸处方的概念,即针灸处方是指在分析病因病机、明确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和刺灸、补泻方法组合而成的,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关键步骤,针灸处方以理和法为基础,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并非几个腧穴的简单组合。

2、  针灸处方腧穴选择探讨
1、各家观点

腧穴是针灸处方发挥治疗作用的基本关键要素,临床中有使用单穴者,或多个腧穴配伍组合应用。针灸处方中腧穴选择的方法及原则众多,医家在尊崇古籍的基础上各持己见、百家争鸣。

麻仲学等提出本经法、异经法、同名法等针灸处方选配穴十三法;赵卫等提出的“对证配穴、对因配穴、辅助配穴”三原则;焦新民认为在循经取穴总原则下针灸处方中腧穴配伍应依据表里配穴、前后配穴、上下配穴、左右配穴等十一法;李明认为应针对患者的病情久新与体质虚实而下针,决非乱针乱刺,提出一般运用法、单穴独用法、双穴并用法等取穴规律十法;聂斌认为在针灸处方选穴配伍时应综合考虑君臣佐使、阴阳学说、辨证论治等方法;黄建玉提出应该充分重视根结、标本、八脉交会穴、交经缪刺等配穴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肖少卿认为应将辨证、立法、选穴层层相扣,建议把方剂中七方的思辨方法用于腧穴的选择和配伍中;韩红等认为传统的原络配穴、俞募配穴等方法缺少临证配穴的协同考虑和刺激轻重的剂量应用,亦提出将腧穴配方规划为大方、小方、轻方、重方等8种组合方式,以提高疗效;曾涛认为在辨证清楚、辨经准确的基础上,正确选穴配穴,针灸祛病的疗效才能明显的体现出来;杜小正等认为应该根据病位的确定与否采用不同的选穴配穴方法;王婧等认为应按照中医针灸的理、法、方、穴理论进行辨证思维,选择恰当的腧穴拟出切合病症的针灸处方。

现代医家对针灸处方选穴配伍所持的观点具有“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的特点,在效古的基础上都有创新和发挥。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后提出拙见,认为针灸处方在腧穴选择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了解腧穴主治、重视辨证思维、灵活选择腧穴、纳入现代研究。

2、把握主治

临床遣方用药非常讲求对药性的把握,准确掌握药物的性味归经和主治功效是组方发挥临床疗效的基础。明代医家吴昆在《针方六集》中曾提出“针药无二致”的论点,因此在针灸处方选穴配伍时不妨参照遣方用药,首先重视对针灸治疗最基本单位“腧穴”主治的了解与把握,在熟练掌握腧穴主治功效特点后临证组方方能得心应手、保证疗效。

(1)腧穴主治基本特点
腧穴主治是指腧穴对人体脏腑或经络病症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特性和功能,即腧穴治疗疾病的能力。腧穴主治具有共性和个性的特点,在治疗作用上表现出的近治(局部和邻近)作用、远治作用是所有腧穴都具有的作用,为腧穴主治的共性,如头痛取百会、太阳,目疾取风池,口眼喎斜取太冲等;而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则为腧穴主治的个性,如至阴纠正胎位、内关止呕等。腧穴主治受到所属经脉、所部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将有助于提高临床针灸处方选穴配伍的疗效。
(2)影响腧穴主治的因素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这是腧穴具有的共性,如睛明、攒竹位于眼区,可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等局部病患;太冲、行间归属足厥阴肝经,可治疗肝脏疾患及肝经所过部位的疼痛、厥冷等。腧穴因所处部位及所属经脉的不同而具有相应的不同主治作用,这是在临证选穴配伍时应注意的基本要点。
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特定穴,不仅具有一般腧穴的主治特性,还具有独特的主治内容,如背俞穴与原穴的主治以五脏疾患为主,郄穴多主治急性病、痛证,五输穴中的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等,可见由于特定穴所具有的特殊治疗作用而影响着其本身的主治,因此在临证选穴及配伍时在腧穴主治特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特定穴的特殊治疗作用。
同时机体的机能状态及腧穴配伍亦对腧穴主治产生影响。在机体机能状态不同的条件下相同腧穴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如胃肠痉挛时针刺足三里可以缓解痉挛、胃肠蠕动减慢时针刺足三里则可以增强胃肠蠕动,阳陵泉、足三里位于膝部,是治疗膝部疾病的常用穴,当机体发生肝胃不和、腹痛腹泻时,二穴又可疏肝理脾胃,因此相同腧穴会因机体机能状态的不同而表现出特有的调节治疗作用;同一腧穴与不同的腧穴配伍则表现出不同的主治特性,如合谷配太冲则能定惊开窍、化瘀通络,配三阴交则能行气活血、调经止痛,因此临证时必须灵活掌握腧穴间的相互影响,才能更好地发挥相互之间的主治功能作用。
3、重视辨证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特色和精华,在针灸中的应用形式即以脏腑、气血辨证为基础,以经络辨证为核心,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将临床所见证候按脏腑疾患、经络证候和相应组织器官病症的形式进行归纳、辨证论治。

