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路前程:大众历史阅读勃兴二十年

 知易行难nev5ph 2024-03-28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插图选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图书封面
《万历十五年》《王氏之死》《叫魂》《天朝的崩溃》《战天京》《汴京之围》《漫长的余生》《袍哥》《公主之死》《显微镜下的大明》《唐代藩镇研究》《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近年来,专题史、事件史、微观史以及经典学术作品等的“走红”,读者对大众历史作品的热读与追捧,大众历史成为阅读潮流之一,正是当下大众阅读生活中颇值关注的现象。
如果回望改革开放45年来的中国流行阅读史,我们可以发现,40多年来,国人的文化轨迹是通过流行阅读辐射出来的。时代之阅读是国人的集体吁求和想象,所以,流行阅读所投射的,与时代文化心理的变化紧密相关,是一部国人的“心灵史”。
而回望大众历史阅读勃兴的20多年,可以看到的是,国人的阅读生活受历史环境影响很大,则大众历史阅读体现和勾勒的,还是一部中国时代文化史和社会变迁史的缩影。
图片

百家讲坛拉开“文史热”大幕

2001年7月9日,一档名为“百家讲坛”的讲座栏目正式在央视十套科教频道开播,这档栏目的创办宗旨是在专家学者和普通大众之间搭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让象牙塔里的知识走出学术圈,普惠大众。为此,节目组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各领域专家,甚至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诸如杨振宁、李政道、欧阳自远、程郁辍、叶嘉莹等,阵容不可谓不华丽。在讲座内容上,这档节目也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人文、社会、艺术、医学等诸多领域,内容确实称得上是“百家”,让人仿佛置身于学术殿堂。然而,与之形成巨大落差的是,这档节目从开播第一天起,收视率就排在央视科教频道的倒数,在央视“末位淘汰制”的规则下,“百家讲坛”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随时有可能被停播。
一直到2004年,由北京社科院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正式播出,该系列节目一经播出,迅速提振了“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也让百家讲坛“转危为安”,摆脱了生存危机,阎崇年由此也被称作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阎崇年之后,百家讲坛又在2005年推出了“马瑞芳说聊斋”“刘心武解密红楼梦”“纪连海正说和珅”等节目,均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和社会反响。由此,百家讲坛正式抛弃了既往的“百家”模式,专注于文史“一家”。
图片
阎崇年在“百家讲坛”《清十二帝疑案》讲座基础上出版的《正说清朝十二帝》
2006年6月,百家讲坛邀请到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正式开讲“品三国”;同年10月,北师大教授于丹登坛开讲“于丹论语心得”,次年节目组又继续推出“读史记王立群之汉武帝”“于丹庄子心得”“玄奘西游记”等。百家讲坛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不仅成为央视的王牌节目,而且成为引发广泛社会反响的现象级电视节目。鼎盛时期的百家讲坛犹如一座“造星工厂”,一大批象牙塔内的学者开始成为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如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纪连海、曾仕强、钱文忠、康震、蒙曼等。当然,百家讲坛的走红也引发了一些严肃学者的非议,认为部分学者登坛开讲的相关内容并不专业,不仅歪曲原典,甚至不惮修改其文字、语句,愚乐大众,是在把学术庸俗化、娱乐化。尽管这种非议始终存在,但在质疑声中,百家讲坛引领了当时社会的文史热。
百家讲坛的走红带动了一大批文史类图书的热卖,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书籍成为出版商竞相争夺的香饽饽,《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读史记王立群》《明亡清兴六十年》等成为图书畅销榜上的常客。2006年12月,“中国作家富豪榜”正式发布,易中天、刘心武凭借着百家讲坛同名图书的热销荣登榜单,在接下来的几届“作家榜”中,于丹、王立群、阎崇年、马未都等人都接连上榜,很多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专家摇身一变成为畅销书作家,文史类图书开始成为图书出版的主力之一。
图片
2009年后,在传统电视媒体衰落的大环境下,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也不可避免地回归到常态化。虽然这档节目之后又继续推出了很多学者,但无论节目的影响力还是主讲人的人气,都已经无法与鼎盛时期相比拟了。

