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4年评一次,“临床专科能力评估”有了国家标准

 洞天禅悟 2024-03-28 发布于云南

2024-03-27汪航来源:医学界

临床专科能力评估,评的是什么?会有哪些问题?如何看待?

临床专科能力评估迎来国家标准。

3月中旬,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全国二级以上的医院(包括社会办医院)开展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工作。《办法》包含四章二十条,同时发布的还有“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通用指标”。

这意味着,继“国考”之后,聚焦临床专科能力的国家级评价体系正式落地运行。

图片

“临床专科能力综合指数”是什么?

为什么要开展临床专科能力评估?

国家卫健委在政策解读中表示,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未能充分理解临床专科的内涵,把学科与专科的概念混淆,在建设发展和评优评先等工作中过多强调科研和学术产出,忽视了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而文件出台是为引导医疗机构端正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方向,紧紧围绕“临床”开展建设,通过评估的'指挥棒’作用,推动医疗机构打破传统学科和科室壁垒,构建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的多学科融合型临床专科。

《办法》表明,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对象为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包括社会办医院,评估周期原则上为4年,评估方向分为重大专病、系统疾病领域、平台专科三个类别。每个类别具体评估都有对应的操作手册。

配套发布的“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通用指标”对评估指标予以细化,包括医疗服务能力、技术能力(含创新能力)、质量安全和服务效率4个一级指标,“住院(门诊)诊疗人次、手术(操作/技术)规模”等10余个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中,质量安全的指标权重占比最高,达到35%~40%,它包括“风险标化的患者(手术、技术、病种)死亡率、风险标化的并发症(非计划重返/延迟出院)发生率、单病种诊疗质量(含护理)、合理用药/合理用血(使用血制品)情况”四个二级指标。

其他三个一级指标的权重依次为技术能力(25%~30%)、服务能力(20%~25%)、服务效率(10%~15%)。

图片
具体指标

此外,《办法》指出,各临床专科(方向)具体评估指标由国家卫健委在通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行业普遍水平、诊疗规模、覆盖病种和技术规范等因素制定。各省份可以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对国家制定的各临床专科(方向)具体评估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制定本省评估指标。

国家卫健委会按照临床专科(方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估模型并对各医院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赋值,形成相关临床专科(方向)的“临床专科能力综合指数”(CSCCI),并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档,形成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结果,并向行业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是否承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与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工作无关。待评估完成后,国家卫健委会将CSCCI向行业通报,只公布结果区间,避免医院只关注具体得分和排名,忽略了工作改进。

有哪些问题?如何看待?


一位资深医疗专家告诉“医学界”,这一系列规定传递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即“临床”和“医疗能力”将是此次临床专科能力评估的核心,“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对医院、科室未来将产生深远影响,引导医疗机构培养核心竞争力和专科能力肯定是有益的。”

另一方面,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国考是考验整个医院的能力,包括管理能力,临床能力、服务能力,一个医院参与国考,专科能力肯定要考,因为一个医院最核心的就是临床专科能力。所以我不太理解,有了国考后,为什么还要参加临床专科能力评估。”

据他介绍,我国早在2005年就开始谋划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与建设,到2010年11月正式启动了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此后不断发展、更新。

“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临床重点专科的概念非常明确,学科划分也很清晰,每个专科由专门的专科学会负责,由他们来评估哪些医院的哪些专科符合重点专科建设的条件, 有一套明确的体系和考核目标,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

在他看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成后应该有一个评估验收系统,“你是否达到了当时的建设目标?在服务能力、专科水平以及病人满意度等方面,是否满足了重点专科的条件?”

“最新发布的临床专科评估体系有四项内容,这四项与以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相比,并非完全不同;其次,为什么要脱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独搞一套评价体系?如果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不完善,可以修改,没必要推翻重来。”

其实,这些疑惑并非个例,也是一项政策出台后的正常现象。对此,国家卫健委正面回应,逐一解答了上述问题。

对于国考之后,为什么还要开展临床专科层面的评估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医疗质量与评价处处长马旭东在接受《中国卫生杂志》采访时解释称:

“国考是从宏观层面评价一家医疗机构的综合能力,并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和满意度等方面,引导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更侧重于从中观角度,评价某一具体疾病领域临床专科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看临床专科能不能给患者看好病,引导医院进一步提高诊疗服务能力。”

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主任庄一强博士则告诉“医学界”,“与'国考’主要评价院长不同,'专科评审’重在评价科主任,属于垂直评价。”

至于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关系,马旭东将其比作是“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区别。

“拿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只是代表得到了中央财政支持,并不是专科能力的'官方认可’。拿到'助学金’,不代表就是'优等生’,相关项目并不都能代表该领域的最高医疗水平。”

他表示,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当作“代表最高医疗水平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一种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群众错误理解和无序就医,“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相当于'奖学金’。在评估中拿到好成绩,是对医疗机构某一临床专科实力的客观认可。”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马旭东还介绍,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单纯以项目推动专科发展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和未来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因此需要立足当下,运用系统思维谋划推进这一工作。

此外,考虑到医务人员大多谈“评”色变,《办法》是否会增加各个医院负担?官方对此也予以明确:

“此次评估所用数据均来自医院报送至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NCIS)和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等系统,这些数据,都是按照既往规定应当上传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医疗服务数据。”

这意味着,无论是否开展临床专科能力评估,这些数据都是各层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医疗监管和医疗机构管理所需。“对医疗机构来说,并未额外增加新的填报任务,没有布置'新作业’,只要正常填报数据,就能得出评估结果。”马旭东说。

指向对医生的评价

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办法出台后,《健康报》在评论文章中表示:

“一直以来,好医生该如何评判是个难题。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将评价单元进一步缩小为临床专科,并用临床量化数据进行考核,不仅有利于调动临床医生重视临床技术水平,也更易激发临床医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前述医疗专家同样告诉“医学界”,临床专科能力评估的底层逻辑是评估医疗能力,而医疗能力高低又取决于医生的水平,因此他认为,这项评估办法的核心,其实是指向对医生的评价。

“目前,业内评估一个医生,其实更侧重的是科研能力,你写过多少文章?发表的SCI论文几分?拿过几个基金?这些根本无法评测出一个人的临床能力。”他认为,这套评价医生的体系是不恰当的,相关部门也正在努力纠正这一倾向。

“我们不应该使用SCI文章、科研数量和科研基金来约束医生,我认为如果《办法》能够推动制度改变,真正客观地评价医生个体能力,进而推动评价临床专科能力,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在他看来,目前仍缺乏一套评价医生临床能力的通用标准,如果没有这套体系,那么临床专科能力评价也会受到影响。

“评价临床医生能力高低不是不看科研,而是引导医务人员从实际临床问题出发,提高创新能力,所有的创新与科研都会有一定的代价和风险,谁愿意承担这种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临床专科能力不考核你的创新能力,那么临床专科就难有突破。”

好消息是,在此次《办法》中,“临床诊疗技术(方案)创新研发情况”被列为二级指标之一,用于考核临床专科的技术能力,随着后续医生评价体系的完善,临床专科评估将进一步加强。

除了发展医生评价体系,《办法》还将社会办医院纳入其中。一位非公医疗从业者表示,这对普遍缺乏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民营医院来说,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渠道,毕竟2018年的数据显示,112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合格项目中,社会办医不足百席。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