(1)脏腑气血辨证
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都离不开脏腑、气血,疾病的发生、发展究其本源不外乎脏腑、气血的功能失调。十二经脉隶属于六腑六脏,经脉与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密切相连、病理上息息相关,对针灸处方选穴配伍的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在临证中应准确掌握。
以胃部疾病为例,应根据疾病症状结合脏腑辨证,不同证型给予相应不同的选穴与配伍,若属食积伤胃,治宜消食化积、调理胃肠,取任脉、足阳明经穴和胃之募穴为主,如下脘、中脘、足三里等;胃热炽盛,治宜清泻胃热,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如合谷、曲池、内庭、足三里、支沟等;胃阴不足则以养胃生津为治,取足阳明经穴及胃之募穴,如中脘、梁门、足三里、血海等;其他脏腑疾病亦然。相同脏腑疾病根据不同症状及证型表现给予相应的针灸处方选穴配伍治疗,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基础。
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功能紊乱则会引起相应脏腑经络功能失调,临证时应根据具体气血盛衰虚实情况进行选穴配伍治疗。若症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脉细弱无力者属气虚,治宜培元补气,当取气海、关元、膻中、足三里等穴;若见局部胀闷疼痛、痛无定处、善太息、嗳气呕逆者属气滞,治宜通经活络、行气止痛,当取中脘、合谷、太冲、期门等穴;症见面色萎黄、苍白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者属血虚,治宜补血养血,当取血海、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膈俞等穴;若同见气虚、血虚症状,则为气血两虚,治宜气血双补,当取气海、膻中、血海、膈俞、足三里等穴。临证时只有辨清气血虚实才能准确指导选穴配伍,保证针灸临床疗效。
(2)经络辨证
《灵枢·卫气》云“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明代张三锡在《经络考》中言“脏腑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其主,明其部以定经。”十二经络作为经络系统的主体,在经络辨证中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临证时应综合考虑经络循行分布、所属脏腑、联系器官等因素,运用经络望诊、经穴触诊等检查方法,充分发挥辨证归经、辨位归经的辨证思想,使证有所归、病有所属,对证对病选穴组方治疗。
以《灵枢·经脉》所载十二经所主病症为依据,对病症进行归经。如症见“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当归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病症;若症见“腰痛不可以仰俯,妇人少腹痛,甚则嗌干,面尘脱色,胸满,呕逆,飧泄”当归属足厥阴肝经病症等等。根据疾病表现归属所属所主经络,指导选穴配伍组方,可大大增强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
4、灵活选穴

自宋金元至今,临床针灸治疗多用腧穴配伍组方。选穴配伍方法较多,如按经配穴的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等;按部配穴的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等;肖少卿在《中国针灸处方学》一书中更是对历代以来的一般运用法、单穴独用法、双穴并用法、四肢相应法、原络配穴法等25种腧穴配穴方法一一介绍。

腧穴选择是针灸处方治疗的基本关键环节,选择方法多样,只有在充分考虑腧穴主治、重视辨证思维、灵活选用适合具体病症腧穴的基础上,才有助于临证时组合出协同作用最佳、治疗效果最好的腧穴配伍。如肺病咳嗽未波及他脏时,遵循“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辨证原则,多选本经腧穴如列缺、太渊、尺泽等配伍使用;对扭伤、半身不遂等病症,则多采用《素问》“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左右配穴法进行治疗,多优于其他配穴法。
选穴配伍的目的在于提高治疗效果,使腧穴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挥到最大,只有做到灵活运用、“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方能在临证时发挥针灸治疗的最佳效果。
5、与时俱进

针灸处方经历了从以刺经络、取单穴为主,到配穴处方,从辨病施治到辨证施治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传承与创新更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近现代以来针灸研究事业蓬勃发展,因此在临证选穴配伍时,应充分考虑结合经现代医学而得到的针灸研究成果,以提高针灸处方的临床疗效。