《明朝那些事儿》引发通俗说史热

2006-2008年是百家讲坛的鼎盛时期,与此同时,一些民间通俗说史的作品也开始流行起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最早于2006年连载于天涯论坛“煮酒论史”板块,迅速引来上百万点击量,随即被磨铁出版公司签约,并于当年出版了《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之后,当年明月将阵地转移至新浪博客,继续选择全文免费连载,同名图书也接连出版,每本书都取得了惊人的销量,并迅速达到上百万册。一直到2009年夏天,随着《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卷的出版上市,《明朝那些事儿》全系列历经三年正式出版完成。从2008年开始,当年明月凭借《明朝那些事儿》系列的畅销多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在《明朝那些事儿》的引领下,民间通俗写史的热潮也随即来临。
图片
《明朝那些事儿》连载版的副标题是“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这或许就是《明朝那些事儿》能够畅销至今的关键。当年明月用轻松调侃、嬉笑怒骂的方式书写明朝三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细致展现了众多明朝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剖析历史发展背后的权力逻辑和人性幽微,让阅读者有一种阅读小说般的酣畅淋漓之感。这在当时的历史图书出版领域是极具颠覆性的,也非常接地气。
在《明朝那些事儿》的热销带动下,通俗说史开始成为出版风潮,诸如《流血的仕途》《如果这是宋史》《说春秋》《儿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饥饿的盛世》《明朝一哥王阳明》《彪悍南北朝》等通俗说史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不过,当时的出版人明显过度预估了通俗说史的市场容量,在历史图书产品线上盲目扩张,跟风和粗制滥造的作品也比比皆是,尤其是许多多卷本断代史图书也纷纷冠之以“xx那些事儿”。这导致通俗说史的市场迅速饱和,读者也对这一本来创新性的写作方式迅速审美疲劳,许多跟风之作都遭遇到了“滑铁卢”,市场反馈欠佳。大致从2014年开始,许多出版商都纷纷收窄了通俗说史的产品线,通俗说史的热闹也暂告一段落。

罗振宇开启历史阅读知识付费

最早涉足自媒体,并且开拓知识付费的,是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2012年,一档主打“有种、有趣、有料”的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正式在优酷上线,罗振宇通过自营自销的方式,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人文社会类通识读物。之后,罗振宇又转战“得到”App,知识付费的模式走向成熟,并创办了实体图书出版品牌“得到图书”。
在罗振宇的商业版图中,历史类图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推出了许多颇具影响力的历史图书,诸如李开元的《秦谜》、潇水的《青铜时代的战争》、王瑞来的《君臣》、饶胜文的《大汉帝国在巴蜀》、施展的《枢纽》、谭伯牛的《战天京》,以及熊逸的系列作品等。
图片
这些历史图书普遍不是首次出版,旧版销量平平,并且具备一定的阅读门槛,罗振宇和他的团体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深挖其内容价值,主打市场差异化,配合多渠道营销,重新实现其商业价值。凭借新颖的视角和过硬的品质,罗振宇和他的“得到图书”积累了大量的人气和口碑,“得到图书”旗下的历史品类在当下的历史图书出版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罗振宇的历史图书取得商业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摸准了市场的脉搏——读者对历史阅读的需求转向更高层次,读者不再满足于既往对历史故事的粗略记述,而是更渴望深层次,或宏观,或微观,具有鲜明观点和研究深度的历史作品。
2014年,浦睿文化引进出版了西蒙·蒙蒂菲奥里的《耶路撒冷三千年》;2016年,读客文化引进出版了彼得·弗兰科潘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这两部世界史作品体量巨大,都属于“大部头”级别,而且具有较高的阅读门槛,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是比较“难啃”的。然而,这两部历史作品甫一出版,就占据了各大历史图书榜单的前列,都取得了口碑和商业上的双成功。这说明,读者的历史阅读开始转向深层次,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学习成本。从这个角度而言,罗振宇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切准了历史阅读风向的脉搏。

