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经典】赵俊毅 · 赶在国庆前出版的《中国》画册

 细雨青衫 2024-03-28 发布于重庆

        为了迎接新中国十周年的国庆节,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决定出版一本代表中国的画册。画册要具有百宝囊的功能,既要装入中国的过去,还要装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图片

《中国》画册

        《中国》画册设计为6开本,厚度63毫米,净重6.6公斤(不含礼品包装盒),共545页。画册有黑白照片350幅,彩色照片114幅,其余是古今美术作品。画册的体积如同长城上的方砖,表层用乳白色杭州丝织包裹,上方绣有国徽,下方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中国”二字,画册给人一种庄严、圣洁、高雅的感觉。画册分三种版本,“豪华云锦版”是馈赠各国首脑的,“礼品丝织版”是馈赠国外贵宾及港澳台同胞的,“普通包装版”是提供给国内各地图书馆以及机关单位图书室收藏的。

        《中国》画册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筹划,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廖承志担任画册主编,新华社、解放军画报和人民画报按行业特点各自布置拍摄任务,国家文物局、中国美术家协会、外文出版社等相关单位给予配合。国内最权威的新闻摄影机构新华社挑选精兵强将,划分成东北、西北、华东、西南四个拍摄小组,摄影记者除持有各新闻单位的记者证之外,国务院外办还开具介绍信,所到之处畅通无阻。

图片

出游之前

图片

戈壁滩的傍晚

图片

杭州绸伞

图片

内蒙古的骆驼群

图片

试穿冰鞋

图片

添新装

图片

印染

        1959年7月,各单位拍摄的照片以及原来保存的历史照片陆续汇总到新华社,然后再转到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数千张照片全部由廖承志一人筛选。廖承志在挑选工业题材照片时,对《无缝钢管厂》、《哈尔滨电机制造厂》两张照片特别满意,他认为照片场景壮观、光线运用得当。廖承志在挑选农业题材照片时,发现所有照片全部是风调雨顺或大丰收的场景,可1959年的夏天,广东正在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200多亩土地受灾,为什么没有抗洪救灾的照片呢?新华社摄影部马上派记者吕厚民坐飞机到达广东灾区,他深入到社员冒雨抢割早稻的现场,用禄来120相机拍了一个胶卷,完成拍摄任务后迅速坐飞机返京。廖承志从记者吕厚民拍摄的照片中,挑选出《虎口夺粮》和《冒雨打谷》两张照片。为了表现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廖承志提出缺少青海的风光照片,尤其缺少青海鸟岛的照片,画册就要结稿了,新华社摄影部编辑、《中国》画册编辑许必华马上给新华社青海分社打电话,分社派记者袁绍柯火速赶到鸟岛,在鸟飞起的一瞬间,成功拍摄《青海鸟岛》这张照片,廖承志看到照片时大声赞道:“真快!真好!”

        各单位报送来的照片经过反复筛选,最终挑选出400余幅照片,廖承志决定先在中南海举办一个内部观摩展,由中央领导同志看看提提意见。画册设计师张大羽对照片的排序进行了多次调整,画册扉页是毛泽东主席的标准像,第一页是王志渊创作的《柏树与儿童》,该照片拍摄于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在古老的柏树丛中,迎面跑来一群少年儿童,照片寓意深刻,象征着古老的中国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画册所选用的照片,充分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以来,祖国秀丽多娇的山河,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回顾了中国人民百年来的英勇斗争史,以及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图片

柏树与儿童   王志渊摄

图片

曾创女子跳伞世界纪录的耿桂芳、郝建华、崔秀英

图片

成都的露天茶馆

图片

到外婆家去

图片

东北钢铁基地

图片

高粱

图片

工间休息

图片

贵州特产茅台酒

图片

哈尔滨电机制造厂  石少华摄

图片

汉族民间舞蹈——段龙舞

图片

呼和浩特街景

图片

巨大的钢锭模

图片

龙口夺粮  吕厚民摄

图片

冒雨打谷    吕厚民摄

图片

蒙古包前的儿童

图片

女勘探队员

图片

汽轮机厂

图片

青海鸟岛   袁绍柯摄

图片

请喝一杯酥油茶

图片

庆祝公私合营

图片

庆祝人民公社成立

图片

人造石油工业

图片

西双版纳的椰子林

图片

新疆艾提朵礼拜寺

图片

新疆市集上的烤羊肉摊

图片

选稻种

图片

学习拍照   

图片

鱼鹰捕鱼

图片

重型机器制造

        由于编辑《中国》画册的时间过于紧迫,附属的文字还在斟酌之中,国庆已一天天临近,还要给印刷和装订留出时间,所以画册只有图片没有文字。一本反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成就的巨型画册,理应附有中英文的说明,可画册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如果不是其它资料辅助,单从照片分析,笔者很难知晓画册的来龙去脉。画册还有一大缺陷,就是图片仅标注中文名称并未标注摄影者,172位摄影者大名单集中在画册尾页的目录里,这给读者查找照片的作者带来极大不便,如果这种不标注摄影者的做法放到今天,甚至有人会认为这是对摄影者的不尊重。

        在编辑《中国》画册的日子里,廖承志办公室的灯光几乎是夜夜通明,经常出入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的有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石少华、摄影部编辑许必华,外文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吴文焘、美编室主任张大羽、美术编辑吴寿松等相关人员,编委会经常开会讨论画册的进度,遇到问题及时解决。1959年9月中旬,在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廖承志的领导下,全国上下通力合作,这本承载着新中国十周年成就的文献级画册终于面世了。

        1959年10月1日,在接受国庆检阅的队伍中,有一辆盛装彩车载着《中国》画册的巨大模型,缓缓地驶过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的中外贵宾,在之前已经收到了这本画册,当装有《中国》画册巨大模型的彩车驶过他们面前时,所有贵宾眼前一亮,惊呼声一片,然后是长时间的掌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