一直以来对腧穴组合配伍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腧穴协同作用之上,但近些年对腧穴间配伍存在拮抗效应渐引发研究者的关注。徐放明等以小鼠胃肠推进为指标对内关、脾俞、足三里之间的协同与拮抗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内关与脾俞配伍具有协同促进小鼠胃肠推进的作用;单独使用足三里具有促进作用,当与内关配伍,或与内关、脾俞配伍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认为内关与脾俞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而足三里与内关、脾俞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很多学者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后,认为腧穴配伍的拮抗效应客观存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腧穴的选择与配伍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腧穴间的协同效应是腧穴配伍的初衷,但腧穴间拮抗效应却客观存在,其产生的机制及如何避免目前尚无全面的认识,但拮抗效应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腧穴配伍的重要性,因此为了保证腧穴配伍协同效应的发挥,应深入腧穴配伍拮抗效应的相关研究,同时在临床治疗选穴配伍时也应考虑到腧穴配伍拮抗效应的客观存在,尽量遵循选穴配伍相关原则进行组方。
除此之外,再如结合脏腑经络理论及现代神经解剖学,在头部划分出相应刺激区域的头皮针疗法,融合经络理论与全息理论的耳穴疗法,在全息理论指导下的腹针疗法、眼针疗法、手针疗法,根据神经节段支配与病变部位的对应关系而选取相应夹脊穴,在临证选穴配伍时均应予以充分考虑,做到传统选穴配伍方法与现代新方法相互参照、综合应用,此举无疑对临证治疗方式的多样性及疗效的提高是有益的。
3、  结语

针灸处方的选穴配伍内容丰富多样,腧穴选择与配伍是针灸处方治疗的基本手段,选穴配伍是否精当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的好坏。笔者认为临证一定要避免医者从简的思想,在选穴配伍时做到“把握主治、重视辨证、灵活选择、与时俱进”,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验证,最大程度发挥针灸临床治疗作用,提高临床疗效。浅谈“脏腑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问题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曾详细撰写过关于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病因辨证、八纲辨证等各类辨证法指导针灸临床的意义与具体操作,但一直没有提到最重要的“脏腑辨证”针灸参考,而这个还恰恰是临床中最常用的,难以总结的原因主要在于医者在辨证过程中切入角度不同、标本缓急有差别、心得及施术方法各异,所以很难系统总结庞大的脏腑辨证针灸指导应用。但个人理解针灸所用的脏腑辨证法比起内科的辨证还是简单的多,故结合自身体会整理出以下内容分享给各位,也希望各位同仁指正包涵。

一、肺病证治

( 1 )肺气不足

治宜补益肺气,辅以健脾(培土生金)之法。取穴以肺俞、脾俞及手太阴经穴为主。针刺宜用补法,或加灸法。

( 2 )肺阴亏损

治宜润肺滋阴,或辅以健脾胃之法,取穴以手足太阴肺经穴和肺俞为主,或辅以脾俞、胃俞等健脾胃之穴。针刺宜用补法,不灸。

( 3 )寒邪束肺

治宜宜肺散寒,取穴以手太阴和阳明经穴为主,手法宜泻。

( 4 )邪热壅肺

治宜清肺泻热。取穴以手太阴和手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或用三棱针放血,禁灸。

( 5 )痰浊阻肺

治宜宣肺降逆,祛痰止嗽。取穴以手太阴经穴为主,结合以祛痰之穴,针刺用泻法。如正气不足,反复发作者,可辅以足太阴与足阳明经穴以培土生金,针灸并用。

二、大肠病证治

( 1 )大肠热证

治宜清肠泄热。取穴以大肠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 2 )大肠寒证

治宜暖肠除寒。取穴以大肠募穴(天枢)及下合穴(上巨虚)为主。针刺宜平补平泻,或用泻法,或针灸井施。

( 3 )大肠湿热证

治宜清湿热,通肠胃。取穴以大肠之背俞穴(大肠俞)与募穴(天枢)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 4 )大肠虚证

治宜补中气,益脾胃。取穴以足太阴、足阳明及任督两脉经穴为主。针刺用补祛,重灸。

三、脾病证治

( 1 )脾虚证

治宜补脾益气,取穴以本脏背俞穴(脾俞)、募穴(章门)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剌用补法,重灸。

( 2 )脾虛挟滞证

治宜泻脾除湿,取穴以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

( 3 )脾寒证

治宜湿脾散寒,取穴以本脏背俞穴(脾俞)及募穴(章门)与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重灸。