历史阅读和出版的“下沉化”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随后各大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布局自媒体矩阵,如豆瓣、今日头条、知乎等,自媒体写作时代开始到来。在自媒体流量时代,许多自媒体大V凭借其高年黏度的互联网粉丝受众,不仅使其自媒体账号做得风生水起,而且也引来了出版商的关注,他们的文章被结集成书出版,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由此,许多自媒体大V及其作品成了出版商眼中的香饽饽,诸如馒头大师(《历史的温度》系列)、渤海小吏(《封建脉络百战》系列)、温伯陵(《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系列)、趣哥(《趣说中国史》系列)、最爱历史(《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系列)、河森堡(《进击的智人》)、冷兵器研究所(《军事里的中国史》)等。
历史类图书永远不缺下沉市场,但如何精准触及下沉市场却是个重要问题,自媒体本身就有着庞大而稳定的私域流量,可以很好地将图书商品触及用户。当然,这类图书虽然普遍能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却较难获得口碑上的成功。
相比于文字媒介而言,漫画无疑具有更强的下沉力度和优势。2017年,二混子(本名陈磊)和他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系列横空出世,漫画说史开始成为历史品类出版的新风口。《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取得成功后,二混子及其团队又继续出版了《半小时漫画世界史》《半小时漫画古诗词》等系列图书,进一步将“半小时漫画”打造成为一个现象级IP。除了二混子团队之外,肥志的“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系列、赛雷的“三分钟漫画历史”系列、白茶的“吾皇巴扎黑漫画大中华史”系列都属于漫画说史的代表系列,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至今未见衰减迹象。由此可见,漫画说史是有非常广阔的下沉市场潜力的。
我们也必须警惕,图书出版一味追求下沉,势必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一味通俗低端、追逐IP,很容易陷入到流量竞争、价格竞争,相互之间跟风模仿,造成产品内容的同质化加剧,进而使得图书出版沦为服务于流量IP的附庸。

大众历史图书的品牌化

与过度追求下沉化不同,也有不少出版从业者在专业化、精品化的方向上开辟出了一条新路。而且,在经过长达十年与市场的磨合和探索后,产品线和读者群已经非常成熟,选题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出版与写作的新方向。在这一方向上,具有开拓性成就的无疑要数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的甲骨文工作室。
甲骨文是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的人文社科品牌,创立于2013年,经过短短不到两年时间的运营后,甲骨文的品牌形象就被构建起来了,到如今已出版上百种图书,成为人文社科图书出版品牌,代表作品有“地中海诗史三部曲”、《金雀花王朝》《阿拉伯的劳伦斯》《野蛮大陆》《天国之秋》《撒马尔罕的金桃》等。
图片
甲骨文品牌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源于他们团队敏锐地发现国外图书市场有很多叙事生动、面向普通读者的历史读物,这些书并不算严格意义的学术经典,但在国外却有着非常庞大的读者群体,而这些图书在国内是看不到的,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
事实证明,他们的这个判断非常精准,这也是甲骨文品牌迅速建立起来的关键。另外,甲骨文品牌在封面装帧上选择了浓墨重彩的设计风格,用色大胆,装帧考究,全系列95%的图书都是精装设计,很多细节上都做到了精益求精,设计和工艺达到高度融合,这进一步强化了甲骨文品牌图书的市场辨识度,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品牌风格。正如甲骨文品牌的创始人董风云所说:“甲骨文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觉得是读者、市场和我们自身共同选择的结果。”
甲骨文品牌的成功掀起了两股出版风潮——一方面是各大出版机构开始抢夺海外社科图书版权,并且同样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许多出版机构中也涌现出了诸多与甲骨文类似的人文社科品牌或工作室,如广西师大社旗下的新民说和大学问、后浪旗下的汗青堂、浙江人民社旗下的经纬度和好望角、中信出版社旗下的见识城邦和新思、华章同人旗下的华章大历史、广东人民社旗下的万有引力、山西人民社旗下的溯源、东方出版中心旗下的时刻人文等。这些出版品牌虽然风格和定位各异,但是都非常注重品牌的运营,注重在读者群体中树立品牌意识。

大众历史阅读走向多元化

如今的历史学术研究逐渐走向精细化,在很多细分领域都已经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经很难寻觅到未有人涉足的空白领域。而在面向大众的历史读物也开始呈现出这样的迹象,历史出版和写作都开始走向精细化,许多以往看似冷门小众的选题拥有了更多的出版机会,甚至成为引领阅读潮流的畅销书。笔者尝试从四个方面做探讨。
首先是专题史。从2017年开始,鹭江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郭建龙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合称“中央帝国三部曲”),郭建龙也凭借这三部书跻身知名历史作家行列。郭建龙及其“中央帝国三部曲”的走红,预示着专题史阅读其实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过去,有关财政史、思想史、军事史这类专题史的著作并不少见,但是这些著作要么学术气息太重,要么篇幅宏大,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并且体量相对较小的作品并不多见,郭建龙创作的“中央帝国三部曲”正好满足了普通读者的这一阅读需求。
其次是事件史。事件史的主体是历史上的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一关键节点,或是在传统历史叙事中常被忽视的某一历史性节点。作者以此事件为切入点,细致展现出事件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挖掘出隐藏在某一具体事件背后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
这类书最早展现出市场潜力是海外学者的作品,诸如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史景迁作品系列等。而国内这类原创作品则相对较少,早年比较知名的作品有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谭伯牛的《战天京》。近些年,事件史作品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阅读市场更趋成熟,比较知名的作品有郭建龙的《汴京之围》、李开元的《秦崩》《楚亡》、温功义的《三案始末》等。
再者是微观史。微观史要比专题史和事件史更为精细化,它是对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或某一组织制度所展开的细密考证,让读者从这种微观化的叙事中体察到“小人物与大历史”或“小事件与大历史”的奇妙观感。
这类作品最早也是由海外学者开拓的,早些年比较知名的作品有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和孔飞力的《叫魂》。近些年,这类作品的关注度陡然上升,虽然从数量上看作品并不多,但却获得了格外喜人的市场反馈,如王笛的《袍哥》和《茶馆》、郑小悠的《年羹尧之死》、罗新的《漫长的余生》、李贞德的《公主之死》、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邱捷的《晚清官场镜像:杜凤冶日记研究》等。当然,这类作品非常考验作者的历史学养和功力,极容易“翻车”,故而作者普遍是具有扎实学术训练的学院派人士。
最后一点是经典学术著作的“再版热”。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许多绝版多年的经典学术书籍都在近些年迎来了再版的机会。唐史专家张国刚的《唐代藩镇研究》是研究唐代藩镇的入门书,此书绝版多年,2023年由三联书店推出新版;中国台湾的历史学家毛汉光的《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绝版长达20余年,历来是中古史研究的必读书,这两本经典著作也于2023年由北京科技出版社旗下的记号工作室推出新版;历史军事地理学家宋杰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绝版也达20年,长期以来备受军事地理爱好者的追捧,这两部著作也都在近期先后推出了新版。类似经典学术著作的再版不胜枚举。
图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绝版的经典学术书籍在二手市场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溢价,有些售价甚至高达原版定价的十倍以上,但因为其学术性较强、行文晦涩,并没有多少出版商愿意尝试再版。而如今,这些学术经典都迎来了再版的机会,并且普遍取得不错的市场反馈,这让很多出版商都看到了经典名作背后蕴藏的巨大市场前景。山西人民出版社溯源品牌负责人崔人杰表示,《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上市不到一个月首印就全部售罄,是“溯源”书系中市场表现最好的一本,其后他们还将继续推出黄永年的《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和《黄永年北朝隋唐史》,计划在原有的通识读物之外打造出一条“学术经典”产品线。
专题史、事件史、微观史以及经典学术作品的“走红”,其实都反映出了大众历史阅读细分领域的广阔市场前景。与十几、二十年前相比,我们的历史阅读群体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历史阅读正在不断升级和加码,读者早已不再满足于通识性、笼统化的历史叙事,越来越需要“干货”和“新见”,也越来越关注历史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当然,除了阅读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之外,一些历史阅读品牌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们对读者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比如前文中提到的甲骨文、大学问、汗青堂等。

未来与展望

市场反馈已经表明,精细化的写作选题将会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意味着历史写作将走向多元化,避免了内容上的同质化竞争。以前看似冷门的选题,如今也可能成为热门,历史写作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历史写作中,有一个问题是常被问及的,那就是如何平衡历史写作中的文学表达和历史的真实严肃性;或者说,如何能让二者达到有机统一和平衡。事实上,在笔者看来,文学性和严肃性之间并非天然不可调和,而是可以有机统一的。就像两千年前的《史记》一样,好的历史作品往往自带文学光芒,文学可以让历史更有温度。
什么才算优秀的历史非虚构作品呢?我认为优秀的非虚构历史作品不应该有具体的准绳,内容、形式和角度都可以创新。我们长期以来接受的历史教育都强调有一个标准答案,但其实真正走进历史世界就会发现,大部分历史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历史写作同样如此,作者对于历史真相的书写可以有很多形式,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和看法,甚至不一定要给出历史的答案,只要能对历史建构背后的逻辑做出合理化阐释,我相信这些都是现在的读者所希望看到的。
其实,无论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都是在进行一个拼图的游戏,原本的历史真相已经被彻底打碎,我们能做的就是根据已经掌握的历史碎片,尽可能地去还原出历史的本来面目,而这个还原的过程,就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的价值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严格界限,二者是共存和互补的关系。
(本文作者为文史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