( 4 )脾经湿热证

治宜清脾除湿,取穴以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四、胃病证治

( 1 )胃虚证

治宜和胃补土,取穴以本腑背俞穴(胃俞)和募穴(中脘)与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多灸。

( 2 )食滞胃脘证

治宜导滞和胃,取穴以足阳明经穴为主,但刺不灸。

( 3 )胃寒证

治宜温胃除寒。取穴以本腑背俞穴(胃俞)和募穴(中脘)与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多灸。

( 4 )胃热证

治宜清胃泻火,取穴以本腑背俞穴(胃俞)和募穴(中脘)与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五、心病证治

( 1 )心气(阳)不足

治宜补心气,益心阳。取穴以本脏背俞穴(心俞)和手少阴、任脉经穴为主。针灸并用,施以补法。

( 2 )心血(阴)不足

治宜益心血,补心阴。取穴以本脏背俞穴(心俞)与手少阴、厥阴经穴为主,或配以足少阴经穴。针刺用补法,不灸。

( 3 )心火上炎

治宜清心火,取穴以手少阴、厥阴及太阳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 4 )痰火蒙闭心窍

治宜清心,开窍,豁痰。取穴以手少阴、厥阴二经之穴为主。甚者加刺督脉之穴及十二井穴。针刺用泻法或三棱针放血。

六、小肠病证治

( 1 )小肠寒证

治宜温肠和中,取穴以本腑之背俞穴(小肠俞)、募穴(关元)、下合穴(下巨虚)为主,兼取足阳明经穴,针灸并用。

( 2 )小肠湿热证

治宜清热利湿,取穴宜手太阳经穴和手少阴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七、肾病证治

( 1 )肾阴虚证

治宜滋阴益肾,取穴以本脏背俞穴(肾俞),足少阴经穴为主,兼取足厥阴、足阳明、手少阴经穴。针刺用补法,慎灸。

( 2 )肾阳虚证

治宜温肾壮阳,取穴以本脏背俞穴(肾俞)及任、督脉穴为主。针刺用补法,重灸。

八、膀胱病证治

( 1 )膀胱虚寒证

治宜固脬温肾,取穴以本经背俞穴(膀胱俞)、募穴(中极)、肾之背俞穴(肾俞)及任脉穴为主。针刺用补法,重灸。

( 2 )膀胱湿热证

治宜清利下焦湿热。取穴以本经背俞穴(膀胱俞)、募穴(中极)及任脉、足三阴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九、心包病证治

心包为心之外膜,有保护心脏,代心行令的功能。因此心包络与心在生理、病理上是不可分割的,如临床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与心脏是一致的,多表现神智方面的异常,故“心包病证治”参见“心病证治”。

十、三焦病证治

( 1 )三焦虚证

治宜扶益脏腑气机,以利三焦气化。取穴以本腑背俞穴(三焦俞)、募穴(石门)及下合穴(委阳)为主,并酌情配以任脉,足太阴经穴。可针灸并用。

( 2 )三焦实证

治宜和调脏腑气机,以利三焦气化。取穴以本腑背俞穴(三焦俞)、募穴(石门)及下合穴(委阳)为主。针刺用泻法,慎灸。

十一、肝病证治

( 1 )肝气郁结

治宜疏肝理气,或兼以扶助肝肾之法。取穴以厥阴经穴为主,兼取足少阳经、足太阳经、足阳明经腧穴。针刺用泻法,慎灸。

( 2 )肝火亢盛

治宜清肝泻火,取穴以本经腧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不灸。

( 3 )肝风内动

治宜镇肝熄风,取穴以足厥阴经、督脉及十二井穴为主。针刺用泻法,或用三棱针放血。

( 4 )肝阴(血)虚证

治宜滋补肝肾,或兼以平肝之法。取穴以足厥阴经为主,或配以足少阴经穴。可针慎灸。

十二、胆病证治

( 1 )胆实证

治宜清泄肝胆。取穴以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为主,针刺用泻法。

( 2 )胆虚证

治宜益胆安神。取穴以本经背俞穴(胆俞)及手少阴经穴为主。可针灸并用。

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如果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孰为主,孰为次,何病先治,何病后治,殊应审慎。如果主次不分,标本不明,必将贻误病机。所以针灸临床必须依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治疗的先后次序。即所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当然也应该明白:标本缓急须根据邪正的消长及疾病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而定,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不可拘泥。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探求探讨中医药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